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群營銷——強關系下的粉絲經濟》|以小米為例進行知識整理
《社群營銷》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新的互聯網時代下誕生的虛擬社區引起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口碑營銷。它系統地講述了社群營銷的概念/誕生背景/優勢/如何操作,並且講每一章的最後一個小節會通過案例的方式梳理理論內容。
之所以會選擇營銷方面的書是因為正在進行的大廣賽,希望通過書籍的理論知識和信息整理便於在腦內形成營銷邏輯。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對於網路原住民的社交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以及品牌在進行社群營銷企劃的大致步驟和注意事項。
小米公司知名度很高,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主動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的品牌宣言是「為發燒而生」,具有品牌獨特的MIUI系統,他們讓消費者直接或者間接參與「開發組」,讓消費者「定製」產品,而後賣給發燒友。從而不斷擴大產業鏈,進行產品升級。
梳理小米的社群營銷,主要是四個步驟。第一是聚集粉絲;第二是增強參與感;第三個是通過線下引導用戶,穩固感情;第四是互動溝通共鳴。
2010年,小米推出手機實名社區米聊,再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等社交媒體聚集粉絲,再推出每個新產品之前,會讓米粉參與製作,提出自己的建議和需求,並且直接進行改進設計。推出產品後,線上運營爆米花論壇,線下舉辦同城會和米粉節,實現雙線的溝通和融合。最後,更新售後服務,做到一個員工或者粉絲都是客服,持續不斷地與粉絲溝通,關注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小米在社群營銷方面是相當成功的,這個來源於小米對於粉絲聚集平台的精準人認識和運營策略。比如主要聚集地時在論壇,在論壇上米粉參與調研/產品開發/測試/傳播/營銷等,小米產品1/3的修改意見都是來自於用戶。小米的社群運營特別注重參與感,創新了很多與米粉的互動形式,為米粉打造歸屬感,通過用戶的口碑進行進一步的傳播和營銷循環。
用小米的具體案例說明,「橙色星期五」指的是小米的MIUI開發版每周五下午五點發布,小米的手機系統MIUI就會進行升級和更新迭代,這個不僅僅是小米產品的日常設計完善,更是每周一次用戶重度參與的機會。又比如小米推出紅米手機的時候,與騰訊進行渠道營銷,咋QQ空間推廣紅米手機,是根據產品定位追蹤紅米的購買人群。
產品更新一般包括產品類型更新和產品品牌更新。
(1)產品類型更新是指社群不斷豐富產品品種延長產業鏈的過程。
小米科技的董事長雷軍說過:「小米生態是開放的,不是排他的,他們有三個核心產品,手機電視和路由器,還需不安依照生態鏈延展。」小米確實是從手機做起的,但是從現在來看,消費者對於小米的印象更加綜合,根據小米集團2019年的財務報告,生活消費產品營業收入達到120億元,它能夠被增長達到了56.5%,遠遠高於手機業務營收的16.2%和互聯網服務的31.8%。小米上至智能家電,下肢中性筆,看似毫無關系的東西都有設計,小米生態鏈一直在嘗試不同的領域,其實是在打造完勝的生態生活鏈,致力於一站式解決用戶對生活消費產品的需要。有研究報告指出,小米形成三個產品圈層,第一個是手機周邊商店,基於小米手機拓展耳機/音響/移動電源等;第二層是智能硬體,包括智能家電或者智能玩具;第三層是生活用品,如毛巾/牙刷/背包/旅行箱等。
(2)產品品牌更新:
產品品牌升級,包括品牌定位升級/品牌形象升級【品牌名稱/品牌標識】/營銷策略升級等。
最近行業比較熱點的咨詢之一就是小米進行logo的改進和升級,這就是屬於品牌形象升級。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很多網友表示「我上我也行」,甚至於有人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表情包,也有做成視力表的人才。
