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8省份2021年GDP數據公布
28省份2021年GDP數據公布
28省份2021年GDP數據公布,2021年是我國經濟全面復甦的一年,內外需的強勁反彈,帶動經濟高速向上,取得成果不少。28省份2021年GDP數據公布。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後,各地亦陸續發布了去年GDP數據。
從已經公開的信息看,地方經濟整體正穩定恢復。尤其廣東已一省之力GDP總量可闖入「世界前十」,另有多個省份GDP數據在過去一年裡突破重要關口。
湖北增速領跑,11省份跑贏全國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兩年平均增長5.1%。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查閱各地官方公布的信息發現,截至1月22日中午,已有28省份完整或部分公布2021年經濟數據。其中,11省市去年GDP增速超過全國水平。
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湖北繼續「跑步」復甦,全年GDP增速達到12.9%,居全國第一。海南亦跑出兩位數增長,以11.2%的增速緊隨其後。山西增長9.1%,暫列第三。
截至目前,去年GDP增速跑贏全國的省份還有:江西(8.8%)、江蘇(8.6%)、北京(8.5%)、浙江(8.5%)、山東(8.3%)、安徽(8.3%)、重慶(8.3%)、四川(8.2%)。上海、貴州均增長8.1%,與全國水平持平。
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截至目前增長最快的前三名是海南(7.3%),山西、貴州(均為6.3%)。湖北兩年平均增長3.3%,但逐季提升。
廣東總量破12萬億,超部分發達國家
從經濟總量看,廣東(12.4萬億元)、江蘇(11.6萬億元)前兩名的地位依然穩固。其中,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GDP12萬億大省。
12.4萬億元相當於什麼水平?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廣東省去年GDP總量約1.92萬億美元。這一數字放在2020年可以排到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中的前十位,且高於前十名中的義大利(1.89萬億美元)、加拿大(1.64萬億美元)、韓國(1.64萬億美元)等發達國家,堪稱「富可敵國」。
廣東和江蘇是去年全國僅有的兩個GDP總量超10萬億元省份。其後,山東(8.3萬億元)、浙江(7.35萬億元)亦自成一檔,且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關口。截至目前,已公布數據省份中GDP總量超過5萬億元大關的還有河南(5.89萬億元)、四川(5.39萬億元)、湖北(5萬億元),四川、湖北均首次進入「5萬億俱樂部」。
2021年,在總量上實現重要突破的還有上海和北京。滬京兩地全年GDP總量均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前者更達到4.3萬億元,是中國頭兩個GDP4萬億之城。
此外,山西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甘肅則首次登上萬億台階。但在已公布數據省份中,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四地GDP總量仍低於1萬億元。
應對沖擊,各地經濟顯韌性
多地GDP突破重要關口背後,顯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在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湖北省,該省統計局局長朱慧介紹,2021年,湖北41個工業行業中39個行業實現正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8%;全年施工項目個數增長30.6%,新開工項目增長54.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4%;市場主體總量突破600萬戶……一系列指標充分表明湖北省經濟韌性較強,在疫後重振中取得決定性成果,總量排位回歸第七,發展重回「主賽道」。
廣東GDP總量已連續30年余年全國領跑。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說,盡管2020年和2021年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廣東充分發揮產業體系較為齊全優勢,產業鏈彰顯韌性,保持了經濟穩定增長,其中有廣東經濟市場化程度高、改革開放創新成分高的原因,也有體制機制優勢。
「我們看到了數據背後的經濟邏輯,經濟增長的邏輯,最重要的是廣東經濟的韌性形成的穩定性。」楊新洪說。
疫後重振,量變背後有新路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疫後重振不只是量變,更走出了新路。
例如,海南經濟增速全國名列前茅,就離不開自貿港建設紅利。在此背景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高效農業等「3+1」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5.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2.5%,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消費潛力也得到持續釋放。首屆消博會成功舉辦,離島免稅銷售額突破600億元,網路零售額快速增長,即使剔除離島免稅這個政策性消費熱點,海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也達到15.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加快領跑,則讓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如浙江省統計局介紹,2021年,預計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9%,比上年加快2.0個百分點;佔GDP比重為11.0%。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戰略新興產業、人工智慧、高技術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均比上年加快並遠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顯著拉抬工業生產增速。
因為2022年春節較早,所以2021年度的各省市GDP戰績的發布要比往年更早,所以截止目前已有過半省區市的成績已經揭曉,我們就先睹為快吧,來看看已經出爐的這些地區的年度成績如何。
2021年是經濟全面復甦的一年,內外需的強勁反彈,帶動經濟高速向上,取得成果不少。全國GDP總值超過114萬億元,在全球經濟總量上的比重再次提升。各地區的.話整體復甦明顯,但因為產業結構和經濟活力的不同,在上升趨勢上還是有差異的。
煤炭生產省GDP飆升
