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如何影響國家的宏觀經濟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兩大重要經濟政策,兩者無論是在微觀經濟領域還是在宏觀經濟領域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過去20多年,由於受貨幣主義的影響,西方各國普遍推崇貨幣政策,輕視財政政策,擔當宏觀經濟調控主要任務的是各國的中央銀行。
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穩定經濟的需要,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
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1)宏觀經濟怎麼影響就診率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即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主要分為GDP部門與非GDP部門)、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宏觀經濟指總量經濟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
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維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兩個不同層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宏觀經濟的良好狀況是微觀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Ⅱ 宏觀經濟對行業的影響有哪些3個方面進行分析
在金融市場中,分析分為: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公司分析三種模式,有自上而下分析和自下而上分析。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宏觀經濟分析是市場中對各行業的影響和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金融市場和國外的金融市場是有區別的。國內市場也被稱為政策市場、消息市場。只要政府部門發布行業利好消息或者利空消息,都會對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帶動板塊中龍頭股的崛起。Ⅲ 我國經濟狀況對中醫葯的影響
中醫葯作為我國獨具民族特色和發展優勢的產業,是在國際經濟大循環中最有可能取得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然而,在這個產業竟出現了「中國原產,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獲」的局面,究其原因,中醫葯產業的人力資源是關鍵因素之一,因為企業的成敗取決於經營企業人才的優劣。因此,有必要對我國中醫葯人力資源狀況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振興民族產業。
一、學科特點因素
(一)思維方式因素。思維方式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門學科的存在與發展。中醫學從它誕生的《內經》起,就浸潤了濃厚的儒、道文化色彩,其整個理論體系充滿了宏觀(整體觀)與思辨(辨證論治)特色,其理論的形成及其發展主要依靠中國傳統的系統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通、水乳相融。中醫的傳統思維方式影響了中醫學科的發展:一是對人文和哲學科學先進的研究成果非常容易接納和吸收,中醫理論在其發展歷程中,移植和吸收了各個時代的先進的人文和哲學科研成果內容,如陰陽、五行、氣及陰陽學說等,都是從中國哲學中吸取而來的,中醫學體現了醫學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高度融合和統一;二是中醫的思維方式影響了中醫與現代自然科技文明的嫁接,而更注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培養與教育。中醫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給中醫教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理論和自身的發展沒有象西醫那樣隨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突飛猛進,不僅使中醫走向現代化的步伐延緩了,而且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因素。按照民族、區域、社會、歷史等原因形成的研究習慣來劃分,方法論大體分為兩大體系。其一是以綜合為主要傾向的研究方法,即在整體上把握對象的方法。它多以哲學方法、系統方法以及最新出現的模糊集合、模糊識別方法等為基礎。我國中醫學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就是運用這種宏觀和綜合的研究方法。其二是以分析為主要傾向的研究方法,即把整體分為若幹部分來研究的還原性研究方法,多以物理學、化學、數學方法為基礎。這就是西方西醫所習慣採用的研究方法。中醫學和西醫學由於其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的差異,導致形成兩個不同的生命科學理論體系。兩者理論體系的截然不同又決定了兩者基礎課程教育的差異,進而形成不同的醫學模式。西醫學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為基礎課程,重點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加其對感性知識的獲取能力,其醫學研究方法是比較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而中醫學以文學、歷史、哲學為基礎課程,側重訓練學生的思辯思維能力,培養其對理性知識的認知能力,其醫學研究方法是具有中醫特色的「時空-生物-心理-社會」的綜合模式。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學的日益發展,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入,單靠某一種方法進行科學研究,難以達到探尋科學真諦目的,因此科學在高度分化的同時又出現了高度綜合的傾向,產生了以自覺綜合為主要傾向的現代科學方法論。研究方法的改變勢必導致兩種醫學模式在理論研究或者臨床實踐上的結合。這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形成和培養將產生重大變革的影響。
