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哪些選擇題哦,謝謝
a.b.c.
中國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1)調控宏觀經濟;(2)管理國有資產;(3)提供基礎設施服務;(4)監督經濟運行;(5)調節社會分配。
2. 政府部門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經濟職能
政府部門如下:
1.組成部門:
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公安部、教育部、文化部、信息產業部、司法部、人事部、國家安全部、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建設部、交通部、鐵道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監察部、民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經濟職能只有幾個擁有,不是都有的、
3. 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有哪些
我國政府經濟職能,主要包括:國有資產管理、市場監管、宏觀調控和公共產品提供。
所謂國有資產管理是指對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類資產的經營和使用,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具體地說,就是對國有資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置進行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的任務是優化國有資產結構,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維護國有資產使用單位的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全民所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市場監管,就是政府規范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使資源配置符合國家政策法律制度的要求,保護和鞏固經濟關系,達到鞏固國家政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宏觀調控:是國家運用計劃、法規、政策、道德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把微觀經濟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宏觀發展軌道,及時糾正經濟運行中的偏離宏觀目標的傾向,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宏觀調控是對整個市場經濟的調控,調控的領域自然是整個市場經濟。著重關注三個方面的領域:一是有關國家整體經濟布局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領域、二是容易產生"市場失靈"的經濟領域。三是私人的力量不願意進入的領域。
公共產品:指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以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特點是一些人對這一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另一些人對它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某些人對這一產品的利用,不會排斥另一些人對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會團體提供。由政府提供的重要的公共產品有:國防、秩序、環保、科技、教育、文化等。
4. 政府經濟職能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宏觀調控
法律依據:《解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當前我國政府管理體制、管理方式、管理機制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級政府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而有些該管的事情卻沒有管或者沒有管好。新的形勢要求政府經濟職能要從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和直接投資管理項目向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轉變。把不該管且管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企業、社會組織,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和整個社會的活力與效率。同時,應該由政府辦的事情,政府必須切實負起責任,不折不扣地辦好。只有這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落到實處。
5. 中國政府的經濟職能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政府主要有三大經濟職能:①宏觀經濟調控職能;⑧提供公共產品的服務;③市場監管;④社會管理。
6.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三大經濟職能是什麼
三大經濟職能指宏觀調控職能、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職能和市場監管職能。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中國政府主要有三大經濟職能:
1.宏觀調控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和運用財政稅收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進行間接的、宏觀的調控。
2.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職能。政府通過政府管理、制定產業政策、計劃指導、就業規劃等方式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間接控制;同時,還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企業的力量,與政府一道共同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任務。
3.市場監管職能。即政府為確保市場運行暢通、保證公平競爭和公平交易、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而對企業和市場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
