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分工的影響
首先,國際分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分工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基礎。生產的國際專業化分工不僅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世界范圍內的商品數量,而且增加了國際交換的必要性,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
其次,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的商品結構產生重要影響。國際分工的深度和廣度不僅決定國際貿易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而且還決定國際貿易的結構和內容。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後,形成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在這個時期,由於大機器工業的發展,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中出現了許多新產品,如紡織品、船舶、鋼鐵和棉紗等。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後,形成了國際分工的世界體系,使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使國際貿易的商品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首先是糧食貿易大量增加。其次,農業原料和礦業材料,如棉花、橡膠、鐵礦、煤炭等產品的貿易不斷擴大。此外,機器、電力設備、機車及其他工業品的貿易也有所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國際分工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也隨之出現新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新產品大量涌現,技術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
再次,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的地理分布也產生重要影響。世界各國的對外貿易地理分布是與它們的經濟發展及其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地位分不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後,以英國為核心的國際分工,使英國在世界貿易中居於壟斷地位。此後,法國、德國、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顯著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內部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導形式,因而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相互間的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而它們同發展中國家問的貿易則是下降趨勢。
最後,國際分工還對國際貿易政策產生重要影響。國際分工狀況如何,是各個國家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依據。第一次科技革命後,英國工業力量雄厚,其產品競爭能力強,同時它又需要以工業製品的出口換取原料和糧食的進口,所以,當時英國實行了自由貿易政策。而美國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工業發展水平落後於英國,它們為了保護本國的幼稚工業,便採取了保護貿易的政策。第二次科技革命,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國際市場競爭更加劇烈,在對外貿易政策上,便採取了資本主義超保護貿易政策。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以貿易自由化政策為主導傾向;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貿易保護主義又重新抬頭。西方國家貿易政策的這種演變,是和世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分不開的,也是與各國在國際分工中所處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
⑵ 發展中國家參與產品內分工,對其產業,貿易,技術及經濟有何影響
產品內分工是區分傳統行業間和行業內分工的一種新型國際分工類型,基本涵義是指產品生產過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區段,在空間上分散化地展開到不同國家和經濟體進行。
⑶ 當代國際分工有哪些新特點、這給中國和亞太國家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最好條理一點~~
國際分工新特點:
1、發達國家之間的工業分工得到迅猛發展。發達國家是國際分工的主流,如果不加入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以前帝國主義靠殖民地,現在科技分工成為當代國際分工的主流。 2、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垂直型國際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經讓位於水平型的國際分工。所謂垂直型國際分工就是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分工體系。水平型國際分工就是工業品生產的專業化協作,而且是有層次的。 3、 產業部門之間的國際分工日益轉變為產業內部的國際分工,以產品為界限的國際分工逐步轉變為以生產要素為界限的國際分工。也就是水平型國際分工分為三個層次。產業間分工:國際分工在不同產業間進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產業間的分工。發達國家生產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發展中國家生產資金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內分工:一是同類產品差異化分工,體現為檔次和水平的不同。二是分工依據同一產業內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來進行,如技術環節、生產環節、營銷環節。比如研發在發達國家進行,生產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營銷又回到發達國家。比如耐克鞋。產品內分工:分工按照同一產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進行。比如生產一架飛機,各個部件由不同國家的生產部門來承擔。要形成產品的一條價值鏈。
現在的分工越來越按照要素來分工,而不是按產業來分工!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啟動了世界經濟結構的重新布局,國際化的產業分工更為細致,隨之服務外包也沖破國界限制,形成了「全球化的第二波浪潮」。服務外包全球化這一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為這個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的企業採取了離岸外包戰略。為此,「服務外包」也被《哈佛商業評論》稱為75年來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經營理念。那麼企業外包的原因是什麼?與生產的全球化相比又有什麼特點呢?在21世紀的合作遠景中有哪些「新看點」呢?這一新型的合作模式又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為此,記者采訪了業界權威人士――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國際外包中心全球董事鄭雄偉。
記者:除了讀者較為熟悉的IT外包外,服務外包的主要領域是什麼?
