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俄美德日6各國家的經濟政治外交策略
英國:
19世紀下半頁是英國最輝煌的時期。工業十分發達,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海外殖民地遍及全球。但是其他國家的工業發展使英國失去了貿易壟斷地位。十九世紀以來,各國紛紛提高進口關稅設置貿易壁壘,但是英國常年維持自由貿易導致英國開始了長達114年的有形貿易逆差,但由於無形貿易的強勢發展,英國的對外貿易始終保持順差。英國經濟增長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有明顯放緩的局面,原因有亮點:1,本身科技處發達的英國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熱情不高。2,英國殖民地廣闊,產品傾銷市場十分廣闊,產品面臨的競爭較小。
政治上這段時間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時代,政治繁榮穩定,是英國自我完善的時期,這個時期,兩黨制和社會保障等制度紛紛初現雛形。英國民主制度不斷完善。
外交方面,英國奉行光榮孤立政策,限制歐洲范圍內的潛在國家崛起,周旋於各國之間。這期間,英國不斷限製法國和俄羅斯的對外擴張。英國表示不同任何國家結盟,知道二十世紀初,英國為了限制俄羅斯在遠東的擴張,打破了光榮孤立政策,同日本結盟。後同法國結盟,開始對抗新興的德國
法國:
19世紀是法國最動盪的時期,雖然法國加強了海外擴張,但帝制和共和制、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不斷交替統治,還出現了巴黎公社。政治的動盪不安導致法國經濟放緩。整體來說,拿破崙和他的侄子給法國帶來了穩定和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也悄然在法國傳播著。但後期由於普法戰爭失敗,法國面臨巨額賠款和和不平等條約,法國元氣大傷,經濟發展繼續放緩,其經濟被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美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超越,是世界經濟的第五大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初法國經濟才恢復起來。
由於法國和德國的世仇,法德兩國長期相互對立,這大大激化了歐洲矛盾,這也讓法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二十世紀後,英法逐漸摒棄了之前的隔閡,還是共同對付新興的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後來的蘇聯。個時期法國開始了大規模海外殖民地的擴張,主要是在非洲擴張領土,並將南中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劃入自己的殖民地。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是整個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最薄弱的環節。政治腐敗,經濟蕭條,人民生活艱苦,軍事戰鬥力低下。由於大量的封建主義殘余大大限制了俄國的經濟發展,國內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俄國的工業發展緩慢,雖然經濟可以排世界第六,但同期廣闊的領土和人口眾多的國情嚴重不符。
對此,俄國政府的一貫政策就是對內高壓統治,對外擴張以轉移國內矛盾。但在中亞和高加索的擴張接收到了英國的控制,德國統一,奧匈帝國勢力深入巴爾干半島,在遠東遭日本的挫敗。俄羅斯的擴張被徹底遏制。政府無力調和國內矛盾,一戰期間,由於國家的極度腐敗,歐洲的東戰線,德奧聯軍以驚人的速度向俄羅斯內地推進,連續的戰敗最終導致俄羅斯帝國徹底崩潰,發生了二月革命。之後是十月革命,建立了蘇俄。起初蘇俄還能安守本分,發展自己的經濟。但隨著工業化的完成,蘇聯很快就有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政策。失敗的民族政策也導致蘇聯最終自食惡果,這是後話了。
美國:
美國在這個時期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美國和德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生地,科技水平也高速增長。另外美國出現了壟斷企業,最著名的就是美孚石油公司。大企業不斷涌現,而且開始走向國際,對國際經濟產生影響。
政治來說,這期間也是美國民主制度完善的時期。兩黨制出現,法律和社會制度不斷完善。美國建立起了典型的文人政治。
對外,由於美國的興起,開始對完謀求領土擴張。從美墨戰爭獲得墨西哥大批領土,二十世紀初發動了美西戰爭,炮轟日本迫使其開放口岸,從西班牙手中奪得了菲律賓。並且開始想中國滲透。另外美國還不斷向太平呀發展實力,吞並了夏威夷王國。整體來說美國能夠保持和大部分西方國家的穩定關系,但在太平洋發展過程中同日本不斷與日本發生摩擦。
德國
德國的統一比較晚,但是統一後,經濟的發展極其迅速,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德國展開,德國經濟甚至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法國,其經濟在當時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處於世界第三的位置。
德國的興起受到了法國的百般阻撓,因此德法兩國長期處於十分幾張的狀態。建國後首相俾斯麥政策更是處處針對法國。同時隨著德國經濟的崛起,德國也開始謀求海外擴張,本別再非洲,太平洋和中國拓展勢力。
但這觸動了英法俄等國的利益,而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要求重新分配世界殖民地重新洗牌。從而開始了長期對抗,最終挑起一戰,德國戰敗,經濟受到制裁,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美日和義大利比利時瓜分,而奧匈帝國解體。但最終德國還是在戰後嚴峻的經濟制裁中再次迅速崛起。
政治上德國是君主立憲制,但德國君主有極大權力。對內大力宣揚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造成了世界的不安全。
