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產業關聯理論 又稱產業聯系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系理論或投入產出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簡介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系理論或投入產出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於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徵。
產業關聯理論還可以分析各相關產業的關聯關系(包括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等),產業的波及效果(包括產業感應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度以及就業和資本需求量)等。
產業關聯理論的萌芽階段
古典經濟學的先驅威廉·配第及其同時代的早期作者們提出一系列的觀點和方法,包括把生產看成是一種循環流,不同經濟部門間生產中的相互聯系,以及社會剩餘的觀點。之後的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於1758年發表了《經濟表》,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即把生產看成是一個循環過程,以經濟剩餘的形成為核心,來描繪再生產過程。他是經濟史上用圖式的辦法描繪社會再生產過程全貌的第一人。馬克思對經濟表予以高度評價並加以標注,該表通過對所謂「租地農場主」、「土地所有者」和「不生產階級」之間五次流通過程的描繪,最終表明全部生產物售賣完,同時貨幣也都各自流回到它的出發點,第二年度又可以進行簡單再生產。馬克思說:「魁奈的《經濟表》用幾根粗線條表明,國民生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年產品怎樣通過流通進行分配,才能在其他各種不變的情況下,使它的簡單再生產進行下去。上一年度的收獲,當然構成生產期間的起點。無數的流通行為,從一開始就被綜合成它們的具有社會特徵的大量運動——
幾個巨大的職能上確定的,經濟的社會之間的流通。」後來的亞當·斯密和大為·李嘉圖也接受了生產是循環流和經濟剩餘的概念。而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經濟學,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並且在魁奈《經濟表》的啟發下形成了自己的再生產理論,建立了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和平衡條件。
應該說這一階段的理論對產業關聯理論的形成有重大意義,產業關聯理論汲取了古典經濟學把整個經濟看作一個系統的思想,並正是繼承了應用圖表來描繪再生產過程,投入產出才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正如波蘭經濟學家蘭格說:「里昂惕夫的產業間聯系的理論是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發展。」並且他把馬克思的簡單再生產圖式改寫為里昂惕夫表,從而建立了馬克思兩部類表達式與里昂惕夫表之間的聯系。實際上擴大再生產圖式也可改寫為里昂惕夫表。但馬克思關於兩大部類的劃分是一種科學的抽象,將其應用於實際統計和分析尚有困難。按照斯威齊(Paul
M.Sweezy)的說法,在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真實經濟聯系與價格和利潤的經濟表象之間尋找一種數量表述,也就是「轉型」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I引。因而在馬克思之後,里昂惕夫在柏林大學的導師博爾特凱維奇(Laislaus
yon Bortkiewicz)給出了另一種價值計算價格的方法。里昂惕夫正是按照這一思路繼續進行研究。
產業關聯理論的產生階段
產生階段(1874年一1953年)。又可大致分為產生前期和正式產生期兩個階段。
產業關聯理論的產生前期
1874年瓦爾拉斯在《純政治經濟學綱領》提出了「全部均衡理論」。瓦爾拉斯提出以下假設:(1)所有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2)消費者偏好、要素供給和生產函數既定不變;(3)規模報酬不變;(4)家庭是商品的消費者和要素的供給者,廠商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給者,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並且模型只包括家庭和廠商。但給出了一組使所有市場全部出清價格P1......Pn,則整個經濟體系同時達到均衡。里昂惕夫認為:全部均衡理論』的主要優點,是它能夠使我們考察高度復雜的縱橫交叉的相互關系,這種交叉關系把任何局部的最初變動的脈搏,傳送到經濟體系極遠的角落。」並認為投入產出理論是全部均衡方程體系的簡化。里昂惕夫在全部均衡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如下假設:(1)產品必須同質,即具有相同的用途、工藝和投入;(2)產品的需求和價格均為已知,只是調整產量;(3)生產函數為線性:(4)投入之間不能互相替代。在此基礎上,首先,根據馬克思劃分經濟部類的思想將為數眾多的經濟主體匯總為有限個經濟部門;其次,加入了中間產品,通過相互間的投入產出突出了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再次,將中間需求和最終需求、中間投入和附加價值綜合成一個供求平衡、收支平衡為軸心的體系。
「全部均衡理論」和產業關聯理論的一 個重要區別還在於前者強調了價格的核心調節機制,而後者將其內生化了。從數量可以推出價格即P
(I-AT)-1Y』,P為產品單價列向量,Y』為各部門最終產值(或附加價值)系數列向量。而從投入產出行模型q=(I-A)-1
Y』中也可推出總產品數量。q為總產品列向量,Y』為最終產品列向量。以上兩式為投入產出模型中的價格決定機制和產量決定機制。產業關聯理論對價格的處理同古典理論是一致的,即價格作為一種分配因素,不決定生產的數量,但是從生產數量體系中卻能推演出價格決定。
