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近年來的經濟變化是怎樣的
武漢近年來的經濟變化:
武漢軌道交通。2000年,中國批准長春、大連、武漢和重慶4個城市為首批輕軌建設示範城市之後,武漢軌道交通公司(現為武漢地鐵集團WUHAN METRO GROUP)成立。2000年底,投資21.99億元、總長約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底具備試通車條件,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由於線路短、票價高、換乘不便、路線不合理等原因,在試運營期和正式運營初期,武漢輕軌載客量都較低。其後雖然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武漢地鐵集團)採取降價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並不明顯。
武漢市規劃未來的軌道交通網由7條線路構成,總長222.8公里。除一號線吳家山至堤角30.5公里為輕軌外,其餘6條線路都是地鐵。分別為:二號線,常青花園至流芳,39.8公里;三號線,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號線,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號線,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號線,老關村至堤角,25.3公里;七號線,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
這7條線路中,二、三、四號線跨越兩江,連通三鎮;一、五號線分別貫穿漢口、武昌的東西方向;六號線溝通漢口、漢陽舊城及後湖新區;七號線則把漢口北部與武昌東南部聯為一體。2006年11月16日,武漢地鐵二號線的范湖站動工,二號線預計於2012年建成。
武漢過江隧道。武漢長江隧道(已建成,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於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3月調試運行通車。之後,逐步完善隧道運營維護管理辦法,整理竣工驗收有關資料,「長江第一隧」於2011年方可正式通車運行)。
武漢長江隧道為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隧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隧,長約3.6公里(含匝道),漢口越江點位在江灘公園附近,勝利街設右進隧道匝道、天津路設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點位於和平大道,友誼大道設4條匝道連接。該工程為左、右道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級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葯等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清朝末期、國民政府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三鎮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故曾有「東方芝加哥」之稱。但自1980年代以來,武漢的發展未能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被「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拋在了身後。
當時,由於市容環境不佳、城市建設無序,武漢被戲稱為「中國最大的縣城」。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後開始迅速轉變,城市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20世紀90年代,武漢建立了位於漢陽沌口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昌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漢口東西湖的台商投資區,以及位於新洲陽邏的陽邏開發區。
中國三大鋼鐵集團公司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位於武漢;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廠之一東風汽車公司總部位於武漢。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著以東風汽車總部、東風有限汽車總部、東風本田總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車企業總部和以東風汽車技術中心。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等一批建於1862年的武漢江漢關。頂尖汽車研發機構以及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自主品牌和東風渝安等整車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最集中的汽車產業基地,被譽為「中國車都」。
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即是享譽海內外的「武漢·中國光谷」。這里是中國最大最具實力的的光電子產業生產和研發基地。2007年,區內科工貿總收入達1300億人民幣。如今,富士康在高新區投資數百億建立光電子和數碼產業帝國,還有中芯國際投資百億元的晶元廠為高新區發展帶來新的更大的的活力。
高新區內有著名的光谷軟體園,聚集著微軟(武漢)創新技術中心、IBM全球服務中心、EDS全球服務中心、法國電信軟體研發中心、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銀行運營中心等世界五百強和國內知名軟體服務外包中心、金融後台服務中心。它們已經成為武漢光谷軟體園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將有利促進光谷軟體園打造中國服務外包交付中心。
武漢市的經濟基礎和實力遠遠超過湖北省內其他的城市,尤其隨著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加快,GDP總額占湖北省的比重穩步提升。2001年,武漢的GDP總量占湖北省的28.9%,到2006年,武漢市GDP總量占湖北全省的比重達到34.5%。
⑵ 重慶和武漢哪個發達
重慶比較發達,下面是重慶和武漢的經濟介紹:
1、重慶:
截止2021年末,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94.02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922.03億元,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6.2%。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184.94億元,增長7.3%,兩年平均增長6.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787.05億元,增長9.0%,兩年平均增長5.9%。
重慶的農業發展:
重慶耕地面積162.2萬公頃,農用耕地開發度較高,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商品豬肉生產基地,全國著名的優質水果,榨菜,桐油,烤煙產地,
截止2021年末,全年全市糧食總播種面積3019.79萬畝,比上年增長0.5%,糧食總產量1092.84萬噸,增長1.1%,畝產361.9公斤,增長0.5%。蔬菜生產持續向好,全年蔬菜產量2184.3萬噸,增長了4.4%。
⑶ 武漢簡介 武漢介紹
1、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萬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地區生產總值1.56萬億元。
2、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3、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4、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⑷ 武漢經濟發展如何
2007年,武漢經濟在全國僅排第16位,無論是歷史上的大武漢,還是華中第一大城市。2008年後,武漢進入快速發展車道,城市建設,產業發展,人才迴流不斷提升,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總結在武漢的城市口號里:武漢,每天都不一樣。
武漢
2011年到2021在…的十年間,武漢gdp實現的總金額270%的增長,增速位居全國城市前列。武漢擁有7主城區,6遠城區和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其中,漢南區由經濟開發區管理)。那麼,在這十年間,7主城區的經濟發展誰最快,誰落後了?