日本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迅速在國內發展,工業騰飛,資源貧瘠,但制度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還跟不上,日本經濟依然是資本主義列強的模座,為世界第8位。
政治上,日本參考德國的政治制度,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君主保有較大權利,而且同樣奉行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對外日本開始擴張,其目標很明確,首先以朝鮮半島為目標,然後是中國東北,全國中國,東南亞和全亞洲。這期間日本通在遠東擴張的俄國發生矛盾,最終以俄國失敗告終。一戰後,重新瓜分殖民地,日本獲得了太平洋德國的殖民地,開始在太平洋擴張,這期間與同樣基於太平洋地區美國產生了摩擦,也導致了後來二戰美日的戰爭。
B. 英法德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建設中的特色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革除了封建制度中不利於先進工業發展的因素,同時又通過圈地運動和拓展國內外市場獲得了大量的勞動力、原材料、銷路,並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因此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英國從君主立憲制確立以後百餘年時間里國家基本處於平穩狀態,這為輕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保證,因此英國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後期積聚了大量財富,成為這一時期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帝國。二戰結束以後英國失去了大多數殖民地以及這些地區市場的支配權,日不落帝國往昔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在歐洲的經濟力量也讓位於法德。
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可謂是一波三折,從攻佔巴士底獄到第三共和國頒布憲法的近百年時間里一直處於內憂外患的困擾中,又由於普法戰爭把生產鐵礦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割讓給了普魯士,所以在英國輝煌的百年時間里法國的經濟發展十分緩慢。但到了19世紀70年代隨著法國政局穩定,法國的工業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但仍然不及英國。二戰結束以後法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德國一同成為引領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德國」這個概念誕生於19世紀70年代,在俾斯麥統治下強盛起來的普魯士統一了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由於擁有得天獨厚的魯爾區煤炭資源和從法國割占來的阿爾薩斯—洛林鐵礦產區以及比英國更先進的工業機器,德國的工業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甚至超過了英國。二戰以後西德深刻反省納粹所犯下的罪惡,帶領民眾走和平道路,現在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C. 能說說英法德3個國家的經濟結構么
英國
英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居前列。英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務業和能源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 2002年,英經濟規模居世界第四,是世界第二大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是衡量現代國家發達程度的標准之一。英國的服務業從業人口占其就業總人口的77.5%,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以上。英國是歐盟中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鐵礦儲量為27億噸、煤的可采儲量達46億噸、石油儲量為7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2260-38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
貨幣:英鎊(Pound)
工業:航空航天、電子、石化、核能、汽車、紡織、冶金、機械、造船等
農業:大麥、小麥、燕麥、甜菜、馬鈴薯等
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等
法國
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農業很發達,農牧結合,綜合發展。主產小麥、大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煙草、葡萄、蘋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魯昂等。
德國
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屬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德國是商品出口大國,工業產品的一半銷往國外。德國的出口額現居世界第二位。德國近1/3的就業人員為出口行業工作。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並調整經濟結構。自然資源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要進口。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80%。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德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其啤酒產量居世界前列。它還是最早研製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 (EUR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德國是首批使用歐元的11個國家之一。
