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的區別,原因。
總體說來,只有以自然秩序下的人類行動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與以特權秩序下的人類行動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前者以奧地利學派為代表。後者為形形色色的主流經濟學流派。
特權秩序也有自己的邏輯和實證,這是以鉗制人的靈魂為代價的。而人的靈魂是無法框限的,所以,特權秩序是有朽的。支撐特權秩序的邏輯建構縱然精妙,亦是朽惡的。
在形形色色的特權秩序之下,自然秩序從來就沒有遠離過我們,即便桎梏重重,自然秩序的力量尤在。
主流經濟學研究主流特權秩序下的人類行動,而奧派研究自然秩序下的人類行動。後者堪稱經濟科學。
B. 我的一位老師說讓我們了解一下「奧派經濟學原理」,請問有哪些書籍是介紹它的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近代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龐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主要書籍有: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龐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龐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C. 奧派與法西斯的關系
由於我們不能人人當英雄領袖,不能每個人的個人意志得到伸張,所以這種自由主義哲學和其他無政府主義一樣,一經採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那最成功的「英雄」的毒 cai統治。
政治上納粹和法西斯式的民粹自由主義,強調意志,反理性,反科學,哲學祖先是盧梭,費希特和尼采,認為意志要集中在某些民族或個人身上。
奧地利學派,無政資對這種毒cai式(或只是社會轉型過渡)的自由主義的認可,從米賽斯在1927年《liberalismus》對法西斯的青睞,哈耶克對奧古斯托.皮切諾特的青睞,羅斯巴德對Duke時期3K黨的贊許都可以看出。
D. 06:奧派的經濟學方法論
1、來自幾何學的啟發。古希臘歐幾里得在公元前3世紀整理成的《幾何原本》,以及由它形成的歐式幾何乃至整個幾何學,至今仍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世界的出版物中,《幾何原本》是除了《聖經》之外,全球再版次數最多的一本書。
2、歐氏幾何是一個演繹體系,歐幾里得先給出最初的定義和公理,將定義和公理作為已知,先證明了第一個命題,然後以此為基礎來證明第二個命題,以此類推,他通過最初的五個公理演繹出整個知識體系。這種從原始定義和不證自明的公理出發,利用純邏輯推理,建立了一個演繹體系的方法,叫公理化方法。
而從公理推理證明得出的那些命題,被稱為定理,比如我們熟悉的「勾股定理」「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等,它們的正確性是通過歐氏幾何的邏輯演繹證明得來的,而不是通過測量來檢驗的。也就是說,它們的正確性並不依賴於經驗的檢驗。
3、如果我們用尺子測量100萬個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數據,然後加以統計分析,以此來證明「勾股定理」的正確性,這樣的做法並不會增加「勾股定理」本身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如果用尺子測量出直角三角形兩直角的平方和不等於斜邊的平方,或者用量角器測量一個平面三角形的三個角度之和不是180度,那麼應該考慮的是測量工具、計算方法的問題。
4、在上一講說三位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的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其共同特點是,借鑒了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認為經濟學的規律只是一種假說,整個經濟學大廈是以「理性人假設」為基礎,並從現象中歸納出來的一種假說體系。而假說是要經過驗證證來檢驗正確性的。
5、奧派的研究方法更像幾何學,從一個不證自明的公理出發,用公理化的方法一步步演繹推理,構建出了整個經濟學的理論大廈。這樣,在整個過程中,如果最開始的公理沒有錯誤,是一個真命題,並且中間的邏輯推導也沒有錯的話,最後得出的結論命題就不會有問題,也是一個真命題。
反過來,如果想反駁最後的結論命題,那麼是要麼反駁最開始的公理,要麼反駁中間的邏輯演繹過程,否則很難證明對方是錯的。