鄭雄偉:總體上,根據服務外包的業務內容和行業特點,可將服務外包分為IT外包、業務流程外包(主要包括銷售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物流外包、財務管理外包、呼叫中心外包、資產管理外包與行政管理外包)、知識流程外包(KPO,主要包括研發外包、咨詢外包、培訓外包等)及其他服務外包(金融業務外包、醫療外包以及延伸至公共部門的公用事業外包)。基本來看,可以說這一分類是最為全面和最為科學的,也是我們國際外包中心所認可的分類。另外對於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預測,未來幾年全球的服務外包市場每年將以30%~40%的速度增長,並且類型將不斷細化。而根據美國信息產業咨詢公司加特納Gartner的相關預測,2009年全球IT服務市場年平均增長率將超過6%,全球BPO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將超過9%。預計2009年全球IT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4322億美元,全球BPO市場規模將達到1720億美元。
記者:服務外包能為我國提供多少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鄭雄偉:對於服務外包能為我國提供多少就業崗位?這方面,我們還缺乏權威的預測數據。我們可以拿印度作一比較,印度是全球服務外包業務的主要承接目的地,據統計2008年承接服務外包金額422億美元,是我國的9倍,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00萬,是我國的4倍。按照商務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規劃目標,我國力爭在未來5年內新增100萬大學畢業生就業。而根據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和國家的戰略規劃,我們認為當前的服務外包將給我國帶來60萬左右的就業崗位,以後每年將新增25萬就業崗位。總體上,這一就業崗位是知識型的就業崗位,需要大量熟悉外語、懂得管理、熟悉知識產權保護、懂得國際貿易、掌握計算機編程、掌握網路管理、網頁製作和動漫製作、掌握信息管理、資料庫原理及應用等方面的各式各樣的人才。
記者: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持續及其對實體經濟侵害的加重,服務外包在全球范圍內呈現何種走勢?中國的服務外包受到的沖擊大不大?
鄭雄偉:短期來看,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尚未完全消除,美國經濟振興緩慢,歐洲及日本的國內需求增長減弱,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美元匯率下跌,這些都增強了世界經濟短期走勢的不確定性,使得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短期壓力不小。特別是一些發包企業在此次危機之下經營效益持續不佳,發包量有所下降。但是從長期來看,我認為,隨著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產品技術更新速度加快,在普通的服務進行外包的同時,屬於跨國公司總部服務功能的研發服務外包的趨勢正在增強,服務外包正向縱深產業鏈發展,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長期潛力較大。根據美國信息產業咨詢公司加特納(Gartner)的預測,到2010年,發達國家中25%的傳統工作將轉向印度、中國和俄羅斯。另據統計,在全球1000強企業中,僅有1/3企業參與了離岸服務外包,還有2/3的企業未參加到服務外包的浪潮中。因此可以說,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長期潛力較大。
對於中國而言,一些接包企業受本輪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大,企業業務量增速緩慢,甚至下降,但我國又有許多企業在本輪金融危機中發展較好,業務量不降反增,呈現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景象。
此外,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部分發包方仍在考慮進一步降低成本進行外包。也就是說,越是在經濟不景氣、生存成為一個考驗的時候,一些發包方對外包的需求反而越是會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這些潛在的客戶為我國發展服務外包提供了新的機遇。
記者:匯率變化對我國的服務外包有何影響?人民幣升值會不會像對外向型製造業一樣,對我國的服務外包企業造成壓力?
鄭雄偉:在目前這一階段,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施壓人民幣升值,使得這一問題引起高度關注。總體上,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服務外包的發展有利有弊,並且可以說是「弊」稍微大於「利」。就「利」的方面來看,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接包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服務檔次,推動其通過提高企業競爭力獲得發展。人民幣適當升值也有助於緩和我國與一些發包國的貿易關系,從而為外包企業接包提供更好的國際合作環境。就「弊」的方面來看,人民幣升值的最大不利是「影響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的競爭力」。如果人民幣升得很快,則中國許多企業在收入為外匯、支出為人民幣的情況下利潤率會逐步下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後國內企業接包的成本自然提高,本國服務的出口競爭力相對下降,因而在吸引服務外包方面是不利的。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太悲觀。原因在於,在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流通貨幣――美元貶值的情況下,在世界上其他服務外包發展較好的地區,其貨幣對應美元也在升值,其吸引服務外包的競爭力同樣受到了不利的影響。當前在外包已不太具有大的價格優勢的背景下,服務外包企業考慮狠練內功,通過提高服務外包質量、塑造品牌促進企業發展非常重要。各類企業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採用各自的方式化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記者:隨著發達國家失業率的上升,服務外包如何承受政府和社會的壓力?在發達國家,政府和民眾對服務外包的態度是不是也不同?
