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改革指的是什麼
簡單點 就是改變經濟制度,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而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貳』 體制改革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指克服現有體制中的弊端,使各種體制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是我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自1992年改革開放轉型後,正式宣布對體制改革轉變,進一步加快體制改革,以適應改革開放轉型新形勢。
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
(2)四大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體制改革的啟示
嚴格來說,體制改革並不屬於企業管理的內容,但卻對企業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投融資平台這類生存於體制之內的企業組織。從最近我們的觀察來看,各地平檯面臨的問題已非單純的內部管理問題,它們採取的實踐也超越了一般的管理范疇,而是向著外部化、上層化、宏觀化的城市投融資體制改革方向前行。
其實,對於平台而言,投融資體制改革並非新的內容,它伴隨著平台的產生、發展乃至可能的消亡。從企業治理結構來看,地方政府是平台的唯一股東,然而,它卻無法像一般的市場化企業股東一樣行使很純粹的職能,它必須綜合城市經營、部門協作等多方面對平台實施管控。
於是,平台所做的事情可能超越能力及必要之外,平台需要處理的關系也覆蓋政府的所有利益相關者,而這一切都可歸納為城市投融資體制。因此,投融資平台要取得好的發展,就必須將自身置於整個體制的改革之中。
『叄』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指的是什麼
一是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大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深化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等。二是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尤其是加快資本市場要素市場建設。三是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通過公共財政體制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繼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完善政府的投資和調控體制,尤其是要發揮經濟和法律手段在宏觀調控的主導作用。四是要深化與民生有關的體制改革,主要是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五是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完善鄉鎮機構設置、義務教育體制、縣鄉財政體制,以及土地徵用制度、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六是要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和水平,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促進國內外經濟平衡發展,解決宏觀經濟存在的外匯儲備過多等突出矛盾。七是推進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包括教科文衛體制改革,其中網友提到的衛生體制改革,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其基本思路是綜合配套推進,醫葯衛生體制、葯品產銷體制和醫療保險體制改革。其中,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關鍵是要解決政事分開、管辦分離、醫葯分離等問題。還要加大政府的公共衛生投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和監督,為廣大人民提供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的醫療衛生服務。最後,還要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包括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推進依法行政,促進政治體制改革等。
『肆』 改革開放先從哪裡開始
問題一:我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從什麼地方開始 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 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有4個,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實際上現在各個省、各個市都還有自己的開發區之類的實行特殊經濟政策的區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經濟特區,只不過沒有正式的國家級名義而已. 有一首歌《春天的故事》中有句歌詞:「1979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
問題二:我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從什麼地方開始?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啟了改革的歷史進程。改革由農村拉開序幕。農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新型集體所有制。之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為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出路,為提高農民收入、為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
問題三:我國改革開放最先試點是在哪一個城市? 改革開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試辦經濟特區,福建省和廣東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關於建立海南省經濟特區的決議,建立了海南經濟特區。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創建成功,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進程。
1984年4月,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又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這14個港口城市。逐步興辦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從1985年起,又相繼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
1988年增闢了海南經濟特區,海南成為我國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
1990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遠戰略著眼,又做出了開發與開放上海浦東新區的決定。我國的對外開放出現了 一個新局面。
1992年1月至2月,88歲高齡的 *** 同志視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講話。即南巡講話。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中國改變了過去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輪的 *** 。
問題四:改革開放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 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有4個,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實際上現在各個省、各個市都還有自己的開發區之類的實行特殊經濟政策的區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經濟特區,只不過沒有正式的國家級名義而已. 有一首歌《春天的故事》中有句歌詞:「1979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劃了一個圈」,這個圈後來就成了深圳經濟特區與非特區的分界線,即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p 先有深圳經濟特區,才有二線,二線的爭議是從特區起名就開始了……p 「經濟特區」的名起好了,但如何與內地劃清界線?還是在起名前的1979年春,當時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 去北京匯報廣東要建一個出口加工區(經濟特區前身),當時就有人提出,廣東如果這樣搞,就得在廣東邊拉起一條7000公里長的鐵絲網,以防資本主義的東西內溢。但隨後主張改革的人恰巧從此得到啟發,何不在深圳經濟特區拉條線,以保證特區內的改革不受外界干擾,於是90.2公里的深圳二線就這樣定下了。p 當時關於建二線頗多爭議,但二線還是於1982年動工,1986年建成。建成後線內線外的改革
問題五:改革開放先從哪個行業開始呢 改革開放分為改革和開放兩部分,最先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開始,在農村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然是首先從農業開始
問題六:我國改革開放始於何時?首先從哪一領域開始?如何發展的? 5分 我國改革開放始於上個世紀08年代初,之前是計劃經濟體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費都是由 *** 按計劃供應,因此造成物質供應短缺, ***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出改革開放的重要信號,先是在農村生產領暢開始,叫聯產承包責任制,果真一包就靈,隨後承認販運販賣的合法,兩年後生產資料也開始進入市場流通,由於,事實的生活改善,城市裡的集體企業資產也進行了個人承包,同時引進國外技術已經有一定成熟的經驗,開始向引進資金轉變,到了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大幕算全部拉開.