6、幾何學證明過程中,那些公認的不證自明的,作為論證起點的命題,稱之為「公理」。如歐氏幾何第一條的公理:「任意兩點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
而奧地利學派研究起點的這個公理,就是「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行為」,這句話有不證自明的公理性。(不證自明,指一旦被指認,該公理是否正確,對個體是顯而易見的。同時,該公理不能被否定,或者說不存在任何否定它的其他公理)。它既不接受經驗的證實,也不接受經驗的證偽,構成了奧地利學派的分析起點。通過自省人的行動性質和本質,以及演繹推理,獲得更進一步更細致的結論。
7、從「人的行動公理」這個起點開始,奧派進一步進行邏輯推理,一步步得到了「邊際價值遞減定理」、「需求定理」、「價格理論」、「時間偏好理論」、「利息理論」等一系列經濟學的規律。這些規律和最開始的公理,以及整套公理化的方法,共同構成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大廈。
20210630
E.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為什麼重要
奧派經濟理論也接受經濟人公設和方法論個人主義,新古典學派主張從經濟理性的假設去分析個人的普遍性行為,奧派經濟學主張從個人的選擇與行動去理解社會的形成與文明的發展。
F. 謬論與真理——奧地利學派眼中的貨幣(1)
奧地利經濟學派是19世紀起源於奧地利的一種經濟學派,信奉自由市場經濟和個人主義,認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只會導致不良後果。在貨幣方面,奧派學者同樣有著驚人的看法。如今,法幣已經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貨幣類型,政府獨掌貨幣發行大權、無中生有製造貨幣在民眾眼裡也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奧派學者則反對這一狀態,認為貨幣應該像其他商品一樣,交由私人發行,由市場優勝劣汰,選擇最佳的貨幣。奧派巨擎哈耶克曾經寫過一本關於貨幣的書《貨幣的非國家化》,論述了法幣的天然不公正與奴役特性,提倡政府退出貨幣發行領域,交由私人自由發行貨幣,這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好、最有效率的貨幣。
然而,受政府控制的法幣已經存在太久,大眾已經無法想像一個不是政府支持的貨幣如何值得信任。二戰後發展起來的主流經濟學已經將法幣系統作為一個天然的存在了,然後在這個天然的法幣的漫天大網下,發展出其他的經濟學理論。他們已經無法想像離開法幣系統世界會如何運行了,譏笑奧派的天真狂妄。而在一些奧派學者看來,圍繞法幣發展出來的經濟學理論都是謬論,法幣才是罪惡之源。在奧派經濟學家J ÖRG G UIDO H ÜLSMANN的<<貨幣生產倫理>>一書中,對主流經濟學對貨幣的主要謬論一一展開反擊。
一、經濟增長必然伴隨貨幣供應增長
主流經濟學聲稱,經濟增長的同時必須增加貨幣的供應,即GDP增長了5%,貨幣供應也應該增加5%,否則經濟增長帶來的產品與服務將無人購買。他們進一步指出,就是因為黃金等通縮貨幣的供應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必須擯棄;而法幣則靈活的多,可以隨經濟增長自由增減。在奧派看來,這一謬論在於不知道或者故意忽略經濟學的一條真理:任何數量的貨幣供應能滿足任何數量貨物和服務的交易需求。貨幣本身只是交易媒介,並不需要在生產100美元產品的同時美聯儲發行100美元的紙幣。當世界總的商品增加時,它們的價格自然會降低,從而現有的貨幣數量即可滿足交易要求。
主流經濟學又爭辯道,不增加貨幣供應導致的商品價格下跌將導致企業主入不敷出而破產。這只是一種臆想。企業主預期到自己貨物價格要下降時,自然會想方設法降低自己的成本,壓低原材料供應商的價格,同時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生產率的提高,優勝劣汰之後優秀企業仍將生存下來。
二、囤積
主流經濟學將金銀等傳統貨幣視之為「野蠻人的遺跡」,聲稱它們將導致通貨緊縮,從而導致大眾囤積貨幣,抵制消費,這將導致經濟體系崩潰。在他們看來,「囤積」不僅危險,而且不道德;因此要通過「溫和的通貨膨脹」逼迫大眾去消費。奧派認為大眾有通過囤積「可靠的金銀」來抵禦通貨膨脹和財富掠奪的權利。如上節所說,任何數量的貨幣供應能滿足任何數量貨物和服務的交易需求。即使有部分貨幣由於大眾的囤積行為而減少,並不會影響商品交易。當金被大量囤積時,自然會涌現出對銀的需求,銀在商品交易中的地位自然會提升,而大眾囤積黃金的行為自然會減少。在一個自由競爭的貨幣市場上,囤積與通縮並不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不會成為一個經濟問題。
下回再續。
G. 奧派邊際效用理論簡介
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 不證自明 的事實:
比如我現在想做三件事情,其迫切程度排序是:
a看小說
b玩游戲
c打籃球
其中看小說最迫切,打籃球最不迫切。我可以做到給這三件事情的迫切程度排序,但是我不能說「看小說比打籃球迫切2倍」。目前學術界沒有測量感受程度的方法,不論是疼痛、幸福程度等等。
這種排序只能在同一個人身上,我不能說「我想看小說的慾望比小明更迫切」,更不能說「我看小說比小明看小說幸福2倍」。可以確定那些宣稱幸福指數之類的文章或者媒體都是sb。
換句話說,價值的根源是完全主觀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幹涉小明認為一坨屎價值100萬。
比較蘋果和梨哪個更有價值毫無意義,我們現實生活中面對的一般是「2個蘋果和3個梨哪一方更有價值」之類的問題。
同類財貨之間是可以完全互相替換的,同類財貨能提供相同的的服務。注意, 這里的相同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相同,而是人的主觀評判上相同。 兩個差不多大小的相同品種的蘋果其物理層面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是在人眼裡是兩個能提供相同的服務的蘋果,那麼這就是同類財貨,是同類的蘋果。有時候就算是物理意義上完全相同的東西也不是同類財貨,比如一塊冬天的冰被小明在冷庫中貯存到了夏天,那麼這塊冰即便物理層面上沒有改變,它也變成了另一種財貨,因為這塊冰所能提供的服務改變了,它在冬天或許沒人需要,在夏天卻可以提供降溫服務。
結合前面三條,我們來設想一個簡單的情況:我有4袋麵粉,在我看來這4袋麵粉是能夠給我提供相同服務的同質的單位。我有4個慾望,分別是
a吃飽
b吃點心
c喂家畜
d把麵粉做成麵筋粘知了
每一種慾望都要消耗一袋麵粉。正常情況下,面對這種情況我有如下打算:
a 我會首先用一袋麵粉解決飢餓問題,填飽肚子。
b 然後我會拿一袋麵粉做成點心來吃。
c然後我會拿一袋麵粉喂家畜。
d 最後我會用一袋麵粉做成麵筋。
可以看到,我對自己的慾望進行了排序,所以依照我的打算,每一袋麵粉雖然於我有相同的效用,互相之間完全可以代替,但是最終我對每一袋麵粉的評值依然不同,因為它們用來滿足的慾望不同。我會首先滿足最迫切的慾望,此時我用掉的第一袋麵粉的效用是最高的,然後我會用第二袋麵粉滿足第二迫切的慾望,第二袋麵粉的效用就會比第一袋被用掉的麵粉效用低,雖然他們是同質的財貨。往後的情況以此類推,每一袋麵粉的效用依次遞減。
人的行動是為了滿足人的慾望,而人能夠對自己的慾望進行排序,那麼可以看到,上面這種效用遞減的現象是一種人的行動中的普遍規律。我們稱之為「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簡稱「 邊際效用規律 」。
如果我在上述條件下丟失了一袋本打算用來填飽肚子的麵粉,我會如何利用剩下的三袋麵粉來行動呢?我當然不會讓自己餓肚子,因為我的四袋麵粉是能提供同質服務的相同的財貨,我可以拿本打算用來做麵筋的麵粉來填飽肚子。我損失了一袋麵粉,就如同損失了一個滿足慾望的機會,那麼我當然放棄評值最低的慾望,優先滿足評值較高的慾望。那麼「做麵筋粘知了」這個慾望就是一個處於邊際(就是在邊兒上的意思)上的慾望,一旦出現意外就會最先被放棄。同理如果我有第五個慾望救濟窮人,那麼如果我意外獲得了一袋麵粉,我就可以用來滿足我第五個慾望,這里的第五個慾望也是處於邊際上的一個慾望,一旦我有了新的麵粉我就會優先滿足這個慾望。這就是邊際效用理論中「邊際」這個詞的含義。
上面這種情況屬於最簡單的情況,現實中不同類型的財貨其實也可以比較。比如我有四袋麵粉和三筐蘋果,那麼如果我有急事需要在市場上賣出一些東西換錢,那麼我的評值表可能是這樣的:
a第一袋麵粉
b第二袋麵粉
c第一筐蘋果
d第三袋麵粉
e第二框蘋果
f第四袋麵粉
g第三筐蘋果
我會按照這個評值順序來出售自己手裡的財貨,一開始我會賣掉一筐蘋果,然後我會賣一袋麵粉,然後我會再賣掉一筐蘋果,然後我會再賣掉一袋麵粉……這里的麵粉和麵粉都是同質的財貨,能給提供相同的服務,而蘋果和蘋果也是相同的財貨,能給我提供相同的服務。蘋果和麵粉之間的評值就看我自己的評價了,其依據也是各自滿足的慾望的迫切程度的不同。最終形成的順序就是上面的評值表,可以看到了我最迫切需要兩袋麵粉,然後蘋果成為較為迫切的,然後是麵粉,然後又是蘋果……而我會先賣出評值最低的財貨,也就是從下往上賣。
以上就是奧派最為狹義的邊際效用理論,也是奧派祖師 卡爾·門格爾 經濟學上的巨大成就之一。邊際效用理論是奧派經濟學(或者叫行動學)裡面重要的理論框架之一,後面價格的形成等一系列推論就建立在邊際效用理論上。理解邊際效用理論,對於理解人的行動有著非常好的幫助。
H. 奧派經濟學的主要觀點
奧派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是只有在邏輯上出自於人類行為原則的經濟理論才是真實的。