鄭雄偉:隨著發達國家失業率的上升,向政府要工作機會成為民眾重要的呼聲,這也是服務外包發展的頭號敵人。工作機會流失就會有人失業,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勞動力資源沒有被充分運用,這種經濟的問題最終會反映到政治上,使得貿易行為面臨政府和社會的壓力。而在發達國家,民選政府面對民眾的問責常常需要通過各種措施解決失業問題,可以說政府是在竭力在自由貿易和解決失業問題之間平衡,其態度在不同的就業狀況下各不相同。很明顯,對於發達國家中那些因為業務「外包」而失去工作機會的人來說,「外包」絕對是一個討厭的詞彙,而對於那些從外包中受惠的民眾則對外包非常歡迎。
實際上,對於這一問題的解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實現服務外包的同時積極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緩解政府和社會的壓力。應該看到,發達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畢竟發達國家的企業基於成本考慮的「外包」行為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並且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企業也在向發達國家企業進行服務外包,外包對於提升全球實體經濟部門競爭力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不會因為他們的態度而改變的。
記者:中國和印度正成為全球兩個最大的外包地,這特別表現在軟體產業上。你認為,中國在和印度的競爭中,最大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鄭雄偉:當前,各個發展中國家相繼展開了利用外力拉動經濟發展的競爭,特別是「利用服務外包」這一方面。其中對於中國、印度兩個大國來說,加快發展是兩個國家的現實選擇,從而新一輪的國際外包競爭將會變得越來越突出!《亞洲時報》2007年6月18日發文明確指出:中印在外包市場展開競爭。在利潤日益豐厚的外包服務業務領域,亞洲重量級國家中國和印度持續為爭奪市場份額而一較高下。另據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2月18日的報道,印度最大業務流程外包商表示,中國對印度信息技術(IT)外包業構成最大挑戰。很明顯,對服務業外包的爭奪勢必成為中印雙方的焦點!而在這一競爭中,中國具有如下方面的競爭優勢:政府的大力支持,經濟發展綜合水平較高,勞動力豐富,科技教育領域有大規模的投資,基礎設施良好,具有不斷成熟的企業家隊伍,以及國內政治經濟發展穩定、內需市場龐大、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等。譬如,中國地方政府積極聯合國際外包專業機構共同主辦諸如全球外包大會的國際高層會議,可以看到,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充分認識發展服務外包的重要性,並明確了目標和重點領域。但中國也有一些劣勢,其中較大的劣勢便是缺乏大量熟悉英語的專業人才。中國人的說、寫能力較差,向服務外包價值鏈上端開展業務較難。
記者:在英語的應用熟練程度這方面,是不是如同很多人所說的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外語熟練程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是人才的工作能力還是人才的低廉價格吸引了國際上的外包服務?
鄭雄偉:可以說,外語熟練程度差是中國服務外包大規模國際化推進的一個不利之處。英語應用的熟練程度在服務外包中的作用非常關鍵。這是因為在合作、交易的過程中雙方的通暢對話非常重要,而且許多服務外包業務的提供要求工作語言為英語,譬如呼叫中心外包。當然,我國近幾年來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迅速發展,人力資源豐富,就業壓力和中國人勤勞的精神使得中國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上具有一定的人才競爭力。在國際外包人才培養方面,國際外包中心(IOC)和亞太總裁協會(APCEO)聯合實施的國際外包高級研修計劃正在為全球外包高端人才培訓事業,不懈地貢獻智慧和力量。總之,中國人才的工作能力是不用置疑的,低廉價格也是中國的重要優勢,但是中國勞動力市場乃至消費市場具有的綜合優勢是吸引國際外包服務發包商關注的重要因素。
記者:我國各地紛紛制定鼓勵服務外包的政策,您對此如何評價?請您為地方政府的政策提些建議。
鄭雄偉:2009年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20個城市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深入開展了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試點。對服務外包的重視在短短的幾年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國家行為,各個示範城市也已經全面進行對當地服務外包產業的大力扶持,可以說,各地對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競爭已經日趨激烈。
我認為,當前及今後,隨著地方政府日益看重服務外包的美好前景,其相互間的區域競爭會非常激烈。而相互間如何發掘自身優勢,如何在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形成核心競爭力是各地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在此,我認為,各個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特徵合理把握發展服務外包的定位,形成一個錯位競爭的局面。具體而言,一是各個地區應根據當地生產型服務外包的需要積極引進技術和培養人才,打造核心競爭力;二是對於新型服務外包,各地應努力通過區域性的合作形成產業集聚、產業集群,打造區域品牌。我們可以大膽設想,目前僅僅是設想,在南京,打造軟體外包中心;在杭州,打造金融外包中心;在南昌,打造家裝設計外包中心;在溫州,打造工業設計外包中心 ……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各地政府積極營造服務外包發展的良好氛圍,非常重要。各地政府應積極落實各項政策,積極通過與服務外包企業的對話完善社會服務體系。
記者:2008年,北京服務貿易總額佔全國的比重約為20%,北京為何在服務外包領域發展迅速?