為里昂惕夫產業關聯理論提供另一個理論來源的是同時代的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凱恩斯在四部門經濟中將經濟主體由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四部門組成。國民收入(M)有四部分組成:消費(C)、儲蓄(S)、稅收(T):和進口(M),總支出(AE)也分為四部分: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出口(X),在國民收入核算時NI=AE,即C+S+T+M
=c+I+G+X。根據四部門模型可求出國民收入的均衡解和一系列乘數。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產業關聯理論兩者都著眼於整個國民經濟,從國民經濟的均衡中確定數量關系。前者中總收入等於總支出,後者中總投入等於總產出;兩者都著眼於因素分析,前者用一系列乘數揭示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進口和出口等因素的變動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後者運用消耗系數、折舊系數、勞動報酬系數、社會純收入系數、感應力系數、影響力系數、生產誘發系數和依賴度系數等分析產業內因素變動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兩者的區別在於,一方面前者不考慮中間產品,只涉及附加價值總和(國民收入),而後者正是通過對中間產品的研究去分析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另一方面前者是把國民收入的總和作為研究對象,而後者是將國民經濟的各產業部門和各部門之間的關聯作為研究對象,正是從這一點上說投入產出理論是分部門的國民收入理論。新劍橋學派經濟學家帕西內蒂(Pasinetti,1993)則給出了純勞動經濟模型對此加以說明。
正式產生期:1925年一1953年前
產業關聯理論的創始人里昂惕夫,早年就讀於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後赴德國獲柏林大學經濟學哲學博士,1931年去美國從事美國投入產出表研究。既精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又精於西方經濟理論,於1925年在德國基爾的《世界經濟》上發表了《俄國經濟的平衡——一個方法論研究》。並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於1928年發表了產業關聯理論的早期成果,提出了一個把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方面作為經濟過程的一個整體進行描述的兩部門投入產出系統,於1932年進入哈佛大學從事投入產出研究,於1936年在哈佛大學《經濟學和統計學評論》上發表了「美國經濟系統中的投入產出數量關系」一文(以均衡理論的經驗運用為副標題),標志著產業關聯理論的初步形成;而1941年出版的他的成名作《美國的經濟結構1919-1929》,系統闡述了投入產出理論的基本原理及發展,則標志著該理論的正式產生。從而形成了「把一個復雜經濟體系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系統地數量化的方法」在以上著作中里昂惕夫提出了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模型,同時通過該模型可以派生其他模型(如行模型、列模型、相對價格模型等),並進行一系列系數的計算,從而加以運用。綜上所述,里昂惕夫在理論上吸收了古典經濟理論、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全部均衡論」和國民收入理論的部分思想;並受魁奈經濟表、原蘇聯國民經濟平衡表中棋盤式表格的啟示,從而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創立的產業關聯理論。該理論一誕生後就由里昂惕夫指導運用於美國勞工部編制的第一張官方投入產出表,50年代開始,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廣泛運用並取得長足發展。
產業關聯理論的發展階段
發展階段(1953年-)自1953年以後產業關聯理論步入了動態化、最優化和應用多元化等新的發展時期。應該說研究產業關聯理論的動態化是該理論進入發展階段的標志。
產業關聯理論的模型由靜態向動態發展
早期模型是靜態的,其數學方法只涉及線性代數,不能解決動態問題。一方面,變數不涉及時間因素;另一方面,模型是所謂「開啟式模型」(open
model),即有關最終需求(如投資)的信息並不是投入產出模型的內在變數,而是作為靜態外生變數給定的。(如不能反映投資對下一個再生產周期的制約作用)以此相應地,「封閉式模型」(closed
mode1)是指把最終需求和中間需求一樣作為內生變數來處理的投入產出模型,從而使最終需求成為模型體內諸因素決定的部門。早在1948年戴維·哈京斯就提出了以微分方程組的形式表達的動態投入產出模型。在此基礎上1953年裡昂惕夫發表了《美國經濟結構研究》一書,採用微分方程組的形式討論了投入產出動態模型,並把它分為封閉和開啟兩種模型。但微分形式反映的是連續的時間進程,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有許多變數是離散的。因而用離散變數來反映經濟過程的差分方程有了實踐依據。差分方程在反映產業經濟過程中的特徵時,有一個顯著特徵:在一定差分區間里,產業經濟活動是動態變化的,就某一特定的差分時期中,產業活動又是靜止的。1970年裡昂惕夫發表了《動態求逆》的著名論文,研究了以差分方程組的形式表達的動態模型。差分方程的動態模型實現了直接消耗系數矩陣和投資系數矩陣的動態化。不僅可以根據經濟問題需要選取時間區間,而且可以考慮投資的時滯等問題。隨後原聯邦德國學者彼得·卡爾門巴克(Peter
Kalmbach)和奧地利學者亨茲·D·庫爾茨(Heinz D,Kurz)提出了了變系數動態投入產出模型,以及芬蘭學者阿哈馬瓦若(Pirkko Aufin
Ahmavarra)研究的包括人力資本的動態投入產出模型¨引。我國學者也在這方面進行了研究1987年8月完成了《遼寧動態投入產出模型研製與應用》。而從模型的發展來看,動態的投入產出分析實際上給出了一種經濟增長模型即分析各部門產出量的增長過程。在新增長理論興起後,有學者把動態投入產出模型轉換為線性內生增長模型。
產業關聯理論的模型向最優化發展
線形規劃產生後,使原本不具有「最優」思想的投入產出理論向優化方向發展。日本學者築井甚吉就建立了將動態投入產出模型和動態線形規劃連接的應用模型。而多夫曼(R.Dorfman)、薩繆爾森(Samuelson)和索洛(R.M.Solow)結合線形規劃對投入產出結構進行動態分析提出了所謂大道定理。