奧地利經濟學派是近代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它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門格爾和繼承者維塞爾、龐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奧派經濟學這種理論的正式名稱是人類行為學(praxeology),而奧地利經濟學派長期以來便提倡一種從這種理論所衍生的解釋方式。人類行為學的方法使得經濟學家們能以此探索適用於所有人類的經濟規律,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解釋方式則可以用於針對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
產生背景
奧地利學派起源於維也納,而學派的名稱則起源於當時同為德語世界中的奧地利經濟學家與德國的經濟歷史學派的經濟學家關於經濟學方法論的辯論,在辯論中奧地利人主張古典經濟學著重於邏輯高於觀察。
而德國人則嘲笑他們為「奧地利學派」以突顯他們遠離了當時德國的主流思想,並且也是嘲笑他們的思想僅屬於地區省份的層次(當時普魯士統一了除了奧地利之外德語地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所以視奧地利為一個分離的地區省份)。
I. 薛兆豐北大經濟學(5)
整門宏觀經濟學的興起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經濟周期。
所謂的貨幣政策,就是政府通過調節經濟體當中貨幣的流通量,來調節經濟的發展,從而起到逆經濟周期而行的效果,提出了宏觀調節的四大目標——低的經濟波動,低的通貨膨脹率,高的就業率以及高的生產力、增長率——政府通常可以採取兩大類的政策:一類叫貨幣政策,一類叫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說,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在總需求下降的時候,在人們沒有信心、不願意花錢的時候,政府主動地替人們花錢;在僱主不願意僱人的時候,政府成為最大的僱主,僱人來修建一些工程;在私人不願意投資一些項目的時候,政府主動地去投資一些項目。
昨天講的貨幣政策,講的是政府直接干預經濟體中貨幣流通的總量,而財政政策講的是在不改變貨幣總量的情況下,政府怎麼通過稅收多掙點錢,而且怎麼把這錢花出去。
財政政策遇到的四個重要的困難:第一是時間滯後的困難;第二是擠出效應,政府支出和私人支出之間互相排斥的關系;第三是政府的效率問題;第四是政府資金來源的問題。
隨著政府開支的增加,不斷地提高稅率,能夠幫助政府收到越來越多的錢嗎?不一定。跟私人賣東西不是價格越高,他賺到的利潤越多的道理一樣,政府不斷地提高稅率,它收到的稅收可能反而會下降。這就是經濟學家拉弗提出來的「拉弗曲線」。
三個經濟學派——第一是芝加哥學派,前面我們在講反壟斷法的時候,我們比較深入地介紹過芝加哥學派的看法。
第二是奧地利學派,奧地利學派對經濟學的貢獻非常大,由它發展的一些基本概念,已經變成了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至於沒有人再去歸功,說這是奧地利學派的東西了,因為它就屬於經濟學內在不可以切割的最重要內容了。
第三是公共選擇學派,我們在後面再討論那些非市場的組織,包括政府、包括非營利組織、包括科研機構等等,他們在做決策的過程中所遵循的經濟規律的時候,我們會詳細地討論公共選擇學派的貢獻。
奧地利學派最早是兩位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和他的學生龐巴維克(Eugen Bohm-Bawerk)共同創立的。而奧地利學派這個標簽,是由他們的理論對手提出來的。他們的對手是當時德國的歷史學派——經濟學當中的一個學派。他們主張的是,在經濟現象當中不存在普適的規律,每一個經濟事件都有它發生的獨特環境,我們只能就事論事,一件事情和另外一件事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們背後沒有客觀的、普適的經濟規律。但是門格爾和龐巴維克卻認為,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背後有一般性的規律。比方說,由門格爾總結的邊際的概念,這就具有很強的普適性。當時的歷史學派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裡面占上風,他們就把門格爾和龐巴維克戲稱為奧地利學派,是帶有譏諷成分的。而事實上,奧地利學派就沒有繼續在奧地利發展了,他們的研究方式、研究的范圍、研究的思想轉移到了歐洲,轉移到了英國,其他不同國籍的學者也加入了這個陣營。奧地利學派指的不再是學者的國籍,而是一種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基本主張
第一,只有個人才能做出選擇。第二,研究交易所在的市場,是我們研究經濟學的焦點所在。第三,研究經濟現象要研究人的動機,得有人文背景。4. 奧派看經濟周期的特別之處——第一,它主張貨幣不是中性的。第二,認為資本是異質的,不是同質的。第三,認為社會機制是人們行動的結果,而不是事前計劃的結果。
奧地利學派一直在想辦法,想怎麼樣才能有效地抑制政府亂印鈔票的沖動。他們提出兩個基本的主張:第一是要回到金本位;第二是實施自由發鈔制度。