首先比較矚目的是幾個能源生產省的高速飆升,這和2021年產能擴張太快相關,煤炭等能源緊缺,導致價格暴漲。山西、內蒙古等省區在為全國各省抓緊生產、貢獻能源的同時,在經濟總量上也為自身拉升了許多。
山西省的年度GDP名義增幅竟然能高達28%,如果和實際增速9.1%比較就能發現平減指數超高呀,這就是價格帶動的表徵。同樣內蒙古也是如此,同比名義增幅也有18%以上,兩省的總值都突破了2萬億元。
沿海各大省重現高增長
其次就是2021年對於沿海地區的各經濟大省來說也是充滿了機遇,外貿、內需的強勁復甦,讓它們的產能擴張速度加快。從增長率比較來看,2021年是沿海各經濟大省整體增幅不遜於中西部地區的一年,這是多年未見的現象了。
雖然廣東省增長稍慢於全國,但以它龐大的體量有12.3%的增幅也可以接受了,增量超過了1.3萬億元。而蘇魯浙三省都要在13%以上,四大省整體的話是要快於全國的,可能還能稍快於中西部的整體增長率。
四大省體量龐大,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帶動了全國經濟不少。
中西部地區整體放緩
相比往年,在2021年中西部各省明顯有些放緩了,但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其實也並沒有那麼悲觀。
首先是因為沿海各大省的超常發揮拉高了全國整體增速;其次中西部諸省市在疫情期間受到沖擊較小,2020年的GDP受損偏小,所以基數原因導致2021年的增速就走低一些。
但中西部內部互相比較的話,差異還是不小的。首先是河南省因為災情、疫情的連續影響,其年度名義增長僅只有7.1%,GDP總值近5.9萬億元,不但被浙江省甩開了,而且還被四川省迫近了一千多億元。
其次西南諸省市明顯有所減速,四川、重慶都不算太快,像貴州等前幾年都是高歌猛進,在2021年的名義增幅還不到10%。所以它的總值被山西、內蒙古反超了,排名下滑到第22位。
但也有發揮非常出色的,除了山西省飆升之外,江西也表現非常優秀。在2021年接近了3萬億元,名義增長15.3,成功甩開了重慶市的追逐。江西省在近些年來的經濟表現讓人刮目相看,阿卡林省總算是迎來了春天。
截止目前,只剩下幾個省市尚未公布數據了,可能還要等一周左右才能全部出爐了,但剩下的懸念已經不多了。福建省應該是難超湖北省了,後者在2021年強勢反彈,已經突破了5萬億元,應該能夠回歸全國第七。
也就是河北省和北京市哪個會更高了,河北是公布的實際增速並不快,就看是否能夠通過PPI拉升一些平減指數,提高名義增速了。
廣東省統計局1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124369.67億元,同比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5.1%。截至目前,廣東成為國內唯一一個GDP超12萬億元的省份,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摺合美元測算,2021年,廣東省GDP約為1.92萬億美元,這一數值或超過韓國、加拿大,與義大利僅有一步之遙。
繼2021年全國經濟成績單公布之後,各省份也陸續亮出年度答卷。不少省份都有驚艷表現,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背景下,中國經濟彰顯實力和韌性。
廣東超韓國、加拿大
1月20日,廣東省宣布,2021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8%。摺合美元測算,2021年,廣東省GDP約為1.92萬億美元,超過韓國、加拿大,與義大利僅有一步之遙。
圖片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根據韓國政府此前發布的《2022年經濟政策方向》,預計2021年該國GDP增速為4%,將達到1.7萬億美元。另有權威機構預測,加拿大2021年經濟增速預期5.4%,或將達到1.73萬億美元。義大利工業協會預測,義大利2021年GDP可能增長6.4%。全年GDP總量約為2.01萬億美元。
作為外貿第一大省,廣東進出口延續兩位數增長。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8.27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出口5.05萬億元,增長16.2%;進口3.22萬億元,增長17.4%。
當天出爐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廣東處在內外循環交匯點,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較強的創新實力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擁有1500多萬市場主體、7000萬勞動者、1.27億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場紅利,擁有「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疊加利好,這是廣東奮進新征程的優勢所在、信心所在、底氣所在。
與此同時,廣東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需要持續攻堅,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還需加大力度解決,城鄉發展差距依然較大。
廣東省提出,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31省份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這些省份也有新突破
作為第二經濟大省的江蘇,也在不斷縮小跟廣東的差距。2021年,江蘇GDP邁上11萬億元新台階,達到11.63萬億元,增長8.6%,增速快於廣東。
數據顯示,2020年,江蘇GDP和廣東的差距為8000億左右,2021年差距縮小為7700億左右。外貿增速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江蘇2021年外貿進出口值首破5萬億元,同比增長17.1%。
上海、北京GDP也雙雙突破4萬億。日前,北京宣布,北京2021年GDP達到40269.6億元,增長8.5%。上海也宣布,2021年GDP突破4萬億元大關,達到4.32萬億元,增長8.1%。其中,北京GDP在2007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後,分別用6年和5年時間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而突破4萬億元只用了3年時間。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北京經濟結構和質量持續優化提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全員勞動生產率保持全國第一。北京著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加強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北京成為全國半導體領域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區。實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案,首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網上零售額增長超過2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湖北也迎來強勢復甦。2020年,受到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湖北,GDP下降5.0%。數據顯示,2021年湖北GDP增長12.9%,總量邁上5萬億元台階,達到50012.94億元,實現歷史性跨越,排名重回全國第7位。其中,武 漢城市圈經濟總量跨越3萬億,達到3.01萬億元,位居全國省域城市圈前列。湖北2022年設定了7%左右的增長目標,並強調堅定不移鞏固回穩向好態勢。