1 . 社群營銷: 是基於相同或者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載體聚集人氣,以產品或者服務滿足群體需求而形成的商業形態。(興趣群——消費群)【實質上是一種口碑營銷】
2. 人際交往的距離: 公眾距離(360cm以上)、社交距離(120~360cm)、個人距離(45~120cm)和親密距離(45cm以內),類比:社交—社交距離;社區—個人距離;社群—親密距離
3. 社群營銷優勢:
(1)精準用戶(需求精準化和傳播精準化)
(2)強烈的參與感(「成就需要」——戴維·麥克利提出的理論,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需要的就是成就需要、親和需要和權力需要)
(3)信任交流產生的粘度(情感依賴/利益依賴)
4. ·「跨界營銷」:
利用各自的品牌和特點和優勢,提煉核心元素,與合作夥伴的品牌核心元素進行契合,從多個側面詮釋一種共同的用戶體驗。
一般產品不同、品牌不同、所處的行業也不同——互補關系
·跨界營銷的原則:
資源匹配 兩個企業在品牌、實力、營銷思路和能力、企業戰略、消費群體、商場地位等方面應該具有共性和對等性
品牌效應疊加 兩個品牌在優劣勢上進行互相補充,將各自已經確立的市場和人氣和品牌內蘊互相轉移到對方品牌的身上或者傳播效應互相累加
消費群體一致性 兩個氣液所處的行業的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要是想跨度營銷實現需要具備一致或者重復的消費者。
品牌非競爭性 互惠互利、互相借勢增長的關系
互補原則 在產品屬性上要有系那個對獨立性
品牌理念一致性 雙方的品牌在內涵上有著一致的或者相似的訴求點或者有相同的消費群體、特徵
用戶為中心 企業的一切營銷行為都從過去圍繞企業和企業產品為中心向以消費者為中心轉變
·跨界營銷的內容:
(1)品牌跨界:
同等級品牌的聯姻。不同的領域同樣著名的品牌為了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利用對方忠誠消費群體,提高機會,情話品牌忠誠度和好感,共同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2)促銷跨界:
雙方達成一項促銷合作計劃,其中一方的產品成為另一方的促銷品或者促銷工具,或者雙方均把對方產品做微機房產品的促銷品。
(3)渠道跨界:
指某一家企業借用另一家企業的銷售渠道進行產品銷售,或者藉助仿雙優勢的銷售渠道互相銷售對方的產品。以渠道和終端為核心,一般大量運用在家用電器、IT、汽車、手機、日用品、快速銷售品、耐用銷售品、飲料食品等
5. 產品更新一般包括產品類型更新和產品品牌更新。
(1)產品類型更新:
是社群不斷豐富產品品種延長產業鏈的過程。(小米系列)
(2)產品品牌更新:
產品品牌升級,包括品牌定位升級/品牌形象升級【品牌名稱/品牌標識】/營銷策略升級等。是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為防止品牌老化/競爭同質化而產生的,是社群戰略轉型的重要手段。
但是品牌更新不可以失去產品原來擁有的特色。
6. 社群營銷環境特點: 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
⑵ 社群營銷:粉絲經濟下實體店的新零售之路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挾大咖以吸引眼球」,在當下粉絲經濟時代,似乎誰掌握了粉絲,誰就能掌控這個時代,無論是品牌還是個人都在打造或者提高IP知名度,並將其轉化為經濟效益。
作為零售實體店也要意識到粉絲經濟和互聯網關系,粉絲越多,實體店產品或服務就會被越多的人知道,知名度也越大,那麼產品或服務就會越受歡迎,實體店可以線上線下結合,打造互聯網時代下的粉絲經濟。
實體店可以利用平台,通過某個興趣點聚集粉絲,通過實體產品或者服務,建立產品與客戶關系,來滿足消費者心裡需求,讓用戶在體驗了與產品之間的互動之後,回歸到產品本身,讓實體店在目標群體中樹立口碑。
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很多企業都開始研究,如何用「新零售」來更新和改造自己當下的業務。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多的新零售模式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社群新零售抓住了用戶的痛點和需求。