所謂金本位,就是以黃金的數量為發鈔的依據。但是這種主張已經不受重視了。
奧地利學派的自由發鈔制度,或者說自由銀行制度,雖然實施的難度很大,但到今天也還是徹底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一個備選方案。
凱恩斯主義是怎麼看經濟周期的?簡單地說,凱恩斯學派是說,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姑且稱之為動物精神,人們的消費忽然減緩了。人們本來是應該通過價格來調整的,但價格的調整非常遲鈍和緩慢,所以就會直接影響到就業和產出。要抵抗經濟周期政府就應該有所作為,逆經濟周期而行,在人們不願意消費的時候替人們進行消費。錢從哪來?主要靠政府舉債。
貨幣主義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增發鈔票,而凱恩斯學派所提出的對付經濟周期的措施是沒用的,是不會產生明顯效果的。因為人們的消費不取決於瞬時的收入,而取決於他們的永久收入預期。
而更進一步的是,理性預期學派認為,市場跟政府存在一個博弈的行為,市場可以對政府經濟政策做出預期,從而使政府的經濟政策失效,政府越管,經濟的波動可能會越大。
介紹的幾大學派都分別指出了經濟周期產生的根本原因:
奧地利學派認為,那是亂印鈔票造成的;
凱恩斯學派認為,那是因為人們忽然不消費、總需求不足引起的;
貨幣主義認為,通貨膨脹不僅是政府印鈔過多而引起的,而且認為凱恩斯學派所提出的反經濟周期措施是無效的;
理性預期學派更進一步認為,政府對抗經濟周期的行動本身可能就增加了經濟的波動。
而真實周期理論又再往前走一步,他們甚至認為經濟周期本身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政府連管都不應該去管。
這些不同的理論有時候是互補的,有時候是針鋒相對的,但有意思的是,這些理論的領軍人物都先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宏觀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三大原因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宏觀經濟現象涉及的變數太多了,而我們研究的宏觀經濟現象本身,數量還是有限的,特別是到了近現代對經濟的統計數據才比較健全,人們的研究才比較有依據。
第二個原因,在於宏觀變數本身是一些加總的變數,這些變數之間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第三個重要的原因,是人會形成預期,會產生對策。
這堂課解釋了宏觀經濟學為什麼這么困難,為什麼使得這么多經濟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還仍然彼此不同意的原因。也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當今取得的一些基本共識。
我政治法律的模塊,講的就是一群人在一塊做出集體決策的時候所要遵循的經濟規律。
經濟學當中一個專門研究非市場決策問題的學派,那就是公共選擇學派。
1. 內心高冷的諾獎得主布坎南
2. 見識廣博的學術天才圖洛克
公共選擇學派是去掉浪漫的政治學。公共選擇學派的方法論,就是要把經濟學研究人們在市場當中行為的方法,邏輯一致地用到人們在非盈利機構的活動上面去。這種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有幾點:
第一,個人主義主觀價值觀。也就是說任何決策都是由個人做出來的,集體不會做決策,根本就不存在集體意志這一說,有的只是在一個集體當中活生生的個人。
第二,動機主導論。不論在什麼樣的組織內部,人們在約束條件下追求最大利益這一點不變。我們只要仔細地去分析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面,處於什麼樣的制度約束下面,我們就能夠分析他的行為,合理地解釋他的行為。
第三,人的偏好、主張、觀念、思想具有外部性。一個集體當中,人們所傳播的思想不僅可以滿足他自己的慾望和偏好,同時也會對別人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公共選擇學派關注這些個人言論和觀點對社會整體造成的影響。
公共選擇學派研究的是非市場的決策。官僚機構最大的特點是它們的行動不以錢為指導。
1. 「官僚機構」是個中性詞
什麼叫官僚機構呢?bureaucracy,要注意這可是個中性詞,它指的是具有這樣一些特徵的機構或者組織:
第一,這個機構的僱主和雇員不從這個機構所獲得的收入當中直接分配收入。
第二,這種機構至少有一部分的營運資金不來自於他們的營運活動,錢是從別的地方劃撥過來的。
第三,每一個在官僚體制下面的人,他的績效評估基本上是由他的上司決定的。
2. 官僚中人的追求:津貼、權力與聲望
