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平原造林的最新國家政策
平原造林應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建議
市人大代表禹學河在《加快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議案》中建議,結合首都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推進林下經濟發展,讓平原造林項目具有生態效益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具體包括三點建議:堅持現有補貼政策、開展公司化運作、對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進行統一規劃並制定相關扶持政策。
背景
北京正在進行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為加快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通過統籌規劃、分布實施、政策補貼等各項有效措施,百萬畝造林工程進展迅速,僅去年,平原造林面積就達36.4萬畝。但本市發展林下經濟也面臨著缺乏整體規劃、產業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偏小、產業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條件滯後等問題。
意義
「讓平原造林林下生『金』,是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雙贏。」禹學河表示。他介紹說,林下經濟是以林地資源、林下空間和林業生態環境為依託,以林下種植、養殖、採集、景觀為主要形式,開發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的復合生產經營活動。發展林下經濟對於轉變林業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具有現實意義。
案例
去年,大興區長子營鎮西北台村嘗試利用村裡1100畝平原造林林下空間發展林下經濟。該村在市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指導下,建起了五穀雜糧休閑養生基地,實施五區建設,即谷類、雜糧區,引種新谷1號小米、黍子等谷類及綠豆、紅小豆等新品種食用豆300畝;油類觀賞區,從內蒙古引種油葵200畝,建成了長子營最大的油類觀賞區;葯材種植區,引種黃芩等中葯材300畝;牧草苜蓿放養區,引種小黑麥、苜蓿等,散養宮廷黃雞;保種實驗區,引進適用林下種植的新品種進行試種、試驗、育種。一年來,通過林下經濟,不僅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還安排30餘名村民就業。
『貳』 林下經濟建設用地政策
發展林下經濟不僅有效推進了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為林區百姓增收致富。目前,北京正大力開展百萬畝造林工程,充分利用林下閑置的空間發展養殖業,解決了養殖用地與種植業爭地的矛盾,節約了大量土地。林下養殖,使人禽隔離,減少禽類疾病的影響。林木也為畜禽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林木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動物的「天然氧吧」。動物排泄物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等又作為林木的葉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進其生長。除了養殖森林雞,林下還能種植板藍根、蒲公英等中葯材,產生更多經濟效益。
林下經濟首先是增加土地使用率,在有限土地資源下增大了產出;其次是林下養雞解決了除草、除雜、病蟲害等多方面的問題。第三就是林下產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最後就是雞糞及粉碎的玉米植株增強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苗木的長勢,在苗圃內部產生了有效的良性循環。林下種植養殖只要用心經營,肯定就有收獲。養雞不用鋤草、防蟲,這些都是雞營養豐富的食料;不用買化肥,雞糞就是地肥。林地生產投入減少,產值自然增加。
『叄』 林下經濟2021年政策
法律分析: 在不對現有森林、林木造成破壞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優先在商品林、核桃等退耕還林地中發展林下經濟,以充分發揮林地生產潛力,提高林地綜合效益,進一步科學布局林下種植、養殖、採集、休閑等產業的區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第五條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肆』 林下養殖政策
農民在林下搞養殖(蛋雞),國家有以下方面的優惠政策:
一、國家對畜牧業用地、用水、用電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首先,在用地方面,政策規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合理安排畜牧業生產用地,對規模養豬場(小區)生產和管理設施、附屬建築物,視為農業用地,並納入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優先安排;其次,在用水方面,水利部門對規模養豬場(小區)用水免收地下水資源費;再次,在用電方面,電力部門對畜禽養殖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
二、國家有專門的畜牧標准化規模養殖支持政策。 支持資金主要用於養殖場(小區)水電路改造、糞污處理、防疫、擠奶、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等。
『伍』 國家對生態農業的扶持政策
1、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獎勵
農業企業獲得國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稱號的,分別一次性獎勵12萬元、6萬元、2.5萬元,獲得市級生態精品農業示範企業稱號的,一次性獎勵0.2萬元。
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國家、省、市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的,分別一次性獎勵6萬元、3萬元、1.5萬元。
獲得省級示範性家庭農(林)場、市級(生態精品)農業示範家庭農(林)場稱號的,分別一次性獎勵2萬元、0.2萬元。
2.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獎勵
對農業經營主體首次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每個產品給予一次性獎勵1萬元,同一個經營主體進行系列產品認證的,每增加一個產品獎勵0.5萬元;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每個農產品獎勵3萬元;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每個農產品獎勵5萬元;農業經營主體對已通過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認證的農產品進行正常續證的,分別獎勵0.5萬元、1萬元和2萬元;農業部地理標志農產品申報成功的獎勵30萬元。
鼓勵初級農產品生產主體推行農產品產地准出管理與追溯體系建設,對創建達標的獎勵2萬元。
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制定企業標准,對制定企業標准並報行業主管部門備案的,每個標准給予一次性獎勵1萬元。
獲得市級生態精品農產品稱號的,每個產品一次性獎勵0.1萬元。
3、生態精品農產品參評活動獎勵
對農業經營主體參加農產品評獎活動,獲得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辦的國家級金獎,每個產品一次性獎勵5萬元;獲得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辦的國家級銀獎和省級政府(包括省政府組成部門)主辦的省級金獎,每個產品一次性獎勵2萬元。
4、生態畜牧業獎
鼓勵發展食草動物養殖。對常年存欄牛30頭以上、羊60頭以上、兔400隻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1萬元。
鼓勵農戶利用林地、果園、茶園等放養生態家禽。對常年存欄2000隻以上的,給予一次性補助1萬元。
鼓勵發展蜜蜂養殖。對新增養殖存欄20箱以上,每箱補助100元。
5、新興中葯材產業獎勵
新發展白術、元胡、溫鬱金種植,連片5畝以上的中葯材基地,每畝補助500元。
新發展黃精、何首烏種植,連片5畝以上的中葯材基地,每畝補助800元。
對能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的中葯材產業(包括保健品)種植基地給予專項補助,具體扶持政策另行制定。
6、生態精品水果基地建設獎勵
新建雲-和雪梨、甜橘柚、白枇杷基地連片5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1000元;新建桃基地連片5畝以上的給予補助,密植型桃基地每畝一次性補助1000元,開張型桃基地每畝一次性補助600元。