在中心城市武漢有7個,他們來自漢口地區江漢區、江岸區和硚口區,武昌地區武昌區、青山區和洪山區,還有漢陽一帶漢陽區
1、江岸區
2011廿江岸區gdp為524.6億元,2021廿江岸區的gdp達到了1500億元,武昌區、武漢市東西湖區(韓空港)並列全市第一3位,僅次於東湖高新區、武漢經濟開發區。十年間,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如下286%,首先在中心城區。
江岸區
江安曾經是全國政治中心和外匯交易中心,是中共中央武漢委員會舊址和武漢國民政府舊址所在地。位於江岸區漢口租界是僅次於天津、上海的中國第三大租界區,這個地區還有很多「紅色文化」舊址,漢口江灘它是亞洲最大的河邊公園。
江岸區
濱江地區的條件確實得天獨厚,作為市委市政府的一員,江區有很多市政機關,優秀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聚集。江岸區是漢口3區中面積最大的,佔了半個漢口,並擁有漢口三環90%長江的海岸線,相比之下,橋口沒有長江,在江漢區,只有江漢關到不了龍王廟1.5km的江灘。坐擁長江主軸,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利用,濱江河王家墩cbd發展對比可見一斑。
江岸區
江岸區江灘、建設大街、花橋、濱江二七、塔子湖/後湖堤角-長江新城起步區是主板,舊組合,合理布局。與隔壁的江漢區相比,濱江地區顯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歌武昌、青山對面,向外輻射長江新城、忻州和黃陂。去年,三峽央企集團從北京遷至武漢,江岸區政府把辦公大樓搬到了塔子湖,讓三峽集團住在江岸,築巢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
2、武昌區
2011武昌區在gdp為539億元,2021武昌區在的gdp達到了1500億元。十年間,武昌區的經濟總量增長率是278.3%,中心城市排名第一2位。武昌區被江漢區壓制多年,終於在近幾年實現了超越。
五常古鎮
武昌區和江岸區一樣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武昌起義從這里開始,還有黃鶴樓、司門口、戶部巷,當然,武昌區還是省委省政府的駐地,還擁有豐富的教育醫療資源,擁有沙湖、東湖和昌達15武昌江灘公里。
徐東
在2010年前,武昌區的面貌遠不如漢口區,公司的入口很舊,只有中南路可以處理。十年來,隨著楚河漢街、中北路的崛起,徐東的快速發展,再到武昌濱江商務區的建設,武昌區迎來了黃金期,實現價值回歸。
3、江漢區
2011江漢區gdp為550億元,2021江漢區的gdp達成約定1460億元。十年間,江漢區的經濟總量增長率是266%,中心城市3位,基本等於武漢的增長率。
江漢區
江漢區是漢口的精華,這句話並不誇張。坐擁江漢路、建設大街金融街、商業中心區、廣州商圈和漢口火車站,面積最小的江漢區,遍地黃金。江漢區也是武漢多年來最強的區域,第一個gdp數十億個市轄區,它也是武漢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⑸ 武漢經濟圈的簡介
武漢經濟圈指以武漢為中心的100公里半徑內,包括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8個中小城市在內的地區,是中國中部及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它包括城市經濟圈、城市旅遊圈和城市農業圈。武漢城市圈內現有1個特大城市,1個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和4個小城市)。武漢城市圈的近期目標為,到2020年將武漢城市圈建成為中國內陸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之一。這個增長極,有望成為中國第四個增長極。
⑹ 如何看待武漢這座城市的經濟水平
武漢這個城市生來便不平凡;武漢自古就是工業之城!漢陽是工業發源之地,興起最早,早年的張之洞《漢陽造》,一直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從一篇文章中看;武漢不產煤地區,為什麼張之洞要把《漢陽鋼廠》設立在漢陽?這其中最重要一個原因,武漢地理位置優勢,長江漢江黃金水道的江城武漢,歷來有九省通衢的之稱!而又為何要設立在漢陽?大家也知道,自古長江漢江一江三隔分為:漢口、武昌、漢陽,而漢陽正是長江漢江交匯之正『中』的地理位置,也正好將《漢陽鋼廠》的位置設立在漢江不遠處的晴川橋,今琴台大道(張之洞博物館)之旁。
正因為漢陽地理位置的優勢,《漢陽鋼廠》的興辦,給武漢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至使武漢經濟發展建設之快,武漢曾在經濟上,僅次於上海、北京的我國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也稱得上是榜上有名的城市!正有一個美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城市!