(三)教育模式因素。中醫教育模式有兩種:一是師承教育;二是學院教育。這兩種教育模式均對中醫葯人才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師承教育是中醫教育的最早模式,它是由中醫學的人文思想和其經驗醫學的學術特性決定的,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中醫的學術體系中,「師帶徒」已經成為中醫傳承的關鍵。雖然中醫師承傳統的帶徒式的教育方式,為中醫學的生存、傳承、發展起到了主導性作用,但是傳統師承方式由於少數人、小范圍的限局性,無法適應現代這種大規模的、群體性的、敞開性學院教學的需求,不利於中醫學主動融入到大教育、大衛生的體系中去,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長期發展下去,其傳承的相對局限和單一性可能導致中醫陣地的萎縮和市場的丟失。另外,傳統的師承教育特點難以承擔中醫事業培養多元化和復合型人才的重任。
中醫教育模式因素直接影響到中醫葯人力資源的質量,產出的中醫葯衛生人力數量過多或過少、質量好與壞,不僅會影響中醫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市場,也會影響到市場對中醫葯的認同感。因此,只有把師承教育和學院教育這兩種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中醫葯人力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也才能適應中醫學科的市場競爭。
二、供需平衡因素
中醫葯人力資源供需平衡因素包括兩組供需關系:一是中醫葯衛生服務的供方和社會對中醫葯的需求構成的供需關系。在這組供需關系中供方提供的醫療服務量(病床總量、門診總量、病床使用率等)受社會需方(包括人口總量、城鎮人口比例、老齡化和14歲兒童以下人口比例)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供方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數量取決於社會需求量的多少,如果過多或過少提供醫療服務,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不能滿足人們的醫療衛生的需求;二是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它們構成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第二組供需關系。中醫葯教育機構是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生產者,中醫葯教育的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決定了中醫葯衛生人力的基本情況,中醫葯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中醫葯衛生人力質量的好壞,而中醫葯衛生人力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中醫葯衛生供方產出狀況。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對中醫葯人力的需求是中醫葯教育層次、規模、結構確立和優化的基本依據。因此,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是辨證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中醫葯教育產出的中醫葯衛生人力,應當滿足和符合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方的要求,這樣二者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不至於造成人才的浪費和無謂的損失,才能符合人力市場規律。但是我國近幾年中醫葯教育和中醫葯服務這組供需關系的實際情況卻違背了人力市場的供需運轉規律。從1999年到2004年,全國實際中醫葯衛生技術人員每年呈遞減趨勢,平均每年減少5729人,平均減幅為0.75%。而中醫葯每年各種層次教育培養的畢業生人數卻在不斷增加。這種現象表明中醫葯高校培養的人才數量並未按照中醫葯衛生人力服務供方對中醫葯人力的需求相吻合,出現較大的偏差,不符合按照教育與人力市場需求的關系規律。
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產出和需求牽扯到中醫葯教育市場、中醫葯衛生人力市場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給市場,如果這三個市場的銜接和運轉過程不暢通,將會直接影響到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提供中醫葯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將會導致中醫葯人力資源的供需平衡,從而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三、社會經濟因素
(一)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社會因素。中醫葯人力資源的規模、儲量、結構是由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的需求所決定的。而中醫葯衛生服務供方的提供的中醫葯人力數量卻取決於社會對中醫葯的需求量。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的社會因素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人口因素、醫療觀念因素和醫療保險制度。
1、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人口數量、人口年齡結構(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兒人口比例)、城鎮人口比例。
(1)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衛生服務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口增長與衛生人力資源需求呈正比例關系,但人口數量的增長對中醫葯衛生服務的需求影響有多大呢?為了考察人口增長對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的影響程度,我們把1999年——2004年人口增長情況與中醫葯人員數量的增長情況進行比較。考慮到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而造成對中醫葯人力需求的影響因素,我們分東、中、西三個地區對人口增長、中醫葯人員增長數量情況進行比較,排除2002年的人口增長統計數據非正常因素,結果顯示:東部地區人口增長600萬左右,中醫葯人數增長數為2人,中、西部地區人口增長300萬人,但中醫葯人員數則為負增長。
