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定結縣經濟優勢有哪些

定結縣經濟優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09 22:02:59

❶ 經濟特區有什麼優勢

法律分析:1.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2.經濟特區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為:(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3.中外經濟特區都具有下列特點: 經濟特區在國內劃出一定地區,一般選擇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於貨物流轉,節省費用,降低成本; 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推行開放政策,並採用減免關稅辦法,吸引外資; 為外商創造方便安全的投資環境(見國際投資法),訂立優惠條例和保障制度; 產品以外銷為主; 集中管理,特區行政管理機構有權制定因地因時制宜的特區管理條例; 區內企業享有相當的自主權。

法律依據:《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第一條 為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區鼓勵外國公民、華僑、港澳同胞及其公司、企業(以下簡稱客商),投資設廠或者與我方合資設廠,興辦企業和其他事業,並依法保護其資產、應得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特區的土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客商用地,按實際需要提供,其使用年限、使用費數額和繳納辦法,根據不同行業和用途,給予優惠,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十三條 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材料、運輸工具和其他生產資料,免徵進口稅;對必需的生活用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征稅或者減免進口稅。上述物品進口和特區產品出口時,均應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

第十四條 特區企業所得稅稅率為百分之十五。對在本條例公布後兩年內投資興辦的企業,或者投資額達五百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或者技術性較高、資金周轉期較長的企業,給予特別優惠待遇。

第二十三條 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行使以下職權:1.制訂特區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2.審核、批准客商在特區的投資項目;3.辦理特區工商登記和土地核配;4.協調設在特區內的銀行、保險、稅務、海關、邊檢、郵電等機構的工作關系;5.為特區企業所需的職工提供來源,並保護職工的正當權益;6.舉辦特區教育、文化、衛生和各項公益事業;7.維護特區治安,依法保護特區內人身和財產不受侵犯。

第二十四條 深圳特區由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直接經營管理;珠海、汕頭特區設立必要的辦事機構。

