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問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解答: 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宏觀經濟學要研究家庭部門和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來決定消費和投資的數量,由此形成整個社會的總需求。
我們在微觀部分研究消費者的時候總是從單個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現在把所有的消費者合起來看成一個部門,整個社會所有的消費者是一個部門,那麼這個部門的消費者在整個社會或者整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是消費支出。居民通過自己的消費、支出,通過自己的購買使經濟體系不斷運行。
第二: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供給投入以決定整個經濟的總供給。
廠商部門如何進行選擇。現在把所有的企業都看成是一個部門、一個廠商。那麼這些企業都面臨自己投資多少來擴大自己的規模的問題。
第三:經濟中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資源總量和價格水平。
第四: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的長期變動。就整個宏觀經濟來看,價格顯得非常重要。
從國民收入核算入手,遵循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提供的線索,宏觀經濟學試圖解決的中心問題就是建立說明宏觀總量決定的理論,其中包括總消費、總儲蓄、總投資與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貨幣、利息率與國民收入的關系,就業、國民收入與價格總水平的大小,揭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等。
㈡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
①研究的對象:整個國民經濟。
②解決的問題:資源利用。
③中心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④研究方法:總量分析。
基本內容: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理論等。
1、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投資等各種變數的關系
2、就業理論:失業分為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周期性失業
3、通貨膨脹理論:根據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通脹與失業短期有相互替代關系,可以以增加失業率來換取通貨膨脹率的降低,兩者長期無任何關系
4、經濟周期理論:是指經濟增長過程中反復出現並具有規律性的擴張與衰退相互交替的經濟現象
5、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是一個量的概念,經濟發展是一個質的概念。經濟增長原因有:
a、勞動力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提高;
b、資本(包括土地)在數量上的增加;
c、勞動力從農業和小本經營中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去,即資源配置的改善;
d、規模的節約;
e、知識進展以及它在生產上的應用。
6、財政與貨幣政策理論:財政政策是政府為促進就業水平的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支出、稅收和借貸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決策。貨幣政策主要是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兩者的效果的即時性和持久性不同。
㈢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發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宏觀經濟學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宏觀經濟學:
①研究的對象:整個國民經濟。
②解決的問題:資源利用。
③中心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④研究方法:總量分析。
基本內容: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理論等。
1、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投資等各種變數的關系
2、就業理論:失業分為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周期性失業
3、通貨膨脹理論:根據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通脹與失業短期有相互替代關系,可以以增加失業率來換取通貨膨脹率的降低,兩者長期無任何關系
4、經濟周期理論:是指經濟增長過程中反復出現並具有規律性的擴張與衰退相互交替的經濟現象
5、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是一個量的概念,經濟發展是一個質的概念。經濟增長原因有:
a、勞動力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提高;
b、資本(包括土地)在數量上的增加;
c、勞動力從農業和小本經營中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去,即資源配置的改善;
d、規模的節約;
e、知識進展以及它在生產上的應用。
㈣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如何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市場經濟中各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經濟規律作為考查的對象,研究單個生產者或企業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商品和勞務,以獲取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或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貨幣收入購買商品和勞務,以獲取最大的滿足。
其核心內容是論證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消費理論或需求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理論、要素價格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理論等。由於這些理論均涉及市場經濟和價格機制的作用,因而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市場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㈤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其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研究社會總體經濟問題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總量是如何決定及其相互關系。主要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匯率、利率以及經濟波動等。
㈥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介紹
1、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整體經濟運行中資源利用問題。
2、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其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研究社會總體經濟問題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總量是如何決定及其相互關系。
3、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匯率、利率以及經濟波動等。
㈦ 宏觀經濟學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7)論述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學是一門建立在各種假設之上的學科。最開始經濟學家們假設市場是競爭的,無摩擦的;馬歇爾經典的經濟學理論認為微觀經濟學研究對象是同質的。
薩繆爾森在1947年出版的《經濟分析的基礎》一書寫道:均衡體系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礎上,同質性,完全競爭,信息完全和確定性是經濟學研究的假設。
20世紀30年代,張伯倫提出「壟斷競爭」,羅賓遜提出「不完全競爭」,逐漸放開了經濟學的假設,讓經濟學的研究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馮·諾依曼和O·摩根斯坦在1944年發表《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後來阿羅和德布魯提出經濟學的不確定性,打破了經典的微觀個體面臨著確定性的環境假設,讓經濟學假設更進一步貼近現實。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信息革命,打破了經典經濟學「信息完全」的假設,從阿爾洛夫的舊車市場,斯賓塞的勞動力市場信號,到霍姆斯特羅姆,哈特的契約合同經濟學。經濟學假設逐漸的貼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