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GDP接近4萬億元,福建何時能夠趕超台灣
在小學的課本之中,我們都對這么一個地方充滿著嚮往,那就是祖國寶島,台灣。在這里,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壯麗的海洋,高聳的山嶽,多元化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勾勒出了台灣的模樣,讓人嚮往不已。
不過,台灣的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這些領域之中都名列前茅。但不論是哪一個省份,都是我們偉大的中國,看到我們的祖國發展的越來越好,作為國人的我們也會感到自豪。看完之後,你覺得福建在2021年的時候趕超台灣有希望嗎?
㈡ 請問福建的發展.未來三年裡能超過湖北和湖南二省嗎
按現在的速度在未來3年裡超過湖北.湖南是沒問題的
㈢ 福建省的經濟上升空間大嗎為什麼
福建省的經濟上升空間大嗎?為什麼?
福建省最近這幾年的受關注度在不斷的提高。過去大家一提到福建省的時候,可能對於這個省份都不是非常的了解,但是最近這幾年福建卻經常出現在各大頭條上,似乎大家對於這個省份是越來越重視了。福建省的經濟上升空間大嗎?個人看來福建省的經濟上升空間還是比較大的。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原因有以下幾個:
福建省這個省會城市在近幾年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一開始有很多人對這個城市都不是很看好,但是近幾年它的經濟上升速度卻越來越快,而且福建省的經濟上升空間還有很大。
以上僅是筆者個人觀點,歡迎您評論補充。
㈣ 在福建,十年之後,漳州的經濟會成為福建的領頭羊嗎
成為領頭羊?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國也不是一年成為世界霸主的。福建省歷史上,漳州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成為過領頭羊,經濟、文化、教育都不是。別說10年,給他20年,30年也不會成為領頭羊。
(漳州名片之一——片仔癀)
㈤ 未來福建哪個城市最有發展前途
福建將來IO至30年,寧德最有發展前途,因為它有後發許多優勢,特別是世界級良港一一三都澳,這是中國乃至亞洲或世界因歷史原因而唯一被"棄用"至今的天然良港,所以,寧德市現已著力開發它,且隨著國家倡軍民融合發展,及台灣被地緣政治持續不斷地邊緣化,海峽西岸安全系數快速提升。
㈥ 除廈門福州泉州外,福建這三座城市未來潛力大,你更看好誰
說到福建, 旅遊 城市是廈門,GDP老大是泉州,省會城市福州也還不錯。
這三個地方,是福建最讓大家所熟知的城市了,畢竟就發展來說,它們是最好,最快的。
但其實福建還有很多城市也是發展的還可以的,就算是目前不夠出色,也無法掩蓋它們表現出來的巨大前景。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福建最有發展前景的三座城市。
第一個:莆田。要說莆田的發展,應該是這幾年才慢慢有了突破,並有了比較大的名氣。
莆田地處福建省的中部位置,雖然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並沒有很高,但是發展的趨勢一直向好。
大家或許不知道,在莆田,人均收入可是很高的,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更是不低,這樣的城市,說它沒錢,都沒人信。
莆田的製造業,在福建省還是比較有名的,上個世紀年代甚至比省會福州還牛。
那個年代這也一定程度上給當地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只有企業發展好了,就業問題就解決了。未來,莆田的發展情景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個:寧德。對於寧德,很多人可能停留在小漁村的印象當中,畢竟地處閩東地帶,相比閩南的沿海城市來說,還是比較偏僻的。
但是這里的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態勢迅猛,近年來一直在增長,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增長就意味著經濟的發展。因此來說這里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優越的。
不過對於寧德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是刷新大家對它的認識,加強城市化建設,把這里建設得更加現代化一些,不然大家永遠覺得這里依舊是十幾年前的那個小漁村而已。
第三個:漳州。漳州和廈門、泉州同屬閩南沿海城市。