移動社群徹底突破了空間和時間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交互應用,為人與人之間交互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務和體驗,滿足了消費升級背後人性的六大需求。社群同時也是每個品牌與用戶溝通最短的路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尤其是信任的建立為銷售者贏得了無限的商業機會和想像空間。
實體店面臨的處境
1)分流: 電商的沖擊 , 客人被互聯網分流,導致到店客數銳減。
2)競爭: 差異化同行競爭優勢不足,實體店因為有地理上的限制,導致同一個地區的市場被對手分食。
3)成本上升: 相對幾年前,實體店人工成本以及門店租金,兩大成本的顯著上升。而毛利率並無法同步增加,以至實體店經營陷入困境。
從賺錢公式上看,盈利=單價*流量*轉化率, 實體店想要盈利就要做相應的改變。
1 )增加新客: 增加消費場景,擴大客戶接觸的機會,吸引更多客戶。
2 )提高消費頻次: 不斷地激活老客戶,增加來店次數。
3 )降低成本: 運用新的技術,例如創造無人化的門店環境,或是減少人員需求。
4 ) 轉變思維 : 要有用戶思維,聚焦點由產品,市場轉移到用戶身上,用心滿足用戶需求,消解用戶痛點。
對於實體店而言,會員制是強化實體店與消費者的一個重要的紐帶,同時也是培育粉絲,實現客戶價值的重要途徑。
而社群就是一個天然的場,一方面可以聚集新的粉絲,另一方面可以與會員建立或者重啟關系,社群里我們可以與會員多頻次互動,對於已購買過一次的消費者,我們可以想辦法與之建立會員關系,對於潛在的消費者,可以想辦法讓他來消費,並將其吸納為新的會員。通過社群營銷,為客戶提供價值,服務,不僅可以把用戶重新激活,而且可以提高用戶的粘性。
社群運營過程中我們也能更好的發現用戶需求,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對問題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特定細分,更有針對性的做營銷活動。作為粉絲經濟的一種經營手段,社群化程度越高,對品牌的理解與傳播滲透力就越強。
從目前的趨勢看,店+社群將是實體店的標准配置。有店就必須要有社群。可以沒有店,但是有社群照樣可以賣貨。但是,如果實體店沒有建立相應的群,沒有做好相應的社群運營可能就會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社群就是鏈接器 :它能幫助實體店、終端建立用戶連接。現在我們的用戶已經是一種移動化的、社群化的生活方式,企業的營銷就必須要藉助這些移動化的手段去建立與用戶的有效連接。簡單說就是用戶在哪裡,營銷必須要在哪裡。
通過群,藉助相關的社群營銷組合,通過這種在線化的鏈接方式去激活用戶,最終是產生營銷放大器的效果。目前看,其他的營銷手段都不會產生這樣的放大效果。如果把社群和公眾號結合起來運作,那麼一定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社群空間站就是打造一個社群新零售的平台,我們就是一個鏈接器,來服務於中小企業,實體店,創業者。如果與我們鏈接平台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為企業,實體店賦能。
1、生態流量賦能系統 2、生態企業賦能系統 3、生態盈利賦能系統 4、生態文化賦能系統 5、生態運營賦能系統 6、生態新商學賦能 系統用全方位的維度和視角徹底為你解決系統問題。
社群空間站早已啟動千城萬站計劃,布局組建全國各地社群,使線上線下人與人能夠聚合。
並將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垂直細分,如以企業家為群體的企業傢俱樂部,創業者為群體的創業聯盟,學習者為群體的讀書會……讓人與世界的連接變得簡單,一觸即達。
同一群人,站在同一個維度,用同一種方式,搶奪同一批客戶,生意只會越來越難做。用過時的賺錢方法,來做今天的生意,錢越來越難賺。
當你還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縮小成本,提高利潤的時候,別人已經不要錢,白送了!