對官僚體制的經濟學分析,開山之作是圖洛克(Gordon Tullock)在1965年發表的名著,叫《官僚體制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
由於整個官僚體制追求的都不是金錢——他們不能直接追求金錢——他們追求的是金錢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辦公津貼(Perks)、權力(power)、照顧下屬的機會(patronage)。三個英文字母都是P開頭,簡稱3P。
3. 官僚體制中的信息失真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是一種任何官僚體制都難以克服的天然困難。
4. 有野心的人最謙虛
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野心的,或者稱之為雄心也可以。但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官僚體制的升遷恰恰把謙遜當做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你要能升遷必須是個非常謙遜的人。
5. 什麼樣的人能在官僚體制中存活下來
圖洛克說,我們假定有兩種人,一種叫理想主義者,每當面臨這種兩難選擇的時候,他總是把社會的目標放在第一位;而另外一種人稱之為現實主義者,每當遇到這種兩難選擇的時候,他總是把上司的意願放在第一位。結果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結果會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結果,那就是只有那些服從上司意願的人,才能在一次一次的篩選當中,在體制中存活下來。你要成為一位偉大的科長,首先要當一位科長;你要成為一位偉大的參議員,首先要當上參議員。
所以,不管你進入一個行業之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懷有什麼樣的願望,追求什麼樣的理想,經過一次一次的洗禮以後,能剩下來的就是想法、經驗、態度都非常接近的人。
政治選舉的經濟學分析當中,非常重要的中位數投票原理,就是說,你要獲得最大多數的支持,你就要去迎合那些中位數者的偏好。
過去人們以為,政治家是為了實現他們遠大的理想而參加競選;現在人們明白,政治家是為了贏得選舉而去刻意剪裁他們的遠大理想,只有討好中間投票人,他們才能獲得選舉的成功。這種看法讓人們看清楚了政治當中不浪漫的一面、現實的一面。
阿羅就是經濟學家肯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他在1921年出生,2017年2月21日去世,他一直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他和我們熟悉的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是好朋友。阿羅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之一。
著名的阿羅不可能定律,它的含義是,在人們有多種不同選擇的情況下,選舉不一定能夠反映出大多數人的意願。選舉會出現議而不決、循環不已的情況,而要阻止這種情況,要麼是由議程決定人決定會議的程序,要麼把選票改成鈔票。用選票來投票往往只能反映投票人意願的有無,但不能夠反映他意願的強弱,而用鈔票投票意願的強弱就會被精準地反映出來,並被加以計算。
介紹兩個政治術語:一個叫pork barrel,豬肉桶,它指的是議員跑到中央為地方爭取建設費用。另外一個詞叫log rolling,滾木桶,指的是議員們互相投贊成票,以便使得法案得到通過的做法。
選票交易有時候能夠使得選舉結果更有效,有時候又使得選舉結果變得低效。這兩種看上去截然不同的結果,共同點在於只要進行選票交易,那麼選舉的結果就會從選舉人的中位數偏好向平均數偏好偏移。
在沒有選票交易的時候,選舉人的中位數說了算;在有選票交易的情況下,選舉人的平均數說了算。所以選票交易最後的結果到底是有效還是無效,取決於選票交易之後,選舉人偏好的平均值到底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
公共選擇學派讓政治忘掉浪漫。
提出了一個連續用三講來回答的問題,民主為什麼會一再產生錯誤的經濟政策?這一講介紹了兩個可能的理由:第一是選民的無知;第二是選舉的機制本身決定了選舉容易被利益團體操控。
把人們在政治領域做選擇的過程,跟人們在經濟領域、在市場領域做選擇的過程作了一個比較。根據經濟學家唐納德·威特曼的意見,在這兩個不同的場景裡面,人們都通過本質上非常接近的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在佔有比較少的有用信息的情況下,做出了有效的選擇。
民主制度和政府赤字之間的關系。過去100多年來,民主國家的政府赤字都有大幅增長的趨勢,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民主制度。政客為了贏得選舉,往往要採用避重就輕的辦法討好選民,把好處留到今天,把負擔推到明天。民主伴隨著赤字,這很可能是制度決定的。游戲規則當初這么定下來的時候,結局也已經定下來了。
