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對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確實對我國的經濟,還有農業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沖擊,但是好在我們大家齊心努力已經進入了正軌。
② 經濟學分析疫情如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大趨勢,所以說疫情會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③ 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1、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沖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費需求。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製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一旦被WHO認定為疫區,出口可能受較大影響。2003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個百分點。
2、對中觀行業的影響: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沖擊最大,醫葯醫療、在線游戲等行業受益。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顆粒無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銳減。1月底交運行業出行人次減少約七成。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波及。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
3、對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4、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利好債市,利空股市(醫葯、在線娛樂除外),但中期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和趨勢。
5、長期影響:政府治理將更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著智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醞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 提下:你認為怎樣才能使我國經濟的損失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截至5月5日累計確診病例超370萬人,死亡病例超25萬人。因疫情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2020年全球GDP增速預測從1月份的3.3%下調6.3個百分點至-3%,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世界銀行也將東亞-太平洋地區2020年GDP增速預測從2019年的5.8%放緩至2.1%。
疫情對全球經濟運行產生明顯影響。首先,各國採取了封城、停工、隔離等措施,基本停止了必需品生產以外的經濟活動,經濟陷於停滯。其次,國際貿易嚴重萎縮,降低全球經濟潛在增速。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水平,而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帶動外需下降,給外貿部門帶來較大壓力。第三,大部分產業短期「休克」,對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造成影響。近幾十年來,全球一體化大生產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來源,各國經濟活動停滯容易引發全球供應鏈受阻甚至中斷。第四,疫情還影響了全球投資者預期,國際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發。3月份美股大幅下跌四次觸發熔斷機制,4月20日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金融風險與實體經濟低迷疊加共振。
疫情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是企業生產經營安排受到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延遲復工減少了有效工作日,部分省市限制交通也影響了生產所需的人員和物資流動,有關損失已在一季度GDP增速中體現。二是需求面指標同比放緩。今年以來,零售、餐飲、旅遊等消費支出明顯下降,疫情還深刻影響了經濟主體行為,特別是消費者可能較長時間減少到商場、影院等人流密集場所的消費。三是外部輸入型風險將繼續沖擊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受阻的狀況短期難以改善,外需可能繼續下降,進一步拉低我國經濟增速。總的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一季度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接近全面復工,全國多地餐飲、酒店等企業也陸續恢復營業,交通物流進一步恢復。3月份以來經濟數據已有所好轉。
但也需關注以下風險,一是全球疫情持續時間及負面影響可能超預期。歐美發達國家疫情仍然嚴重,重啟經濟的努力效果需要觀察。部分發展中經濟體、農產品出口國新增確診上升較快,全球疫情未來走勢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二是主要經濟體高度寬松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應需密切關注。貨幣和財政政策僅能對沖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復甦態勢及金融形勢根本上仍取決於疫情防控進展,非常規政策的負作用也會逐步顯現。三是國內經濟仍面臨較多挑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居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上升,產業鏈復工復產的協同配合有待增強,主要農副產品保供穩價需不斷夯實。四是我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金流動也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央行大幅放鬆貨幣政策加之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領先,人民幣資產較高的收益和相對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資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續走弱、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減少和跨境資金流出。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節奏和重點,處理好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系,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多渠道做好穩預期工作。加強國際政策協調,有效防控國際疫情的影響。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對可能的外部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前瞻性做好政策儲備,促進國民經濟穩健運行。
⑤ 國外的疫情大不怕,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嗎你怎麼看
會。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的經濟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我們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斷增加,逐漸走向全球化的趨勢,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控制,感染病例逐步減少,經濟逐漸進入平緩,很多產業都開始恢復復工復產,相信中國的經濟將會不斷上升,但隨著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將會是非常大的。
一、容易造成金融危機
盡管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人們逐漸進入復工復產的工作,但隨著國外疫情的不斷蔓延,對國內的輸入病例的不斷增多,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將會造成金融危機,讓很多產業無法正常生產,將會對全球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影響居民的收入水平,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大家認為國外的疫情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嗎?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
