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1.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的問題。
2.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問題。
3.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化問題。在向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化過程中,社會就業的問題。
4.勞動者素質與社會需求不完全一致的問題。
5.國際貿易競爭對國內企業的沖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失業問題。
6.資源利用率較低,經濟發展過於依賴資源的問題。
『貳』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否沖突沖突是什麼最好是英文版
whether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what is the conflict?
我沒時間寫英語,就這樣中文吧,希望這些觀點對你有用!
肯定是不沖突了,只是過去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我們國家對環境問題沒有重視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經濟,導致出現了兩者不平衡,造成我們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結果。但是事實上,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沖突,
首先,環境是第一位的,是我們以及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基礎,犧牲環境發展經濟是目光短淺的選擇。其次,經濟發展不一定非要污染環境,現代社會越來越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所以一個有責任的企業不應該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給社會帶來負的外部效應。最後,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之間應該是互函互動的,好的經濟實力有助於我們用一部分社會財富去治理以前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兩者不存在沖突存。只是在整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他們互相關聯。
『叄』 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是否相矛盾
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這二者能否兼顧?可以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至少在短期存在著矛盾。人類必須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分配資源的問題作出取捨: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資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會減少另一方面資源的投入。對資金短缺的發展中國家,這一矛盾尤其尖銳。但是從長期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環境的改善可能有助於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則能為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技術。
從客觀上來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彼此依託、互相推動的。一方面21世紀所提倡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環境作為經濟成本的一個部分,因而環境保護成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經濟發展速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賴於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持續生產能力,因而保護和改善環境提供了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我們今天所說的環境保護,不只是單單的保護,或者是消極的防治,而是在保護的前提下,對環境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要求人類倒退文明來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謬可笑的。今天的環保不但不能要求經濟停滯不前,還恰恰需要經濟持續的力量為環保提供物質上、技術上的條件。由此看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輔相成、唇齒相依,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的。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本質要求。發展經濟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國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我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化程度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護環境包括保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在城市存在發展經濟尤其是發展工業對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在農村更是存在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問題。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發展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影響人民生活,違背了發展經濟的本意。
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要在這里生活。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環境,有些破壞是無法彌補的,是對子孫後代的犯罪。現在世界各國都已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大力發展綠色工業,無公害產業。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大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
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自然規律的要求。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害,那麼我們將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重大的洪澇災害都是破壞環境造成的必然結果。在抗洪救災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務恐怕已超過了犧牲環境的經濟發展成果。自然規律是無情的,誰侵犯了它誰將受到它的報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為經濟發展與環境的保護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戰略。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以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即:發展與持續性,發展是前提,是基礎,持續性是關鍵,沒有發展,也就沒有必要去討論是否可持續了;沒有持續性,發展就行將終止。發展應理解為兩方面:首先,它至少應含有人類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其次,發展作為一個國家或區域內部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必經過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進為標准,以追求社會全面進步為最終目標。持續性也有兩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資源的存量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這種物質上的稀缺性和在經濟上的稀缺性相結合,共同構成經濟社會發展的限制條件。其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當代人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而且應該重視後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顧各代人的利益,要為後代發展留有餘地。