只不過很可惜,這里的發展節奏並沒有跟上他們的速度,但是,它其實發展的也不差。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這些年來,漳州GDP的增長幅度,一直處於全省最大的水平,這也就說明了這座城市一直在快速發展。
而且漳州是福建省著名的花都,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花卉博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 旅遊 資源也是相當豐富,許多 歷史 文化古跡讓這座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旅遊 業的發展,使得漳州整個城市的發展朝著更加宜居的方向在不斷發展,特別是在廈門高房價的形勢之下,許多的人選擇逃離廈門,來到里廈門最近的漳州謀求發展。
不管是否可以發展的很出色,至少在這里很多人是可以買得起房子的。
相信隨著這個現象的不斷發酵,漳州會有更多的優秀企業以及人才流入,畢竟將來更快速地發展。所以說,福建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漳州必須算是其中之一了。
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首先得是在不斷發展著的,而且保有比較快速、較大幅度的增長才行。以上三座城市,就是不斷在自身擅長的領域快速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它們的發展將亮瞎我們的眼。
㈦ 按GDP來算,泉州一直是福建第一,廈門何時超越泉州
廈門GDP超泉州的可能性太低了,下面我們通過數據對比一下廈門與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預估值):
廈門:5006.54億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億元,同比增速:7.8%
從數據來分析,廈門的GDP永遠也超不了泉州。
那麼為何廈門GDP超不了泉州呢?
兩個原因:
第一: 廈門的人口和面積相對有限,很難發展成一個超級城市
第二: 泉州的工業體量更大,第二產業才是經濟的增長動力,廈門第三產業相對活躍,所以經濟增速會低一些。
總結:
廈門不需要GDP超過泉州,因為本身廈門就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不需要做大,蔣昊去過幾次廈門,感覺相比深圳,廈門更mini一些,那時候的廈門公交車票價是1元,坐船去鼓浪嶼來回才8元,在廈門海邊吃一頓海鮮,不到200元,住一家民宿,一晚上才300元,我去廈門玩了一個星期,花費不超過3000元。有時候,很想在廈門定居下來,每天就是看書,寫作,自媒體,沒有深圳的壓迫感!可惜現在的願望很難實現了,廈門的房價排在全國第四位,直追深圳,我的「養老」還是選擇了惠州,看春暖花開,潮起潮落!泉州和廈門都傷不起!
老是說生產總值超過廈門,廈門才多大人口才多少,泉州面積是廈門的快10倍,人口比廈門多出2倍多,快900萬人的城市與400萬人的城市比生產總值,我們閩南人說的叫做:歹年冬厚肖狼。知道這年頭不要臉的很多,但沒想到竟然如此之多,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什麼不公布一下人均GDP,這是刻意挑事吧,人均GDP廈門排福建省第一近12萬元,福州排第二10萬左右,泉州才第三9萬多,也別想用深圳的發展來打廈門的臉,那是更加無知到悲哀,八十年代初國家定下四大特區,但國家對深圳與廈門的投資與扶持可以說一個天一個地,深圳主要面對香港澳門,但廈門卻要面對當時還是敵對局勢的台灣。 國家財政人才大力投入深圳發展的同時,廈門卻在那個時候一直到90年代還在為祖國緊張守海防線,還有敵特公交 汽車 炸彈與反動傳單通過空氣球傳過來的事件頻頻出現,那時候山體基本上不敢開發,都是二炮戰備隧道軌道一直是不敢開發的,到2000年兩岸關系和緩實現小三通後才真正發展,等於整整比深圳晚發展了20年。
這個問題問的簡直有點「膨脹」了,廈門不被小弟漳州超越就不錯了,還想超過泉州?
泉州,實業之城,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民營經濟的發達,它幾乎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水頭石材城工業、安溪鐵觀音產業、德化陶瓷文化、石獅服裝產業、晉江鞋業產業、南安水暖產業…就這樣集群整合形成了一個的強大的工業城市,所創造的GDP已經連續20多年雄霸全省,能發展至今全靠自身本事。
反觀廈門,一座集副省級、計劃單列以及經濟特區、自貿區等光環為一身的 旅遊 城市,還壟斷了所有的優質資源,比如高鐵、機場和港口等,然而卻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內部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外部環境還被高房價脫垮,人口一直在處在流失狀態(很多人還不願意承認)。未來,如果沒有政策扶持,不知道廈門拿什麼去拼?
