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由哪些指標組成
衡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最重要最簡單的指標營業增長率:
拓展資料:
經濟指標是構成經濟效益標準的要素。評價經濟活動效益的指標體系是指由相互聯系的若干個反映經濟活動效益的指標構成的有機整體。
目前,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包括: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或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等10項指標。 10項指標解釋如下:
(1)銷售利潤率: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計算公式: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100%
產品銷售凈收入:指扣除銷售折讓、銷售折扣和銷售退回之後的銷售凈額。
(2)總資產報酬率:用於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100%
(3)資本收益率:是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計算公式: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計算公式: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資本保值增值率=100%,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00%,為資本增值。
(5)資產負債率:用於衡量企業負債水平高低情況。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㈡ 經濟效益要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經濟效益評價要素主要包括總投資、成本、利潤、稅金、折舊等等。在評價過程中,要恰當地選取評價參數.如4准收益率、匯率、價格等。經濟效益在進行經濟效益評價前,要對評價要紊作出正確的預測、估算。
從企業角度講,一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能夠帶動上游供應商及下遊客戶分銷商等整個供應鏈的經濟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從社會角度講,一個大環境的狀態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深遠的影響。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意義:
1.、對企業來說: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要發展,必須降低勞動消耗,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獲得發展。
2.、對國民來說(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教材主要是從市場活動的主體角度說明的,企業直接承擔著社會財富的生產和流通,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全體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創造出更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可以說明這一觀點。教材中的「名言」也有力地支持了這一觀點。
所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無論是對企業、國民還是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㈢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標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指標如下:
1、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
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
2、GNP(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G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為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所擁有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為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
3、PMI(采購經理指數)
PMI從國際上看,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先行指標體系,PMI涵蓋著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PMI每項指標均反映了商業活動的現實情況,綜合指數則反映製造業或服務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
4、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是consumer Price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縮寫,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5、PPI(生產物價指數)
生產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簡稱PPI)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
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6、GHI(國民幸福指數)
國民幸福指數(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環境、政府管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居民生活與幸福水平的指標工具。
7、恩格爾系數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系數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㈣ 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有哪些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最重要的指標。
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是一個宏觀經濟指標,反映家庭通常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化。它是衡量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在一定時期內價格水平隨時間變化的相對數,用來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化情況。
3、P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是一種衡量的趨勢和程度的指數變化的工業企業的出廠價格,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反映了在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並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基礎和國家經濟賬戶。其主要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總成本。
4、BOP:國際收支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從國外獲得的全部貨幣資金與在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比較關系。國際收支叫做國際收支,收入大於支出叫做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叫做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是其經濟穩定的標志。
5、就業率
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就業人數占就業人數與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了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全部勞動力中實際受雇的人的比例。在一定時期內,就業人數的多或少,就業率就會更高,反之亦然。測算和研究就業率,本質上是為了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
㈤ 經濟評價五個基本要素
經濟評價是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審核檢查後,評定被審計單位的計劃、預算、決策、方案是否先進可行,經濟活動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標進行, 經濟效益的高低優劣,以及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目的是促使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包括國民經濟評價,工程項目經濟評價,技術經濟評價等。
㈥ 經濟效果評價有哪幾種分類方法
一、按評價方法的性質分類。
按評價方法的性質不同,經濟效果評價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對可度量因素的分析方法。在技術方案經濟效果評價中考慮的定量分析因素包括資產價值、資本成本、有關銷售額、成本等一系列可以以貨幣表示的一切費用和收益。
定性分析是指對無法精確度量的重要因素實行的估量分析方法。
二、按評價方法是否考慮時間因素分類。
對定量分析,按其是否考慮時間因素又可分為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靜態分析是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因素,亦即不考慮時間因素對資金價值的影響,而對現金流量分別進行直接匯總來計算分析指標的方法。
動態分析是在分析項目或方案的經濟效益時,對發生在不同時間的現金流量折現後來計算分析指標。
三、按技術方案評價的時間分類。
按技術方案評價的時間可分為事前評價、事中評價和事後評價。
事前評價:是指在技術方案實施前為決策所進行的評價。
事中評價:亦稱跟蹤評價,是指在技術方案實施過程中所進行的評價。
事後評價:亦稱後評價,是在技術方案實施完成後,總結評價技術方案決策的正確性,技術方案實施過程中項目管理的有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