鄭雄偉: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優良,具有發展服務外包的地域優勢、政策優勢、資本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等。在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城市交通發達,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為服務外包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首都的北京具有巨大的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國家「211」、「985」高校有十幾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名校享譽海內外;作為首都,北京地區發展服務外包的金融資本非常雄厚,市政府推動服務外包發展的各項政策也非常優惠。
這些優勢也使得北京發展服務外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以說,北京市「對高科技服務外包企業創業環境的塑造、吸引人才的各項優惠措施、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專項基金、有關服務外包的各種認證體系的完善、民營教育培訓機構的集聚和蓬勃發展」,為我國其他地區發展服務外包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鑒的經驗。
⑷ 產品內貿易對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貿易分工有何影響
產品內貿易對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貿易分工的影響有:
1、內部貿易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2、內部貿易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自由化。
3、內部貿易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國際分工。
4、內部貿易影響國際貿易商品構成和流向。
5、內部貿易促進了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
⑸ 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一、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發展速度的影響從國際貿易發展來看,在國際分工發展快的時期,國際貿易也發展快;相反,在國際分工緩慢發展時期,國際貿易也發展較慢或處於停滯狀態。因此,國際分工是當代國際貿易發展的主動力。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由於形成了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其對外貿易出現高漲,其在資本主義世界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從1820年的18%,提高到1870年的22%,而且貿易的增長還超過了生產的增長。相反,在]913—1938年間,世界生產發展緩慢,國際分工處於停滯狀態,國際貿易量在這個時期年平均增長率極低,只有0.7%。二次戰後,國際分工又有了飛速的發展,國際貿易量的發展速度也加快了,並快於以前各個時期。1948—1973年,年平均增長率為7.8%。二、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地區分布的影響國際貿易地區分布是指—一國或地區的對外貿易額在世界國際貿易額中所佔的比重,由此確定—國或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處的地位。國際分工對於國際貿易地區分布有直接的影響。國際分工發展的過程表明,在國際分工處於中心地位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也占據主要地位。從18世紀到19世紀末,英國—直處於國際分工中心國家的地位,它在資本主義世界對外貿易中一直獨占鰲頭。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國際貿易總額中所佔比重1820年為18%,1870年上升到22%。隨著其他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高,英國地位在逐步下降,但直到1925年它在國際貿易中仍佔15%。從19世紀末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國際分工的中心國家,他們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一直居於支配地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出口中所佔比重1950年為60.8%,1980年為62.5%,1985年又上升到69.9%。三、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地理方向的影響各國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與各國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變化。19世紀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宗主國同殖民地等落後國家之間的分工,即前者出口工業品,後者出口農礦產品,我們叫它垂直型分工。這種分工形式決定了當時國際貿易主要在殖民地同宗主國這兩類國家間進行。二次大戰後,國際分工發生了變化,從出口製成品、進口原料為主變為工業部門生產專業化協作為主了,即從垂直型分工變為水平型分工。國際貿易的地理方向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變為以發達國家間的貿易居主導地位,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變為次要。從1913—1984年,前者在整個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從43%上升到52%,而後者從52%下降到17.1%。四、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的商品結構的影響隨著國際分工的發展,使國際商品結構與各國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發生變化。二次大戰後,這種變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超過初級產品所佔的比重次大戰前.由於殖民主義宗主國與殖民地落後國家的國際分工以垂直型分工為主,故初級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一直高於製成品。從1953年起,工業製成品貿易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超過初級產品貿易所佔比重。(二)發展中國家出口中的工業製成品增長隨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分工形式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出口中的工業製成品不斷增加,所佔比重從1970年的16.3%提高到1987年的49.6%。發展中國家出口製成品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重也從1970年的5.5%提高到1987年的14.5%。(三)中間性機械產品的比重提高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跨國公司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強,工業內部、公司內部貿易增加,中間性機械產品在整個機械工業製成品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在各主要發達國家製成品貿易中占據很高比例。