『肆』 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是否沖突學術點
不沖突.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嘛
主要答:堅持貫徹落實這些政策,再大力發展科技,依靠科技力量努力將而這和諧統一,同時通過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質,輔助政策實施……差不多就行了
從國家政策和自身說說就差不多了吧
『伍』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矛盾沖突,如何走出困境
人口:持續增長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如資源過度消耗,資源過度消耗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資源:再生與不可再生,可再生的說能源再利用,不可再生的說保護。
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要分開說。社會環境要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自然環境要說保護。
經濟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一切都圍繞著經濟展開。
這東西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你給我發站內信好了。
『陸』 當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起沖突時,應依據什麼原則來處理這一矛盾
當環境保護與經濟的發展起沖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柒』 旅遊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協調與不協調的矛盾運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社會進步過程的永恆主題。
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矛盾或相互沖突關系,也可以理解為旅遊隊環境的消極影響,是環境與經濟間不協調的具體表現。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矛盾關系或相互沖突關系,旅遊發展對環境的負面作用和消極影響,可以概括為旅遊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
【拓展資料】
所謂旅遊環境污染一般有兩種含義:
1.指來自旅遊和其它方面的有害物質和廢棄物質等,排放到環境之中,這些物質的數量聚增到一定程度,超過了自然界本身的自凈能力,便會造成環境質量下降或環境狀況惡化,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及旅遊的觀光瀏覽條件遭到損害。們稱它為旅遊的自然污染或物質污染。
2.指旅遊業,特別是國際旅遊業對旅遊接待地的人文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我們稱它為旅遊的社會污染或精神污染。
不論是自然生態旅遊環境,還是人文社會旅遊環境,如果人為(也有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質或人為造成不良影響,超過了環境本身的自凈能力,就會出現旅遊環境污染,從而使旅遊環境質量下降。
如果不是由排放的有害物質和廢棄物質等對旅遊環境造成不良和消極影響,我們習慣上稱作旅遊環境破壞。比如,過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一些部門和單位炸山採石,亂建房舍;大量的文物古跡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遭受侵蝕、坍塌、盜竊、損毀之害;某些人為了牟取暴利,對珍貴的野生動植物亂捕濫殺、隨意採摘,使不少野生動植物瀕於滅絕等等。
旅遊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必然導致旅遊資源的損害和浪費,甚至使有些旅遊資源枯竭或消失,還會影響到可更新旅遊資源的增值,這樣最終將影響旅遊發展。旅遊發展受到影響和限制,必然減弱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能力,又會造成旅遊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惡化。
『捌』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產生了哪些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2類社會問題。
第一類是財富分配的不平等而帶來的問題;第二類是新事物、新觀念與傳統事物、傳統觀點相沖突的問題。
(8)經濟發展與什麼沖突擴展閱讀:
一、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1、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轉型過程中的結構調整產生再生生產力。
2、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二:轉型對人的主體性的解放。
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三:轉型使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創業潮。
4、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四:轉型中的制度融合。
二、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但長期的快速發展,積累和遺留的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發展方式粗放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發展是粗放的,缺少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續的。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經營方式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發展不協調,導致資源嚴重缺乏。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經濟增長中依靠資本和勞動投入增加的貢獻率佔72%,依靠科技進步等促使要素效率提高的貢獻率僅佔28%,而發達國家後者佔50%—70%。具體來看,其一,在經濟效益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痼疾;其二,在經濟結構方面,產業結構的失調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發展缺乏後勁,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等。