此外西方經濟學家還建立了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運用一般均衡理論的基本思想,引入投入產出表,使其成為「可計算」模型。該模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用投入產出和線形規劃相結合建立的生產供給模型;另一部分是用需求函數建立的最終需求模型。
產業關聯理論模型研究的深化
1.60年代原蘇聯瓦·涅姆欽諾夫院士提出了加邊向量方法,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所陳錫康研究員將它擴大為生產要素向量。並於1991年編制了世界第一個城鄉間的投入佔用產出表《中國城鄉經濟投入佔用產出表》。
2.陳錫康還提出了非線形實物模型(1981),劉起運則提出了對稱模型(1986),中國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所張守一研究員等提出了「嵌入式投入產出表、模型及優化」,用於分析部門最優結構對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影響和效益,系統科學所薛新偉、王冬等研究員還提出了「灰色投入產出理論」,薛新偉(2000)還研究了包含隱性因素的投入產出模型,王乃靜則研究了非線形動態模型(1989),馮保存等先後研究了模型與模糊數學的結合,姜照華(1996)等還將神經網路理論引入投入產出分析,並有學者將對策論和隨機研究引入投入產出分析。
3.英國劍橋大學查德·斯通教授將投入產出表納入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加入了非物質生產部門,從而實現了從早期的MPS體繫到SNA體系的擴展。
4.編表和模型的計算向自動化方向發展。原聯邦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戈里格(Gehrig)等人在1975年開始了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編表的研究,70年代原蘇聯也開始開發計劃計算的自動化系統。
5.利用HYBRID技術獲得編表數據。取得編表數據通常有三種方法:調查法、非調查法和HYB
RID技術(局部調查法)。原陝西財經學院郭菊娥教授(1989)提出HYBRID技術,該方法既克服了調查法編表時間長,又克服了非調查法推算的不可靠性,將前兩者很好加以結合。
6.系數修訂方法不斷改進。從編表到應用有一定的時滯,英國查德·斯通教授首創對直接消耗系數修訂的RAS法,後來研究者甚多;對投資系數的修訂研究較少,郁紅軍等人於1987年提出了一個修訂公式,考慮了機器設備與建設安裝工程的比重變化率、投資年增長率與產出年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產業關聯理論的實踐應用日益多元化
里昂惕夫在1986年版的《投入產出經濟學》一書中,就將投入產出理論應用於國民經濟核算、國內生產和國際貿易、地區結構的分析、裁軍對經濟的影響、環境問題對經濟的影響、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問題等。(1)從應用范圍看,涵蓋了宏觀、中觀和微觀經濟領域,並擴展到國際經濟范圍。里昂惕夫早期將其用於一國經濟的分析,
目前已擴展地區、部門、企業和地區間、部門間的經濟活動;1977年裡昂惕夫出版了《世界經濟的未來》一書,研究了國際投入產出模型,1985年日本則編制了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投入產出表。(2)應用的內容不斷拓展。從最初的產品投入產出表到目前的固定資產、投資、環境、勞力佔用及非物質的灰要素投入產出表;並運用投入產出的基本原理研究其他專門問題,如能源、環境保護、水資源、人口、人才、教育、銀行、財會、信息等。為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和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
產業關聯的理論應用也日趨廣泛
羅斯托和赫希曼都將產業關聯作為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之一;而日本學者福井幸男在1975年利用日本投入產出表進行三角化分析,將日本全部63個產業劃分為六個產業群;而錢納里和渡邊經彥通過前後關聯系數的計算,對美、日、挪威、義大利四國29個產業部門進行數據分析,將產業劃分為四類:中間投入型基礎產業(I)中間投入型製造(II)業,最終需求型製造業(Ⅲ)及最終需求型基礎產業(IV)加以研究:該理論特別是動態理論是分析產業結構變化方向,規劃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由於其分析方法立足於經濟的微觀結構及中短期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動態的產業關聯理論又被稱為「微觀動態結構分析理論」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周振華則分析了產業關聯的變化即產業關聯的一般基礎將由物質流佔主導向信息流轉變,開辟新的產業關聯的傳遞路徑。今天產業關聯理論已成為產業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與實踐應用日益廣泛。
投入產出技術的發展趨勢
1.編表工作經常化和制度化。目前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編制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表已成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投入產出技術與其他經濟分析方法和數量經濟方法日益結合。如與經濟計量學、數學規劃方法、數量統計和概率論等。
3.投入產出技術的應用日益深入,特別是以下三方面受到重視:(1)可持續發展,包括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溫室氣體排放等;(2)知識、創新、生產率增長;(3)世界經濟全球化,包括編制國際投入產出表、編制包含進121矩陣的C型投入產出表。
4.投入產出表與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相結合,產生一種新的棋盤式平衡表,起名為再生產平衡表。在平衡、比例、速度更為科學,在直接消耗、間接消耗的計算方面更為科學。