武漢由於地理位置優勢,輻射能力之強大;沿長江漢江之深遠的周邊城市,都帶動了經濟發展!
從清朝開始直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未,武漢的經濟水平,一直領先在中國!人們心中都有疑惑為什麼武漢經濟之強大?這其中武漢是全國中部正中之『中』的《江城》,稱為長江上的《龍腰》,是內陸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武漢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化工、冶金、紡織、造船以及光電子、醫葯的製造,成為了超強大的工業體系。當然武漢的工業優勢,還算傳統的《煉鋼》《紡織》《汽車》製造。
武漢經濟水平之強,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一武漢的GDP一直保持極增長;2014年10069億元。2015年10905.60億元。2016年為11912億元增幅為10%,這種增幅明顯超過了全國6.5的平均線。在全國12個萬億俱樂部城市排名第9,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四!
武漢2017年1一3月(GDP)排名第9名,總產值9397.17。今年武漢有望(GDP)破『8』的經濟水平!
武漢經濟水平如此發展之快,其中主要是;卓越精神,敢為人先來發展城市經濟!武漢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是十分可喜的。市政府『招商一號』,從2017年1一11月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工程亮點;其中最為一項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05個,是去年的1.3倍,新增世界500強13家,比去年多了3家,累計達到256家,居中部第一。還引進了4個諾貝爾獎專家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大學生留漢一個月5萬落戶武漢創業!
武漢房市更『瘋狂』,成交己經連續5年成為全國三甲之一,成為中國最火爆的樓市之一。樓市己成為了引領二線城市的風向標。
⑺ 武漢的介紹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武漢具有3500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之地,也是國內科教名城,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三。武漢的高新技術產業、汽車產業和商貿流通產業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武漢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7)怎麼介紹武漢的經濟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12月,武漢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臨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化學工業區和武漢新港6個功能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
1、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武昌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
2、洪山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因境內有洪山而得名,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東與鄂州市隔長江相望,南鄰江夏區,西北環抱武昌區、青山區, 東北與新洲區隔江相望,介於東經114′7″~114′38″之間,北緯30′28″~30′42″之間。
3、武漢新港是由武漢、鄂州、黃岡、咸寧4市港口岸線統一規劃建設而成,目標是「億噸大港、千萬標箱」。武漢新港的左岸從武漢市黃陂區武湖窯頭至黃岡蔡胡廖,岸線全長59.72公里;右岸從青山武鋼運河口至鄂州長港出口,岸線全長71.31公里。
⑻ 武漢的地理、經濟和人文特點
