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合作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合作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0 12:21:37

① 分析我國如何有效地進行國際經濟合作

「十一五規劃」明確指出,我國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推動區域和雙邊經濟合作,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這是由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所決定的,也是我們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選擇。以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為紐帶,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不僅符合我國經濟、政治、外交和國家安全的利益,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也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更好地發揮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作用的必然要求。

1.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流趨勢

到2002年年底,區域貿易協定(RTAs)數量達259項,截至2006年3月已達340個,其中80%是近10年來締結的;截至2006年9月全球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達211個,其中84%採取自由貿易區的形式。全球GDP排名前30位的國家或地區,無一例外地參與了不同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近年來區域貿易協定涵蓋領域越來越廣,從關稅減讓擴展到非關稅壁壘減讓,從貿易擴展到投資,從經濟擴展到非經濟領域,如勞工標准、民主制度等。

目前歐洲是區域貿易協定最集中的地區,佔全球已實施數量的50%以上。過去10年間,美洲是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最快的地區,按照1994年邁阿密美洲34國首腦會議的決定,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南擴的基礎上,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目前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已經初步完成,其目的是要在西半球建立一個世界上面積最大、年GDP總值達14萬億美元、擁有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北非和中東地區以「歐洲一地中海夥伴關系」為基礎,擬形成一個由歐盟和12個地中海南岸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框架,也稱「巴塞羅那進程」,意味著將有39個國家和超過7.5億人口被納入其中。其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逐步建立「歐洲一地中海自由貿易區」。非洲主要區域貿易協定組織已經提出在2028年建立非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目標。

2.積極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是我國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地參與國際分工,提升全球地位的需要

從經濟意義來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將為推動我國貿易、投資發展,化解和防範經濟全球化風險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區域經濟合作最直接影響體現在貿易領域,全球已有45%以上貿易屬於區域內貿易。參加區域經濟合作有利於實現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的目標,改變長期以來出口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局面,同時有利於整合全球技術、資本、人才、能源等要素,有效解決我國經濟建設的資源約束,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從國家安全來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有助於維護周邊國家穩定,實現安鄰、睦鄰、富鄰的目標,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區域貿易協定是地區性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通過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我們也將獲得區域內環境保護、資源共同開發及消除歷史矛盾等多種收益。

從國際地位來看,我國作為一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通過積極參與亞洲區域經濟合作有助於提高我國在亞洲地區經濟和政治事務中的影響力,通過參與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區域合作,有助於提高在全球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威信,通過積極發展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將有助於發揮我國在世界經濟政治中的話語權,提升全球地位。

從維護國家主權來看,目前大陸對港澳台的自由貿易政策以及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安排將會更加完善,並將長時期堅持下去。引入和借鑒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使港澳台地區經濟更緊密地融入祖國大陸,這無疑對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進一步實施積極開放、互利共贏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戰略

第一,積極推進和依託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目前世界各經濟組織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態勢。在這三大經濟區中,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活力最強、增長最快、最有潛力。此外,亞洲是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主要地區,也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地區,積極開展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對於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維護國家安全將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第二,繼續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應在自我發展的同時,積極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對於非洲、拉美等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應本著多予少取、先予後取的原則,在合作中應注重擴大當地就業,轉移適用技術,為東道國培養人才,加大社會公益事業投資,樹立良好形象。尤其要積極開展與這些區域的能源資源。

第三,通過參與國際組織合作提高話語權。應從維護和完善全球經貿體系出發,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組織的活動,有效推進多邊經貿規則的完善;積極參與八國集團等組織的活動,加強與大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協調和合作,使我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第四,加快發展跨地區的自由貿易區。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截至2006年5月在已經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中,跨區域協定比重佔10%。歐盟先後與南非、新加坡、墨西哥、智利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從2001年至今先後與約旦、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亞、摩洛哥和巴林等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此背景下,我國除密切與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外,還應大力開拓與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的自貿區建設。通過自貿區建設推動我國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

