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主要經濟指標有: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
2、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
3、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1)國際經濟和貿易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 。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
❷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指標有哪些
國際上通用的四個常見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物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
就業率指就業人口與16歲以上總人口的百分比。凡在指定時期內屆滿一定下限年齡,有工作並取得報酬或收益的人;或有職位而暫時沒有工作(如生病、工傷、勞資糾紛、假期等)的人。
國際收支平衡,指一國國際收支凈額即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即:國際收支凈額=凈出口-凈資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一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
❸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標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指標如下:
1、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
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
2、GNP(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G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為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所擁有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為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
3、PMI(采購經理指數)
PMI從國際上看,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先行指標體系,PMI涵蓋著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PMI每項指標均反映了商業活動的現實情況,綜合指數則反映製造業或服務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
4、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是consumer Price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縮寫,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5、PPI(生產物價指數)
生產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簡稱PPI)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
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6、GHI(國民幸福指數)
國民幸福指數(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環境、政府管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居民生活與幸福水平的指標工具。
7、恩格爾系數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系數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❹ 請問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標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指標。
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3、PPI: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
4、BOP: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大於支出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穩定的表現。
5、就業率
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
❺ 我們熟知的國際貿易有哪些統計指標
1、貿易額和貿易量
貿易額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貿易的金額,貿易量就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之後的貿易額,貿易量使得不同時期的貿易規模可以進行比較。這里有三個概念需要掌握。
(1)對外貿易額(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的和值。一般用本國貨幣表示,也可用國際上習慣使用的貨幣表示;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國在統計有形商品時,出口額以FOB價格計算,進口額以CIF價格計算;無形商品不報關,海關沒有統計。
❻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指標包括哪些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指標包括:國民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國際收支平衡。
1、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佔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2、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3、就業率
就業率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4、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指一國國際收支凈額即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一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貨幣的流入大於流出,國際收支是正值。此類交易產生於經常項目,金融賬戶或者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被視作一國相關價值的另一個經濟指標,包括貿易余額,境外投資和外方投資。
❼ 能反映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指標是什麼和什麼
衡量經濟國際化程度的主要指標有:
(1)衡量貿易國際化程度的指標。衡量貿易國際化程度一般使用貿易依存度。貿易依存度又稱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國民經濟對進口貿易的依賴程度,用進出口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比重越高,則貿易的國際化程度越高。
(2)衡量資本國際化程度的指標。衡量資本國際化程度的指標有三個:第一,直接投資流量。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年之內利用外資和到國外投資的總量。第二,資本依存度。資本依存度是指國際收支中長期資本流動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該指標反映了在完成國內生產總值的過程中對國際資本的依賴程度。第三,外國投資占國內總投資的比重。
(3)衡量生產國際化程度的指標。衡量生產國際化的程度可以使用生產依存度。生產依存度是指本國企業境外生產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4)衡量一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指標。衡量一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指標有實際關稅總水平和對外開放度。其中,對外開放度衡量一國經濟參與國際分工和對外開放的程度。測定這一指標的主要因素有一國利用外資總額、市場准入條件(如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知識產權保護、投資環境等)、開放地區佔全國總面積的比重、在全部行業中外資進入的領域及比重等。
❽ 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標有哪些
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標: 1.服務貿易總量 2.國際市場佔有率 3.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4.進出口的行業結構5.競爭優勢指數(TC指數)6.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指數)7.CA指數8.NRCA指數在國際貿易學說中,引力模型是指兩個國家之間的單項貿易流量與其各自的經濟規模(GDP)成正比,與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同時,其他影響因素還有人均收入,人口等涉及效應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市場結構效應)(競爭力效應)和(兩者的交叉效應);第二部分為(增長效應) (產品結構效應) (綜合競爭力效應) (產品競爭力效應) (交叉效應)國際市場佔有率是指一國某產業或某產品出口額佔世界總出口的比重,國際市場佔有率高說明該產品或產業的出口份額高,相應的國際競爭力也就強;而產品或產業的國際市場佔有率的低則說明國際競爭力的較弱。國際貿易專業文獻綜述是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課題進行搜羅大量的相關資料,然後通過閱讀,整理出自己的見解與建議,最後形成一篇綜合性敘述的論文。一篇優秀文獻綜述範文,取決於作者對於國際貿易專業相關文獻的掌握,假如文獻檢索和文獻閱讀准備工作做得不好,就開始寫綜述,國際貿易專業文獻綜述肯定水平不高。
一篇好的文獻綜述,可以為國際貿易專業論文寫作奠定理論技術,還能表現出作者對於文獻資料的分析、整理的綜合能力,有助於提升國際貿易專業論文的整體水平。一般來說,國際貿易專業優秀文獻綜述分為摘要、引言、主體以及參考文獻等四個方面。我們都應該清楚,服務貿易相對於貨物貿易來說,發展的比較晚,因此西方學者們更加註重研究,國際貿易理論是不是適用服務貿易。R.Dick和H.Dicke(1979)最早嘗試運用國際貿易理論解釋服務貿易。他們運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法(RCA )」對18個經合組織國家的RCA指標進行了跨部門回歸分析,其結果是,比較優勢理論在服務貿易模式的決定中沒有發揮作用。A.Sapir獨立或者和E.Lutz (1981)認為「傳統貿易理論不僅適用於貨物貿易,也適用服務貿易,要素稟賦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模式的決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數國際經濟學家所認可的是國際貿易理論進行模型的修正和擴展從而適用於服務貿易理論的「改進論」觀點。
❾ 經濟指標包括哪些
經濟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失業率、貿易赤字、經常項目收支、資本帳收支、利率、生產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躉售(批發)物價指數、領先指標、個人收入、商業庫存、采購經理人指數、耐久財訂單、設備使用率、房屋開工率。
經濟指標是反映某些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和價值。 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示,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用數值體現。 例如,社會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是經濟類別,以數量和數值表示這些經濟類別的名稱「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是 經濟指數。 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定量表達時,是以經濟學理論確定的經濟范疇的含義為依據的。
拓展資料:
1、國內生產總值
GDP是_衡量經濟總量的指標,是最常用的經濟指標,也是觀察實體經濟最全面、最有效的指標。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按市場價格計算的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在實際核算中,GDP的計算方法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這三種方法從不同方面反映了GDP及其構成。
GDP=產出=支出=收入,怎麼理解?
從一個家庭的角度來看,衡量一個家庭當年的經濟總量,可以看到家庭成員當年生產了多少產品和服務,當年家庭收入增加了多少,支出了多少。在那年。這是一個問題的三個方面。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任何生產總是由各種要素組合進行,企業的所有產出都必須得到支付,從而形成各種要素收入(工人工資、資本利息、股東利潤、房屋和土地租金、等),所以產出與產生的總收入是一致的,任何企業的產出總是等於收入,因此,一個國家的總產出必然等於它的總收入。所有生產的產品要麼銷售,要麼不銷售。如果它們被出售,買方的支出是必然的。購後當期消費為消費支出,購後投資為投資支出。未銷售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庫存處理。庫存相當於企業投資的增加,企業庫存投資也被視為支出,這樣生產角度的GDP與支出角度的GDP是一致的。
2、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報告期內工業企業以貨幣表示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固定資產折舊+職工薪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或國有工業企業。
中國經濟波動主要體現在工業上,工業統計更加准確,因此工業增加值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檢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