艾倫·戴維德最早對反壟斷法提出了很多洞見,從而推動了法律經濟學這一門交叉學科的興起。
關於收入再分配的戴維德定律,說的是在一個民主投票的國家裡面,政府的再收入分配政策既不是讓社會最窮的人得益,也不是讓社會中最富有的人得益,而是會讓那些中等收入的人得益。原因是他們有更大的積極性、有更大的話語權、有更多的能力,在政治決策過程當中為自己說話、為自己謀利。
總的來說,世界上在法庭上進行案件的審理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叫抗辯制(adversary system),那就是通過正方和反方的辯論來釐清事實;另外一種辦法叫糾問制(inquisitorial system),那就是由專家型的法官,通過不斷地追問來尋求事實的真相。
英國和美國的司法體系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實施抗辯制的,而陪審團是抗辯制度當中的核心部分;而歐洲大陸的法系裡面很大一部分是實施糾問制的。這兩種制度究竟哪一個更好、哪一個更有效率、哪一個帶來更大的公正,一直是法律界和法律經濟學界熱烈討論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的權威之一就是戈登·圖洛克(Gordon Tullock)教授。我們知道圖洛克是公共選擇學派的創始人,他對所謂大民主產生的效果,也就是一人一票,所有人具有平等的投票權投出來的結果,是抱有深深質疑的。
圖洛克指出,陪審團制度無助於追求事實真相。抗辯制度讓人花錢攪渾水,對追求真相起反作用。
關於陪審團的效率,薛老師介紹給大家看一部美國的經典電影,叫《十二怒漢(12 Angry Men)》,這部電影對陪審團員可能出現的偏頗,做了非常生動和深刻的描繪。
回顧了我們分析問題所採用的幾個維度,從單人的維度到多人的維度,再到時間的維度、信息不對稱的維度,以及從市場活動到非市場決策的維度的擴展。
總結了公共選擇給我們幾個重大的啟示,包括人們是怎麼選擇理由的,管制所造成的贏家和輸家的格局是怎麼變化的,政治候選人是怎麼剪裁定製他們的政綱的,以及從邏輯的角度看,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為什麼是一句含糊其詞的話。
要衡量一個國家物質條件的發展,最簡單、最直接、最有力的指標就是這個國家的生產總值。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值通常由兩個高度相關的指標來表示:一個叫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另外一個指標叫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與地理概念相關的指標,它指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總價值。要注意,它是以國境線這個地理概念為依據的。
而國民生產總值(GNP)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永久居民,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總價值。要注意的是,這個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所關注的對象,是這個國家的永久居民,而不管他們創造的市場總價值發生在國內還是在國外。
GDP與GNP指標局限之一:忽略非市場形式的生產。 局限之二:忽視非法的生產和地下經濟。局限之三:忽視結構、質量和代價等屬性。局限之四:產品未必反映個人真實估值。
人類理想具有共同性。人的理想都是相近的,而要享受美好的生活,追求物質享受跟追求精神享受至少是一樣重要,而在很多時候,追求物質享受的本身其實也就能夠提高精神享受。
經濟學家所做的一個努力,那就是去尋找、去確定那些促進經濟發展的背後因素,他們要探討一個國家富強的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
1. 經濟自由指數:尋找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美國傳統基金(The Heritage Foundation)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從1995年開始,直到今天,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裡面,一直每年都發布年度報告,衡量全球100多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情況,他們稱之為「經濟自由指數(Th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他們編制的這個自由經濟指數有十個維度,他們看什麼呢?