例如1972年,英國佔81.9%,聯邦德國佔76.0%,加拿大佔3.5%,美國佔57.3%。(四)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貿易在近年來,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有了迅速的發展。服務貿易在各發達國家對外貿易中都占很大比例。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67年的700——900億美元劇增到1987年的9600億美元。五、國際分工對國際貿易利益的影響國際分工可以擴大整個國際社會勞動的范圍,發展社會勞動的種類,使貿易參加國可以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有利於世界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節約全世界的勞動時間,從而提高國際社會的生產力。因此,國際分工的發展是一個進步的過程。但是,由於國際分工的產生與發展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進行的,它代表了生產力發展的進步過程;同時,也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因此,國際分工也成為舊的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本主義國際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之間的分工是比較平等或平等的關系。但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分工卻是中心和外圍的關系,兩者之間具有控制與被控制、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在這種不平等的分工關系中,發達國家享有國際貿易的大部分利益。發達國家憑借自己在市場上的獨佔地位,在國際貿易中高價賣出,低價買進,進行不平等交換;通過對外貿易,轉嫁經濟危機,把國際貿易中的利益大部分,有時甚至是全部占為已有,使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大大影響了經濟發展。二次大戰後,隨著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民族工業的不斷發展,隨著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的不斷斗爭,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改善,貿易利益隨之增多,但是還未發生根本性、實質性的變化。六、國際分工對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也叫對外貿易系數。它是—國對外貿易額(出口額與進口額之和)在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國際分工:的發展使各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首先,隨著國際分工的發展,尤其是二次戰後國際分工的深化發展,整個世界貿易依存度都在不斷地提高。世界出口依存度已從1950年的8.5%提高到1980年的17.1%。它表明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發展,世界經濟生活在不斷地國際化。其次,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發展,國際分工已成為各國國民經濟運轉的一個必需條件,國際貿易的重要性有了顯著的增加。不同類型的國、家的出口依存度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增長。從1950年到1980年間,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依存度從7.7%增到26.8%,原蘇聯及東歐國家從4.6%增長到9.3%。此外,隨著國際分:正的深化發展,也使貿易方式向著多樣化發展。⑹ 當前世界經濟結構調整有什麼特點對未來世界經濟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
國際經濟結構調整一、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金融國際化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推動了資本、生產、技術、服務、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快速流動,使世界各經濟體的經濟聯系日益加深,使國際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新的特徵與運行機制。
(一)國際經濟結構調整主體多元化,「金磚四國」表現不俗
2003年到2006年,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連續增長最快的4年。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按實際匯率計算達到3.8%;世界貿易量增長了 9.4%,對外直接投資增長了22%,達1.2萬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本輪世界經濟繁榮中,發展中經濟體出現了全面振興。據IMF數據,2006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7.3%,高出世界總體增速3.5個百分點;從2001年到2006年,發展中國家GDP佔全球比重從20%上升到了25%,對全球貢獻率為30%,按PPP計算超過50%。原因在於:一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得益於資源領域的投資和自身發展能力增強,經濟進入加快增長期;二是中東國家得益於石油收入和貿易順差,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更多的勞動人口提供長期穩定的工作機會,年均經濟增速從過去的3%左右提高到目前的6%;三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正在經歷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強勁的經濟增長,2006年經濟增長率達5.2%;四是拉美經濟穩步增長,主要大國削減公共支出、減少財政赤字、降低利率,鼓勵私人投資,承受外部沖擊的能力日漸增強,2006年經濟增長5.3%;五是亞洲發展中經濟體表現出色,雖然泰國出現了短暫的金融動盪,東盟經濟總體穩健,四小龍經濟增長較快,2006年亞洲(日本以外)經濟增長8.3%;六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金磚四國」成為美國之外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又一主要動力,有研究報告預測,今後5年它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將超過G7集團。
(二)結構調整的不平衡催生了流動性泛濫,導致全球性資產市場泡沫化