武漢,地處華中江漢平原,湖北省首府,九省通衢,兩江交匯,基本上只有夏天和冬天,春秋很短,夏熱冬冷,冷濕天氣;經濟發達,消費較為昂貴,但中下層工資低下;人文特點:特殊的天氣和碼頭文化,人好脾氣大,網上有很多說武漢人怎麼怎麼滴人,但是我想說,是有些武漢人不好,但是哪裡沒一些稀爛滴人,再說是武漢遷就你還是武漢人欠你的,你都是拿一個抗拒的心理來看待武漢看待武漢人,難道你想武漢人都討好你,對你怎麼怎麼好,你不拿真心對人,誰會拿真心對你!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⑼ 誰有武漢的人口地理經濟等方面介紹
果說大,的確武漢很大,中國的城市中能夠超過武漢規模的最多不超過3個;武漢最早被作為都城是在三國時期,當時被稱為夏口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武昌,如今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的鼻祖就是三國時間吳國在龜山上建立的訓練水軍的閱兵樓。形成今天武漢三鎮的格局要歸因於明朝期間的漢水改道,從此將漢口和漢陽區分開來。漢口雖然是最後形成的,但是它的發展速度遠遠的超過了其它兩鎮,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漢口從明到清末數百年間迅速發展為中國重要的商埠,貨物集散地;漢陽的崛起要歸功於張之洞的洋務運動,重工業,鋼鐵廠,兵工廠讓漢陽一夜之間騰飛。惟獨武昌一直默默無聞。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唯一的兩個大都市:上海和武漢,同時被列為了直轄市。幾年之後,武漢的命運出現了第一次轉折:別降級為副省級城市。但是這並不能影響武漢的地位,因為此時大批「武」字頭的重工業落戶武漢,武漢長江大橋的完工,武漢依舊為國民經濟建設貢獻巨大的力量。武漢落後的轉折是連續錯過80年代到90年代的三次改革浪潮,身處內陸的武漢沒有從改革中獲得任何機遇,而其他沿海城市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和再發展。怨天不如尤人,長久以來,武漢政府的領導習慣以直轄市自居,和省政府的關系一直很微妙,導致省政府對武漢建設並不是很關心。可以這樣認為從80年代到上個世紀末,武漢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而整個城市建設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難怪別人把偌大的武漢戲稱「最大的縣城」。
武漢的機遇源自新世紀的開始,尤其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省委俞書記原任建設部部長,明確指示湖北省要把武漢作為建設的重點,而新一屆武漢政府求真務實:正視落後和差距,正確定位武漢的發展方向。近幾年來,武漢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沿海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事在人為,發展不是僅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更要自己的努力,省市政府的明確目標是腳踏實地,將武漢不僅建設成為城市規模大,而且經濟也要作強作大。在中部崛起中成為領軍人!
誤讀武漢天氣:外地人經常把武漢的夏天說的十分恐怖,實際初夏從每年的五月中旬開始,暑期進入盛夏,盛夏氣溫最高氣溫大部分時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氣溫比較高,一般在29-30,為什麼給人感覺悶熱呢?武漢水系發達,經過白天的水氣蒸發,導致空氣濕度大,所以給人很不舒服悶熱的感覺,一般到夏天在沒有空調比較難入睡。到了九月,氣溫也可能達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氣溫不再很高,十月之後進入初秋,氣溫會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20-25,天氣乾燥,有時候氣溫也會異常達到接近30或超過。從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十分厲害,超過10度的降溫很常見,從12月底到來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氣溫在一般在1-3度,天氣好時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時常常在0度以下,武漢大 部分家庭是沒有安裝暖氣的,因此家中覺得比較陰冷。三月後進入初春,氣溫回升很快,最高氣溫可以到達20多度,但是低溫還是比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間氣溫下降15到20,大雪紛飛。
