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上海經濟那麼發達,高校雲集,卻沒有知名互聯網公司
上海的經濟實力強大,高效也很多,科研技術很強。2017年上海GDP30133億元,名列我國各城市之首,經濟實力雄厚。同時,上海擁有向復旦、上海交大、同濟等中國著名學府,科研實力強大。但擁有如此實力的上海,卻沒有在本次互聯網科技大潮中誕生與其實力相匹配著名的科技企業。
(上海最大企業——上汽集團)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上海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沒法提供互聯網科技創新的環境。
Ⅱ 深圳和上海那個發達
上海面積大,深圳發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方面深圳在總量方面還與上海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GDP和稅收,上海土地面積大,國央企多,比如上海煙草一家企業2016年就納稅760億了。
2、人口方面國家規劃上海打造為與紐約和東京等同的超大型城市,但近年深圳很特別,一個2200萬的移民城市,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且每年還流入60萬人口,創新創業科技全線崛起,讓深圳表現出了全球都找不到的類同氣質。現在深圳代表的是中國的形象,活力,年輕,創新,文明。
3、國際品牌方面深圳一大批國內國際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慢慢發展起來了。上市公司市值得已經超過了上海一倍,未來五年至十年甚至有可能超過坐擁二桶油,四大行的北京。深圳總量在未來也可能會超過上海,深圳的目標是世界一線城市,在經濟方面與紐約東京一爭高下。很多人預言2043年左右,深圳會成城市人口和經濟總量世界第一大城市。綜上所述,深圳的經濟發達程度更高!當然僅僅指經濟方面,之外的其它城市要素方面,上海依然是深圳不可逾越的高峰。
1、實體經濟發展:上海總量領先、深圳增速超前報告顯示,第二產業發展方面,2016年上海位居第一,增加值達到7994億元,深圳增長速度最快,達到7%,與上海差距由2015年的近800億元縮短至不足300億元。2、對外經濟發展:上海占優,京深企穩良好的對外經濟發展亦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上海作為中國外向經濟發展的窗口之一,再加之自貿區等紅利的疊加效應,對外經濟發展處於領先地位——2016年對外貿易及出口乃至FDI方面相對表現均更加優異。
Ⅲ 上海都有什麼經濟支柱啊,為什麼GDP這么高
經濟支柱:
1、金融:金融業占據2014年全市GDP的13.9%,僅次於工業、批發零售業。從2014年上海市第三產業稅收百強來看 ,42家金融企業入圍,占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合計數的50%。
2、商貿:2017,自由貿易港建設首先會帶動國際中轉貿易、離岸貿易的發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國際轉口貿易份額,優化貿易結構,促進貿易轉型升級。
3、汽車:上海汽車工業的騰飛則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春風,上海大眾轎車合資項目的成功,領汽車製造業一舉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4、成套設備:成套設備是指為生產某些產品或完成一定任務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設備。如電站成套設備、煉鋼成套設備、棉布生產成套設備、劇場舞台成套設備等。、
5、房地產: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05415百萬元,同比增長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70903百萬元,同比增長6.9%。
GDP高的原因:實體經濟領域,在上海仍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上海工業生產處於良好狀態。工業領域,新動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車、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速高達29.6%,成為新興產業中增長勢頭最迅猛的行業。
(3)上海的實體經濟怎麼樣擴展閱讀:
市統計局介紹,從吸引外資的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合同外資和實到外資大幅增長,是上海利用外資實現「雙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本市第二產業簽訂外資合同金額同比增長4.1倍;第二產業實到外資金額增長1.2倍。而第三產業實到外資結構繼續優化,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實到外資均實現較快增長。
2018年以來,外資總部也在加快向上海集聚,上半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7家,累計達到624家,新設外資研發中心8家,累計達到434家。
對外貿易方面,據統計,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6160.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其中,進口9788.96億元,增長5.1%;出口6371.81億元,增長1.8%。外貿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緩,但整體仍保持穩定。
對於下階段對外經濟的走勢,市統計局分析指出,雖然國際貿易關系緊張等因素可能對跨國投資產生沖擊,但隨著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實施,外資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預計下半年實到外資、合同外資將有望繼續實現增長。而對於中美貿易摩擦對進出口貿易的後續影響,上海將密切跟蹤、加強研判、積極應對。