2007年,全球經濟盡管有所放緩,但仍高位運行。同時,各經濟體的結構不平衡問題依舊嚴峻。這種不平衡最主要表現在貿易不平衡上,美國的貿易逆差連年擴張,短短幾年翻了一番。這種不平衡反映出深層次的結構不平衡,美國的儲蓄相對不足,而其他國家消費相對不足,同時低端產業由美國向其他國家轉移。正是由於這種錯位和產業轉移,才造成貿易的不平衡。 從目前情況看,流動性泛濫並沒有體現在消費者物價指數當中,經過連續不斷的加息和收縮流動性,主要經濟體的消費物價指數目前增幅相對溫和。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多數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主要是由服務價格(特別是與居住相關的服務價格,如租金等)帶動上漲的,而可貿易商品(不包括原材料及能源)的價格卻由於全球化和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呈現下降態勢。但是,流動性泛濫在資產泡沫化方面得到真正體現。不但房地產價格在經歷宏觀調控之後仍頑強上漲(美國房地產價格仍維持在歷史高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而且股票市場不斷將泡沫化引向新的高度。2006年度,全球股票市場漲幅將近20%,並且已經超越了2000年初創造的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商品市場在流動性的支持下一直高位運行。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反彈,可能觸動商品市場,富裕流動性將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反彈,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綜合因素導致全球資產市場泡沫化。
(三)新一輪結構調整凸顯了產品價值鏈分工和要素分工特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特別是隨著FDI的增長和跨國公司的全球布局,傳統意義上以商品貿易為基礎的國際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國際分工逐步深入到了企業內部,分工方式由產業間分工向產業內部產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呈現出產業間分工、產業內產品分工和要素分工並存的新模式。主要有三種表現:
一是全球產業內貿易的迅速增長。產業內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既進口又出口同一種產品的現象。從世界范圍來看,產業內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根據聯合國貿發中心的統計,20世紀90年代產業內貿易額已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4-1/3。同時,產業內貿易在各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是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分工的微觀主體。在國際分工新模式中,跨國公司扮演著全球生產和交換的「組織者」的角色。從目前全球價值鏈內部分工的地位來看,全球價值鏈的推動者主要是行業中處於領導地位的大跨國公司。跨國公司全球化生產帶動了公司內部貿易的發展,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世界投資報告》(1999),美國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在其進出口總額中占據了較大比重,特別是在化學、機械、電子、運輸設備等原材料和中間品標准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製造業部門,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貿易關系更為密切。這表明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並不僅僅是為了爭奪某一市場,而是要服從其全球競爭的需要。
三是產品價值鏈分工導致生產的「分節化」,改變了資源配置方式。在產品內部,當分工形式從勞動密集生產環節向資本技術密集生產環節升級,由產品組裝環節向核心零部件環節轉移時,產品的「分節化」生產得以實現。產品不同生產環節可以在不同國家進行,這改變了產品生產只能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生產的傳統方式。目前,已經出現的一種貿易流現象:新興工業國家出口中間品和資本品--中國出口成品--發達國家,反映的就是在全球化形勢下新的資源配置方式。
(四)貿易總量增長,結構優化,發展中國家貢獻增加
貿易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態和核心內容。經濟全球化帶動了國際貿易自由化,在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協調下,世界范圍內的關稅水平大幅下降,非關稅壁壘受到約束,從而為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創造了有利環境。在總量擴張的同時,隨著全球產業結構的升級,國際貿易結構不斷改善。世界各國工業化總體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全球工業品生產和消費的迅猛增長,使工業製成品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初級產品的比重逐步下降。此外,世界貨物貿易的發展帶動了發展中國家出口增長:按名義價格計算,2006年發展中國家的貨物出口額增長了20%,達4.27萬億美元,在世界貨物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6%,為歷史最高水平;進口額增長了17%,在世界貨物進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1%,為近二三十年的最高水平。
(五)國際直接投資地區間分配不均衡,服務業是FDI流入的主要產業
據聯合國初步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高達1.5萬億美元,超過此前2000年的1.4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7年,弱勢美元促使更多外國投資流入美國,使美國成為最大FDI引資國,估計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1930億美元。英國緊隨其後,約1710億美元,成為第二大新增外國投資接收國,法國以1230億美元位居第三。歐盟是吸引FDI最多的地區,佔全部外國投資額的40%。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其金額達670億美元,較2006年的690億美元略有下滑。2007年,富國和窮國在吸引FDI方面均有增長的同時,全球很多地區的跨境並購表現活躍。 生產性服務業跨國轉移成為新一輪國際投資的突出特徵,服務業跨國投資在全球FDI總存量中佔60%,在當年流量中也超過一半。世界跨國公司向服務業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目前世界500強中一半以上為服務業跨國公司,其中製造業相當一部分收入也是依靠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相互融合,創造出全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了外包的發展。2006年全球外包業加快重組,總規模估計達8600億美元。向低成本、高素質人才的發展中國家的離岸外包迅猛發展,外包業務種類擴大到軟體、後台服務、呼叫中心、研發設計等,服務外包豐富了產品供應量的內涵,成為服務轉移的重要形式。
(六)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快速發展
1、貿易領域的國際協調
國際貿易領域的多邊協調主要是由WTO推動的。同時,在雙邊和地區層面,各種「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訂和實施使貿易領域的國際協調手段和渠道不斷豐富、完善。
2、投資領域的國際協調
在各國和各國際組織的共同努力下,投資領域的國際協調機制已經初步建立:(1)在多邊層面,自烏拉圭回合簽訂了《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以來,WTO投資政策的國際協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在雙邊層面,投資領域的國際協調主要通過各國之間締結的雙邊投資協定(BITs)來實現。(3)在地區層面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區域性(包括外資流入較少的南亞、西亞和西非)經濟組織都進行了有關投資自由化的談判,並達成了相應的框架協議或旨在促進資本流動的合作計劃。