當你還冥思苦想找各種渠道去鋪貨的時候,別人已經坐在家中數錢了!
傳統商業是把1種產品賣給1000個顧客,而社群營銷是鎖定1個顧客賣他1000次,而未來商業是1個顧客幫你轉介紹1000個顧客!未來市場的競爭不再是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模式與模式之間的競爭。
如果你還意識不到這點,那麼今後的生意只會越來越難。
⑶ 粉絲經濟的模式是怎樣的如何利用粉絲經濟做營銷
粉絲經濟的模式是怎樣的?如何利用粉絲經濟做營銷?在我們周圍,粉絲經濟隨處可見,品牌的競爭力隨時考驗著各企業構建的粉絲的團體,眾多大企業品牌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都會利用到品牌自身的粉絲經濟效應。這對我們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那就是我們在投資創業的初期或者中期都可以利用粉絲經濟。今天我們來談談粉絲經濟的本質,經濟利益和構建粉絲團體的幾個策略。
粉絲經濟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無論是 PC 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人們的第一需求都是信息獲取。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尋找有價值信息的時間和精力。
粉絲經濟的模式是怎樣的?如何利用粉絲經濟做營銷?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認識到了粉絲經濟的模式與實質,更為關鍵的是,我們能夠運用我們掌握的粉絲經濟去做品牌建設和品牌營銷,發展自己的事業。當然,這只是我們品牌營銷中的一個小策略,還有更多的關於營銷的策略措施我們可以利用。所以呢,我們在創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多學習,多利用一些發展策略。
⑷ 以下哪些營銷案例體現了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多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粉絲經濟最為典型的應用領域是音樂,在音樂產業中真正貢獻產值的是藝人的粉絲,它由粉絲所購買的CD、演唱會門票、彩鈴下載和卡拉OK中點歌版稅等收入構成,也因此有專業的機構在2011年將ARPU (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的概念引入到粉絲經濟中,即單位付費粉絲的月消費貢獻值,有專家預測,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藝人影響力的排名將來很可能會由唱片的發行量轉由ARPU代替。
⑸ 什麼是粉絲經濟,有哪些營銷利用了粉絲經濟,舉例並分析說明
所謂粉絲經濟,是指通過原創文章和不斷堅持的價值給予,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通過搭建社區,在社區上有很多的互動,從而形成強黏性社群。
羅輯思維在粉絲經濟是很好的例子。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⑹ 什麼是粉絲經濟,有哪些營銷利用了粉絲經濟,舉例並分析說明。普通的社區經濟與粉絲經濟有什麼區別
經典案例肯定是小米。
社區經濟與粉絲經濟有什麼區別?范疇不一樣。
小米社區是一個平台,而其粉絲經濟是整個營銷模式。
具體你可以網路搜一下「粉絲社區解決方案」。
⑺ 粉絲經濟模式與營銷方法
粉絲經濟模式,是指商家或個人利用「粉絲」所關注的人物或者品牌(IP),針對性的做出關於滿足這一受眾需求的服務模式,以促使「粉絲」群體進行消費,從中獲得牟利。其中典型就是明星與粉絲之間的經濟關系,還有那些大品牌的擁躉們。
粉絲經濟的核心是粉絲與被關注者(IP)之間那種接近於狂熱的感情因素。因為正是這樣的感情因素存在,才可以使粉絲群體消費更多的被關注者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粉絲經濟的營銷模式主要在於被關注者(IP)的魅力與本身條件,和運營商的推廣與宣傳。只要被關注者(IP)的魅力是足夠的,那麼運營商所做的就是讓更多人喜歡上被關注者。成為新的粉絲群體。
粉絲經濟模式的關鍵就在於粉絲,如何獲得粉絲、如何挽留粉絲、如何可以誘導粉絲消費,這就是運營商和被關注者(IP)所思考的、所做的事。以上就是粉絲經濟社會的基本概況,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