第五,繼續密切與港澳台地區的經貿合作。內地與港澳台不僅是同根血脈,而且在經濟結構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長期以來,港澳台為內地提供了大量的加工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在促進內地投資貿易、產業結構升級、對外開放上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應積極推動CEPA的實施,為港澳台地區開拓內地市場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② 舉例說出港澳地區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

1、地理位置優越:珠江口東西兩側,南臨南海,海陸交通便利,利於開拓內地市場,利於同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往來。

2、祖國內地給予了有力的支持: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包括進一步擴大對港澳服務業開放和促進服務要素便捷流動。強化粵港澳國際貿易功能集成。包括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和增強國際航運服務功能。

香港是自由貿易港(維多利亞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港闊水深,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香港還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航運中心。

(2)合作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認識和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

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系,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③ 我國經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和有利條件及優勢是怎樣的

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如下:

一、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好,調整適應能力強

經濟發展韌性好,是指經濟發展的調整適應能力強,並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遇到困難和風險時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較快地恢復正常狀態。

二、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有平穩增長的廣闊空間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是因為支撐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各項條件是充分有力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1、廣闊的市場資源。70年新中國的建設後,特別是改革開放的40年的洗禮,我國形成了其他國家的空前巨大的市場空間,近14億人,9億名工人,8億互聯網用戶和1.7億年與高等教育人力資源和技能,1億多個市場主體,這些經常數億市場資源和空間,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要競爭優勢。

2、國內需求依然強勁。在消費方面,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中國有4億多人處於中等收入階段。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和優質供給的後續,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增長潛力巨大。

3、新和充滿活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大力推行,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創業創新的活力。

三、中國經濟發展迴旋餘地大,具有戰略縱深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

1、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國土遼闊,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區域發展梯度明顯。隨著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中國將繼續擴大發展空間,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加快培育新的區域增長極。

2、完成行業類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行業領域的持續努力,為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在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4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的克服困難,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強國,製造大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同聯合國工業分類的各類工業國家,工業產品500種居世界首位,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而且產業鏈非常完整。

3、宏觀調控的空間很大。市場經濟需要及時適度的反周期調整和自由裁量。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工具箱」中還有大量的政策儲備,可供選擇的工具很多。既可以打「組合拳」,也可以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3)合作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為了給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必須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並在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中國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基本理念,彰顯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得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

在行動上,中國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依託,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根據需要促進產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流動;

二是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和政策協調,推動建立反映新興經濟體發展利益的國際規則;

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應對發達經濟體追求自身利益優先的政策調整,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繼續前行。