3、競爭政策的國際協調
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使競爭政策國際協調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盡管國際競爭政策仍然「缺位」,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意識到了制定全球性競爭法規的必要性,正著手開展多個層次、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二、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
(一)參與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體不斷增多,「金磚四國」繼續成為亮點
為適應全球化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的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未來必將有更多國家主動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結構調整,其經濟結構調整將緊緊圍繞扶「新」、扶「高」、扶「大」、扶「名牌」的調整方向進行。扶「新」。就是大力扶持新的增長點,帶動行業結構優化;扶「高」。就是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技術結構升級;扶「大」。就是扶持企業擴大規模,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實現規模經濟;扶「名牌」。就是扶持名牌產品,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競爭能力。除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之外,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體不但更趨多元化,而且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將繼續通過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全面增長;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金磚四國」繼續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亮點,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二)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非均衡性仍然存在
經濟結構調整的不平衡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對貨幣體系的影響在於,流動性泛濫,這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
(三)結構調整進一步向服務型經濟轉型,資本流動呈現水平型
國際資本流動對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結構調整的知識型服務型特徵都很明顯。目前,服務業佔世界GDP的比重已達68%,生產性服務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迅速發展與升級使國際競爭從成本和價格的競爭過渡到技術與品牌的競爭,再演變到了產品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成為決定各國在世界產業鏈和價值鏈地位的關鍵因素。從中長期看,製造業在後工業化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應逐步相對下降。 從資本流動趨勢看,發達國家既是資本提供方,也是資本使用方,國際資本流動呈水平型。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成為資本流動的兩大主要方向。從國際資本流動的結構變化看,未來幾年國際資本有可能增加對發展中經濟體或發展中地區流動,特別是向那些正在採取較大開放政策措施的國家和地區流動。
(四)結構調整的區域化特徵增強,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抬頭
在此輪結構調整中,不少國家通過雙邊、多邊或自由貿易區談判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改變區域內的經濟關系,建立保證區域經濟增長的新結構。區域一體化組織最大的特點是「對內自由,對外保護」,因而,區域性組織的發展一方面通過「貿易與投資的創造效應」,有利於實現區域內的優勢互補,提高區域內部分工水平,促進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從而帶動區域內部投資與貿易的增長;另一方面,區域性貿易壁壘對非成員國的進口構成了障礙,對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區域化和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既相互促動,又相互制約。通過地區內部利益整合,在區域層次上實現全球化帶來的部分主權讓渡要求,這不失為一條有效而可行的道路。然而,盡管區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減少了WTO多邊貿易談判的層級,但在現行談判機制下,WTO多邊貿易談判一定程度上成為區域一體化組織彰顯地區利益的平台,區域一體化組織日益增強的談判勢力及其對地區利益的維護常常使談判陷入僵局,從而對多邊國際協調機制及其有效性帶來新的挑戰。
(五)此輪結構調整將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競爭力的差距拉大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發展中,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處於主導和優勢地位,但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科技、市場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仍在起基本作用。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和機遇,少數發展中國家將發揮比較優勢,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提升產業結構,成為又一批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但由於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尚未完成,高技術產業尚處於初始階段或雖已起步但尚未形成規模效益,其國民經濟主要成分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國際競爭力較弱,因此,各個國家在參與全球化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還可能拉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差距。
(六)跨國公司將繼續發展,但受約束大,政府和社會力量增強
上世紀的90年代以來,跨國企業兼並、收購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都超過了歷史記錄。一個新企業或新經濟發展的利潤空間很小,基本被跨國公司壟斷,要發展新的跨國公司,進入的門檻條件也越來越高,甚至超過了國家經濟的承受能力和本國市場所能夠提供的規模和利潤。跨國公司在某種意義上開始壟斷世界市場份額,而不再是繼續投資,因此而導致跨國公司發展與非跨國公司發展之間差異拉大,非跨國公司逐漸被納入跨國公司的國際分工體系,因此而形成等級分類和控制的發展模式,這在21世紀初將更加明顯。從這個意義上講,後起國家那種試圖全面追趕的跨越式戰略可能不能實現,或者實現的難度很大。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跨國公司受到的約束也在增加。跨國公司如果不能解決自身造成的經濟、金融矛盾和危機,各國政府之間的政策協調和干預就會趨向加強,這在網路和金融時代,這個問題將明顯化。最後,政府、企業和其他組織將共同參與全球化經濟新規則的制定和舊規則的修改、完善,有可能建立對經濟全球化的指導方針。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游戲規則也不再被發達國家所壟斷。