⑵ 產業經濟理論有哪些
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馬歇爾沖突的難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沖突。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是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謝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理論範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後各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基礎之上的。
⑶ 產業經濟學小組作業ppt可以寫什麼
專業必修課程 產業經濟學課堂筆記
江流天際外 Lumos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來自專欄溪知·大學筆記
一、產業經濟學的學科框架
圖1 產業經濟學的學科框架
二、產業組織、競爭機制和市場秩序
(一)產業組織的含義:產業組織(Instrial 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產業內企業間的組織或者市場關系。這種企業間的市場關系主要包括交易關系、行為關系、資源佔用關系和利益關系。
(二)競爭機制:競爭是商品生產者之間進行經濟實力較量和利益爭奪的一種關系,使市場經濟規律的內在強製成為對商品生產者的外在強制而得到貫徹。競爭機制被視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進步的最大動因,競爭活力被作為信條而成為市場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
「馬歇爾沖突」和不完全競爭:馬歇爾沖突是產業內企業的規模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沖突,其實質是壟斷與競爭、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之間的矛盾問題。大規模的生產能夠為企業帶來規模經濟,使這些企業的產品單位成本不斷下降、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其結果必然導致市場結構中的壟斷因素不斷加強,而壟斷的形成又必然阻礙競爭機制在資源合理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使經濟喪失活力,從而扼殺自由競爭。
三、Structure-Conct-Performance分析法(SCP分析法)
(一)市場結構(Market Structure):市場結構是指構成市場的賣者(企業)相互之間、買者相互之間以及賣者和買者集團之間等諸關系的因素及其特徵。市場結構主要包括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
(二)市場行為(Market Conct):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市場主體的行為是不同的。在完全競爭市場,市場主體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場價格;在壟斷競爭市場,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會導致市場的科技革新速度得到極大增速,並且廣告宣傳投資的投入一般較高;在寡頭壟斷市場,市場主體之間一般會存在「共謀和跟隨行為」(例如中石化附近的中石油);在完全壟斷市場,壟斷性質的企業和組織往往會有超額議價權,從而獲得較高的壟斷利潤。
(三)市場績效(Market Performance):在完全競爭市場,沒有超額收入,員工的工資收入水平較低;在壟斷競爭市場,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投入較高,市場績效高於完全競爭市場,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高;在寡頭壟斷市場,企業的市場利潤更高,生產往往過剩,員工的收入較高;壟斷市場企業利潤最高。由此可以發現隨著壟斷程度的提高,企業的利潤逐漸增高。
圖2 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模式
(四)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是指某行業的相關市場內前n家最大的企業所佔市場份額(產值、產量、銷售額、銷售量、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的總和,是對整個行業的市場結構集中程度的測量指標,用來衡量企業的數目和相對規模的差異,是市場勢力的重要量化指標(其中某一產業的總的市場份額可以通過《統計年鑒》、全國行業協會白皮書獲取,某一行業前n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可以通過企業年報獲取)。
圖3 行業集中度(CRn)的計算方式
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是指基於該行業中企業的總數和規模分布的市場集中度測度指標,即將相關市場上的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的平方後再相加的總和。這一指數的含義是:它給每個企業的市場份額Si一個權數,這個權數就是其市場份額本身。可見,它對大企業所給的權數較大,對其市場份額也反映的比較充分。指數值越大,集中度越高,反之越低。
圖4 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
基尼系數(Gini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圖5 基尼系數(Gini)
四、博弈論和博弈模型(前提是理性人假設)
(一)博弈論的定義: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賽局理論等,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在一場博弈中,你必須考慮對方的選擇以確定你自己的最優解,博弈最本質的特徵是大家之間是相互影響又相互依賴的。博弈的目的是尋求策略均衡。