D. 二戰後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和日本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英國
1951年10月,保守黨組成由丘吉爾為首相的新政府,從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保守黨執政時期(在此期間丘吉爾、艾登、麥克米倫和霍姆相繼出任首相)。保守黨政府除了終止實行工黨原先准備實施的鋼鐵工業和國內運輸業的國有化計劃,基本上接受了國有化的現實;同時繼續推行福利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些國家在國民保健方面的開支。丘吉爾政府還根據戰後英國經濟恢復的實際,結束了產生於戰時的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嚴格控制,使英國的經濟能更好地發展。50年代前期,英國的經濟呈現繁榮,其國民生產總值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雖然進入50年代下半期和60年代上半期,與聯邦德國、法國以及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相比,英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但是英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2%至3%。
英國國有企業的改造過程及其經驗
1.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源自英國。英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以後英國經濟逐漸走下坡路。為提高經濟競爭力,英國戰後歷屆政府先後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改革,其基本措施是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其做法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漸影響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形成所謂私有化浪潮。
2.英國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政府通過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其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年-1986年):主要對包括石油公司、天然氣海岸設施、宇航公司、電報電話公司、鐵路、旅館、全國卡車公司等在內的虧損不太嚴重、仍可獲利、且大多屬競爭行業的企業實行私有化。具體做法是:(1)企業公開上市;(2)整體出售給私人企業;(3)職工內部持股。總起來看,該階段改造的規模相對較小。
第二階段(1987年-1991年):主要涉及虧損較為嚴重的國有企業,以及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性行業。包括:天然氣公司、航空公司、機場、鋼鐵、供水、造船、電力、全國公共汽車公司等。與第一階段不同,第二階段主要以將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企業,其它則採用股份公開上市及職工持股的辦法。從改造的規模看,該階段比第一階段擴大了近一倍。
為保證整個改造進程的平穩性,英國政府採取了多種相關配套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特別股權安排及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所謂特別股權安排是指:政府保留一部分國有股權暫不出讓。其目的在於防止某些行業或私人企業利用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採取惡意收購或兼並國有企業的不良做法,同時也在於制約企業的個別經理人員利用私有化改造轉公為私,乘機擴大個人利益,使國有資產流失。所謂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重點在於合理確定職工持股購股方案,一般讓本企業職工持有本企業總股份的10%左右。
總體上看,英國國有企業改革值得肯定及借鑒的經驗主要有:(1)化大為小,區別對待。政府根據具體情況,對虧損的大企業本身進行劃分,根據各部門具體的盈虧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公司,以區別對待。由於一個大型企業的虧損,不等於其各部門一概虧損,因此區別對待的優越性在於:政府能夠把有限的資金用於那些因虧損而急需改造的部門中去,從而降低了國企改造的成本,並增加了企業扭虧為盈的機會。(2)逐步推行,相對平穩。整個改造過程分階段實施、按步驟進行;重視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准備;實際推行中先易後難,由小到大;改造的形式不拘一格:整體出售、內部收購、股票上市、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綜合使用,同時注重各種改革措施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
