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世界經濟變遷指什麼

世界經濟變遷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2 19:41:49

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體系是怎樣演變的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及今後的發展趨勢,是我們了解現實世界的一個依據,從美國稱霸世界經濟的單極世界走向多極,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質的改變。 戰後初期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世界經濟領域,並在資本主義世界占據了經濟霸主地位,形成了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與美國當時擁有的雄厚經濟實力和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分不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世界主要經濟力量的對比態勢是:德、意、日三國戰敗,英、法等戰勝國遭受戰爭的嚴重破壞,經濟十分虛弱。只有美國利用戰爭擴展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在工業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領域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美國正是憑借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突出的優勢地位,確立了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形成了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同樣,正是由於戰後世界上出現了另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即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恢復與發展,成為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相抗衡的力量,所以美國未能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其獨霸世界經濟領域的夢想。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經濟領域力量對比的這種態勢,決定了當時世界經濟格局中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並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特點。 同樣,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轉向多極與這一時期美國經濟實力的下降和多種經濟力量的迅速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一方面是西歐、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實力地位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地位相對削弱。隨著西歐、日本的經濟增長,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逐步形成了美、歐、日三足鼎立之勢。當時世界經濟格局中多種力量的發展還表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成長壯大,正是由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決定的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促使世界經濟格局從單個國家擁有經濟霸權的時代轉向多極,西歐、日本、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經濟中心,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而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以石油為武器反對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斗爭,打亂了舊的國際貿易價格體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因此受到沖擊。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劇烈反抗使那些實力迅速增長但國內資源貧乏、嚴重依賴進口的西方發達國家從自身經濟安全利益出發,挑戰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美日歐之間在貿易、金融、投資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日益尖銳,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70年代的經濟動盪和調整過程中,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

❷ 二戰後世界經濟格局是怎樣從一及向多極演變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世界經濟格局是指活躍於世界經濟領域並充當主角的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世界經濟的權力分配狀況。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取決於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經濟實力的彼此消長。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戰後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80年代末以來世界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總之,在戰後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經濟格局經歷了從一極到多極的演變過程。

(一)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

1.原因:經過二戰,戰敗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的經濟完全被破壞;英、法等戰勝國經濟實力大大被削弱;蘇聯在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唯獨美國經濟在戰爭中不僅未受到破壞,反而大大地膨脹起來。

2.美國經濟在戰後初期具有絕對優勢的表現

(1)1948年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佔56.6%,出口貿易佔32.5%,黃金儲備佔74.6%,是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紐約成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2)美國擁有最大的經濟規模和市場,領先的科學技術,大大高於其他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國正是憑借自己的巨大經濟實力和優勢,奪取了世界經濟霸權。

△3.美國奪得世界經濟霸權的基本步驟

(1)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在美國的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了有44個國家參加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後議定書》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即《布雷頓森林協議》,確立了美元在戰後國際金融領域的中心地位。

(2)締結關稅及貿易總協定。1947年,美、英、法等23個國家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從形式上看,它只是一個有關關稅和貿易准則的國際性多邊協定,但一直起著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它作為《布雷頓森林協議》的補充,為美國在經濟領域謀取全球霸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客觀上也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貿易創造了一個自由貿易的環境,推動了戰後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3)實施「馬歇爾計劃」。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方案」(即「馬歇爾計劃」),加強了對西歐國家政治和經濟的控制,把西歐納入美國對蘇聯冷戰的戰略軌道。

(4)推行「第四點計劃」。1949年,杜魯門提出援助開發落後地區的「第四點計劃」,實質是在給亞非拉地區不發達國家以技術援助和投資的幌子下,加強對外經濟擴張,控制不發達國家的受援國。

(5)建立「經濟安全網」和「軍事安全網』。既增強了西方盟國的經濟、軍事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國完全接受美國的領導地位。

(6)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和技術封鎖。1949年11月,美國操縱西方國家共同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封鎖。1951年,美國通過《巴特爾法案》(通稱《禁運法案》),迫使其他西方國家完全納入美國的戰略軌道。

(二)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國際金融體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沖擊,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②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

③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

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1.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力量中心的確立。由於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到70年代末,歐共體的經濟實力超過美國;到70年代初,日本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美國獨霸世界經濟的局面為美、歐、日三大經濟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最終崩潰,這標志著戰後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1975年召開的第一次西方首腦會議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標志。美國從1985年開始由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最大的債務國,並長期出現對外貿易逆差,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2.蘇聯經濟實力增中有減。五六十年代蘇聯經濟發展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60年代已成為實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從70年代開始,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下降,在世界多極化過程中走向弱勢。