❷ 貴州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有哪些省情

解放四十年來,我省經濟的發展極不平衡,不同地區貧富差距很大。與相對發達的黔中、黔北地區相比,邊遠落後的民族地區則處在另一極點上。這些地區多少年來十分艱難、痛苦地掙扎在貧困的深淵之中而不能自拔,具體原因究竟何在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於1989年春節期間系統地調查了我省典型的少、邊、窮縣冊亨縣。該縣位於黔西南邊緣南、北盤江夾角的崇山峻嶺地帶。全縣土地面積2,500平方公里,人口16萬9千人。主要居民為布依族,點總人口的74%。冊亨縣原是一個布依族自治縣,1984年取消自治,歸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並列為全省26個貧困縣之一。近四年來農村人均口糧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純收入130—150元,遠遠低於全國乃至本省的農民人均口糧和純收入水平,大多數農民解決不了溫飽問題。貧窮的形成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需要探索的不僅僅是貧窮的現狀,而且還有貧窮的過去;需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個地區總是一直處於貧困的境地之中——一、工農業生產、交通等客觀條件十分落後,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農業基礎薄弱冊亨縣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縣,現有耕地面積19萬畝,人均1.2畝,比全省人均佔有的耕地面積0.71畝還多0.49畝。但耕地質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佔現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縣稻田面積中,中低產農田就佔了70%。沒有灌溉設施的「望天田」仍占相當大的數量(約55%),水利有效灌溉面積不足耕田總量的三分之一。近幾年來,由於人口不斷增加和片面抓糧食生產等原因,相當一部分農民趕山吃飯,毀林毀草開荒,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之地貌類型復雜,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天然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徑量大,土地涵養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積多達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佔總面積的半數。根據有關部門對南、北盤江浸蝕模數的計算,每年縣境內通過大小溪溝、河流外泄泥沙約140萬噸,計有5千多畝耕地的表土被沖刷流失。再加上山區農民耕作技術落後,基本上是粗放經營,施肥少、產前產後服務差,缺乏科學管理,尤其是相當一部分地方的農民習慣於刀耕火種,不用肥料,不精耕細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遞減。由於土地的貧瘠,基本上是廣種薄收。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乾旱、伏旱、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乾旱持續半年之久,水稻栽種面積大幅度減少,只及前一年的58%;緊接著又暴雨成災,秧苗長勢正旺的4,800多畝稻田被洪水淹沒,其中1,700多畝被徹底毀壞,造成糧食減產2,700多噸。耕地質量差,自然災害多,農民依附著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禦災害的能力低,法少,一遇災害就欠收,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從解放初期延續到現在,幾乎沒有任何改變。該縣農業機械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縣農業機械動力總量僅有852.96萬瓦,平均每萬畝耕地只有農業機械動力0.43萬瓦。而且還由於管理技術落後、操作水平低、保養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農業機械設備多數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有農活幾乎全靠手工操作,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農業生產方面這些不利的客觀因素造成的結果是:雖然人均擁有的耕地面積高於全省的平均水平,整個農業生產尚在「自給」但不能「自足」的窘況中為解決溫飽而奮斗。(二)農村商品生產發展緩慢自解放三十多年來,該縣農業生產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歷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經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由於自然條件及政策等諸主面的限制,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十分緩慢。1951年是冊亨縣解放的第一年,農業生產的商品率是13%,這個比例自然是很低的;但經過六年的發展到1957年,也只達到15%;到二十年後的1978年,商品率達到21%,仍然是很低的;到1987年增到23%;1988年又下降到19%。牧業商品生產的發展幾乎與農業是平衡的:1951年和1957年的商品率都是14%,1978年是21%,1987年是25%,1988年略有下降,接近25%,發展也是很緩慢的。林業算是該縣所長,森林覆蓋率為17%,高於全省14.5%的水平,因此林業商品生產的發展相比農業與牧業要快要高:1951年為33%,1957年為35%,1978年為50%,1987年為53%,1988年上升到73%。市場不健全、集市貿易不發達,也是制約該縣農村商品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冊亨縣農村經濟由於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經濟狀況,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對於由各種生產要素專業市場組成的適宜商品經濟發展的開放性市場的要求望塵莫及。同時,農貿市場也非常殘缺,全縣區(鎮)鄉共有集市20個,平均8千農村人口才有一個集市,而且這些集市規模小,只限於少量農副產品的交易。大多數集市與集市之間距離遠,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個流通領域沒有真正搞活,大樁農產品產銷很難直接見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總起來說,該縣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只是佔了十分有限而有利的自然條件的一點便宜。其他方面發展商品生產的後勁仍然很不足。(三)工業生產十分落後冊亨縣工業產值極低,1985年以來一直徘徊在500萬元左右。該縣地下礦產資源豐富,近年來為開發礦產資源,一哄而起了很多銻廠,至1987年10月先後建起了縣銻選廠、華僑銻深加工廠、民族銻冶廠、聯合銻廠等。但由於設備簡陋,缺乏電力,原料又是由私人個體開采經營,地質勘探工作無法得到深入,找礦缺乏科學依據,生產率很低。因此原料時多時少時無,不能保證計劃供應。再加上技術、管理水平差,工廠常常處於半癱瘓狀態。目前,這些盲目投資、爭相上馬的企業正在滑向破產的邊緣。為開這些企業共向銀行貸款686萬元,其中517萬元現已無力償還。該縣酒廠本應是個很有發展前途的新廠,所生產的「靈芝酒」被評為1985—1986年全省優秀產品三等獎,深受消費者喜好。在連年虧損、不景氣的情況下,1986年略顯生機,產量達2,000砘。但由於設備、技術、原料、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產量仍十分有限,經濟效益很低。(四)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發展交通運輸是擺脫貧困的必要條件,但該縣由於地處偏僻,交通十分落後。冊亨縣城離黔西南州首府興義市、廣西百色市分別為130公里和220公里。距離省城貴陽400多公里,沒有直達客車,出差貴陽要中途展轉兩天才能到達。汽車是該縣唯一的交通工具,但縣境內公路量少,現有公路13條,總長僅376公路,通車里程才310公里,還有13個鄉不通公路。以面積計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於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國(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縣公路沒有一條柏油路,坡陡彎急,路面狹窄,危險路面多,橋涵多,基本屬於四級和等外級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車里程的三分之一。總起來說,該縣公路數量少,質量差,技術標准低,通過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運輸在工農業生產中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許多地方幾十年來運輸全靠人挑馬馱,效率很低,嚴重影響了生產的發展。(五)生產力落後,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少、邊、窮地區多是一個封閉體,是一個未開化的地帶,地上地下都有極豐富的自然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地區確是「富饒的貧困」。若論冊亨縣有什麼優勢的話,那就是自然的資源優勢佔主要地位。到目前為此,已發現的地下資源有金、銻、硫磺、雄黃、珠砂、鉛、火硝、大理石、冰川石、無煙煤、銅、鐵、錫等寶貴的礦產資源,還可能蘊藏有石油資源。據地質部門測定,冊亨金礦還是個富礦,很有開采價值。