④ 農村發展集體經濟到底有哪些優勢和條件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調查與思考村級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強化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保證。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集體經濟越發顯現出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狀況卻不容樂觀,不良債權過大,債務逐年增加,集體資產已盡枯竭,資源匱乏,造血功能不足,嚴重束縛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嚴重阻礙了村級組織在新形式下為群眾謀取利益的作用,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能否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政治問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是加強服務群眾的物質基礎,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推動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繁榮農村先進文化,實現農民的根本利益,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是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擔,解決稅費改革後村級收入減少的客觀需要。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實施「富民強村」工程,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一、我市村級集體經濟基本情況我市總面積6,674平方公里,有16個鄉鎮,173個行政村,農戶13.8萬戶,農業人口54.7萬人,農村勞動力25.2萬個,耕地面積530萬畝,其中集體耕地面積萬畝。全市村級債務大於債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為無效債權。全市現有村級債權26,972.9萬元,村均149.8萬元。其中:農戶欠款18,790萬元,有效債權10,830萬元;單位欠款4,937萬元,有效債權1,970萬元;外部個人欠款1,771萬元,有效債權4,937萬元;其它欠款1,462萬元。全市現有村級債務46942.8萬元,村均260.8萬元。其中本金31981.4萬元,村均177.8萬元。按照債務分布可以劃分為五類:一是金融貸款10,190萬元,本金5961萬元;二是抬款13,510萬元,本金9016萬元;三是農戶往來欠款18,900萬元,本金15,403萬元;四是村屯幹部工資1,493萬元,利息31萬元,五是其它欠款2,850萬元。按債務形成的用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開展競賽達標4,975萬元,創企業支出7,267萬元,各項補貼6,409萬元,代繳墊付稅費7,009萬元,改善生產條件支出3,705萬元,公益事業性支出10,784萬元,管理費超支1,544萬元,各項攤派1,100萬元,各種擔保220萬元,損失浪費支出440萬元。僅2003年以來就新產生債務3287萬元,村均18.3萬元。截止2003年末,全市資產總額37,607萬元,村均209萬元,資產大於負債的村87個,資不抵債的村84個,保持平衡的村2個。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多年來,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受保守思想的束縛,開放程度遠遠落後於發達地區,僅僅依賴農業、就農業抓農業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到村級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項攤派資金,墊付資金,開發資金,還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沒有資金來源,導致大多數村集體不得不採取貸、抬、借等手段,維持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失去造血功能的村集體只能債抬高築的維持生計。盡而,使集體經濟逐漸走向低谷、走向薄弱。一是受思想觀念的束縛,導致集體經濟缺乏發展後勁。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不僅是經濟形式、經營方式的調整,更是人的思想觀念的大調整。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觀念在作梗,思想觀念上的落後是當前制約和阻礙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最大障礙。部分領導幹部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科學文化程度低,觀念和思維方式陳舊、保守,信息不靈,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缺乏必要的認識,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束縛,只是就農業抓農業,而沒有形成很好的產業鏈條,只是就資源消耗資源,而沒有很好的去開發資源,封建落後思想和小農意識觀念導致了實踐上的盲目被動,無法推動和促進農村經濟的大發展。二是受政策因素的影響,導致集體經濟嚴重萎縮。村級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組織,也是各項政策和工作的最終落實者。對於我們這個絕大多數村沒有造血功能的現狀,無疑在產生利益和成績的同時,村級集體經濟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削弱,而承擔起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據調查,全市在秋整地及發放種植覆膜玉米、烤煙、甜菜、水稻開發等作物補貼上,造成6,409萬元的債務;在開展義務教育、計劃生育、機械更新、敬老院、警務區、文明村屯整治等達標競賽活動中,形成債務4,976萬元;在創村級企業、養殖一條街和興建畜牧小區等基建工作中,由於缺乏科學論證,技術含量低,運行質量差導致集體經濟嚴重虧損,形成債務7,267萬元;在改善生產條件中,形成債務3,705萬元;各種大型普查、徵兵費、運動會、鄉鎮食堂攤派等造成債務1,100萬元。三是受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集體經濟包袱沉重。當前,一些幹部,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對集體經濟管理和積累意識淡薄,存在重生產輕管理、重農戶輕集體的不良傾向,是集體經濟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多年來,在費用收繳過程中,由於村級幹部不敢於碰硬,不善於做群眾工作,遇到困難不是去解決困難,而是採取其他的手段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製造了困難。