3.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出現。大批發展中國家經濟逐步發展,並加強了經濟聯合,特別是70年代以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化水平逐漸接近發達國家,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的新加坡、韓國、台灣、香港和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是促進世界經濟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的新生力量。

(三)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80年代,在世界經濟不穩定、低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普遍進行經濟調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經濟格局進一步發生變化。80年代末以來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歐洲聯盟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它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日益加深,所有國家、地區和國家集團的所有經濟部門和經濟環節都成為這個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其突出表現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貨幣和跨國公司等領域的發展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

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a、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給全球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帶來深刻影響,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b、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也為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它有利於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經濟的發展。

c、弊端: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各國的地位和處境是很不相同的。在發達國家盡享全球化「紅利」的同時,廣大發展中國家卻仍飽受貧窮落後之苦。

(1)南北差距拉大;

(2)當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正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3)給一些國家的社會穩定、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帶來威脅。

d、對反全球化現象的評價:

(1)從一個側面暴露了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不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4.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趨利避害、促進人類的共同發展,關鍵在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所有國家,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應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平等的經濟全球化,少數國家的富裕不應該也不能夠建立在廣大南方國家的貧困之上;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公平的經濟全球化,世界的貧富差距應逐步縮小,而不是不斷擴大,否則人類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存的經濟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進,保持經濟發展模式、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多樣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機盎然地發展。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面對經濟個球化,一方面,各國必須適應這一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積極穩妥地開放國內市場,加強國際經濟合作與協調,進一步調整和制定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緩解國際經濟矛盾;另一方面,各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巨大經濟風險和安全問題要有足夠認識,採取有效政策與措施,趨利避害,確保經濟安全。

(二)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擁有的全部實力,包括物質力、精神力以及國際影響力。過去,大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軍事力量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冷戰結束後,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一個國家的強盛衰弱,最終起作用的是綜合國力,核心是科技與經濟發展水平,而不是單純軍事力量,因為經濟和科技始終是國家強盛、安全、發達的基礎。具體表現在:①各國把經濟安全確定為對外戰略的重點。

②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

③各國競相調整科技戰略和政策。

④爭奪科技人才成為高科技競爭的焦點。各主要國家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爭奪經濟和科技優勢作為主要目標。

(三)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科學技術進步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戰後出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在這次科技革命中充當「火車頭」的作用。科技知識空前快速地生產、傳播和轉化,對世界經濟、各國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國際經濟競爭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巨大影響。一方面科學技術對傳統產業的高度滲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識為基礎的新興產業興起,各國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對世界經濟和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會逐步表現出來。

(四)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把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隨後,一場大規模的市場化浪潮席捲全球。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在當前世界經濟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使世界經濟獲得了通行的規則和共同語言,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五)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六)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這種不平衡既是指經濟發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距。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的表現是多方面的:

(1)發達國家之間的不平衡。美、日、歐三足鼎立,美國經濟實力仍居首位。

(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來愈大。

(3)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經濟關系更加錯綜復雜。

(七)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發展,為了在當前和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大國,都在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強強合並、跨國兼並方興未艾。這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

△ (八)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1、地位和作用:

跨國公司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同時進行經營活動的公司,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國外設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經濟中集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身的特殊主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新科技革命的推動,跨國公司迎來了黃金時代。90年代以來,發展更加迅速,作用日益突出。

全球經濟化的主要載體,主要承擔者。成為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重要組織和管

理方式,在世界經濟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影響:

積極影響:它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深化,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客觀上發揮了合理的資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於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具體地說,主要影響有:

① 加速生產資本國際化,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② 加速了國際資金流動,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

③ 促進和控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④ 促進了科學技術進步,加快了國際技術交流。

⑤ 加快了經濟行為國際化步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消極影響:從實質上看,跨國公司是高度國際化的壟斷資本組織,經營目標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國際高額壟斷利潤。它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在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下,它強化了發達國家的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國公司甚至憑借強大的實力,操縱弱小國家的經濟命脈,插手它國內政。發展中國家必須善於實行正確的政策,利用它的積極作用,縮小或限制它的消極作用,使其為發展本國經濟服務。