❸ 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優勢有哪些

最大的優勢是資源優勢,資源優勢又主要集中在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方面。

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毫無疑問,唯一的途徑就是推進工業化。貴州農業基礎是脆弱,農民生存條件有限。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實踐反復證明,就農業抓農業是沒有出路的。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仍是工業經濟,工業在貴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產業代替不了的。

(3)定結縣經濟優勢有哪些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經過貴州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貴州省工業持續增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在認真總結經驗、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全國各地競相發展的大格局中,我省工業發展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經濟總量嚴重不足。

從工業總量上看,工業增加值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發展質量上看,高端產品、精加工深加工產品少,創新能力極弱。從工業布局和結構看,區域之間缺少分工,同時支柱產業單一,多年來主要依賴能源原材料工業,缺少「四梁八柱」。

由此可見,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既是一項帶有全局性的緊迫任務,也是一場實現追趕和超越的攻堅戰。

❹ 論述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與對策

論述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與對策

[ 論 文 摘要] 農業是縣域的基礎。河南省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振興農業和經濟的根本出路。河南省縣域經濟已形成推動型、非公有經濟推動型、產業集聚型、勞動經濟型、農業產業化推動型、開放帶動型等模式。河南省發展縣域經濟的對策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程,加快城鎮化建設,積極開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農業化進程。

[ 論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聚類分析;發展模式

河南省縣域經濟單位共有108個,包括20個縣級市和88個縣。全省國土總面積為16.7萬平方公里,縣域面積為15.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0.7%。縣域人口為8122萬,佔全省人口總量的85%左右。從GDP來看,全省108個縣市的GDP佔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縣域經濟的聚類分析

河南省有108個縣市,通過聚類分析方法將所有縣市進行分類,便於更好的分類指導縣域經濟的發展。將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儲蓄存款余額、人均投資、工業佔GDP的比重、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七項指標作為變數進行快速聚類分析。利用歐氏距離公式:EUCLID=■

K表示每個樣本有k個變數;X■表示第一個樣本在第i個變數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個樣本在第i個變數上的取值。

1.結果

第一類:11個縣市。包括義馬市、鞏義市、長葛市、沁陽市、堰師市、新密市、新安縣、新鄭市、榮陽市、林州市。

第二類:27個縣市。包括桐柏縣、獲嘉縣、陝縣、輝縣市、淇縣、孟州市、寶豐縣、西峽縣、舞鋼市、中牟縣、靈寶市、汝州市、臨穎縣、伊川縣、新野縣、許昌縣、禹州市、修武縣、混池縣、新鄉縣、長垣縣、光山縣、永城市等。

第三類:70個縣市。包括沈丘縣、確山縣、清豐縣、寧陵縣、上蔡縣、夏邑縣、浚縣、台前縣、扶溝縣、淮陽縣、羅山縣、魯山縣、商水縣、拓城縣、范縣、祀縣、唯縣、高縣、泌陽縣、滑具、息縣、民權縣、汝南縣、盧氏縣、原陽縣、固始縣、商城縣、封丘縣、宜陽縣、葉縣、洛寧縣、汝陽縣、虞城縣、平輿縣、正陽縣、淮陽縣、新蔡縣、淮濱縣、太康縣、鄲城縣、開封縣、尉氏縣、通許縣、唐河縣、鹿邑縣、蘭考縣、遂平縣、安陽縣、孟津縣、項城市、西華縣、內黃縣、南樂縣等。