商業自由,興辦企業的難度;
貿易自由,看國際貿易壁壘的高低;
貨幣自由,看一個國家價格管制的程度;
政府規模和支出,看政府的規模在GDP當中的佔比,相當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混合比例;
財政自由的程度,也就是納稅人繳稅的負擔;
產權保護,個人積累起來的財富有沒有受到政府嚴格的保護;
金融自由程度,看金融機構免受政府幹預的程度;
投資自由程度,看國內和國際之間資產轉移的自由度;
貪污程度,看個人的財富和投資受到強權侵蝕的程度;
勞動自由程度,也就是一個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對勞動者自願締結勞動合同的自由度的保護。
2. 沒有商業自由的國家很難走向富強之路
3. 我們還沒有真正找到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些得分很低的國家,比如中國,他們的經濟增長卻非常強勁,而且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是持續多年的事情。換句話說,總有那麼一些事情中國做對了,但這個指數並沒有捕捉到。
4. 貪污腐化和價格管制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5. 不能忽視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總的來說,我們把經濟制度看成是原因,把經濟增長看成是結果,要探索原因和結果之間的規律,要完成這個任務,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再一次討論了公平和效率之間的關系,效率重要還是公平重要?我們的結論是效率其實就是最大的公平。
我們在講馬糞的故事的時候就指出,人們所認可的那些公平觀念,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它符合效率的原則。其實它是因為有效率才變成社會的規范,才被人們認為是公平的,其實人類在效率和公平之間的搖擺從來就沒有停過。
我們討論了兩套把公平置於效率之上的理論,包括羅爾斯的無知之幕理論和伊斯特林悖論。
這些理論與現實當中人們真實的追求是有很大差距的,它們並不能如實地反映真實的生活,更不能指導真實的生活。
介紹了經濟學家對各種脫貧致富方法的研究,與其說告訴你答案,不如說告訴你為什麼還沒有答案。經濟學家本身就還沒有能夠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更重要的答案可能根本不在經濟學的范疇之內。回顧整個人類的歷史,貧困、野蠻、戰爭、飢餓是常態,富裕、和平、文明是奇跡。
1. 探索人類脫貧致富之路的不同方式
有一派學者認為,持續的經濟增長、物質的極大豐富,才是人們走向幸福的必由之路;
另外一派學者卻認為,物資的增長是沒有止境的,人們的幸福只取決於他們的感受,他們覺得快樂就快樂了,知足常樂。通過政府的財富再分配、收入再分配,讓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平均水平上,而不管絕對水平是高是低,大多數人就會感到幸福了。
由此再衍生出的兩派經濟觀點也是有分歧的:
一派認為只要社會的餅做得足夠大,那麼哪怕社會當中最窮的人也能夠獲益,也能夠伴隨社會的進步而提高幸福的程度;
而另外一派則願意犧牲餅的增長,而換取分餅的平均。
2. 十種事與願違的經濟政策
1)最低工資制度。
2)同工同酬制度。
3)罷工制度。
4)各種行業的准入限制。
5)各種各樣讓人們產生依賴感的福利制度。
6)各種過分的政治平權政策。
7)貿易保護政策。
8)一些把人綁在貧困地區的政策。
9)把人綁在單一的教育體制的政策。
10)民主投票導致不良經濟政策。
3. 國家富強的原因與結果常常難以區分
摘自《經濟學通識》序言——
以純朴的眼光看,人類至少面臨四項普遍約束:(1)東西不夠;(2)生命有限;(3)互相依賴;和(4)需要協調。人類種種制度安排,一概是為了應付這些約束而衍生的。粗略地概括,這四項約束對應著四類經濟理論:(1)需求定律;(2)利息理論;(3)制度理論;和(4)宏觀理論。
如果我們反復從這四類約束來理解社會,我們就很容易察覺人類社會的一些不同尋常的特點。
首先,人類主要以社會的方式而不是自然的方式展開競爭。
其次,競爭與合作不可分。
再有,貧與富未必有關聯。
的是,觀念的力量是驚人的。令人深思的是,打著善意的旗號所犯下的罪行,也往往比明目張膽的犯罪造成的破壞更深重。
用什麼樣的眼光,就有什麼樣的世界。改造「世界」,非經濟學所長;但改造「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