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的原因,根本目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推行的主要經濟政策是:「重農抑商」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即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以農為「本」,商業被稱為「末」業。從商鞅變法時首次正式提出,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推行,此後歷代封建王朝大都執行這項政策。
2、實施的原因::①農業產品是封建社會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而工商業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其發展會加劇農業勞動力的流失;②封建國家可以通過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而經營店鋪、作坊等不如經營土地有保障;③將農民束縛
在土地上,有利於社會安定;④文化方面,「重義輕利」觀念的影響。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的反映,是較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必然產物。
3、目的: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徵收,鞏固封建統治。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經濟政策是什麼 經濟政策簡單介紹
1、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黨為實現一定的政治和經濟任務,或為指導和調節經濟活動,所規定的在經濟生活上的行動准則和措施,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與稅收政策、貨幣政策、貿易政策等。
2、經濟政策本來屬於上層建築,但是由於它既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力的反映,又會對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力產生強大的反作用,能促進或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它是經濟科學研究的一個領域。
C. 發展計劃經濟政策的本質有哪些主要內容
《發展計劃經濟政策的本質》內容精要:(1)主導產業與資本密度: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工業化對不發達國家來說至關重要。面臨工業化的任務,不發達國家如何以有限的財力和物力尋求最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如何把資金均衡地投入到各種工業中去創造市場的全面擴展,促進經濟增長,是一些發展經濟學家關於平衡增長的觀點。這一增長的前提是資金大規模地全面投放,而這正是不發達國家所無力承擔的。
對於手中掌握著有限資金的不發達國家的計劃人員來說,「在規劃經濟增長的時候,必須首先找出兩、三個產業,它們的迅速擴展為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策動力。」即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確立主導部門,以主導部門的發展來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這種不平衡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發展的機會是不均等的,從而導致了部門間不同的增長率。第二,每個產業的增長都有著同樣的邏輯曲線:起初增長緩慢,然後加速,達到規模經濟,最後又趨向衰落。因而,計劃工作首先是從確立主導部門開始的,隨後向經濟的其他部門展開。這一拓展的過程是依據部門間的聯系效應完成的。毫無疑問,計劃人員新選擇的主導部門必須是產業聯系效應大的,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來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2)資本積累與通貨膨脹: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資本積累的程度不能無限制地提高——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制約。一些國家的政府失去了耐心,他們開始試圖通過印刷貨幣或創造信貸來提高資本積累了。然而在這條路上,蹲伏著一隻令人生畏的「攔路虎」——通貨膨脹。
貨幣供應量和經濟發展規模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當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速度超過了商品和勞務供給量的增加速度時,將會導致價格的上漲,發生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有利還是有弊?或是利弊共存?這必須首先分析通貨膨脹的基本目標和由此而帶來的結局。如果一國政府是想借通貨膨脹之手達到增加投資的目的,那麼它們完全可以如願以償,因為價格比成本上升得更快,所以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是增加了利潤。然而這並不是它的最終結局,雖然增加投資的基本目標是實現了,但由此而付出的代價卻是沉重的。
對於一個成熟的發展計劃來說,不僅要確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部門,還必須解決地區發展問題。在計劃中制定投資在地區間的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終都逃不脫一個同樣的結果:資金將以不同的規模被投放於不同的地區。人所共知的原因是:首先,由於資源含量的不同,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增長潛力。其次,由於地理的因素,個別地區將會獲得更為集中的發展。所以,「一個國家中某些部分將比其它部分發展得更快些,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經濟現象。」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就是:地區的不平衡發展。
從全局利益出發,資源應投向生產率最高的地方,但目前最富裕的地區並不就是前景最燦爛的地區,增長的潛力並不受制於固有的格局。一些地區之所以貧困,惟一的原因僅是被政府忽視了。開發相對落後地區的最主要措施是:首先要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消除目前大多數貧困地區在能源、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瓶頸。其次需要制定特殊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家投資。一些較落後的地區,只要給予足夠的政策重視,並扶植其基礎設施建設,其發展的前景令人鼓舞。認為落後地區的振興只能靠大量的資金補貼就大錯特錯了。當然,這些補貼若是用於一項長期的投資——教育,則可另當別論。
(3)經濟增長與對外貿易戰略:根據劉易斯的分析,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可以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出口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第二階段,進口替代決定著發展的速度;第三階段,不平衡增長可能導致結構性膨脹;第四階段,打破瓶頸限制,降低進口傾向;第五階段,潛在的出口增長將使經濟更為成熟。當然,這五個階段並不是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順序,跨越某個階段而取得成功的國家並不鮮見。但是,謀求以出口增長來推動本國經濟發展則是共同的。