2.聚類結果分析

第一類縣工業強縣,強調工業的核心和主導地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各類指標排名比較靠前,這11個縣的綜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這11個縣市的總人口761.55萬,佔全省縣域總人口的9.4%,人均GDP為13224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類1.6倍、第三類縣市的3.2倍;人均財政收入378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類縣市的1.8、第三類縣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額6425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資水平3966元,是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產業所佔GDP比重分別為7.4%、60%、27.4%。

第二類縣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資源豐富,比如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工業縣伊川縣、桐柏縣、禹州市、汝州市、靈寶市、永城市、輝縣市、繩池縣等;此外,第二類縣域有一定的區位優勢、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農產品加工有較好基礎的資源型縣和農業大縣,較容易形成產業集聚,農業產業化等。第二類縣縣域總人口1664.19萬人,占河南省省縣域總人口的20.6%。各類經濟指標高於第三類縣市,且高於全省縣域平均水平,而低於第一類縣市。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額、人均投資水平是第一類縣市的62%、56%、58%、51%。第二類縣域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為:19.2:54.6:26.2。

第三類縣是集中河南省的邊緣地帶,多數經濟發展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絕大多數貧困縣都集中在這一類。第三類縣市在河南省108個縣市中佔得比重比較大,且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在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的測度中處於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陽、南陽、駐馬店;豫北的安陽(除林州)、濮陽;豫東的開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門峽、洛陽等所轄的部分縣市。該類縣總人口佔全省縣域的70%,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投資水平、人均儲蓄額低於全省縣域平均水平。該類縣的三次產業比重為33.4:39.2:27.4。

二、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已形成模式

1.工業推動型

堅持“突出特色、強化優勢、膨脹總量、集中布局、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繼續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中領跑。義馬、欒川、鞏義、新安等縣(市)的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藉助工業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加速實現工業化,從而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經濟實力,如鞏義、新鄭、偃師、新安、伊川、沁陽、永城、禹州、輝縣等,大部分位於聚類分析的第一層次,基本屬於工業強縣,經濟發展水平均比較高,各類指標排名均比較靠前。特別是地處豫西的新安縣,從農業弱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因為興起一個集團,帶動了一個縣的工業崛起,發展成今日的工業強縣。

2.非公有經濟推動型

非公有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充分發揮各縣域的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各色各樣的非公有經濟,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突出縣域特色,以此實現縣域經濟的突破。長葛、鄲城、遂平、 澠 池等縣域在民營經濟做的相當好,基本上位於聚類分析的第二層次,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區位優勢。例如,長葛在河南縣域經濟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經濟推動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產業,是全國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衛生陶瓷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農機配件生產加工基地,此外還有黃河旋風、眾品食品、森源電器、奔馬機械等知名品牌。

3.產業集聚型

產業集聚模式特別適合有一定工業基礎的縣域,突出地方經濟特色,集中布局產業,如長垣、偃師、長葛、林州、濮陽、虞城等縣市,根據產業集聚理論,發展各類特色的產業集群。例如,長垣縣在“零資源”上逐步發展,從“點狀經濟”發展到“塊狀經濟”,形成了起重機械等為主產業集群。產業聚集效果非常明顯,現已建成年產26萬台起重機、165萬台起重機配件生產能力的特色產業基地,中小噸位起重機佔全國市場份額60%以上。偃師市跨產業聚集和工業強縣兩大類型,有力的突出的.產業聚集的“塊狀經濟”。