上海市統計局指出,今年以來上海總體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持續向好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Ⅳ 上海七浦路商圈復市近一月,當地消費力如何
許多人關注到,上海七浦路商圈復市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那麼當地的消費能力其實也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上海本來就是經濟的魔都,大家都知道上海本地的消費能力非常的好。對於許多的外地人來說,在上海這個地區都難以生存。那麼關注七浦路商圈的動態,我們也可以發現上海的商業能力的確非常的繁華,對於上海這個地區來說,就是有很多的商業帶動當地的經濟的。
在上海,我們可以見到在其他地方見不到的美景,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夜生活幾乎是不會停止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想要去上海這個地方,就是看中了當地的消費能力,並且能夠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Ⅳ 上海GDP的組成中,哪些產業貢獻最大
工業,服務業和金融,這三大產業對於上海來說,構成了GDP的主體部分。
論基礎來看的話,上海是靠工業和建築業發跡起來的工業城市,直到今天也是,過去30年、60年、100年乃至150年,上海都是中國第一工業城市,2013年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69.64億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固定會址一直是上海,可以說,工業在上海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發展軌跡同香港相似,發展模式的轉變已經有目共睹。
傳統的工業增加值佔比逐漸降低,注意,是增加值佔比降低,說明上海的工業增長依然強勁,只是這種強勁優勢逐漸被商貿和金融和服務業取代。
舉個小栗子,上海給人的感覺就是,你能得到真正的貼心服務,交通的方便,應有盡有的物品提供,展會,演唱會。還有沒有在意的地方做足的那些微小的人性化。舉例來說,上海圖書館,在各個地方都有分館,有24小時自助借還亭。
綜合來說,以「造東西」為核心任務的實體經濟是上海經濟的基礎。
從工業和物流業的角度說,這是中國最大氣的城市,從整個城市所展現出來的開放性來說,他又是中國最包容的城市。
2018年上海GDP總量為32679.97億元,排名全國城市第一,其中第一產業為104.37億元,同比下降6.9%,第二產業為9732.54億元,同比增長1.8%,第三產業為22842.96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三產業佔GDP總量69.9%。
主要行業創造的GDP 工業創造的GDP為8694.95億元,同比增長1.9%。
社會 服務業創造的GDP為8490.73億元,同比增長14.8%。
金融業創造的GDP為5781.63億元,同比增長5.7%。
批發和零售業創造的GDP為4581.49億元,同比增長3.3%。
房地產創造的GDP為1992.52億元,同比增長4.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物流)創造的GDP為1533.36億元,同比增長10.4%。
住宿和餐飲創造的GDP為421.46億元,同比下降2.8%。
貢獻最大的是工業,創造的GDP占總GDP的26.6%。
附2018年各省/直轄市/自治區GDP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是0.3:29.8:69.9。毫無疑問,服務業成為了上海最大的產業。當然,一二三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集合。
細分一下,我們發現上海這幾個發展得較大的產業。工業,2018年增加值8694.95億元,佔比26.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佔比14%; 旅遊 產業增加值2078.64億元,佔比6.4%;金融業增加值5781.63億元,佔比17.7%;信息服務業增加值2387.87億元,佔比7.3%;建築及房地產業增加值3030億元,佔比9.3%。
因此,細分下來,上海前三大產業是工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這三個行業增加值合計19058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為58.2%。建築和房地產業的規模也是挺大的,接近佔了全市GDP的十分之一。 (上海證交所)
從上海的產業結構分布看,它是我國的重要工業基地、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尤其是很多人意料不到,上海還是一個工業城市。其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高達26.6%。這個比重放在全球看還是很高的,像美國、英國、法國的比重都低於20%。高於20%的國家不多,有德國、韓國、日本等幾個工業強國。
在上海的工業中,電子、 汽車 、石化、鋼材、機械設備是發展較大的產業,在這些行業中有多家知名企業,比如中芯國際、上汽集團、上海石化、寶武集團、上海電氣、振華重工、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等等。
房地產,金融,轉口貿易,製造業,服務業。
Ⅵ 上海金融業平均年薪超33萬元,這個行業的發展前途如何
這個行業的發展前途非常好,但未必適合所有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因為金融行業的收入差距非常大。雖然高端從業者的收入非常高,但多數人的收入其實只能維持溫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融行業本身就屬於收入跨度和能力跨度非常強的行業,我們不能只看到這個行業的高收入群體,應該用更審慎的態度來看待金融行業。