(二)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圖6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三)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以約翰·納什命名。在一個博弈過程中,無論對方的策略選擇如何,當事人一方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則該策略被稱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任意一位參與者在其他所有參與者的策略確定的情況下,其選擇的策略是最優的,那麼這個組合就被定義為納什均衡。
(四)搭便車問題( Free Rider Problem ):群體內的責任擴散鼓勵了個體的懶散。當群體結果無法歸因於任何單獨個體時,個人的投入與整體的產出之間的關系將不明確。「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更多地強調「合作規則」而忽視小組成員的個人需求,所以在合作學習中建議4-6人為一小組,不要把有些大班簡單地分成幾個小組。當然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營造一種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要明確任務與責任合理分工;隨時觀察學情,監控活動過程,指導合作的技巧,調控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完成任務;獎勵機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義」。
(五)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擁有的信息不同。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活動中,一些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無法擁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對稱。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不對稱信息可能導致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信息。
(六)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拒絕招供,各判刑半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三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五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抵賴的話判半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三年,比起抵賴的判五年,坦白還是比抵賴的好)。
圖7 囚徒困境盈利表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為了改變囚徒困境的局面,我們可以採取的措施是:第一,報復與懲罰(株連制),提前說清「出賣」的懲罰,抬高「出賣」這一行為的成本和代價;第二,長期關系和重復博弈(形成攻守同盟),多次陷入囚徒困境之後通過達成協議等方式協商一致,同時如果博弈是可以重復的,「以牙還牙」的策略是最優解。
(七)懦夫博弈(Chicken Game):兩人都可以在相撞前轉向一邊而避免相撞,但這將使轉向者被視為「懦夫」,向前者被視為「勇士」;他也可以選擇繼續向前——如果兩個都向前,那麼就會出現雙雙車毀人亡的局面。我們以賓士和別克車在路口相遇為例,他們的收益模型如下所示,我們發現一方前進,一方等待是最優策略,至於哪一方前進,哪一方等待,我們則需要額外的信息加以判斷。
圖8 懦夫博弈
游戲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如果你能判定對方一定會選擇等待,那你就一定要前進。所以,只要你能想辦法讓對方認為你是肯定不會等待,那你就可以迫使對方選擇等待。這時候,發出什麼樣的信號,讓對方相信你不會等待,就成了你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從博弈的贏利結構來看,應該說雙方採取一種合作態度——至少是部分的合作態度可能是有利的。
(八)槍手博弈(Truel):假設三名玩家按照某種順序開槍(且不允許故意不擊中目標),每名玩家都有無限數量的子彈,每名玩家唯一的目標就是成為最後一名生存的玩家。此時很明顯此博弈的結局只有1名玩家存活。此時無論其他玩家策略如何,某位玩家的最大化自身生存概率的策略均為:向其他兩人中命中率較高的人開槍(stronger-opponent strategy) 。使用這種策略的原因很簡單:如果玩家這次射擊沒有命中,那麼無論選擇誰作為目標實際上對生存概率沒有影響;如果這次射擊命中了,那麼選擇射擊命中率較高的人可以讓自己進入兩人決斗時的對手更弱。槍手博弈告訴我們強者要善於韜光養晦,盡可能隱藏自己很強大的信息,而弱者要善於聯合起來才能夠與強者進行抗衡。
圖9 槍手博弈
五、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什麼是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是指產業的產生、成長和進化的過程,既包括單個產業的進化進程,又包括產業總體,即整個國民經濟的變化過程。進化過程的核心是一個結構變化的過程。產業發展的概念類似於經濟發展,但是後者的含義要比前者廣泛得多。兩者的關系是,經濟發展包含了產業發展,同時經濟發展又是以產業發展為前提和基礎的。
(二)產業的生命周期:每一個產業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衰退的過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對某單個產品而言,從本質上看它無非是一些具有某種相同生產技術或產品特性的企業的集合。因此,可以說該產業存在的基礎是這些企業及其產品。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圖10 產品的生命周期示意圖