4.勞動經濟型

處在河南省的邊緣地區以及貧困山區的一些縣域,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一般分布在聚類分析的第三個層次。三次產業和第一、二兩個層次的縣域相比均比較薄弱,但是這些縣域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比如固始、新縣、柘城、淮陽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屬於經濟發展落後的農業縣。為了改變貧困命運的固始人遠走他鄉,因此成為典型的勞動力輸出大縣,成為河南勞務輸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回鄉投資創業,現在固始的房地產業、服務業、醫療衛生業等均由這部分人支撐。

5.農業產業化推動型

這個模式比較適用於農業大縣,潢川、淇縣、鄢陵、尉氏、湯陰、延津、正陽等縣市,這些縣市基本都位於聚類分析的第三個層次,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等各項指標都落後於一、二兩個層次。這些農業大縣要,最終還要靠農業產業化。一方面加強優質糧食基地建設,另一方面改變單一的糧食生產,發展農業規模化和特色農業,走農業產業化強縣的道路。例如,尉氏縣全縣農業產業化組織有74個,資產總值達到18.9億元,帶動26.8萬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此外花卉縣鄢陵縣全縣花卉面積達52.4萬畝,擁有各類花木園林612家,花木產業年產值達22億元以上;畜牧業發展迅猛,品種結構優化,逐漸形成規模養殖。

6.開放帶動型

立足本地特色,優化環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開放謀發展,以發展促開放的互動格局。許昌2003-2007年,出口創匯總額達7.1億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在全省縣市中連年保持領先地位。以瑞貝卡發製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發製品,出口額佔全縣出口總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總額達14483萬美元,2007年出口額達16903萬美元。目前許昌縣產品出口市場已拓展到英國、法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歐盟、東盟和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河南省發展縣域的對策

1.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程

非公有制經濟是縣域經濟最具有活力的增長點,是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源,對增加就業和保持社會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好的地方,縣域經濟實力就相對來說比較強,比如東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經濟具有產權清晰、主體明確、機制靈活等優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長葛、鄲城、遂平、 澠 池等縣域在民營經濟做的比較好,但遠遠不夠,河南省要放寬准入政策,要積極引導扶持。落實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類優惠政策,創造公平環境,為民營經濟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加快城鎮化建設

河南省經濟水平比較落後,經濟基礎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鎮化水平比較低。城鎮化就是人口向城鎮的集中的轉變過程。農村城鎮化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重點難點都在農村,城鎮化的最好辦法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河南省城鎮化建設步伐,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資金上支持。縣域應充分利用財政的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並且加強縣城對周邊城鄉的輻射帶動作用。部分縣市或城鎮,可結合自身的條件,建立園區,引導企業城鎮集中,把產業化和城鎮化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塊狀經濟,努力形成集聚效應。

3.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農業化進程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河南省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振興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根本出路。對傳統農業進行升級改造,調整農業結構,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各縣域的條件和資源優勢,發展並做大把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規模,例如“花木第一縣”鄢陵縣,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或“多村一品、多鄉一業”的發展格局。此外,還要解決農產品的賣難低效問題,這就要求對農產品從簡單加工到深度加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增值。

4.積極開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河南省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對河南省經濟發展是一大重要貢獻。針對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情況,積極發展勞務經濟,變人口優勢為經濟優勢,提高務工人員素質,加大對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廣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農民文化、技能等實際情況,開展了服裝、針織等專業培訓,用規模化方式組織農民工輸出,實施勞務輸出產業化經營,這樣為河南經濟總水平提高貢獻力量。位於河南豫南的信陽各縣市,在河南剩餘勞動力轉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縣,全縣36萬人中,農村人口28萬,靠勞務經濟富起來的就佔了四分之一。新縣近年來,2009年,在危機的背景下,新縣勞務輸出就7萬人。先後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為新縣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段麗娜.促進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C].西北大學碩士學位,2008
介翔.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探究[C].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李亞閣.河南省縣域經濟分類和發展戰略研究[C].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劉俊傑.縣域經濟發展與小城鎮建設[M].北京:社會出版社,2005-10
楊蔭凱.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縣域經濟發展的出路與思路[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09
郭再欣.縣域經濟發展對策淺析[J].經濟研究導報,2009(34)

;