對低產老梨園進行改造提升連片1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800元。
對雲-和雪梨基地實施三年一輪的撫育改造補助,連片5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400元,新建基地需滿3年以後(含3年)方可申報。
7、生態綠茶產業獎勵
對新建茶葉基地連片5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400元。支持小型茶葉加工廠提升改造,每年擇優扶持5家,每家一次性補助5萬元。
8、鼓勵扶持雲-和黑木耳與珍稀菌基地建設對新建雲-和黑木耳、珍稀菌標准化基地連片達到3萬棒以上且每畝不少於8000棒的,每畝一次性補助2000元。
9、蔬菜基地建設獎勵
發展蔬菜基地連片3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給予有機生物肥購置補貼200元。
10、油茶、香榧基地建設獎勵
新建良種油茶、香榧基地連片1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300元。
改造低產油茶林連片2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100元。
11、原料林基地建設獎勵
對原料林和景觀林苗圃業主給予扶持,裸根苗苗圃每畝一次性補助500元,容器苗每株補助0.2元。
12、林下經濟基地建設獎勵
扶持林下中葯材種植基地。多年生連片種植1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600元;一年生連片2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300元。
13、鼓勵扶持板栗基地高效復合經營改造。對開展板栗基地高效復合經營改造且連片面積2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600元。
『陸』 科右前旗2022年對林糧間作,林下經濟有什麼新規
規則如下。
主要任務。一是鼓勵林下種植產業發展。二是鼓勵林下養殖產業發展。三是鼓勵林下三產融合發展。主要發展模式。一是林下種植模式,包括林糧(油、棉)模式、林葯模式、林菜(菌)模式、林花(草)模式。二是林下養殖模式,包括林下蚯蚓養殖模式、林下禽類養殖模式、林下蜜蜂養殖模式。三是林下三產融合休閑康養模式,包括林下休閑觀光模式、林下康養度假模式、林下戶外運動模式。
科右前旗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下轄旗,地處興安盟中西部,境內有蒙、漢、滿、朝鮮等13個民族。其北部是大興安嶺山脈,其餘大都是淺山丘陵,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境內有蘇聯紅軍紀念塔、索倫慘案烈士碑等旅遊景點,曾獲得「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
『柒』 我國生態政策有哪些
1、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獎勵
2.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獎勵
3、生態精品農產品參評活動獎勵
4、生態畜牧業獎勵
5、新興中葯材產業獎勵
6、生態精品水果基地建設獎勵
7、生態綠茶產業獎勵
8、鼓勵扶持雲-和黑木耳與珍稀菌基地建設對新建雲-和黑木耳、珍稀菌標准化基地連片達到3萬棒以上且每畝不少於8000棒的,每畝一次性補助2000元。
9、蔬菜基地建設獎勵
10、油茶、香榧基地建設獎勵
11、原料林基地建設獎勵
12、林下經濟基地建設獎勵
13、鼓勵扶持板栗基地高效復合經營改造。對開展板栗基地高效復合經營改造且連片面積2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600元。
14、農產品營銷獎勵
15、農業科技創新獎勵
16、農業「三新」技術示範推廣獎勵
17、農家樂提升轉型獎勵
18、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獎勵
19、來料加工業獎勵
國家對生態農業扶持政策是非常多的,包括各種農業生產的補貼、農業生態項目的稅收優惠等。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生態的建設,好的生態環境對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而農業生態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織部分,我國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鼓勵生態農業的發展。
我國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有哪些
大氣污染問題、水環境污染問題、垃圾處理問題、土地荒漠化和沙災問題、水土流失問題、旱災和水災問題、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WTO與環境問題、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問題等。
治理:把環保工作落到實處,要靠科學的機制。環保工作機制是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環保部門對政府環保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相關部門分工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條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捌』 林下種植葯材國家補助政策
法律分析:目前國家林業局在廣東、江西、黑龍江、四川等省份開啟動了林下種植補貼工作,2015年中央財政對林下種植中葯材補助資金為3.8億元,各地補貼標准都不一樣,基本在100元/畝-500元/畝之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第三條 保護、培育、利用森林資源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保育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實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完成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和森林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並公開考核結果。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需要,建立林長制。
第五條 國家採取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措施,支持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森林生態保護修復的投入,促進林業發展。
『玖』 林下種植葯材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中央財政對林下種植中葯材補助試點資金3.8億元,在各個地方,對林下種植葯材的補貼標准都不一樣,基本是在100-500元/畝之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九條 開墾未利用的土地,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可開墾的區域內,經依法批准後進行。禁止毀壞森林、草原開墾耕地,禁止圍湖造田和侵佔江河灘地。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破壞生態環境開墾、圍墾的土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還牧、還湖。
第四十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土地整理。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
第四十二條 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土地破壞,用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復墾;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專項用於土地復墾。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於農業。
『拾』 政府對林業局林下經濟有哪些相應政策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2〕42號),各地會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主要是組織申報「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林下經濟示範項目」等,對於符合條件申報成功的,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