理解城市建設:武漢城市格局兩江三鎮,坐擁七湖。水資源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10倍。讓人擔憂的是,在過去的時光中,這些寶貴的水資源或重或輕的受到了污染,如今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整治。21世紀是水的世紀,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寶貴的水資源。在武漢城市大格局的背景下,武漢的城市建設不得不已江湖為軸線,因此城市不是很中規中矩,給人的感覺有點亂。的確,橫跨兩江對城市建設有很大的約束,尤其對交通建設十分不利,常常出現斷頭路,所以在一些主幹道和過江通道上發生大規模的交通擁擠,在重要的節日更加明顯。必須承認這是武漢做的不好的地方,雖然現在在大規模的改善道路環境,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加快軌道交通的建設。
生活:武漢至少現在不被大家認為適合發展:人才流失,工資水平低......但是排除天氣因素(對於外地城市的人),個人認為是個生活的好地方:城市中有山有水,滾滾長江穿城而過,城市裡面公園綠地星羅棋布,物價水平中等,商品種類齊全,商業競爭激烈,而消費者從中可以的到很多實惠。尤其是可以品嘗到各種風味小吃。節假日和家人,朋友或愛人去或逛街,或去爬山,或去東湖,或去感受滾滾長江和江城的夜生活,都別有情調
交通:武漢九省通衢人們應該十分熟悉了:已有京廣線和在建京廣高速線,以及未來沿江鐵路線穿城而過,京九線檫邊而過,武漢擁有三座特大型火車站。京珠,滬蓉高速匯集在此。由於武漢市是唯一沒有健全軌道交通的特大城市,因此城市公交線路十分發達,出行方便。尤其是武漢的公交車,一元錢可以讓你有飆車的感受,很多時候打的還沒有公交快,尤其在晚上,就是極品飛車地上狂飆。
教育:武漢高校雲集,教育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昌的發展規劃是建設成為教育城區。教育是國民發展的根本大計,武漢每年培養大批人才,但是基本都流失沿海,現在武漢面臨著如何挽留人才為城市建設做貢獻。
商業工業:武漢商業自古就十分發達,尤其是有百年歷史的漢正街,商賈雲集。武漢是華中地區物流中心和集散地。而城市商業呈現出多國鼎立的局面,沒有壟斷,激烈的競爭,使得武漢商品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商家經常開展各種活動,市民得到的實惠很多,在武漢購物很劃算。武漢的重工業主要有武鋼集團,東風汽車,武船......如今青山區以武鋼為主,而漢陽經濟開發區以東風為龍頭,力求大造工業城區。
人文:武漢的人文歷史有3500年了,外地人來武漢不習慣武漢人說話,感覺如同吵架。其實這和武漢人熱情豪邁有關,說話的時候聲音大,帶有漢味,但是本意都是好的。武漢不排外,大部分的武漢人都是很熱情的。武漢人有一種拼搏鬥爭不服輸的精神:抗擊特大洪水,抗擊非典疾病。如今,這種精神正逐步體現在整個城市的建設之中。傳統的漢文化已經淹沒在了現代化的進程當中,只有在一些老街小巷當中偶爾看見的幾張竹床,老一輩邊納涼邊聊天,才能從中看到一些特有文化的影子......
前景:武漢要以水興城,大造一個適宜居住的花園濱水城市。武昌作為重點建設的教育之都,漢口以商業為建設中心,漢陽的目標是工業新城。將市區內兩江沿岸建設出世界上規模最大,獨一無二的親水休閑平台;到2020年,7條軌道交通線,220公里運營線路將全部建成,長江之上將建成7座大橋和3條過江隧道,真正讓交通暢通無阻。
不足:自身經濟基礎不夠強大,完成資本累計還需要一段時間;老城區面積大,改造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武漢市民的素質需要進一步的提高,主要體現在:文明乘車,文明穿越馬路,文明用語,個人文明的生活習慣;就目前看來,主要體現在父輩一代,因此為了文明武漢的明天,要從年輕一代抓起文明素質教育。一個城市的成功不僅僅需要物質文明,最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進步!
武漢敞開胸懷,歡迎來客!
⑽ 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分析武漢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並簡述武漢的經濟特色
1、武漢是我國的水陸交通樞紐,江漢平原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場,附近礦產豐富,葛洲壩水電站提供強大的能源。2、武漢是江南開發較早的城市,經濟基礎好,是我國開發較早的開放內陸海岸,近代工業出現較早,解放前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3、武漢工業區的鋼鐵、重型機器製造、造船工業全國著名,重工業比較完整,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和棉紡織工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