伴隨著產品的生命周期,產業的生命周期也存在類似於圖10的規律。在產業的萌芽期,主要的特點是:①產品很單一;②生產廠家只有一個或幾個,產品銷路不廣;③成本高、收益少、產量小;④對原有產業在資源、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依附關系,沒有形成獨立的生產體系;⑤產品知名度不高;⑥產品自身還處於改進和完善中。
一種產業是否萌芽的標志主要有兩個:一是有無一種全新的產品出現,而這種產品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龐大的市場潛力;二是有無獨立從事此種產品生產的廠家出現。只有當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意味著一種新興產業正在萌芽和初步形成。
在產業的成長期,主要特點是:①新產業從不完善、不成熟逐漸走向成熟。一門新產業剛剛形成時,一般總的生產規模和產量不很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比較小,自身的產品品種和門類不夠齊全,生產的獨立性差和對原有產業的依賴性較強,許多重要零部件都不能自己生產,甚至沒有獨立的原料供應來源;②大批企業可能轉產加入該產業。大批投資者可能湧入該產業,從而使得該產業的規模迅速膨脹,在量上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同時產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其中部分產業由於種種原因而在競爭和選擇中被壓縮或直接淘汰。
一種產業是否進入成長期,主要標志是有無能夠相互協作、相互補充、配套生產的廠家群體出現;而成長期是否結束的主要標志則是該產業的骨幹企業建成與否,即全部主要產品的主要零部件和產品的主要附件能否實行獨立生產,主機組裝能力與配套生產能力是否基本一致。
在產業的成熟期(強盛期),產業自身的發展規模已相當龐大,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都較大,因而呈現出一片興旺景象。一種產業在強盛期內,由於分工分業的發展,必定會再孕育出不少新的產業。例如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就孕育出了軟體開發等新興產業。新興產業在產業演變史中,起了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
產業是否進入強盛期的標準是:該企業的大型骨幹企業已經建成,各主件和主要的零部件已經自己生產,獨立的生產體系已基本建成,至於產業強盛期的結束則以產品產量停止增長為主要標志。
在產業的衰退期,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大量過剩,主要產品開始滯銷或者長期積壓,部分廠家開始退出這一產業。至於一種產業何時消亡,則是很難預見的事情。因為一種產業所提供的產品很難少到連自己的存在都保不住,就是說經濟中很少存在對某一種產業完全不需要的情形。不過,無論怎樣,這些產業遲早會消亡,但是消亡的形式不一定是絕跡,而是它有可能並入其他產業中,只是不再具有產業的獨立性了。
圖11 產業的生命周期示意圖
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從產業發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們可以把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看做是正處於成長階段的產業。其特點是發展速度很快、增長率很高,並對整個產業結構的變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主導產業往往代表著市場上產生的新需求,代表著產業結構轉換的新方向,以及代表著現代科學技術產業化的新水平。因此,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對整個產業結構系統的運行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而又可稱為先導產業。
支柱產業:從產業發展生命周期的角度,可以把支柱產業看作是正處於成熟期階段的產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處於成熟期階段的產業都是自主產業。是否是支柱產業取決於該產業的產出或收入在整個產業系統中所佔的比重大小。只有那些所佔比重較大,且對其他產業的影響較大,並且維系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的產業才是支柱產業。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原來的支柱產業會逐步步入衰退期而逐漸失去其支柱地位。
夕陽產業(衰退產業):從產品發展生命周期的角度,可以把處於衰退期的產業稱為夕陽產業。其特點是市場需求逐漸萎縮,發展速度開始變為負數,並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下降。發達國家對夕陽產業一般採取兩種措施,其一是進行產業轉移,開辟新市場;其二是對其進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其技術含量來創造新需求。
(三)產業發展的模式:(1)二元經濟發展模式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W.A.Lewis)於1954年首先提出的。在其《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闡述了「兩個部門結構發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發展中國家並存著由傳統的農業經濟體系和城市現代工業體系兩種不同的經濟體系,這兩種體系構成了「二元經濟結構」。劉易斯將經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於工業資本不多,無力吸收全部剩餘勞動力,因此無論對勞動力的需求如何擴大,總能在不變的低工資水平上源源不斷地得到勞動力供給;第二階段,由於勞動力逐漸稀缺,不再能夠無限供給,因此工資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變的了,而是在兩個部門之間以及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進行分配。
在劉易斯之後費景漢、拉尼斯(H.Fei & G.Ranis)於1964年修正了劉易斯模型中的假設,在考慮工農業兩個部門平衡增長的基礎上,完善了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經濟發展思想。