❺ 四川這三個縣哪個縣經濟發展好些,通江縣,南江縣_講

肯定是平昌縣,平昌縣近幾年的GDP總量在巴中都是第一,財政收入和城市框架都是最好的,南江縣受到的政策照顧最多,三個縣都不是貧困縣,未來三個縣發展方向不一樣,南江通江更注重生態旅遊,平昌最近的目標是縣級市。
縣域經濟經濟特點
1.但是,區域經濟學的不少理論、方法在運用時還需要結合中國縣域經濟的具體情況,有關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
2.縣域經濟具有一個特定的地理空間,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區域界線明確。
3.縣域經濟有一個縣級政權作為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個縣級財政,因此,縣域經濟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並有一定的能動性。溫家寶同志指出「農村的發展,縣委、政府是關鍵。」。
4.縣域經濟具有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
5.縣域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縣域經濟不是封閉的「諸侯經濟」,具有開放性。縣域經濟雖然是在縣級行政區劃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於縣級行政區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要突破縣級行政區劃的約束,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縣域經濟還要接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
6.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縣域經濟活動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但是,縣域經濟又不同於國民經濟,縣域經濟不能「小而全」,要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 、「宜商則商」 「宜游則(旅)游」,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
7.縣域經濟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是縣域經濟的發展主題和方向。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是全面推進小康建設的重要任務。

❻ 縣域經濟迅速崛起的奧秘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斷言,以縣際競爭為代表的地區間競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並稱這個制度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長效率的制度。

到了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新一期《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根據報告,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0%的GDP。

在100個中國縣域經濟的代表中,江蘇、浙江、山東這三個省份可以用「霸榜」來形容,三個省份的百強縣數量分別為25、18、15個,占據百強縣多數席位,而多數中西部、東北地區的省份無緣縣域百強。

總體而言,百強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縣域的比較優勢

不論是國家還是地區,想要發展好當地的經濟,發揮比較優勢可能是最關鍵的一環。中國縣域經濟,長久以來十分依賴兩個因素:一是微觀層面的經濟活躍程度,二是中觀層面的產業集聚。

在縣域經濟中,經濟活躍程度和產業集聚,都是由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所支撐的。90年代以來的國有企業改革一直在進行。到如今,不斷的合並重組使得全國范圍內幾乎已經沒有中小型的國有企業,而那些大型國有企業由於體量巨大,很難以縣城作為他們的總部,都已經搬到了更大層級的城市或都市圈中了。

因此可以說,中國縣域經濟的競爭,更多的是民營企業的競爭。這也是百強縣中,江浙、山東等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原因,因為當地民營企業的優勢被放大了。

相比而言,北方、西部地區之前主要依靠國有企業支撐經濟發展,國企改革後也沒能有效培育起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另外,經濟活躍程度還反映在縣域之間的競爭上,這也是張五常教授的觀點。具體而言,各個縣通過比拼招商引資、土地利用、發展工業和製造業,既解決了地方就業問題,又帶來經濟增長。

他認為,就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縣級政府與上級政府是承包關系,縣級政府與域內企業也是承包關系。域內企業給縣政府、縣政府給上級政府都要「交租」,這個租,按照張五常的觀點,就是增值稅。

企業給縣政府交增值稅,縣政府大概留存四分之一,剩下的要交給上級政府。這種「承包制」極大地激發了縣政府的競爭慾望,客觀上帶來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各地之間在競爭中的「多贏」。

在當時,包括壓低當地資產價格(地價)、給企業補貼、極具縣域特色的快速行政審批等政策吸引了眾多企業,都帶來了經濟活力。

集聚經濟,至少可以有三個方面的「加成」:(1)勞動力市場共享;(2)中間投入品共享(即水平分工);(3)知識和創意溢出。區域經濟學將這三種效應稱為專業化經濟(或稱為馬歇爾外部性,因為這種集聚經濟是現代經濟學開山鼻祖馬歇爾最早總結出來的),因為這三種效應都是來自同一種產業內部的集聚。