拓展資料:
政治職能是指政府為維護國家統治階級的利益,對外保護國家安全,對內維持社會秩序的職能。我國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職能:
1.軍事保衛職能。即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防禦外來侵略等方面的職能。比如我國發展國防科技,研發東風導彈、隱形戰斗機等,提升軍事實力,體現的就是軍事保衛職能,防禦外來侵略。
2.外交職能。即通過政府的外交活動,促進我國與世界其他各國正常的政治、經濟往來,建立友好關系,促進國與國之間互惠互利,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等方面的職能。如我國致力於與周邊國家加強各領域合作,堅持互利互惠,即屬於外交職能的體現。
3.治安職能。即維持國家內部社會秩序、制裁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保障人民的政治權利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的職能。比如公安機關開展掃黑除惡等專項活動,即在行使治安職能,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4.民主政治建設職能。即通過政府活動,推進國家政權完善和民主政治發展的職能。比如各地政府開展網上辦公,建立官方網站,鼓勵網民建言獻策,即為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文化職能是指政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對文化事業所實施的管理。中國政府的文化職能主要有一下四類:
1.發展科學技術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加強對重大科技工作的宏觀調控,做好科技規劃和預測等工作,重視基礎性、高技術及其產業化研究。一般的科技工作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推動。
2.發展教育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社會教育發展戰略,優化教育結構,加快教育體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辦學與社會辦學相結合的新體制。
3.發展文化事業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各種方針、政策、法規等,引導整個社會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各項事業健康繁榮地發展。
4.發展衛生體育的職能。即政府制定各種方針、政策、法規等,引導全社會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
7. 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包括哪些內容
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
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
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4、市場管制職能。指通過用法律明確界定和規范市場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為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政府經濟職能,是指政府從社會經濟生活宏觀的角度,履行對國民經濟進行全局性地規劃、協調、服務、監督的職能和功能。它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採取的組織和干預社會經濟活動的方法、方式、手段的總稱。
(7)政府有哪些經濟職能擴展閱讀
經濟體制轉軌時期中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的難點:
1、政企分開,各行其道。
2、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
3、國有產權管理職能與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分開。
4、政府職責分工的規范化、法制化。
5、宏觀調控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
8. 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4、市場管制職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六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9. 公共行政學,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哪些
市場經濟下,提起政府幹預經濟的理由,反映到人們腦海中的往往是壟斷、公共產品、外部經濟效果等市場失靈現象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問題。雖然人們都知道分配不公是市場經濟的一大弊端,然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它並不是一種「效率」或「經濟」方面的缺陷,而是一種與人類道德理想不相符合的道德缺陷。本文從道德的角度,論述了市場經濟下效率與人類道德理想之間的背離與親合,從而由市場經濟的道德缺陷引申出政府幹預經濟的另一理由———道德理由。人類進步需要效率,但人類升華卻也不能放棄道德。一、問題的提出「我們不想生活在一個『公正的』社會中,在這個社會里什麼也買不到;我們也不想生活在一個『有效率的富裕的』社會里,這個社會把它的金錢用於道德上受到指責的目的。」這段話引自當代德國社會倫理學家犘·科斯洛夫斯基的著作———《資本主義的倫理學》。雖然這段話的語言淺顯、朴實,但它卻揭示出市場經濟下一個尖銳而且不容人們迴避的矛盾沖突,即:市場經濟下,市場自身會使道德(亦成公正)與效率兩者兼而俱得嗎?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全都是基於政治或經濟或技術方面的考慮,有基於道德方面的理由或依據嗎?二、市場經濟與道德的背離與親合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性經濟,也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方式。在市場經濟下,供求機制、價格機制以及競爭機制三大機制通過優勝劣汰這種選擇性刺激手段激勵微觀主體提高效率,不斷創新,進而引導資源實現其最優配置。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說市場經濟是一種效率經濟。然而這種效率經濟發生作用的機理,這種選擇性刺激手段正常運作的基礎卻是建立在經濟生活中人都是「經濟人」這個假設前提之下的。