②羅斯托經濟發展階段理論: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對已經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經驗進行了總結,以主導產業部門綜合體制,制度結構、人類的目標追求等為標准,把國家和區域經濟的增長劃分為6個階段:①傳統社會階段;②為起飛創造前提條件階段;③起飛階段;④向成熟推進階段;⑤高額消費時代階段;⑥追求生活質量階段。
⑷ 經濟學的起源是什麼 你都了解多少
1、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以經世致用為代表的價值觀,均富、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代表的平等觀,交相利、義利統一為代表的生產關系觀,通功易事為代表的貿易觀,農本工商末為代表的產業觀等等早期經濟思想。
2、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雖然比較零散,分見於不同的思想家,但從綜合來看比斯密《國富論》更完整系統,包含了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所有萌芽;從人類經濟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包括斯密《國富論》在內的所有西方經濟學都是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的抽象發展。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和後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為中國經濟學實現更高層次的綜合、建構人類一般的科學經濟學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⑸ 簡述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源淵及發展
產業經濟學(Instrial Economics)
產業經濟學定義
產業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領域的重要分支。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新興應用經濟理論體系。
產業經濟學從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產業」出發,探討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間的關系結構、產業內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以及研究這些規律的方法。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規律、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產業與產業之間互動聯系的規律以及產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
產業經濟學研究內容
它以「產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之間的關系結構、產業內的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經濟發展中內在的各種均衡問題等。通過研究為國家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制定的產業政策提供經濟理論依據。
產業經濟學的學科領域
一)產業組織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所謂的「馬歇爾沖突」的難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沖突。
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是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謝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理論範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後各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基礎之上的。
二)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結構理論主要研究產業結構的演變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它主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產業間的資源佔有關系、產業結構的層次演化,從而為制定產業結構的規劃與優化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產業結構理論一般包括:對影響和決定產業結構的因素的研究;對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的研究;對產業結構優化的研究;對戰略產業的選擇和產業結構政策的研究;產業結構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應用性的研究等。
三)產業關聯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系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於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徵。
產業關聯理論還可以分析各相關產業的關聯關系(包括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等),產業的波及效果(包括產業感應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度以及就業和資本需求量)等。