可以這么說,在福建省,泉州就是那個負責賺錢養家的,而廈門就是那個負責貌美如花的。
縱觀2018年上半年福建各城市GDP榜單,我們不難發現,福州超越泉州成為福建GDP第一市那是遲早的事,預計也就是未來三五年的事吧,畢竟有著省會優勢以及全省政策資源加持。而廈門想趕超泉州,難度系數太大,不被漳州超越就不錯了。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漳州的經濟增速在福建的所有省市中就一直排名第一了。
1、GDP的PK其實代表各自城市的人尋找榮譽感和歸屬感的美好意願,是好事;但個人覺得比較城市和城市比拼,更應該去發現、理解和釐清不同城市的稟賦、定位和階段發展策略,才能更好的讓一個大經濟區域的不同城市攜手前進;
2、《山海經》有雲「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根據地理稟賦,除西北的龍岩等地有山地經濟特色,海洋經濟和貿易一直都是福建海西經濟圈的主旋律,也形成了以泉州、福州、廈門為代表的三個主要經濟圈;
3、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 歷史 起點,經商意識濃厚,泉州商人長期是閩商的主要力量;現在的泉州是典型的「輕工產業+貿易」,以國內出色的輕工產業(休閑食品、紡織、鞋服、皮革、紙品等)和知名品牌(達利、安踏、恆安、七匹狼等)為基礎來發展貿易,產業基礎比較扎實;
4、福州近代起就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區位是「山海結合」,這也導致啥都有一些,貿易有一些、產業有一些、品牌有一些,又有省會資源牌的疊加,雖然「多而不強」但「迴旋餘地大」,GDP長期「坐二望一」;
5、廈門太典型了,海中一個島,沒有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資源進行產業迴旋,海上貿易是廈門最根本的產業(這點和香港在中國南方的存在意義是一樣的),「位置」首先決定了一切,比如廈門國企的代表企業建發、國貿、象嶼都是貿易主業,就很說明問題;由於名氣和開放性,廈門又是福建最能吸引人才和資金的地方,其實是福建最合適搞「高精尖新」產業的地方,比如晶元(聯電在廈門有較大投資)、生物醫葯(現在不大不強)等這樣的產業;
6、釐清三個經濟圈的上述特點和現狀後,再回來回答問題:由於產業的扎實基礎,泉州GDP第一在福建短時間內是難以撼動的,這是好事,產業為王嘛;由於出口貿易的影響,廈門經濟這兩年其實有所下滑,所以更應該著眼於依託泉州和福州,當好福建出口和服務貿易、「高精尖新」產業的龍頭,不要拘泥於爭GDP第一,廈門就應該掙最該掙的大錢;
7、福建這幾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中央政策給得也多,三個經濟小圈不要只互相盯著,應該合一起看世界,掙世界的錢才是正道!