在這個前提下,人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生產廠家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兩者的互動便造就了人類社會市場經濟這種資源配置方式中效率優勢的盡致發揮。正因為如此,我們說利益動機是市場經濟效率的前提,同時亦是市場經濟效率的保證。假設抽掉這一動機,人們能夠想像,市場經濟的效率優勢將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樣失去生機。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之所以長期低效,缺乏「利益」這種激勵機制是其一大原因,這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行市場經濟體制的緣由之一。理論的研究與歷史的實證都給出了這樣一種結論:市場經濟是一種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實踐的具有較高效率的經濟運行形式。但是這種高效的市場經濟符合人類的道德理想嗎?對此,經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給予的答案是否定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負面性給予了建立在嚴密理論分析基礎之上的深刻批判。馬克思嚴正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在論述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時,馬克思寫道「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在闡述資本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迫時,馬克思又寫道「資本主義生產———……———通過延長工作日,不僅使人的勞動力由於被奪去了道德上和身體上的正常發展和活動的條件而處於萎縮狀態,而且使勞動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這幾段論述將早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負面性批判地淋漓盡致。時過境遷,進入20世紀中後期,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生產力的提高,象早期馬克思所敘述與批判的赤裸裸的壓榨與剝削已不常見,然而,市場經濟的道德負面性就此就消失了嗎?讓我們看看西方經濟學界幾位大師,包括自由主義經濟學派及保守主義經濟學派的大師是如何論述的。美國凱恩斯主義學派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指出,「有效率的市場制度可能產生極大的不平等」,而「這樣一種結果可能在政治上或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德國社會倫理學家科斯洛夫斯基強調,資本主義的社會哲學「必須謹防做出如下經濟主義的錯誤結論,即相信,一種在經濟上高效率的系統就已經是一個好的或有道德的社會了」。而公共選擇學派創始人布坎南也指出「如果人們要求市場產生出在道德上得到滿足的偏好,就是在給市場分配一項完全不適當的任務」。所有這一切所揭示的都是一個道理,即市場經濟,不必提早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今天擁有高度物質文明的現代市場經濟依舊是與人類的道德理想擁有一段無法彌合的距離。既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始人及西方一些經濟學大家都認為市場經濟與人類道德理想不相符合,那麼我們如何解釋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人們所普遍具有的一定層次的道德意識呢?解釋這個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幾個因素。因為人類社會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的復合體,它既擁有時間上的延續性,又擁有層面上的多樣性。人類今天的生活絕非脫離過去的一個橫截面,而經濟生活亦絕非人類生活的全部。具體來說,筆者認為解釋該問題的理由有三第一,在市場經濟運行的幾百年間,西方國家基督教倡導的道德律令與源自蘇格拉底直到康德等哲學家所闡揚的「道義」道德觀一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歷史積淀的作用。第二,經濟生活雖然是人類生活的一個最主要方面,但它決非人類生活的全部。來自精神、社會、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對經濟生活中的「逐利」動機與行為起著牽制與制衡的作用。第三,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與成熟,逐利的個人在競爭性價格體系與市場自由選擇的特定機制下其行為被進行了有效匡正,欺詐攻訐、坑蒙拐騙等行為只能得利於一時,而不能受益於長遠。此亦即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原理所闡述的現象,亦是完善的市場制度下只有「利他」才能「利己」的道德所產生的制度基礎。這點是市場經濟與人類道德相親合的一面。正由於這三個因素的綜合作用,目前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人們才普遍得以具有一定層次的道德意識。三、市場經濟的道德缺陷市場經濟存在著道德缺陷,這點是無庸置疑的。早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種種殘忍、粗暴、掠奪、壓榨、貧困肆無忌憚,用馬克思的話來說,「這種剝奪的歷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進入20世紀中後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創造的物質財富日益豐裕,其制度建設日益完善,人們所受的教育程度日益提高,這一切使人們的自我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在此情況下,赤裸裸的貧困與壓迫已沒有市場,但市場經濟的逐利行為動機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否則市場經濟的效率優勢將不復存在。那麼,市場經濟下市場的道德缺陷具體有哪些呢?筆者認為缺陷有以下三個方面:1?背德行為。市場經濟下最大的動力機制是利益機制。在利益杠桿的驅動下,某些人傾向於自私自利,甚至會採取反社會的態度。坑蒙拐騙、損人利己、欺詐攻訐、假冒偽劣等等,是這種行為的典型概括。1998年年初,我國發生的山西省杏花村假酒致人死命案件,堪稱現代市場經濟中背德行為之最。2?分配不公。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而競爭經濟的效率是以優勝劣汰這種選擇性刺激手段的充分運用為前提的。由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馬太效應累積作用,以致造成人們在道德上所不能接受的市場結果。正如犘?