問題七:中國的改革開放首先從哪個方向? 東南沿海開始。先是設立深圳、汕頭、珠海、廈門四大經濟特區。
問題八:中國改革開放是哪年開始的? 中國改革開放,一般是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開始的標志。
改革開放,意思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了以實行農村承包責任制為標志的改革開放。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
改革開放是 *** 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黨的 *** 報告指出,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問題九:改革開放分別首先開始於什麼地方,採取了什麼重大舉措 措施:1,真理標準的大討論,為開放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2,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整個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和確立了思想。3,建立全面的外交關系(因為開放是全面的開放,即對所有國家 市場開放)。4,對農村和城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也是對內開放,對內搞好了,也才能搞好對外)。5,先建立四個經濟特區,然後是沿海14個開放城市和海南島,再是沿海經濟開發區,最後是內陸開發區。6,十四大,著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7,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格局:1,「經濟特區--沿海開發城市--沿海開發區--內陸開發區」的開發格局。
2,構成「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全面開發」的格局。
『伍』 什麼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
取自 科印網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reform of economic structure
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對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國民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的改革。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集中表現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這些環節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經濟體制上,因此,我們改革經濟體制,就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這種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為了大大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當前我國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打破傳統的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的僵化的、嚴重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充分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先進各國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經營管理制度與方法的、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大力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達到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目的。
鄧小平同志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採取了鼓勵闖、放手干,先做游戲,後定規則的策略,經濟建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從總體上講,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經濟作為社會物質基礎部分,改革可以從基層開始,局部的變動是可控的,在一個漸進的過程中是不足以影響全局的。但政治體制是屬於上層建築的東西,觸一發而動全身,它的改革不能簡單的套用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模式。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必須牢牢的把握改革的方向,主要應該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實施之前,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必須有一個總體的設想和方案,通過法律的形式把主要內容和基本程序固定下來。做到先定規矩,再整體有序推進。 因此,鄧小平說中國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指經濟體制改革而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自下而上經濟體制改革一個很好的例子。
『陸』 近現代以來三次經濟體制的變革 是什麼
近現代以來三次經濟體制的變革是:
第一階段: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引入市場機制改革(1978—1984 年)。這一時期在理論上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第一次使市場調節在經濟體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1982 年黨的十二大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不僅肯定了市場調節作為計劃調節的補充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而且把計劃調節區分為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指出對許多產品和企業適宜實行指導性計劃。這個提法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計劃經濟傳統觀念,但在理論上沒有完全樹立起商品經濟的應有地位。這一時期的改革主要是在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引入市場機制,以求引入市場機制完善計劃經濟體制。在實踐方面,這一時期主要是在農村推行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改革以及對部分工業企業實行擴大自主權的改革。
第二階段: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階段(1984—1992 年)。這一時期在理論上提出「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說法。
1984 年10 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第一次突破了把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思想。1987 年黨的十三大在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市場機制問題進行了新的概括和說明。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同時提出了「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機制模式。但是這一理論把發展市場體系僅僅理解為發展商品經濟,因此對於市場機制的理解還比較簡單。在實踐方面,這一時期實施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全面體制改革,改革的內容、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涉及到生產關系的所有方面和部分上層建築。一是通過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調整了所有制結構。在總的結構上,從過去的單一公有制經濟結構逐漸改變成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二是通過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的轉變,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運行機制准備了體制基礎。計劃體制、投資體制、財政體制、流通體制、價格體制、分配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都進行了以引進市場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
第三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1992—2003 年)。這一時期,在理論上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說法。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明確了「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等思想。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此,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就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中徹底擺脫出來,市場經濟開始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目標。1993 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進一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在實踐方面,一是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的微觀基礎的轉型。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全面參與市場競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二是以配套改革為內容的宏觀制度的創新。對財政、稅收、外匯、金融、投資、外貿以及流通體制等綜合配套體系進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以市場流通和社會保障為主的宏觀體制改革。通過市場流通領域改革,健全了市場規則、整頓市場秩序;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探索建立了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
『柒』 經濟體制改革什麼意思
經濟體制改革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對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國民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的改革。
『捌』 中共四大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82年9月1日,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歷史命題,為社會主義中國尋找自己的發展道路,亮出最鮮明的旗幟。
十二大報告強調「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但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的討論,並未因此削弱。激烈的大辯論醞釀著經濟改革的新變局。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的傳統觀念,明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改革的鋒芒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後,並非一路坦途。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寄望於一步到位的價格闖關受挫。國內外復雜形勢下,一些人把計劃和市場的問題同社會主義制度聯系起來,提出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
1992年1月,北方冰雪未消、南方乍暖還寒,鄧小平踏上歷時35天、行程6000多公里的南方之旅。
他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指引偉大實踐。
1992年10月12日,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玖』 我國過去的經濟體制是什麼,現在的經濟體制是什麼
過去是計劃經濟體制,現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競爭為基礎,以社會主義為導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國家宏觀調控,以市場經濟求效率,以社會主義保公平。
拓展資料:
我國從1949年至1978年是計劃經濟體制;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家庭聯產承包。1985年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全國展開,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變為以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下具體介紹我國現在的經濟體制。
中國的國家經濟體制:
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國家經濟體制。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
3、在宏觀調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中國無法做到市場決定價格,尤其是人力資源價格、資本要素等商品價格,完全是官方的官階標准。比如人力資源工資、銀行的利率、股票發行價格、交通價格、大學的學費、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都是官商單方面壟斷價格,與市場無關。市場經濟要求公平交易、自由競爭,實行統一的規則,沒有法治是不可想像的,而中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