改革開放後,中國融入全球經濟,外貿領域快速擴張並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同時因為海運的成本更低,更靠近港口的一部分東南沿海地區得到了比中西部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長三角、珠三角的發達河道可以容納那些停在海港的巨型輪船(實際上對於萬噸巨輪來說,南京的江面及其下游的長江,與大海並沒有什麼區別),沿岸的城市就可以憑借低運輸成本獲得貿易發展優勢。

在此背景下,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和寧波等城市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而這些城市周邊的各地,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形成了較具特色的產業集聚,並在更大范圍內形成了產業鏈集群,從而帶來了規模和效率的雙重改進。

在江蘇和浙江這兩個省的經濟強縣中,到處可見這樣的街道:一整條街上所有的企業都在生產同一種燈泡,而隔壁的另一條街則都在生產與這種燈泡配套的燈罩。這種極致的產業集聚和縱向分工是很難在全國甚至全球其他地區看到的。

縣域經濟的瓶頸

活躍的經濟活動、專業化和分工協同,使得縣域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但從長期看,縣域經濟能否繼續發揮快速引擎的作用,還存在不確定性,原因在於縣域經濟的發展面臨以下三個瓶頸。

一是公地悲劇。縣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這里,我們不討論縣政府是否可以完全當成公司那樣進行互相間的競爭,而是單純看這種競爭是否會帶來所謂的「市場失靈」?

縣域競爭促使各個縣市發展出各自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形成了從生產到消費、從農業到工業、服務業同時發展的全面經濟。但想要在縣域之間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又必須發揮區域比較優勢,重點發展優勢和特色產業。這種矛盾使得縣域經濟發展陷入糾結之中。

另外,各個縣之間惡性競爭、區域基礎設施缺乏協調,經濟資源難以配置,又互相設置行政壁壘造成市場分割,都對總體經濟效率形成掣肘,反過來侵蝕每個縣的發展空間。這就是經濟學中所說的「公地悲劇」。

二是集聚經濟受限。集聚經濟,除了上文提到的專業化經濟以外,還有一項重要效應,就是所謂的城市化經濟(或稱雅各布斯外部性,因為這種效應是美國城市學家雅各布斯最早發現的)。

絕大多數百強縣的發展依然依靠工業和投資

這種效應源自城市規模和產業的多樣化。首先是當地的經濟規模可能不大,無法提供足夠廣闊的市場需求,沒有這些需求,金融、法律等生產性服務業很難得到發展,同時產業集聚意味著產業高度專業化,多樣化不足。同時, 科技 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以及關鍵技術協同攻關等方面,存在難以跨過省、市、縣等級行政邊界的問題,長此以往就造成了 科技 創新不足,進而造成發展後勁不足。

三是產業結構的路徑依賴。從百強縣的發展情況看,絕大多數百強縣的發展依然依靠工業和投資,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百強縣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及增速都遠超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等發達省份。

這一方面是由於路徑依賴,當前這些地區依然能夠依靠工業集聚獲得區域間競爭優勢,但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綢繆,避免出現美國底特律等城市那樣的局面。事實上,崑山等地區的製造業集聚由於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其優勢已經逐漸被侵蝕,引人擔憂。

縣域經濟的前途

同時面臨比較優勢和發展瓶頸,縣域經濟的前途如何?可以說,若不轉型,比較優勢可能受限制,同時瓶頸可能被放大。問題是該如何轉型?

在城市化和都市圈發展過程中,縣域經濟中的勞動力、資金等資源會持續被城市地區吸引而離開當地。近年來,我們看到很多百強縣的人口增長開始放緩,個別縣市已經淪為人口流出地。人走了,縣域經濟賴以生存的經濟活躍度有可能會下降,產業集聚效應也可能會被削弱。

人走了,還有補救措施。此時,就更需要縣域經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稟賦,挖掘新動能。而且,縣域經濟本應比城市更具有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也更應該與當地的地理區位、 歷史 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

我們看到,當前浙江的一些縣市正在積極利用互聯網、電商等新技術和新業態重新發展特色產業,例如,義烏的小商品市場互聯網化、東陽市的橫店影視 旅遊 一體化等。然而,這種轉型,艱辛難免。