(2)人口結構。人口年齡結構比例的變化也將直接影響衛生服務的需求,而人均年齡與人均醫療費用密切相關。根據《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服務調查分析報告》調查分析結果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群的住院率為80‰,14歲以下少兒人群的住院率為52‰,中青年組住院率為30‰;從門診數量看,兩周就診率65歲以上組接近300‰,14歲以下組為430‰,中青年組平均為160‰-180‰。根據最新人口老齡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人口在未來15年裡,老年人每年增加590萬人,到2020年我國老齡化人口將達到2.5億人,人口老齡化必將導致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的增加。
(3)城鎮人口比例。由於經濟水平、文化程度、交通條件和醫療觀念等因素的差異,城鎮居民的衛生保健意識、衛生服務利用等高於農村居民。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鎮)化步伐也隨著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將成為城鎮居民,根據預測,在21世紀的前10年裡,我國城鎮居民的比例將達到50%-60%,為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因此,中醫葯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必須考慮人口城鎮化水平這一重要因素。
2、社會醫療觀念。社會醫療觀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中醫葯的認同;二是對疾病的看法。雖然社會醫療觀念屬於文化認識范疇,但它對中醫葯衛生服務需求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年輕人為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不斷加大,導致很多人群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而西醫對此療效不理想,所以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營養、食品安全、美容美體、整形護膚、健身、養生等中醫葯保健,老年人對中醫葯的認同感要較其他人群要高,社會醫療觀念的變化會促進和帶動了中醫葯衛生服務的需求。
3、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是國家對醫療衛生市場的宏觀干預,是一種解決醫療衛生消費的制度,由於醫療保險制度是利用社會醫療保險的渠道組織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這將勢必改變我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人們醫療消費的方式,我國目前醫療保障制度有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家屬半勞保醫療、其他各種醫療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等,這些醫療保險制度不僅減輕人們對醫療的負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醫葯人力資源市場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隨著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中醫葯治療疾病的認同,也在逐步把中醫葯治療納入政府和社會的醫療保險范圍,這對中醫葯人力資源走向國際市場起著極大地推動作用。
(二)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經濟因素。綜合國內外多年來的衛生服務研究結果,經濟因素對醫葯衛生人力資源的影響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水平與居民衛生服務需求不僅呈明顯的正相關,而且還表現出一定的增量效應,人均GDP每增長1%,衛生服務消費則增加1.04%;二是在影響醫療服務的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在不同年齡,職業,性別,文化程度,婚姻及就業狀況等組別中均是第一位影響因素;三是經濟因素不僅影響衛生服務的需方,而且對衛生服務的供方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就衛生服務需方來講,經濟水平決定了居民的就醫意願,就醫能力,就醫地點等;就衛生服務供方來講,經濟水平決定了衛生服務的設備、衛生人力、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經濟因素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宏觀觀測指標可以從人均GDP和衛生費用佔GDP比例測得。
綜上所述,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發展的市場因素既有市場供需平衡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它們是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關系。
四、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區域差異因素
(一)城鄉差別因素。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的統計,1997年至2001年,全國農民衛生總支出佔全國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一直維持在16%左右,即20%的城市人口佔用了80%的醫療資源和設施,80%的農村人口只佔用了20%的醫療資源和設施,城鄉在醫療衛生領域已經形成了巨大「剪刀差」。隨著「新農合」醫療試點和不斷推廣,中醫葯人力資源出現了巨大的需求市場,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激勵政策讓中醫葯衛生人力流向農村,培養中醫葯人力資源的高等院校也要密切關注農村醫療市場,大力培養適合農村的中醫葯人才。
(二)東、中、西部差異。東、中、西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區域差異導致我國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區域分布、人口擁有中醫葯衛生人力的不均衡。2002年-2004年,東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員數量大幅增加,西部地區卻急劇減少,數據表明西部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大量流向東部地區。而東部地區的城鎮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中醫醫療環境、中醫葯人員待遇等因素可能是吸引西部地區中醫葯人員的主要原因。為減少區域差異對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影響,應當進行衛生事業改革,制定有效的區域衛生規劃及衛生人力總量控制政策,以重新配置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分布。政府應當在尊重各省市區的中醫葯衛生人力的發展規律基礎上,通過衛生改革和政策引導,使繼續增長地區的中醫葯人力資源流向繼續下降的地區,或使在可能增長的省市區減少增幅,而在預測中醫葯人力可能下降的地區要通過人才流動保持適當增加態勢,從而使全國各省市區之間的中醫葯人力資源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發展趨勢當中。