⑥ 如何看待疫情後中國的經濟
疫情影響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
1、實力大、家底厚,基礎扎得牢。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外匯儲備規模超過3。1萬億美元,為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生產的齊全性、規模性,金融市場的厚實性,使外生沖擊難以引起經濟趨勢性變化,更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彈葯」。
2、動力足、潛力強,發展空間大。
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城鎮化過程中。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剛需」,不會因疫情而消失。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仍在穩步擴容,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6)疫情如何影響我國經濟擴展閱讀:
積極應對,努力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一是繼續對疫情嚴防嚴控。嚴防嚴控的關鍵是嚴在防控的意識,嚴在自控自律,嚴在日常防護措施,至於說非常時期、非常情況下採取的過分嚴厲措施,應該按照情況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作為地方來講,不能長時間停擺,必須根據疫情變化,對過去的隔離措施作出適當調整。
二是抓緊復工復產。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疫情風險劃分,差異化分區分類推進復工復產。
⑦ 在如今的後疫情時代,如何發展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8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凈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凈虧損,雖然3月份月度凈利潤比2月份明顯回升,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國內外需求驟然萎縮、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部分能源類央企執行國家政策向全社會讓利,在市場和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石油石化、航空、汽車、電網等企業收入效益都出現深度下滑。從整體上看,雖然多數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效益恢復增長面臨巨大壓力,但各企業都在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挽回損失,總體運行還是保持平穩狀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向媒體表示,在快速推進復工復產方面,石油石化、電網電力、鋼鐵、機械裝備製造和航空運輸等企業在春節、疫情期間不停工,全力穩定生產經營。中央企業2月底復工復產率超過90%,目前已達到99.4%。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建築、汽車、旅遊等企業克服困難在同行業率先復工。承擔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力保重點保進度。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多數企業盈利狀況已明顯轉好,中央企業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已恢復至1月份水平;有11家企業一季度已經實現同比增利;有43家企業3月份當月盈利水平恢復至上年月均水平;有37家企業效益降幅比1-2月收窄10個百分點以上。
彭華崗介紹,受疫情期間部分停工停產影響,我國一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47.6億元,同比下降4.5%,但3月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1%,月度投資規模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從重點行業看,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4%,電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月份電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
疫情重災區重啟發展動車
據記者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國資國企系統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引領作用,幫助帶動產業鏈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
目前湖北省國有企業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20家省出資企業復工率92.98%,返崗率87.41%;17個市州國資所屬企業復工率99.57%,返崗率92.79%。湖北省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4個長江大橋、10條高速公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工程項目等重點投資項目已全面復工復產。
⑧ 2020年新型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及我們怎麼樣防護500字
2020年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管是從生產端還是從消費端都帶來了一些危害,我們應該從國家角度加強宏觀調控,個人角度,提高職業技能。
⑨ 如何看待疫情期間我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200字以上
疫情期間不僅我國經濟增長放緩,整個世界上的經濟增長都會放緩趨勢,不過也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⑩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沖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本面。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此次疫情對經濟運行和發展會產生較大影響。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總體上都處於下行期,經濟增長更多需要靠服務業和消費拉動,而消費當中服務業比重又逐步提高,
在此次疫情當中,恰恰是交通運輸、旅遊、線下零售、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業遭受到了最大的沖擊。要警惕接下來可能發生的部分債務違約、部分企業倒閉、員工失業等情況。
抗擊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總的發展趨勢與機會是
一、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高度重視,各界對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與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使得大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二、是隨著國民健康意識與健康素養的持續提升,健康需求將進一步激發和持續高漲,健康需求將牽引大健康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期;
三、是防疫健康產業火爆,新興生物經濟產業與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備受青睞,並成為大健康產業新的引擎;
四、是疫情下健康消費不斷擴大和升級,宅家健康消費與互聯網健康消費成為大健康產業新業態和新經濟;
五、是數字健康加速發展和迎來發展機遇;
六、是隨著智能醫護機器人、智能醫學影像和智慧遠程醫療在防控疫情中發揮的作用,智能智慧健康產業前景看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健康網——新冠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機遇
以上內容參考手機人民網——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多大?專家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