面臨「公地悲劇」和「集聚經濟受限」這兩大瓶頸,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的發展似乎是唯一的辦法。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縣似乎都有變成縣級市的動力,因為這意味著行政權力更高、獲得的政策更多,但也有不少縣不願意改變,背後是對財政不獨立、資源配置權力減少的擔憂。20世紀90年代,縣域經濟的發展引發了一波撤縣設市潮。截至1998年底,中國縣級市數量達437個,其中近350個為縣改市。近年來,這種潮流有所減弱,但並未停止,2009年——2019年,全國共141個縣被撤銷,同期增加110個市轄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縣域經濟面臨更多的「身份糾結」:區域經濟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隨著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越來越高,對服務業的需求將持續擴張,這種工業向服務業的過渡便是城市化的過程。當縣域的進一步發展將使得自身搖身變成城市,重點發展服務業,此時便再無所謂「縣域經濟」;而想要維持縣域經濟原來的那些活力和競爭力,就必須堅守工業製造業,但這一方面與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普遍規律相悖,又可能因為新的競爭者的出現而走向沒落。

對於未來,上述困境將繼續影響縣域經濟發展,到底該堅守縣域經濟的優勢,還是向城市靠攏?這個問題將會一直拷問著中國的每個縣。(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專家)

《中國周刊》2020年9期

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全國發行,每月5號出版。

郵發代號2-11 。

❼ 「縣」改「縣級市」到底有何優勢

眾所周知,在我國“縣”變成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劃單位,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這個歷史非常悠久。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開始在全國實行郡縣制,這個時候縣就正式開始設置。自古以來,縣就是我國最穩定的行政區劃單位了,就算是到了今天,縣依舊是我國非常重要的行政區劃單位。以縣為單位,我國形成了穩定的地域文化特點和商業特點,歷經了千年風雨,仍然流傳了當地的文化傳統。而現在,我們所謂的縣級市就是指行政地位和普通的縣一樣,但是由省直轄的縣,在實際情況中,這種縣級市一般是由地級市代為管理的,當然也有一部分縣級市是由省直接管理。在我國,相對於縣的級別,縣級市是級別最小的城市了,那麼“縣”改“縣級市”到底有何優勢呢?具體總結如下。

第一點區別:作為城市型行政區,縣級市肩負了更多城市建設職能,因此在變更土地性質、出讓土地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許可權。即管理、買賣土地更加的方便。

總而言之,縣與縣級市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的,無論是在經濟上政治上生活上還是管理上都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而現要想更好地發展,也可以通過升級來進行改變,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一個縣一定要從基礎設施做起,提高人們生活的便利度,幸福度與滿意度,只有這樣,我相信線也會具有獨特的優勢,獲得更為廣闊的前景發展。

閱讀全文

與定結縣經濟優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年級小美女的道長什麼樣 瀏覽:86
重陽節有關故事有什麼習俗 瀏覽:557
哪些時辰生人有健康年輕的心態 瀏覽:784
健康證血p點高什麼情況 瀏覽:859
愛情一般是什麼樣的 瀏覽:980
什麼是幸福源頭 瀏覽:51
婚姻線怎麼看婚姻線圖文詳解 瀏覽:280
離心離德的婚姻如何進行下去 瀏覽:918
聰明的牧羊人是哪個地區的故事 瀏覽:689
健康證明怎麼開大連 瀏覽:739
46歲豬跟46歲豬婚姻怎麼樣 瀏覽:955
愛情里的甜蜜是什麼 瀏覽:281
過得最幸福的年是什麼時候 瀏覽:754
圖畫故事創作思路怎麼寫 瀏覽:108
事業編自取自支是什麼意思 瀏覽:439
女士的經濟適用房有哪些 瀏覽:868
lol美女怎麼提高水平 瀏覽:800
蚌埠婚姻律師怎麼收費 瀏覽:667
萍鄉市幸福小區是哪個社區 瀏覽:736
淄博哪裡有學健康管理師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