2017年泉州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48.01億元,同比增長8.4%,連續19年排名全省第一;
2017年廈門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51.18億元,同比增長7.6%,排名全省第三。
從GDP總量上看,泉州遙遙領先廈門,且去年經濟增長速度泉州也比廈門更快,可以預測,至少在10年內,廈門的GDP都難以超越泉州。
我們從以下一組經濟數據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GDP主要靠生產創造,在經濟環境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人口越多,需求越大,產出越大,GDP就越高。泉州人口總數858萬人,2倍於廈門人口總數,後者人口392萬。人口基數的大小決定了,廈門GDP在數年內,都不足以撼動泉州,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其次,廈門雖然在GDP方面無法與泉州相比,但在財政收入及進出口貿易總值上,廈門是領先泉州的,說明廈門在外向型經濟要比泉州發展得更好。
第三,在對比兩個城市時,我們不應該只看GDP,從數據對比來看,無論是人均GDP,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廈門都輾壓泉州,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泉州還處於工業化階段,而廈門第三產業比重已經連續數年全省最高,說明廈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服務業結構更合理,泉州服務業水平距離廈門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從兩地 旅遊 收入可以看出來。
廈門作為擁有經濟特區、副省級雙重頭銜的城市,是福建省重點發展的嬌兒,知名度更在全國范圍內都響當當,總的來說,泉州在GDP上領先,但廈門的經濟結構更合理,更成熟。泉州在GDP取得重大進步的同時,更要在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上加一把勁,爭取為福建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來回答下:如何沒有重大國家政策調整,廈門永遠不可能超越泉州。
下面我們通過數據對比一下廈門與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
廈門:5006.54億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億元,同比增速:7.8%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是全國知名的 旅遊 城市。但恰恰 如此,證明了廈門這幾十年來走的路都失敗了。廈門作為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跟珠海,汕頭,海南,深圳是一起發展的。如今只有深圳經濟成功了。而其他城市全部沒落了。廈門在這裡面也就比汕頭好一些。這說明了廈門經濟動力的不足。以前國家給了那麼多號的政策都無法發展起來,如果市場經濟比重越來越高的今天,廈門更不可能有太大的經濟發展了。GDP這塊廈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永遠無法超越泉州了。
泉州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發展成為福建GDP第一大市。除了泉州人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優越的地理條件。泉州有 廣闊的腹地,優良的港口,濃厚的 歷史 ,敢拼的精神。這些都促進了泉州在改革開放以後經濟迅猛騰飛。自從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全世界范圍來看,經濟發達的地方都是沿海的,內陸城市基本上已經很難取得較大發展了。海運是這個世界上運輸成本最低的方式(沒有之一),所有靠海的城市基本上經濟都不會查。而泉州有自己的經濟體:鞋材、服裝、陶瓷、建材等,聞名全國的晉江模式,都為泉州的經濟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活力。
題主單純的問GDP的問題,筆者也是單純的從這方面回答。雖然廈門的GDP不會超過泉州,但不妨礙廈門有自己的特色道路。如今的廈門市福建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很多外省人都以為廈門才是省會),島內城建,交通等各方面的完善度應該排第一(比福州還好些)。這些都是廈門的優點。廈門沒有太大的縱深腹地(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傳廈門要接管南安,晉江的原因),經濟上以國企為主。本地沒有太大的企業,都是服務業為主。作為新興的城市,在98年遠華案之後,廈門及時調整方向,從經濟特區轉型為 旅遊 城市,如今的發展已經領先全國了,以後廈門 發展也會越來越好,但是GDP這方面想超越泉州,除非有重大國家政策,不然基本無望了。
首先我們得清楚現行我國GDP核算是生產法,指的是最終產成品和服務的增加值。
打個比方,泉州生產一套衛浴產品,記一套衛浴批發銷售的價格500元為GDP;廈門進出口商出口一套衛浴,記利潤30元為GDP,這就是很多城市努力引進 汽車 廠的原因,對GDP貢獻太大了。
可是往往對GDP貢獻大的廠家不掙錢,而經銷商掙錢,這就是為什麼廈門企業納稅額大幅超過泉州的原因,因為你掙錢了。