四)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也是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其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
產業布局理論主要研究影響產業布局的因素、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產業布局的基本原理、產業布局的一般規律、產業布局的指向性以及產業布局政策等。
五)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就是研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規律、發展周期、影響因素、產業轉移、資源配置、發展政策等問題。
對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利於決策部門根據產業發展各個不同階段的發展規律採取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有利於企業根據這些規律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
六)產業政策研究
從縱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政策調查(事前經濟分析)、產業政策制定、產業政策實施方法、產業政策效果評估、產業政策效果反饋和產業政策修正等內容;
從橫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布局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從其作用特徵來看包括秩序型(或稱制度型)產業政策以及過程型(或稱行為型)產業政策。
產業經濟學主要代表人物
產業經濟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日本最先發展起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筱原三代平、馬場飛雄、宮澤健一、佐貫利雄。
研究產業經濟學的意義
一、研究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意義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統一的經濟學體系的建立;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溝通;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應用經濟學的學科建設。
二、研究產業經濟學的實踐意義
研究產業經濟學有利於建立有效的產業組織結構;
研究產業經濟學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
研究產業經濟學有利於產業的合理布局。
三、研究產業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⑹ 經濟學是學什麼的
很多學生以為經濟學是一門商科。其實,經濟學是社會學下的一個科目,是對商務和服務的生存,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的研究的社會科學。在中文裡最早出現經濟學是在隋朝王通《文中子》:「皆有經濟之道,謂經國濟民」。經國濟民四個字就充分描述了經濟學里的「政治統治」---宏觀經濟和「社會管理」---微觀經濟。
經濟學有非常多的分支和流派。不過總體來看,分理論和實踐。理論建立在假設和模型上,從而對經濟狀況進行推斷。而實踐在於採集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並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雖然每個大學都有經濟學這個專業,但是每一所大學所的研究方向都會有很多不同比如韋士頓大學的 Honors Specialization in Politics,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而卡爾頓大學的經濟學更多的是數據研究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控制的比如 Economic Data Science 和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等8個方向。
在本科階段中,同學們一般都會對經濟學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後在大四,或者研究生的學習中選擇自己的專業(concentration)。如果一開始要學好經濟學到底要掌握什麼能力?我們特意找了大一經濟學的課本來研究一下。
粗略的翻讀了一下大一的經濟學課本,裡面運用到大量的數學和建模。比如,經濟學里非常經典的需求和供給的曲線。經濟學另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部分:統計。學生在之後的學習,也會運用數據分析等工具來建模。
經過四年的學習和熏陶,從經濟學畢業的學生,除了邏輯思考,計算分析,實際運用等能力有所提高,同時統籌,全面思考等力量也不甘示弱 。所以,根據LinkedIN,韋士頓 (Western)大學的經濟學畢業生中,排名前三的技能分別是領導力,管理,和研究。經濟學的學生真的是軟硬實力兼顧。
⑺ 產業經濟學是什麼
是產業組織學方向,產業經濟學也叫產業組織學,屬於微觀經濟學的重要板塊,也是當今經濟學的3大前沿之一。
就世界范圍來看,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產業經濟學就是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生產相同或具有高度替代性產品的企業之間的壟斷、競爭關系,或者可以理解為研究某產業內企業之間的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包括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等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它是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的應用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