一、上海的金融業平均年薪達到了33萬元。
這是一份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報告,在報告當中,上海和北京地區的人均收入最高,上海地區的金融業從業者的年薪甚至達到了33萬元。與此同時,全國各個行業的人均工資在4萬元以上,同比增幅都在10%左右。金融行業的薪資待遇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個行業確實有一定的吸金效應。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收入跨度比較大的行業。高收入群體確實存在,但也存在倖存者偏差。
Ⅶ 上海的經濟發展有什麼變化
經濟發展堅持質量第一
公報顯示,2017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5.8%和7.5%。市統計局分析,上海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核心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增長6.4%,為近6年最快增速,工業投資增長5.3%,為近10年來最快增速;而房地產熱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揮棒作用下也顯著消減,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7.5%,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
Ⅷ 上海的實體經濟特指什麼
你好,
上海實體經濟特指上海的工業。
實體經濟是指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其功能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1. 提供基本生活資料功能。
古往今來,乃至永遠,人們總要吃飯、穿衣、行動、居住、看病、休閑等,而保證這些活動得以繼續進行的基礎,則是各式各樣的生活資料。那麼,這些生活資料是由各式各樣的實體經濟生產出來的。如果實體經濟的生產活動一旦停止了,那麼,人們各式各樣的消費活動也就得不到保障。
2.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
同樣,古往今來,乃至永遠,人們不僅要生存,而且更要發展,亦即人們不僅要生活,而且還要生活得更好。保證人們生活得更好的物質條件,是由各式各樣的更高水平的實體經濟創造出來的。如果實體經濟的更高級的生產活動一旦停止了,那麼,人們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礎。
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
3. 增強人的綜合素質的功能。
再同樣,古往今來,乃至永遠,人們不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還要使自己的素質得到全面的增強,如果實體經濟的一些特殊活動形式一旦停止了,那麼,人們也同樣會從根本上失去增強綜合素質的根基。
Ⅸ 武漢和上海哪個經濟發展更好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湖北被譽為千湖之省,武漢則是當之無愧的百湖之市,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科教基地,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武漢市轄區面積為8569平方公里,相當於1.3個上海,4個東京,5個倫敦,8個香港,11個紐約,80個巴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在經濟實力以及城區人口規模上武漢無法與上海比肩,但人們卻都習慣稱呼上海為「大上海」,武漢為「大武漢」。甚至有網友將武漢和上海做了對比,提出: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大武漢和大上海,誰是中國第一大城市?
有句話說:「十里洋場大上海,大江大湖大武漢」,新中國的改革開放讓大上海更繁榮,但大江大湖大武漢更是天造地設。中國第一大河流長江從武漢穿城而過,與其第一大支流漢水在城中相遇,極大地降低了武漢的交通成本。
武漢市擁有的大學生人口數量可是全球第一,達到了118萬。這里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成就當今的「大武漢」。那麼,武漢能跟上海相比很顯然,從目前來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Ⅹ 上海今後五年發展如何
上海今後五年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年均增長6.5%左右
上海強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強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上海經濟的重大支撐,要率先走出製造業高端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之路。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引導企業加大創新和技改投入,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智能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推進華大半導體、華為無線通訊、蔚來電動汽車、海爾智谷等引領性強、帶動性大、成長性好的重大產業項目,集聚更多的「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加快培育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葯與高端醫療器械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