全市村集體採取借、抬、貸等方式,共為農戶墊付農業稅、村提留、鄉統籌等費用,共計9,695萬元,從而使強村變弱村、弱村變窮村,使集體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另外,有些村級領導幹部為了個人利益,時常是把集體利益作為實現個人利益的籌碼,於集體利益不顧,損公肥私、大吃大喝,對集體資產亂支濫用,管理上有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弱化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功能,該的事不了,所承擔的公共職能無法實現,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債台高築,無法維持正常運轉,導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不足,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集體經濟薄弱降低了廣大農民對村領導班子的威信,拉大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面對入世和改革後的新形勢,認真解決好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已是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格外用心,格外用力,格外抓緊,以此來保證基層組織在廣大群眾中的高大形象和重要地位。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多年來,集體經濟始終處於低落狀態,主要是受思想觀念、創業意識、和生產資源的影響,使集體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嚴重的阻礙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積累。一是村領導班子素質不高,年齡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有的長期處於軟弱渙散狀態,有的村幹部一提及發展,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很好的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二是集體積累來源渠道單一,相當一部分村集體積累為負數,集體全部收入幾乎僅來源於少數的機動地。三是資源沒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閑置、浪費現象嚴重。四是非生產性支出過大,部分村幹部亂支濫用,管理上有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五是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多年來,有關職能部門對鎮村發展的總體規劃、生產布局、資源優勢、發展思路缺乏深人細致的研究,對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必要的引導,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扶貧資金分散,起不到切實幫扶作用,無法引導村集體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持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在及時消化、吸收過去取得的基本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改革為契機,以農村社會穩定和村集體經濟低風險、高效率運作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創新思路的工作方針,有針對性開展工作。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建設,為增強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以人為本,必須著眼於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注意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幹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准,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結合素質升級,加強教育培訓,是提高村級幹部隊伍素質的基本途徑。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對村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一是要開展政治理論教育和培訓。重點是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全體農村基層幹部的頭腦,提高其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服務的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恆心和本領。二是要加強政策法律知識教育和培訓。使村幹部全面正確地理解和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執行和運用政策法律,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三是要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學習結構調整、市場經濟、金融、城建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科學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實踐證明,無論什麼樣的經濟組織形式,科學管理都是第一位的,管理上不去,經濟效益也上不去,多麼優越的體制和經營機制也無濟於事,只是空談。二是挖掘自身優勢,採取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為增強集體經濟拓寬發展渠道。由於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採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准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引導各村立足資源、區位等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立服務組織,開發信息經濟。稅費改革後,村級功能逐漸轉移到了服務上來。要逐步建立村級信息網路,積極收集信息,開展有償服務,尋找與本地種養植特色相適應的公司或加工企業,形成利益聯合體,村裡提取相應的服務費用,即可以為農戶節省費用,增加收入,也可為客戶節省時間,還可增加集體收入。依託地理優勢,開發路域經濟。公路沿線的村屯,可以藉助公路的優勢,充分利用我市已經形成的特色產業帶,開發興建專業市場,由村集體統一管理,提取相應的管理費歸集體支配。圍繞特色農產品興交易市場或流通公司,建成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產銷合同,開展產、購、銷一條龍服務,在服務農民中贏利,增加集體收入。依託資源優勢,開發集體經濟。土地是村級集體資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順應農村勞動力非農化的趨勢,合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使土地這一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得到最優配置,對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充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做到以地生財,保證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鄉鎮政府所在地的村,可以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向三產發展,開發沿街店面來收取租金,由於租金收入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把它作為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增加村集體收入。