由於政策可行、措施有效,通過10多年的私有化改造,英國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英國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國有企業全部取消了虧損,企業盈利增幅較大。同時政府也甩掉了一些財政包袱,使財政收支狀況有明顯好轉,政府通過出售國有企業,直接獲得的總收入超過600億英鎊。國有企業職工的收入也有較大增長,加上股票收益,使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意識增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也相應地得以改善。此外,股份制改造也得到英國社會各階層及廣大人民的支持,表現在社會公眾持股人數大增,由300萬人上升到1000萬人。
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存在的問題是:(1)由於企業大量裁員,使失業問題空前嚴重。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帶來工人抗議等眾多社會問題。(2)如何有效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尤其是對具有自然壟斷性企業實行私有化後,如何防止因私人壟斷而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是值得重視的一個大問題。
法國
二戰後,法國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城市發展、農村改革、山區開發和保護及老工業區結構改造政策,對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加快落後地區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一,城市發展政策的主要方針是控制大城市的發展,鼓勵地方中小城市的發展,建立中心城市,以促進地區經濟平衡發展,改變欠發達地區落後面貌,主要內容有:採取措施嚴格限制巴黎等特大城市的發展;調整全國城市結構,改革舊有城市體系,加速發展里昂、馬賽、里爾等地區中心城市,促進人口和經濟活動向這些城市流動;制定城市發展規劃,鼓勵發展中小城市和衛星城鎮。
第二,農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農村實行結構改革,重點開發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發達農業區,主要內容包括:
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法國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地區交通相對落後,缺少通訊手段。為迅速改變這些地區的面貌,法國政府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交通和通訊的計劃,並投入大量資金。20世紀70年代初,專門制定了有關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特別條例,由中央同地方合作,興建基礎設施大型項目。經過努力,歷史上形成的東西部之間交通網路分布不均的狀況正在逐步消失。
2、加速欠發達地區農業現代化進程。20世紀70年代起,法國政府把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作為改變地區落後面貌,促進農業區域平衡發展的重要手段,並制定相關法令,推行農業現代化開發計劃。政府通過低息貸款、財政補貼等形式,鼓勵欠發達地區農場進行設備更新和現代化投資。開發計劃的實施大大促進了欠發達地區農牧業的發展,對穩定這些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留在當地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3、鼓勵發展農村工業和第三產業。法國政府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還十分重視扶持適合各地區特點的工業、手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經營活動,尤其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重點改革區,實行了一系列財政激勵和扶持政策,鼓勵這些地區發展農村工業和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4、穩定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20世紀70年代以來,欠發達地區農村人口不足和農業勞動力老化問題日益突出。為此,法國政府把穩定農村人口作為執行區域發展政策的重要目標,採取多項獎勵措施,鼓勵人口向農村流動。
5、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政府不斷增加農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貸款和補貼。到80年代中期,這方面的支出約占國家農業撥款的3%。政府還通過補貼等措施,普及落後地區的視聽和影像教育。政府還同地方簽署文化教育合同,促進農村地方教育的發展。
第三,實施山區開發與保護政策。山區約佔法國國土總面積的2%。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政府提出應根據山區的不同特點,在保護山區自然資源的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繁榮山區經濟。80年代初,又出台了保護和開發山區的四條方針,包括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地區特點的經濟活動,尤其是扶持山區工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有效保護資源;重點改善人煙稀少、偏僻山區的交通和通訊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業,改善山區生活條件等。
第四,推動老工業區結構改造。1979年以來,法國政府對老工業區採取了一系列結構調整措施。20世紀60-70年代是改造的第一階段,先後提出了「鋼鐵工業改組計劃」和「拯救鋼鐵工業計劃」,主要通過增加投資來推動企業現代化,但未取得預期效果。80年代初社會黨執政後,對老工業區的改造進入第二階段,初期實行擴大煤、鋼生產的「振興」計劃,結果加劇了原有的「結構性危機」;後由於經濟嚴重不景氣,又轉而實施「緊縮」政策,加速結構調整,使生產由「低效數量型」步向「高效質量型」轉變。