綜上所述,只有當我們全面了解影響中醫葯人力資源的因素,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從政策、體制和教育源頭等方面去調控和解決這些影響因素,從而振興民族產業,使我國的中醫葯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Ⅳ 宏觀經濟學經濟水平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1)在長期,一國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決定著該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福利的一項重要指標。實際GDP衡量了該國滿足其居民需要和願望的能力。從一定程度講,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決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長。其次,在長期,GDP依賴於勞動、資本和技術在內的生產要素。當生產要素增加和技術水平提高時,GDP增長。(2)在短期,總需求能夠影響一國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雖然經濟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是長期中決定GDP的基礎,但在短期,GDP也依賴於經濟的總需求,進而所有影響總需求的變數的變化能夠引起經濟波動。更高的消費者信心、較大的預算赤字和較快的貨幣增長都可能增加產量和就業,從而減少失業。(3)預期在決定經濟的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居民和企業如何對政策的變化做出反應決定了經濟變化的規模,甚至有時還決定著經濟變動的方向。(4)在長期,總產出最終會回復到其自然水平上。這一產出水平取決於自然失業率、資本存量和技術的狀態。(5)無論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還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都承認,經濟的長期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於潛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
Ⅳ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
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最主要影響因素:復合式通脹。詳細的說是:
復合式通脹是指在形成通貨膨脹的因素中,構成成份是綜合而多元的,其表現是多種壓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輸入性通脹壓力之外,受到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深層次原因和經濟政策扭曲的影響,還表現出了貨幣性、結構性、成本推進性和理性預期型通貨膨脹的特徵。復合式通脹管理成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首要問題,也是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
(一)貨幣性通脹是復合性通脹的基礎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侵擾,2008年11月,我國緊急啟動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相搭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中央銀行在兩年內向市場注入了17.65萬億的流動性,短期內導致貨幣供應量過大,形成了過量流動性,誘發了貨幣性通脹。至2010年末,我國M2的存量已經達到72.58萬億,按照年中匯率核算,接近11萬億美元,為當年度現價GDP規模的182%,為同期美國M2規模88535億美元的124%。
(二)結構性通脹是復合式通貨膨脹壓力的具體表現
我國現階段的通貨膨脹主要表現為重要農產品和關鍵生產或生活用品的價格上漲。從糧食作物的期貨價格來看,波動並不大。在食品中,生鮮食品的價格上漲成為推動食品價格總漲幅達到7.2%的主因,但其能夠通過市場機制在短期內獲得糾正,一般不會通過原材料市場向重要的製成品領域傳遞。因此,我國目前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仍屬於獨立結構層面的問題,尚未到引發全面通脹的程度。
居住類價格快速上升是我國當前結構性通脹另一個重要表現。2010年我國居住類價格上漲達到4.5%,為CPI達到3.2%提供了22%的支撐。而在居住類內部,水、電、氣、裝修等產品佔到了整個居住類的95%以上。考慮到國家發改委暫緩了理順能源、資源價格體系的改革,預計上述價格將在2011年保持基本穩定,盡管會帶來一定的擴張性的支出驅動,但總體上尚未形成全面通貨膨脹的風險。
(三)成本推進性物價上漲是引發全面通脹風險的主要因素
第4季度,我國重要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價格持續快速上漲,漲幅達到10%以上,除燃油價格外,基本與國際市場同期價格上漲的時間和幅度保持一致。這說明,我國目前的成本推進性通脹的主要誘發原因來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也即輸入性通脹的延伸影響。
隨著國內結構性通脹重心的轉移,長期未能理順的資源和能源價格體系的缺陷極易成為下一個結構性通脹的結點,也即,結構性通脹成為引發下一輪成本推進性通貨膨脹的重要驅動力量,從而使我國當前的復合式通脹演化為全面通脹。目前,國內游資已經開始進入到價格控制相對寬松的中間產品市場和必需品市場,並開始向上述大宗商品市場轉移,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
(四)共同理性預期的形成放大通貨膨脹效應
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不同,社會公眾對物價上漲的感知在2010年第1季度成為社會共同的對通貨膨脹的理性預期。至第4季度,有73.9%的受訪者表示「物價過高,難以接受」,而且持物價持續上漲預期的比例達到61.4%。隨著CPI的快速走高,我國對通貨膨脹的共同理性預期開始形成。理性預期帶來的通貨膨脹會在短期內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偏好、投資選擇和社會菲利浦斯曲線,從而給宏觀調控和人民生活帶來新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