3、政策:利用它的積極作用,縮小和限制它的消極作用。

❸ 試分析世界經濟格局三個主要演變階段形成的原因和每個階段的特

1.第一階段,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階段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第二,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第三,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各國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
3.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6. 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7.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8.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❹ 如何簡述1870年至今世界產業經濟變遷

1870年至今世界產業經濟的變現,主要就是從產業經濟以及財富全世界向西方國家轉移。重點的就是歐洲和北美轉移。

❺ 簡述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是什麼

簡述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是:

一、疫情成為影響經濟表現的決定性因素。

面對疫情「黑天鵝」,各經濟體採取了不同策略,嚴陣以待者有之,尋求「群體免疫」者有之,左右搖擺者亦有之。

時刻增長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在令人揪心的同時,也成為檢驗抗疫的最嚴苛指標。同時,經濟復甦的程度也與各國抗疫的成效呈現極大相關性,能夠嚴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國家經濟復甦更為強勁。

二、疫情加速了世界經濟重心「東移」進程。

與歐美發達國家「集體熄火」不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和地區較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為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中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也是唯一保持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更躍升為當年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具體表現為:

1、從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增長情況看,正如《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所稱,疫情成為美國的「滑鐵盧」。

美國商務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受疫情沖擊,2020年美國實際GDP萎縮3.5%,這是美國經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萎縮,同時也創下了1946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2、歐洲成為經濟下滑的「重災區」。歐盟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歐元區經濟下滑6.8%,歐盟經濟下滑6.4%。

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國經濟在歐洲已算表現不俗,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❻ 二戰後世界經濟格局是怎樣演變的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第一階段,即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階段。美國正是憑借經濟上的巨大實力和強大優勢,一步一步地奪取世界經濟霸權之基本步驟:第一,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第二,建立以貿易自由化為基本原則的貿易體制,成立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三,推行一系列「援助」計劃,如馬歇爾計劃以及通過提供「兩個安全網」(「軍事安全網」和「經濟安全網」),加強對歐洲、日本經濟的控制;推行「第四點計劃」,對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實行新殖民主義政策。第四,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和技術封鎖。
2.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發展的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國際金融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沖擊,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第二,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第三,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各國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
伴隨著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衰落,歐共體和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兩大新的經濟中心,世界經濟中美國一國獨霸的局面開始向美國、歐共體、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過渡。
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經濟實力也有很大的增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個時期,在拉丁美洲和亞洲出現了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並且形成了一支新興的經濟力量。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興起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3.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歐洲聯盟。相比較而言,歐盟是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性集團,現有25個成員國,其一體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2004年5月1日,歐盟成員國擴大到25個。擴大後的歐盟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增加5%,擁有4.55億人口,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實體。10月29日,歐盟正式簽署歐盟第一部憲法條約。這部憲法的通過有利於加快歐盟的決策過程和提高歐盟的國際地位。同時,歐盟加快建設快速反應部隊,並接替了北約在波黑的維和任務。
北美自由貿易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協議,貿易區將用15年時間,分三個階段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實現商品、勞務、資本等的自由流通。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已承諾以多樣化為前提,不推行一種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結構並行的辦法,在促進地區經濟貿易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其成員已增加到21個。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21世紀初,以美日歐三大經濟中心為核心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歐洲聯盟三大區域化組織加快發展的態勢將繼續深化。

閱讀全文

與世界經濟變遷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心裡突然很渴望愛情怎麼辦 瀏覽:514
播放婚姻時多少秒 瀏覽:781
未來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瀏覽:110
幸福樹葉子捲曲葉子干怎麼辦 瀏覽:693
愛情漫畫哪個軟體好 瀏覽:995
潁東幸福時代哪個好 瀏覽:689
什麼是美女來歷 瀏覽:627
什麼是被細節打敗的愛情 瀏覽:128
現代婚姻法什麼時候頒布 瀏覽:343
法院如何經濟獨立 瀏覽:610
13歲男孩心跳多少為健康 瀏覽:218
事業單位面試班費多少 瀏覽:804
經濟知識報紙哪個好 瀏覽:831
價值觀和愛情觀有什麼不同 瀏覽:213
肺癌熬過婚姻會怎麼樣 瀏覽:844
怎麼才能把幸福握在手上 瀏覽:110
河南電視台美女主持人有哪些 瀏覽:513
經濟中級證書編號是哪個 瀏覽:364
家政行業為什麼要嫁接大健康 瀏覽:681
世界上哪裡來的那麼多幸福與美好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