Ⅱ 29省份2020經濟數據出爐怎麼看
29省份2020經濟數據可以從各省的統計局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查詢到。
以江蘇省為例,查詢2020經濟數據的詳細步驟如下:
1、網路搜索江蘇省統計局。
Ⅲ 31省份上半年GDP出爐,16省份實現「正增長」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近日,31省份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出爐,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各地經濟呈現穩步復甦態勢。上半年,6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前三甲為廣東、江蘇和山東,廣東以49234.2億元領跑。從經濟增速來看,16個省份實現正增長,中西部省份占據13席,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經濟復甦離不開投資、消費和出口。進入二季度,三大需求明顯回暖,共同拉動各地區經濟增長。GDP增速前兩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以「兩位數」領跑全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前兩位的安徽和江西,其GDP也實現了正增長。
GDP:16個省份正增長 中西部省份佔13席
從經濟總量來看,前三甲仍為廣東、江蘇和山東,廣東以49234.2億元繼續領跑全國。上半年,6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19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
從經濟增速來看,16個省份上半年GDP實現正增長,比一季度增加15個。其中,中西部省份占據13席,7個省份經濟增速超過1%。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新疆第二,增速為3.3%。
東三省中,吉林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最好,GDP增速由一季度的-6.6%回升至-0.4%,降幅收窄6.2個百分點,遠高於黑龍江(-4.9%)和遼寧(-3.9%)。
湖北由於受到疫情最嚴重沖擊,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9.3%,全國最低。但隨著城市解封,復工復產有序加快推進,湖北經濟展現出了強勁後勁,上半年經濟增速回升幅度在31個省份中最大,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9個百分點。
解讀: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會漸趨常態
記者梳理發現,在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19個省份中,經濟增速為正的有10個省份,增速超過1%的僅湖南一省。其餘6個增速超過1%的省份均位於總量榜單的後半段。
分析原因,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認為,疫情沖擊是最主要因素,經濟增速表現更好的省份普遍受到疫情沖擊較小。體量更大、結構更優的省份,由於門店、餐飲、影劇院等在經濟結構中佔比更高的服務業受到重創,影響到整體經濟數據表現,疫情後仍需一段時間恢復。
「不過,這個情況會逐漸收斂,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表現會逐漸接近常規狀態。」賈康說。
賈康認為,從上半年各地情況來看,經濟回升的速度整體符合預期。上半年經濟實現正增長的省份已經從一季度的1個增加到16個,這說明一季度的負增長只是多種因素疊加下的一個短期現象。
目前,短期沖擊的主浪已經過去,可以在不確定性中看到確定性,2020年經濟運行由「前低」轉入「後高」是必然趨勢。長遠來看,雖然從短期到中長期仍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的判斷,是實實在在有客觀依據的。
消費:31省份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為負值
反映消費情況的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上半年仍然為負,同比下降11.4%。不過,降幅在持續收窄,6月單月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
分省份看,31個省份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為負值,湖北同比下降34.1%,黑龍江、天津、吉林分別同比下降22.7%、21.7%和20%。此外,呈兩位數下降的省份還有12個。安徽、江西、福建分別下降3.5%、4.2%和5.4%,表現最好。
不過,從月度數據可以看出消費復甦的暖意。安徽二季度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由一季度下降11.9%轉為增長5.1%,其中4月、5月、6月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12%和7.9%。安徽省統計局表示,消費市場已經逐步進入持續增長階段。
江西6月份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分別比4月,5月提高5.4和7.8個百分點,呈現加速回暖的態勢。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2.7%,僅比去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解讀:小范圍疫情反復對消費影響不大
新消費逆勢上揚,為消費穩步回升提供支撐。
安徽上半年限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8.7%,比一季度加快5.2個百分點;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增長58.8%,加快15.6個百分點。