(四)實施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財政和稅收制度
20世紀50年代起,法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財政獎勵制度,先後設立經濟和社會發展基金、地區開發獎金、手工業企業裝備獎金、農村開發與國土整治部際基金、工業現代化基金等,為巴黎和其他大城市外遷企業和機構提供補貼,並重獎在邊遠、落後地區進行投資的企業主。80年代初社會黨執政後,將這些名目繁多的獎金和補貼一律改稱「國土整治獎金」,並對資助手段作出重大改革。此外,對參與區域發展的企業,政府還根據地區和就業人數予以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
(五)實施地方分權政策,調動地方積極性
二戰後,法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但中央權力主集中,限制了地方積極性,造成地區之間條塊分割,不利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開始實施向地方分權的政策,中央政府行使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大區和省。80年代起,進一步下放權力,實行自治管理體制,擴大地方自主權,各地區可按本地區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發展規劃,從而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右翼政府2002年重新上台執政後,於今年3月在議會通過有關地方分權的修憲法案。右翼政府強調,地方分權是一場重要的政治改革,將使各地區釋放出可達國內生產總值1%的新的經濟活力。
聯邦德國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E. 二戰後初期,英法德都推行國有化改革
沒錯,受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影響,英法等西歐各國認識到了自由放任經濟發展的危害,政府開始有限地干預經濟。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的需要,無論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實行了計劃經濟,一切物資由國家配給,二戰後,出於恢復生產的需要,英法等西歐國家仍沿用國家干預經濟的制度,同時大力建設福利制度,因此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化程度在這一時期也很高,但隨著國家的穩定,社會的發展,國有化的弊端開始暴露,英法在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後開始逐漸降低國有化程度,總之,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是都不可缺少的,在緊急時期,國有化更有利於國家發展,而和平時期,市場自身調節更有利於經濟發展,英法的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化改革也是時代的產物和國家發展的需要。望採納,謝謝。
F. 英法德做為歐盟的三大支柱,究竟誰才是歐盟的老大
英國、法國、德國是歐洲最發達的三個國家,也是歐盟的三大支柱,被譽為歐洲的「三駕馬車」。長期以來,三國齊頭並進,你追我趕,誰也不服誰。為了爭奪歐洲的領導權,三國明爭暗鬥,互不相讓。雖然現在不像二戰以前要用拳頭說話,但三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爭斗並沒有停止,這種情況在爭奪歐盟領導權上顯得尤為突出。歐盟囊括了歐洲大部分國家,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誰掌控了歐盟的領導權,誰就是歐洲的老大。那麼作為歐盟的三大支柱,英法德誰才是歐盟的核心?
法國是五常之一,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核力量,實際上具備了和美中俄等大國分庭抗禮的條件。只要法國人整合了歐盟,接過歐盟的領導權,必然成為歐盟的核心,歐洲也會成為和美俄分庭抗禮的一大勢力體系。這是法國人和所有歐洲國家的夢想和希望。現在英國人要脫歐單干,德國經濟火車頭呈現疲態,法國人毫無疑問會站到台前,離歐盟的老大又進了一步。這也是法國在近兩年越來越活躍的主要原因。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提出要組建歐洲聯軍,和美國人一拍兩散。如果組建歐洲聯軍,軍事實力最強的法國毫無疑問會掌握歐洲聯軍的指揮權,掌控整個歐洲的防務,法國人會成歐盟話語權最大的國家,成為歐盟「事實上的老大」。這也是為何憤怒的美國人會用「黃馬甲運動」整法國的原因。當然,法國人想當老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德國不服,義大利也同樣不服,美國人更是不會高興,所以法國人想要整合歐洲,想當歐盟的老大,仍然任重道遠,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機會。
G. 二戰後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和日本分別採取了怎樣的經濟政策發展本國經濟
英法德經濟的發展基本上都是馬歇爾計劃的產物,英國是以犧牲英鎊的世界地位為代價換的美國的經濟援助的。法國雖然走的是較為獨立的外交路線,但是在全球問題上依然受制於美國。英法德經濟上的回復與其作為老牌強國的科技工業實力是分不開的。
日本作為戰敗國,走的是吉田茂路線,暫時性的徹底放棄軍事,全面發展民用經濟。日本走的是高技術的發展,但是日本被美國佔領,不僅軍事上完全受美國控制,經濟上也不得聽命於美國,著名的廣場協議就是最好的例子
H.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法德三國是如何壓制和幫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從軍事捲入政策退回到傳統的歐洲均勢政策,致力於建立一個基於英法德相互信任與合作的穩定的安全局面。二十年代,法國聯合東歐國家,壓制德國,與英國傳統的均勢政策發生矛盾。於是,英國便推行扶德抑法的政策,企圖削弱法國及其盟國的地位,以保證自己在歐洲大陸的仲裁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