(2) 貧富差距過大。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分析,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表示收入差距相對合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系數達0.474,遠遠超過0.4的警戒線,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使社會財富過多地集中在少數高收入階層手中。同時,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也都在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如果不進行調節,就使人們的不公平感增加,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社會矛盾就突出,這也是上世紀許多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3) 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以9.8%的速度持續增長了30多年,2012首次「破8」,為7.8%,預計2013年約為7.7%,發展速度繼續放緩。過去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正進行宏觀調控,日趨減緩;內需乏力仍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頑疾。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支撐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也在改變,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消減和逆轉。目前,雖然國內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繁榮的背後有太多的泡沫。
(4) 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梯度發展」政策,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指導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GDP最高的廣東省為52 674億元,約是西部10省GDP的總和,是最低的西藏(606億元)的87倍,是中部江西(11 584億元)的4.5倍,北部吉林(10 531億元)的5倍。與此同時,中東部地區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5) 市場和資源環境有待改善。市場環境的好壞關乎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國食品、醫療事件頻發,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蘇丹紅、地溝油,形形色色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假冒偽劣、社會欺詐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社會誠信和社會道德水平依然不高。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嚴重污染市場環境,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阻礙內需的發展。此外,伴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現象嚴重,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高碳的能源結構使中國的發展處境極為不利,如果我國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玖』 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有什麼矛盾
窮國和富國之間、南北之間的差異和由此而引起的貧困問題,是當代又一個重大的全球問題。據世界銀行統計,90年代全世界127個國家(地區)中,低收入國家人口為31.27億,佔全球人口的58.4%;人均年收入在275美元以下的人口為6.3億,佔全球人口的18%。造成這種貧富差異,除了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外,資源問題是最大的問題,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大批受殖民統治的亞、非、拉國家通過不屈不撓的民族解放斗爭紛紛走上了獨立的道路。這些國家在國際上處於受孤立的地位,經濟上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工業化國家的控制。這些國家大體可以分為3類:1.開始實行工業化的國家,如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2.經濟增長潛力基本上依靠自然資源的國家,如產石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產銅的扎伊爾、尚比亞、智利、秘魯,產錫的泰國、玻利維亞、印度尼西亞,產鋁的牙買加、幾內亞,產可可的迦納等;3.缺乏自然資源且非常貧困的國家。戰後這些國家在經濟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無法完全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經濟上遭受嚴重剝削。表現在發展中國家大多糧食不能自給,采礦業、採油業受發達國家的控制。
石油方面,企業收歸國有後,有些發展中國家依舊由外國企業經營,石油工業的下游產業,如煉油、運輸、銷售等環節仍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石油公司控制。
其他在外貿、技術和資金領域,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也給予了較多的限制,迫使他們無法脫離其影響而真正走上經濟自立的軌道。
發達國家在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資源控制的同時,也造成了他們對發展中國家的很大依賴。一是對能源的依賴。發展中國家的產油國控制了世界50%的進口量和70%—80%的出口量,發達國家所需石油的75%依靠發展中國家。如美國40%的石油靠進口,日本、德國、法國的石油90%依賴進口,這種趨勢今後還將繼續。二是對原料的依賴。除石油外,發展中國家為發達國家提供了農業和礦產原料的60%。美國13種基本工業原料中,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1/2以上的就有9種,其中大部分來自非洲。西歐、日本的礦產原料90%以上需要從發展中國家進口才能解決。三是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依賴。這一點在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經濟危機時期更是如此。四是對投資場所的依賴。發展中國家歷來是發達國家剩餘資本的最佳投資場所。五是對石油資金迴流的依賴。為進口所需石油,發達國家不得不花費巨額「石油美元」,僅中東地區每年就擁有上千億美元。如此大量的「石油美元」如能夠迴流發達國家,當然是這些國家迫切期望的。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於中東石油生產國同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導致中東石油禁運,形成了全世界第一次波及范圍空前的石油危機。以此為轉折,少數工業國家壟斷世界資源、控制世界經濟的歷史被沖破了一個缺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依賴資源廉價供應而獲得的持續增長時期開始終結,逐步進入了長期的持續的「滯脹」時期。
從人均消費水平來看,發達國家和貧困國家之間人均消費的資源量也極為懸殊。據統計,低收入國家人均能源消費量為339千克油當量,中等收入國家為1375千克油當量,而高收入國家為5158千克油當量。高收入國家是低收入國家的15.2倍。從人均用水量看,低收入國家中居中等水平的幾內亞為115立方米/年,高收入國家中居中等水平的法國為668立方米/年,後者為前者的5.8倍。
因此,在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另一重大因素——環境和自然資源方面,發達國家也應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拾』 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有沒有沖突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這是事實,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切實發揮了預期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分析經濟迅猛發展背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根基,恐怕就不得不承認它是建立在一個畸形或扭曲的文化及價值觀念基礎之上的,這也許正是導致經濟與社會迅猛發展的勢頭不可持續、經濟與社會發展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迅猛發展的成就是在我國民主和法治發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體制改革仍很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