如果看不懂,請參考廈門最大的三家國企建發、國貿、象嶼(三家的主營均為供應鏈、金融、地產,地產佔比是最低的),三家公司2017年營業額均超過2000億,利潤分別為70億+、200億+、95億+,具體數額可以查到。
所以,GDP方面廈門要超過泉州,基本不可能,財政收入泉州要超過廈門也很難,不是一個類型的城市,各自做好自己就是了。
廈門人口基數少,產業結構特點類似於澳門,若在不合並周邊城市的情況下,未來發展趨勢如同現在的澳門,即使經濟條件持續大幅增速的情況下也不可能達到大城市經濟標准,久而久之只能變成另一個澳門標准。
這就好比福建省為何在經濟總量上大大落後於人口大省是同一個道理,當然,凡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說在沒有強大政策扶持力度下是永遠不可能的,但是省會福州超過泉州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些,按照近幾年發展趨勢來看,五年內福州將大幅超過泉州,人口也會大幅增長,對照經濟發展來看莆田、漳州、龍岩等地都有可能超越廈門,但是人均方面想超過廈門就非常困難,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廈門的軟體硬體條件都非常成熟,即使做不到經濟強市,也是富甲一方的經濟特區。
隨著我國老齡化越加凸顯,勞動比例下降對經濟造成的放慢節奏,未來大陸會借鑒發達經濟國家模式,打造實際性的都市圈模式,至少長三角地區已經在慢慢形成這種模式,福建確認做強做大三核發力海峽都市圈應該也不會離的太遠。
泉州GDP一直是全省老大,可泉州市區如村中城,城區6個區城鎮化人口不足百萬,GDP總和不如轄下縣級市晉江。
泉州城市建設犬牙交錯,以城區中心為圓心、劃一直經十公里圈,晉江、南安、惠安縣、縣級市佔地過半。
一千年前世界第一大港已沒落、泉州港口、海關、空港都成廈門管轄下。
泉州人均財政收入只有廈門3分之1,市政府級別比下廈門低一級。
廈門從市政、港口、貿易、交通、城建等方早已領先泉州很多!
看人均啊,吹總量有什麼用,人均廈門一直福建第一,泉州人均要達到現在廈門水平,至少還要5年
㈧ 福建為什麼需要強省會福州能帶動全省發展嗎
文/城市情報社原創,歡迎關注!
福建「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省會城市和福州新區高水平開放開發,鼓勵福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實施強省會戰略增強輻射能級。三個城市GDP相加不敵一個深圳,福建急需提升省會首位度(社長此前的文章分析過福建有強省會的必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中西部省份才會搞強省會,而經濟相對發達的福建為什麼還需要強省會,這背後的原因又有哪些?
一方面 ,福州在福建的首位度不高。2020年福州首位度為22.8%,在全國省會中排名靠後。一般省會的首位度太低,會被說龍頭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此前,濟南、南京就因為首位度過低而被點名批評。因此,福建有強省會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從省域競爭來看,福建2020年經濟總量超過4.39萬億,位列全國第7位,但是全省卻沒有一座城市能進入全國城市前15強。
當下,在生育率不斷走低的背景下,全國各省市紛紛開啟「搶人模式」。福建由於缺乏一座特大型城市,使得全省在近年的「搶人大戰」中成績平平。
2019福建全省人口增量僅有32萬,還不及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一年的增量多。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福建作為一個常住人口不到4000萬的人口小省,未來的老齡化形勢恐怕要比許多省份嚴峻得多。
你說,福建能不急嗎?
從地理位置來看,廈門和泉州偏居一隅,不足於輻射帶動閩東、閩北和閩西地區發展。從城市發展後勁來看,廈門城市面積過小,房價太高,不適合再大規模開發建設。
另一方面,廈門是計劃單列市,財政不與省里掛鉤,這註定全省的大事不能交由廈門來做。
泉州,雖然是目前福建經濟和人口第一大城市,但受制於地級市的身份,要想獲取更大的發展資源非常困難。此外,泉州教育、醫療、交通等短板明顯,短時間內不具備成為綜合性城市的潛力。
而福州作為省會,最適合「挑大樑」。首先,福州 歷史 上就是福建的交通、地理中心,各方面條件在全省都是最優的。
其次,福州常住人口超過700萬,地域面積超1.2萬平方公里,擁有福建第二大平原,無論自然條件還是人口、面積,都具備成為特大型城市的潛力。
輻射得有幾個必要條件,地理上無障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比如,長三角、珠三角擁有廣闊的平原面積,所以它們能通過優先發展一個大城市,帶動周邊發展,形成一個延綿的城市帶。
而福州四面環山,地形條件不佳,這註定的溢出范圍會很小,也只局限於閩北和閩西地區。 因此 ,指望福州帶動福建全省發展是不現實的。
那麼,福建為何還要強省會?除了社長上面說的為了搶人、應對未來的老齡化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改變福建「南重北輕」的經濟格局。
自改革開放後,福建的經濟重心就逐漸南移。時至今日,南部的廈漳泉經濟總量佔全省近一半。而閩北、閩西地區一直是福建經濟發展最為薄弱的地區。
如今,國內城市競爭已經到了沒有大城市就沒有話語權的時代。廣東、江蘇、山東、遼寧、浙江等沿海省份已形成雙引擎的增長極。
唯獨福建,省會行政級別不高,如再不強化福州這一增長極,未來恐怕難以維持經濟大省的地位。
因而,福建實施強省會,向內有利於形成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雙引擎增長格局;向外可以避免全省資源、人口被長三角、珠三角乃至中西部強省會所虹吸。
你認為福建需要強省會嗎?