大力發展農村私營個體企業,將小、微、虧集體企業及閑置土地以多種形式出售轉讓給個人經營,集體企業閑置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出售或租賃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抓住化解債務的有利時機,可以把現有的林木產權以拍賣的形式進行出售,以此來獲得集體收入。只要每個村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所在,挖掘資源開發潛力,大膽實踐,科學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將越走越寬。三是藉助外力作用,切實提高政策利用效率,為增強集體經濟尋求政策支持。稅費改革政策實施後,村級的收費項目逐漸被取消,只有少數的機動地可以獲取資金來源,所以依靠自身僅有的土地資源是實現不了經濟發展的,要積極探索發展思路,提高政策利用效率,實施內力與外力相結合的法,發展集體經濟。要依法申請豁免政策。對在村企業中與金融機構發生的債務,要依照《商業銀行法》、《擔保法》、《破產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向有關機構申請豁免,金融機構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依法給予豁免,從而達到減負增收。要積極爭取扶持政策。對應由公共財政開支的項目所欠債務,要實事求是核清種類和金額,依據客觀、真實和准確的理由積極爭取國家給予資金扶持。爭取項目支持。積極爭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種植業無償補助項目、以及土地、林業等有關國家或省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無償資金。要尋求外力支持。充分調動市直經濟實力強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與村級結成幫扶對子,實行市、鄉鎮黨政領導掛包村和掛包村企業重點項目責任制,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則,開展扶持工作。根據各自工作性質,發揮本部門專長,抽調懂經營、善管理、作風硬的人員組成工作組,到村開展工作,積極引導村級組織拓寬視野,挖掘優勢,圍繞農業抓工業和第三產業,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出資、出力、出策略。例如,可以把招商引資企業直接引到農村生產原料基地,為村集體引入發展項目,實現企業與集體與農戶互贏互利。在發展二、三產業中,農業部門要給予土地承包、租賃、拍賣有關農村政策的指導,狠抓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對村集體財務加強指導;市水利、電業等部門要在農田水利建設上給予資金或技術傾斜扶持;金融部門加大支農資金投放率,給予條件成熟的村集體企業資金扶持和利率減免政策。總之,各職能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提供一切有利於村級經濟發展的便利條件。四是加強經濟管理,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為增強集體經濟強化監督機制。要繼續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節約各項經費支出,減輕集體經濟負擔,實現集體經濟的資產積累。一是內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實。如財務收支的預決算制度、支出審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制度、一事一議制度等其他各項制度,必須要落到實處,堅決避免走過場、走形式,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提高資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體資產、資金、資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費。二是非生產性開支要再壓縮。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控制報刊費、電話費、招待費等費用的支出總量。嚴格控制管理費用支出,不折不扣的執行鄉鎮機構改革文件精神,應該合並的村要解決明和暗不和的問題,不然將出現一個村的公經費兩個村分支的現象,嚴重影響集體資金在生產、生活中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機構改革,抓緊支部書記公職化問題。這次改革,鄉鎮幹部到村任實職的僅有*人,人員配置不盡合理。從思想觀念上看,鄉鎮幹部的文化水平、開放程度和創新意識要佔優勢;從經濟利益上看,「公職化」的實施,將節省173個人的工資,相當於5個鄉鎮的財政收入,所以,支部書記公職化勢在必行,有待於加快步伐。合並後要堅決按照規定的職數配備幹部,避免人員臃腫,盡量減少管理人員,調動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建議市政府組成稅費改革執行情況檢查組,進行核實糾正,有利於改革的徹底和集體經濟的順利發展。三是村務公開要再透明。目前,我市村務公開率已經達到100%,但村務公開的質量還不高,仍然存在不公開、假公開和半公開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加大公開的真實性,增強公開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對村務公開的認識,實施有效監督;組織、民政、農經等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核實;特別是在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上,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提高村務公開的透明度。四是資產清查要再繼續。堅決清理集體資產,包括資金、廠房、設備、資源等,採取變賣、租賃、抵帳等手段,化解村級不良債務。要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手段,對墊付的農業稅和特產稅尾欠要嚴格按照稅法規定進行,增加集體經濟,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對村提留和統籌尾欠根據數額大小和農民承受能力,制定還款計劃,採取說服教育和法律的手段進行資產清收,達到壯大集體經濟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合作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屬馬的水瓶座婚姻怎麼樣 瀏覽:404
松原事業編怎麼報名 瀏覽:192
誇美女年齡小怎麼說 瀏覽:495
馬爾地夫和國內哪個城市經濟相當 瀏覽:355
婚姻中有芥蒂是什麼意思 瀏覽:769
環翠公園在幸福門的什麼位置 瀏覽:933
深圳寶安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60
南方古代有什麼美女 瀏覽:712
48歲屬鼠和屬什麼的婚姻好 瀏覽:722
事業工人有哪些 瀏覽:361
朝陽市和承德市哪個經濟好 瀏覽:25
為什麼我要的幸福就這么難 瀏覽:920
抗戰時有哪些感人的黨費故事 瀏覽:586
鄉村愛情謝廣坤年薪多少 瀏覽:903
經濟艙前面一段怎麼唱 瀏覽:273
健康76分是什麼意思 瀏覽:856
小螞蟻和什麼為題編一個故事 瀏覽:981
一仆二主婚姻如何 瀏覽:615
匹諾曹的故事是什麼童話 瀏覽:844
如何防範青少年健康的使用手機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