⑺ 如何全面理解全球價值鏈分工這一現象其對全球產業結構的影響是什麼
價值鏈分工是指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下,一種產品的設計、原材料提供、中間品生產與組裝,成品銷售、回收等所有生產環節在全球范圍內分工,伴有中間品的進口和最終產品出口的國際分工形式。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全球產業分工,產業轉移,產業升級,對我國沿海經濟的影響
[編輯本段]國際分工的類型
1、按參加國際分工的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技術水平和工業發展情況的差異來分類,可劃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國際分工形式。
(1)垂直型國際分工
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對稱。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指部分國家供給初級原料,而另一部分國家供給製成品的分工型態,如發展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發達國家生產工業製成品,這是不同國家在不同產業間的垂直分工。原一種產品從原料到製成品,須經多次加工。經濟越發達,分工越細密,產品越復雜,工業化程度越高,產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經過初加工的為初級產品,經過多次加工最後成為製成品。初級產品與製成品這兩類產業的生產過程構成垂直聯系,彼此互為市場。另一種是指同一產業內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產品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產品之間的國際分工,或同一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工序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工序之間的國際分工,這是相同產業內部因技術差距所引致的國際分工。從歷史上看,19世紀形成的國際分工是一種垂直型的國際分工。當時英國等少數國家是工業國,絕大多數不發達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農業國,工業先進國家按自己的需要強迫落後的農業國進行分工,形成工業國支配農業國,農業國依附工業國的國際分工格局。迄今為止,工業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業製成品的情況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國際分工仍然是工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種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國際分工
經濟發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國家(如發達國家以及一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工業製成品生產上的國際分工。當代發達國家的相互貿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的。水平分工可分為產業內與產業間水平分工。前者又稱為「差異產品分工」,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廠商生產的產品雖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程度,但其外觀設計、內在質量、規格、品種、商標、牌號或價格有所差異,從而產生的國際分工和相互交換,它反映了寡佔企業的競爭和消費者偏好的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工業部門內部專業化生產程度越來越高。部門內部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種加工工藝間的分工越來越細。這種部門內水平分工不僅存在於國內,而且廣泛地存在於國與國之間。後者則是指不同產業所生產的製成品之間的國際分工和貿易。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有先有後,側重的工業部門有所不同,各國技術水平和發展狀況存在差別,因此,各類工業部門生產方面的國際分工日趨重要。各國以其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去換取非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工業製成生產之間的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國際分工。
(3)混合型國際分工
混合型國際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結合起來的國際分工方式。德國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對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品,而對發達國家則是「水平型」的。在進口中,主要是機器設備和零配件。其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西歐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國際分工按分工是在產業之間或產業內部分為:
(1)產業間國際分工
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生產的國際專業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國際分工基本上是產業間國際分工,表現在亞、非、拉國家專門生產礦物原料、農業原料及某些食品,歐美國家專門進行工業製成品的生產。
(2)產業內部國際分工
相同生產部門內部各分部門之間的生產專業化。二次大戰發生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對當代國際分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國際分工的形式和趨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突出地表現在使國際分工的形式從過去的部門間專業化向部門內專業化方向迅速發展起來。這主要是由於科技進步使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級差化不斷加強,不僅產品品種規格更加多樣化,而且產品的生產過程也進一步復雜化。這就需要採用各種專門的設備和工藝,以達到商品的特定技術要求和質量要求,而一般來說所需要專用設備的數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較高。同時,為了達到產品的技術和質量要求還必須進行大規模的科學實驗和研究,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費用。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進行大量生產在經濟上才能有利。但這些往往又與同一國的有限市場和資金設備以及技術力量發生了矛盾,這就促進各國在部門內部生產專業化迅速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