江西上半年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138.27億元,增長34.7%,比限上單位零售額增幅高36.6個百分點。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0.0%,比上年同期提高 3.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傳統聚集性消費隨著防控限制有序放寬也在穩步回升。
據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提供的數據,截止到7月中旬,零售各業態限額以上企業復工率超過96%,餐飲和夜市繼續回升。全國鄉村 旅遊 復工復產率整體達90%,影院復工率由7月20日8.1%上升至7月26日的46.5%,復工一周以來累計總票房約1.13億元,達到去年同期的約9.84%。
具體措施方面,北京近日重啟「消費季」活動,多地再次發放消費券。此外, 汽車 消費也有多項政策加持。
連平認為,雖然7月份部分地區出現了小范圍疫情反復,但對 社會 消費品零售的增長總體影響不大。聚集性消費的恢復可能提升消費整體反彈力度,7月份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或將由負轉正。
房地產:多數省份房地產投資增速低於去年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國樓市低迷。至6月,相關指標才出現回升暖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升」,同比增長1.9%,而1—5月份為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6%,增速加快2.6個百分點。
在已經公布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的28個省份中,湖北、海南、天津、遼寧四省份增速為負,分別為-38.3%、-10.2%、-6.3%和-0.6%,西藏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則高達56.1%,全國居首,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還有寧夏、吉林和雲南。
除湖北因受疫情沖擊嚴重,數據異於往常外,西藏繼續保持總量不大、但增速居首的既往趨勢;海南依然是除湖北外,房地產投資增速最低的省份。其餘省份增速波動較平穩,整體略低於去年同期。
「房地產是否會成為疫情之後經濟復甦的抓手」,這一在疫後初期曾被熱議的話題已經有了答案。
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也提出,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
解讀:房地產不是主力軍,也不會過度萎縮
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地調控政策保持了一定差異性,7月收緊的城市包括深圳、寧波、南京、東莞等地,而長春等地則逐步放鬆限購政策。
「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房地產在本輪經濟恢復中的作用?在余淼傑看來,房地產不會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也不會過度萎縮,而是在本輪經濟恢復中發揮拉動經濟的正向作用。
連平也認為,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比較平穩,盡管尚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某些局部地區存在價格上漲較快的狀況,但從全局看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平緩。
分析後勢,連平認為,總的來看,市場需求在進一步恢復,房地產今年到明年正是處於一個短周期上升的階段,加上經濟復甦推進和貨幣政策穩健偏松,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復甦可期。
具體看,由於宏觀政策基調仍處於逆周期調節階段,在堅持「因城施策」的基調下,預計房產銷售下半年跌幅將逐步收窄,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房地產投資則在土地購置增長、融資環境相對友好的推動下持續走升。局部地區政策收緊,房價漲幅總體可控。
投資:22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
上半年,22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比1至5月份增加8個。從數據來看,GDP增速前兩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以「兩位數」領跑全國。
上半年,吉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7.8%,比去年同期提高12.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0.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反映消費情況的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3個百分點,但下滑幅度仍然達到20%。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判斷,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下降,出口呈現持平或緩慢增長態勢,拉升作用不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保證全年有一個較溫和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有效投資。
賈康也認為,消費確實是包括投資在內的所有經濟活動的目的和歸宿,但如果沒有有效的投資,消費就會陷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困境。
解讀:「兩新一重」為穩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投資結構呈現新特點,地方投資正加速流向「兩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和高技術產業。
作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詞,宏觀政策為「兩新一重」蓄力。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用於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余淼傑認為,「兩新一重」將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增加就業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預計拉動投資1.2萬億元左右。同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上下游相關產業都會產生明顯拉升,為這些產業提供就業機會。
編輯 陳思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