城市情報社:專注城市經濟領域,堅持原創、獨到分析,歡迎關注!
㈨ 兩岸統一後,福建經濟是否有望超越浙江
假設台灣2025年回歸,5年內(2030年)福建經濟總量是否有望超越浙江?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有兩個相鄰的山地省份福建和浙江。他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福建人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浙江人稱七山一水二分田,都是山地多平原少。同樣民營經濟都很發達,有著濃厚的營商氛圍。
福建的面積總體上要比浙江多一些,但浙江的人口比福建多了兩千多萬,相當於一個台灣省的人口數量,浙江的人口密度要比福建高很多。
2020年福建的經濟總量是43903億元,浙江是64613億元,比福建多出了兩萬多億元。但因為浙江人口比較多,折算下來兩省的人均GDP差不多,福建省還要略高一些。
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就要比福建高出許多,2020年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2397元,而福建只有37202元。這也說明浙江人民總體上比較富有,藏富於民。
2020年福建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是18845家,而浙江這方面的數據是47956家,企業主營業務營收方面浙江也高出福建不少。浙江總體上的工業實力要比福建強不少。
改革開放至今兩省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差不多。但在近些年福建的經濟增速要略高於浙江,經濟增長還算比較強勁的。
從地理地形上看,同樣是多山地形,但浙江擁有比較集中的平原-杭嘉湖平原,這里自古就是江南水鄉、魚米之鄉,經濟文化底蘊比較濃厚,浙江的經濟重心也在此。而福建的地形更為破碎,為數不多的幾個沿海小平原,都被山地所分開。
從現有區位條件上看,浙江要好於福建。浙江整體上在長三角的輻射范圍內,產業聚居效應較為明顯。
福建相對比較孤立,距離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比較遠。西邊的江西有高大的武夷山脈阻隔著,且經濟並不發達。西南邊靠近粵東和粵北,都是廣東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東北邊的浙南經濟相對好一些,但也不是浙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東邊是一海之隔的台灣。
但是如果台灣回歸祖國,那麼福建的區位條件將大大的改善,很有可能成為新一輪國家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台灣回歸後,我國的戰略部署前沿陣地將推進到台灣東海岸,福建在這方面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地發展經濟。低迷已久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進一步被激活。
兩岸統一後,福建在海陸空方面都是前往台灣的前沿陣地。在 國務院發布了未來全國立體交通網路規劃圖中可以看出,已經規劃把鐵路網連接到台灣,目前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到也已經通高鐵,屆時可以做火車到台北。
交通方面的活絡,也將帶動福建物流和 旅遊 業的發展。
同時,福建和台灣在產業上也有很大的互補性。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精緻農業以及文創產業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福建學習的地方。
你覺得,2030福建經濟是否有可能超越浙江?
㈩ 福建經濟何時能趕超台灣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旅遊的方式來放鬆自己。而對於許多人來說,選擇旅遊目的地時都喜歡去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基礎設施完善。而我們國家在這幾年來的發展狀況也相當好。
對於,有網友稱道:“內地的發展速度還是不容小覷的,答案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論是哪一個省份,看到如今我們祖國發展的這么好,我們都為之感到自豪!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台灣省或者福建省旅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