科斯洛夫斯基所言「完全接受來自市場的資本主義當中的原始分配就像專斷粗暴的重新分配一樣,是不可能有什麼『道德』的」。老人、殘疾者等脆弱集團在市場經濟中的劣勢,必須由政府予以扶持與幫助。3?「金錢暴君」。競爭的市場經濟不可避免地會造就財富的積聚,而「不受限制的私人財富的積聚從某種市場統治起達到了質的飛躍,達到了一種權力的問題」。比如壟斷造成了對消費者主權的侵蝕,造成了對消費者的控制,而且金錢暴君一旦有機會,可能會掃盡其他一切價值,可能會用來購買權利和權力,從而可能使某些人由於貧困而出賣自身的權利與尊嚴,而這是不符合道德的,也是不能被允許的。另外,還有一些人在市場上的需求「有時並不像甚至是最容忍和最利己主義的道德觀察家所解釋那樣反映了每個人的真正福利」。比如,吸毒者對海洛因的渴求。象這種有支付意願的需求雖不違背市場原則,但也決不能稱之為道德。故而,為了「保護公民免受他們自己的危害」,政府亦有必要介入市場經濟。四、市場經濟下政府經濟職能存在的道德依據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上高效率的經濟,然而,即使是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如果任由它自發運行,也會產生一些人們在道德上或政治上無法接受的市場結果。可是亞當·斯密後,尤其是自穆勒開始,一直到當代很多主流經濟學家如凱恩斯、弗里德曼等,基本都致力於研究經濟學的純效率與純技術問題而置「倫理道德」於經濟學研究的范疇以外。可「事實上經濟不是『脫離道德的』,經濟不僅僅受經濟規律的控制,而且也是由人來決定的」。每當我們遇到相互競爭的目標沖突時,「我們就必須放棄『科學的』經濟學等級而運用價值優先准則」。而這種價值優先准則的判別依靠的是道德或政治而決非市場或單純的「效率」。既然事實是這樣,那麼人類如何使自身孜孜以求的「效率」與無法放棄的「道德」保持協調,不致背離呢?對此,聰明的人類引入了政府。1?前人在論述政府經濟職能時有關道德問題的闡述。18世紀中後期,主張自由放任的古典經濟學大師亞當·斯密認為,市場經濟中,政府應盡到三種職能:一是保護社會,使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犯;二是盡可能保護社會上各個人,使不受社會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壓迫;三是建設並維持某些公共事業及某些公共設施。在這三種職能中,第二種無疑是出於維護公正及道德目的的。由此可見,即使是認為政府應當充當「守夜人」的亞當·斯密,也認為市場經濟的道德缺陷應由政府來修正。19世紀初,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西斯蒙第在其1819年出版的《政府經濟學新原理》中察覺到自由市場制度似乎存在二個方面的障礙:第一,分配不均衡;第二,孕育著生產過剩的危險。二個障礙中,第一個涉及的是人類的道德准則,西斯蒙第認為這應當由政府來承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劍橋經濟學者犃?犆?庇古強調了反對自由放任的理由並贊成政府行動。他指出,在緩和不平等、抵消壟斷扭曲以及糾正外部經濟效果方面,政府是必要的。毫無疑問,庇古將緩和不平等這一道德缺陷的彌補任務給予了政府。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其著名的教科書《經濟學》(第12版)中指出,市場經濟理論有兩種限制:一是市場失靈,包括不完全競爭及外部性;二是無法接受的收入分配。為此,他將混合經濟中政府所應執行的四項經濟職能中的第四項:建立影響收入分配的方案這一職能賦予了政府。此外,制度主義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亦認為,國家政權有責任明確一套能降低交易費用的道德與倫理行為規范。可見,制度經濟學派亦是將建立道德倫理規范的職責給予了政府。甚至連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哈耶克也認為,政府有責任承擔基於道德准則之上的公共行動,他說:「凡是能夠減輕個人既無法防範、又不能對其後果預作準備的災禍的公共行動,都無疑是應當採取的。」綜上所述,在西方經濟學家中,無論是古典經濟學家還是現代經濟學家,無論是主張政府幹預的經濟學家還是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政府有責任與義務承擔出於彌補市場經濟道德缺陷而執行的經濟職能。2?政府彌補市場經濟道德缺陷所應採取的政策措施。前文已經論述,市場經濟的道德缺陷主要有三類:背德行為、分配不公以及「金錢暴君」。對於背德行為,政府應當大力完善與健全市場規則,明確界定產權,使背德行為的成本內在化,從而有效抑制人們背德的行為動機,這點對於我國市場經濟制度尚不完善的目前階段尤其重要。對於分配不公,政府可以採取累進所得稅,轉移支付以及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憑此可以既保證脆弱集團的基本生存,又保留市場經濟足夠的激勵機制。對於「金錢暴君」,政府應當一是建立詳盡的法律制度,嚴格限定金錢的活動領域,比如絕不允許用金錢購買法律賦予每個公民都擁有的基本人權;二是加強教育宣傳工作,大力提倡文明高尚的消費觀。五、結論市場經濟是一種相對來說高效率的經濟,但市場經濟本身並不完善。且不論由市場失靈導致的資源配置效率損失,單就市場經濟所存在的道德缺陷本身,也使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有足夠的理由介入市場。市場經濟下,政府確實必須干預市場,確實必須承擔經濟職能。而政府之所以必須干預經濟,我們除了可以從政治、技術、經濟方面進行詮釋外,道德因素無疑亦是其依據之一。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一句話說得好:「理性將永遠不會理解心靈所把握的理由。然而,介於藝術和科學之間的經濟學可以把依據於證據的理性和來自於心靈的目的最好地結合起來。」人類進步需要效率,但人類升華卻也不能放棄道德。
10. 政府有哪些經濟職能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管理的職能。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政府主要有三大經濟職能:宏觀調控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和運用財政稅收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進行間接的、宏觀的調控。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職能。政府通過政府管理、制定產業政策、計劃指導、就業規劃等方式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間接控制;同時,還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企業的力量,與政府一道共同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任務。市場監管職能。即政府為確保市場運行暢通、保證公平競爭和公平交易、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而對企業和市場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