在對外貿易中,不發達國家在低水平的發展階段上,總是以農產品和礦物原料支撐著出口。因為此時,增加農作物的產量要比增加製造業產量從而擴大出口容易得多,但由此而帶來的問題是:由於初級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小,它在世界貿易額中所佔的比重就不可能提高很快。為了突破工業發達國家的製成品和不發達國家的初級產品相交換的舊的國際分工體系,很多不發達國家通過不同的貿易戰略,參與更高層次的國際分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4)政府職能:要使上述所說的幾個方面能按我們的意圖進行,離不開政府的作用。不發達國家面臨著如此繁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任務。其政府肩負的責任要比一個發達國家的政府重得多。
首先,要實現工業化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諸如電力、交通運輸等部門所需的資本數額是巨大的,其在建項目建設周期也相對較長。這些項目大多是私人資本無力承擔或不願承擔的,只能憑借政府的力量來完成。在發展計劃中,基礎結構的建設應具有多重的砝碼。「起初,人們堅持認為,要想發展,基礎設施必須先行。……但過剩的基礎結構對吸引投資也不會具有更大的誘惑力。」不管是為了吸引自由投資,或是打破發展的瓶頸,基礎結構的供給和需求應保持步調一致。
其次,一個國家不發達的症結所在,與人們受教育程度的低下密切相關。一般認為,教育具有雙重效應:一方面是人們受教育後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工作技能,這叫做「知識效應」;另一方面,教育還能夠改變人們不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這叫做「非知識效應」。所以,教育的社會收益率是很高的。越是不發達國家,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就越高。這使我們得出簡單的邏輯理論:越是不發達國家就越應重視教育。
D.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什麼
因為新經濟政策的實行,蘇聯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那麼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什麼呢?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和它的措施有關,首先來看一下新經濟政策所採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1)新經濟政策採用固定的糧食稅來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余糧收集制。
(2)它允許農民在交付了糧食稅之後多餘的糧食自由買賣,這也就是說新經濟政策承認了市場機制。
(3)它實行中小企業的非國有化,但是這有一個前提便是要保持國家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
(4)它將一些大工業的企業聯合起來,形成托拉斯和辛迪加,然後實行經濟核算。
(5)它取消了勞動義務制和勞動動員,也就是廢除了實物配給制,代之以按照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支付勞動報酬的按勞分配製度。
(6)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私人資本在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中的自由發展,鼓勵合作社,實現農村僱工和租佃合法化。
(7)它允許允許外國資本進入蘇維埃,並在國內實行租讓和租賃,而這些租讓和租借企業由私人經營,所有權屬於國家。
(8)在新經濟政策之下,重建了銀行和稅收制度,並實行了貨幣改革,將不穩定的蘇維埃紙幣取消,代之以穩定發行的貨幣切爾文盧布。
在這些措施之下,新經濟政策受到了廣大工人和農民的歡迎,鞏固了蘇維埃的工農聯盟。而新經濟政策所採取的這些措施的實質便是利用市場和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從而使得蘇聯逐漸地過渡到社會主義國家。
E. 請簡述經濟政策的本質什麼
實質:重新利用商品、市場關系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過渡。
特點:農業上,余糧收集制改為糧食稅。
工業上,中小企業和國家無力經營企業允許資本家經營:允許自由貿易。
啟示:利用商品、市場關系發展社會主義經濟;
重視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等。
F. 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是什麼
1、宏觀經濟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控制宏觀經濟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從西方國家戰後的實踐來看,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一般包括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等。
2、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政策它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運用其能夠掌握和控制的各種宏觀經濟變數而制定的指導原則和措施。
4、嚴格地說,宏觀經濟政策是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對外經濟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都屬於微觀調控,所採取的政策都是微觀經濟政策。
5、宏觀經濟政策是指政府為了達到宏觀經濟目標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社會總產品在物質形式上分為生產資料(機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費資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理論基礎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即IS—LM模型。該模型說明了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利息率和國民收入是如何決定的,並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線和LM曲線的位置變動會對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國民收入水平產生何種影響。該模型是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應的工具。
在LM曲線的不同區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著很大的不同。LM曲線可以呈現水平、遞增和垂直三種形式。據此,可以把LM曲線劃分為凱恩斯區域(蕭條區域)、中間區域和古典主義區域。如圖1所示。
圖1中,在凱恩斯區域,IS變動對國民收入影響最大,而LM變動對國民收入沒有影響,因而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在古典主義區域,IS變動隻影響利息率,不影響均衡國民收入,而LM變動則對國民收入產生最大影響,因而貨幣政策有效,財政政策無效;在中間區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影響均衡國民收入和利息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