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用對國民經濟有哪些作用
用的基本職能是動員閑置資金並加以再分配。發揮信用的職能對國民經濟具有積極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廣泛集聚資金,支持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發展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靠企業自身積累是難以實現的,而像銀行信用、國家信用等信用形式,可以廣泛集聚社會上分散的、期限長短不齊的各種閑置資金,積少成多、續短為長、變死為活,滿足規模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要。(2)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信用活動可以加快資金周轉速速度,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例如,通過銀行信用的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在客戶的存取、貸還、此存彼取的過程中,銀行結算存款賬戶上總會有一部分穩定的最低余額,在這個余額內發放相應貸款,基本上是無風險的。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信用形式多樣化信用工具有了更加充分的流動性,將更有利於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3)調節需求總量和結構,進而調節宏觀經濟運行。信用分配是對貨幣資金的再分配,貨幣資金將直接產生對社會總產品的需求,來改善總供求的關系,實現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目的。
信用分配對社會產品總需求的調節,主要體現在總量的調節,即通過調節信貸總量影響社會產品的需求總量。同時,根據產業政策的要求確定資金使用方向和利率水平,如對某一行業的利息優惠,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需求結構的調節。總之,由於發揮信用職能對國民經濟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信用形式多樣化、信用工具的不斷創新、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信用調節經濟的作用
1)維護市場關系的基本准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場交易方式逐步發生變化,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實物交易階段、貨幣交易階段和信用交易階段。交易方式的演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現代經濟中,信用交易所以優於貨幣交易,貨幣交易又優於實物交易,就是因為交易成本的逐漸降低。
由此看來,信用交易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和完善的表現。目前,西方國家交易方式90%都是採用信用交易。然而,如果進行信用交易時一方不守信用,交換關系和市場秩序就會遭到破壞,不僅信用交易無法進行,實物交易與貨幣交易也會受到影響,經濟活動就難以健康發展。
(2)促進資金再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信用是促進資金再分配的最靈活的方式。藉助於信用可以把閑置的資金和社會分散的貨幣集中起來,轉化為借貸資本,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使資金得到充分利用。
在信用活動中,價值規律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那些具有發展和增長潛力的產業往往容易獲得信用的支持。同時,通過競爭機制,信用還會使資金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向利潤率較高的部門轉移,在促使各部門實現利潤平均化的過程中,也提高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資金效率。
(3)節約流通費用
利用各種信用形式能節約大量的流通費用,增加生產資金投入。
這是因為:第一,利用信用工具代替現金,節省了與現金流通有關的費用;第二,在發達的信用制度下,資金集中於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以減少整個社會的現金保管、現金出納以及簿記登錄等流通費用;第三,信用能加速商品價值的實現,這有助於減少商品儲存和保管費用的支出。
此外,各種債權債務關系還可以利用非現金結算方式來處理,不僅節約了流通費用,還可以縮短流通時間,增加資金在生產領域發揮作用的時間,有利於擴大生產和增加利潤。
(4)有利於資本集中
信用是資本集中的有力杠桿。藉助於信用,可以不斷擴大資本積聚的規模。信用可使零星資本合並為一個規模龐大的資本,也可以使個別資本通過合並其他資本來增加資本規模。現代兼並收購活動很多都是利用信用方式來進行並完成資本集中的。資本集中與積聚有利於大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推動經濟增長。
(5)調節經濟結構
信用調節經濟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國家利用貨幣和信用制度來制定各項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規,利用各種信用杠桿來改變信用的規模及其運動趨勢。金融機構通過各種金融業務,有效地集中和輸出貨幣資金,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斷增加的過程,能夠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動力。
國家藉助信用的調節功能既能抑制通貨膨脹,也能防止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刺激有效需求,促進資本市場平穩發展。國家利用信用杠桿還能引導資金的流向,通過資金流向的變化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國民經濟結構更合理,經濟發展更具持續性。
3. 結合實際簡述信用在現實經濟中的作用
信用能夠拉動消費、經濟。
首先,從行為經濟學角度和從個人心理出發,欠別人的錢感覺比從自己手裡拿現金要容易一些,信用則會讓人更容易消費一些。
其次,信用會起到一個杠桿作用。就像貨幣成數一樣。我買東西了,但是不是現金,只是一個數字從我的賬戶轉移到另外一個賬戶,錢還是在銀行里,銀行還是可以用這些錢投資什麼的。
再次,信用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古時候起就有了借貸,這也是信用,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信用貨幣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強烈,方便了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