⑴ 為何沿海地區經濟發達
總的來說,沿海地區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政府職能從經濟領域的全面後退,具體表現就是放鬆管制,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給予沿海地區優惠政策,這是政策的因素。從市場因素來看,由於管制的放鬆,國內大量的廉價資源進入了市場,同時外資也發現了這個廉價的資源市場,大量外資的進入為沿海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和技術等經濟發展必須的要素。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沿海地區不僅經濟轉型比內地成功,而且社會轉型也較之內地要領先得多,這就為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主要作用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⑵ 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其中,沿海地區表現得最為突出,20餘年來,中國的經濟最閃光的地方就出現在沿海地區。跨入新世紀,中國的經濟仍將需要沿海經濟增長的支撐,沿海地區的發展對於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沿海地區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雖然有所波動,但上升的勢頭卻是顯而易見的。1992年,沿海地區在全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為56.55%,1995年增加到58.33%,1999年進一步上升到58.72%。從未來的發展走勢看,沿海地區將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承擔雙重任務:一是擔負起追趕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促進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維持全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作用;二是為西部大開發和全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只有沿海地區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中國經濟中長期階段的持續發展才能得到保障;也只有沿海地區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才能更好地支持西部大開發。因而在討論全國未來相當一段時期的經濟發展時,必須高度重視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沿海地區有比較好的發展基礎。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水平要遠遠高於其他區域。統計表明,在90年代相當一段時期,沿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都在3/5左右。1999年,在全國各地國內生產總值總數中,沿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到58.47%。同年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546元,全國超過這一數值的省市有12個,其中10個位於沿海地區。199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1%,其中7個增長速度超過10%的省市全部位於沿海地區。
沿海地區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家實行改革的過程中,國家對於輕紡工業產品是最先放開價格與放開計劃調控的,沿海地區的輕紡工業在工業中所佔比重較大,從而沿海地區的工業產品相對較早地面向市場。從所有制結構上講,沿海地區的工業企業中,非國有制的成份所佔的比重較大,意味著沿海地區的市場活動主體相對較多,沿海地區的市場經濟相對活躍。1999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7.49%,而沿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沿海地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38.27%。
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在全國最高。對外開放,無論是從引進外資還是出口產品的角度看,都是為了利用國際市場。通過國際市場上技術和資本的輸入解決中國發展過程中要素供給短缺的問題,通過對外出口也是為了解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都是更好地利用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所以說,對外開放與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相對而言,沿海地區在對外開放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1999年,按照境內目的地、貨源地劃分,沿海地區的對外出口佔全國對外出口份額的90.99%,外商合同投資額佔全國的84.92%。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額佔全國的86.9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佔全國的97.37%,旅遊創匯收入也佔全國的84.07%。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的試驗示範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深圳、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尤其引人注目。 科技進步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十分突出。1998年,在沿海地區的一些主要省市,如北京、上海、廣東,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都比較大。據有關方面的計算,在北京,1999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0.98%,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產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4.6%,也是在1999年,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0%,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0%,科技進步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也達到47%。廣東的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也顯示了巨大的作用。1998年,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655.1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5.44%,提前完成「九五」計劃目標,除原有的康佳、先科等企業外,還擁有一批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在全國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總收入、出口總額中,沿海地區所佔的比重分別達到65.84%、67.74%和90.01%。相對發達的教育,也支持了沿海地區的科技研究與開發。
沿海地區有比較好的基礎設施。多年的快速發展,使得沿海地區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能夠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沿海地區的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信等方面的建設狀況好於內地。以廣東來說,一個以廣州為樞紐,公路、鐵路、水運、港口、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溝通省內外及港澳、便利快捷的交通運輸及通信網路已形成。廣州-佛山-、佛山-開平、廣州-深圳、廣州北環、廣州-山水、深圳-汕頭和惠州-深圳等高速公路以及大亞灣核電站、沙角A、B、C電廠已建成投入營運,並發揮出經濟社會效益,另有廣州-珠海東線、北京-珠海廣東段、東莞常平-虎門、惠州-河源、廣州-湛江等高速公路和廣州新國際機場、嶺澳核電站、珠江電廠、台山電廠等重大工程項目都相繼建設或者建成。珠江三角洲的電話普及率為也相對較高,移動通信網和Internet網也較為普及。
⑶ 海城鎮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的浩盪春風,使海城插上騰飛的翅膀。汕尾市委、汕尾市政府帶領全鎮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大跨越。2013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8.26億元,比增18.8%。其中:工業總產值16.16億元,比增20%;農業總產值2.1億元,比增6.7%。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30.62億元,比增18%;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總額33.48億元,比增21%。全年完成本級稅收2361萬元,其中國稅完成976萬元,地稅任務1385萬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5840元,農民人均收入8863元,分別比增11%和11.5%;全鎮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雄居全縣 鄉鎮領先地位。
該鎮堅持三大文明一起抓。中心城鎮規模凸現,市政建設日新月異,紅城大道、海麗大道、二環南路、二環北路、三環路、廣富路、新華路、西華路等縱橫交錯;縣城配套綠化長廊,綠化面積135萬平方米; 龍津河、南門湖煥然一新,龍津漁唱、南湖泛舟,為遊客所稱贊。佔地面積60萬平方米的龍津東片民營工業區和龍津西片外資工業區已初具規模,佔地面積600萬平方米的長埔工業新區正在加緊籌建之中。縣城商貿蓬勃發展,六大市場生意興隆,形成了商品一條街、美食一條街、電器一條街。城西教師村、龍津教師村英才薈萃;烈士陵園文化廣場、銅錢山廣場、龍舌埔廣場和青年公園、雲嶺公園等園林式公園,成為人們健身、娛樂、休閑的好去處。海城先後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海豐縣先進鎮」、「海豐縣文明鎮」、「海豐縣鄉鎮企業百強鎮」、海豐縣衛生鎮」等殊榮;教育文化、社會治安、醫療衛生、計生殯改、反腐倡廉等社會各項事業成績驕人。勤勞、勇敢、智慧的海城人民奏響了一曲團結拼搏、奮進不息的時代樂章;今日的海城處處呈現政治清明,社會文明,人民安居樂業,一派富庶祥和的喜人景象。
⑷ 未來10年沿海城市哪個發展最好,最快呢
沿海城市由於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與內陸城市相比,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果。海運運輸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運輸,所以沿海城市的企業可以依託城市的港口來與國外進行進出口貿易,與內陸城市相比,減少了陸路運輸的成本,所以競爭力力較內陸城市來說較高,所以發展較好。
在此基礎上,在沿海地區,我國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分別為環渤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所以未來發展最好的城市肯定就在這三大城市群里。
在這么多沿海城市當中,小編最看好的當屬深圳。深圳的發展是一個奇跡,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用不到40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在金融和高科技領域有著巨大優勢,未來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矽谷」。如今深圳依然能夠保持較快發展,經濟增速領先其它一線城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未來深圳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⑸ 小縣城靠什麼發展經濟
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按人口平均的實際福利增長過程,它不僅是財富和經濟機體的量的增加和擴張,而且還意味著其質的方面的變化,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創新,社會生活質量和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
全國各地區均有其特色,建議以實際情況為准。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