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磅文件發布:成渝雙城經濟圈首次升「極」
【文/觀察者網 王慧】成渝地區再次迎來高光時刻。一份國家級重磅文件的發布,讓這里首次正式升「極」。
2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勾勒出未來15年至30年我國交通網的建設目標和總統布局。
觀察者網注意到,就在這份文件當中,成渝雙城經濟圈首次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並列,成為重要「一極」。未來,這4個地區將作為「四極」,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並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
該規劃顯示出,成渝地區戰略和交通地位的躍升。而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這也意味著,成渝地區作為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內陸極」,未來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圖源:中國交通報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由這張網中「最為關鍵的線網構成」,包括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
在約70萬公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主骨架實體線網里程佔29萬公里左右。其中,國家高速鐵路5.6萬公里、普速鐵路7.1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6.1萬公里、普通國道7.2萬公里;國家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
《綱要》依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結合未來交通運輸發展和空間分布特點, 將重點區域按照交通運輸需求量級劃分為 極、組群、組團 3類 ,成渝雙城經濟圈屬於第一類。
4「極」之間互聯形成6條「主軸」,同時也串起諸多「極」外城市。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截圖 下同
由「極」輻射、並與「組群」、「組團」之間連接形成「走廊」。
「通道」進一步強化「主軸」與「走廊」的銜接協調,並加強「組群」與「組團」、「組團」與「組團」之間的聯系。
在2017年《「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當中,成渝地區在交通領域的「極核」地位十分有限。
而在新《綱要》中,這里正式成為「一極」,3條主軸、2條走廊、2條通道在此交會。
「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示意圖 圖源:《「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另外,《綱要》還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一起建設世界的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同時,該地區的「雙核」——成都和重慶,均入選了20個左右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鐵路樞紐和場站,以及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向第一 財經 表示, 《綱要》提出的這個「極」與經濟發展第四極還不能等同,但是規劃對成渝地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起到了極大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為何是成渝地區?
最近幾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國家 社會 經濟發展「頂層設計」的重要抓手。2018年11月,中央專門制定文件,明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1月,中央首次提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概念。當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作為國家戰略,要將成渝地區打造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之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經濟圈是國內外公認的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它們由北向南,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用大約3%的土地,聚集了18%的人口,貢獻了38%的GDP。
現在加上成渝,如果我們做個連線,地圖上會出現一個佔全國經濟總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形成「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圖源:新華網·思客
改革開放之後,東南沿海地區一直是引領我國經濟騰飛的主要動力源,而整個西部雖占據71%的國土面積,GDP卻僅佔全國20%左右,這里一直缺少一個國家級的經濟圈帶動。
成渝能夠擔此重任,緣於該地區多方面的優勢,區位便是其中之一。
這里的區位優勢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像。成渝地區承東啟西、聯通南北,多項國家戰略,比如「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等都在此交匯,這也使成渝地區成為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成渝地區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成為我們國家重要的戰略樞紐:向東,中歐班列與長江黃金水道打通了「最後一公里」;向西,中歐班列可以從成渝直達歐洲各國;向南,成渝直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陸海新通道已經常態化運行;向北,成渝均已開通直達俄羅斯的國際班列。
2021年1月1日,中歐班列(成渝)號首列班車在重慶團結村站等待發車 圖源:新華網
這種得天獨厚、四通八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使成渝地區從內陸腹地搖身一變成為我們國家開放新前沿,拓展了外循環的新空間。
「雙循環」是2020年的一個熱詞,它作為一項頂層設計,是指我們國家「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出生證」上就明確寫著:這是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重大舉措。
相比較而言,雖然成渝擁有外循環空間,但相對於其他三個更為成熟的城市經濟圈,這里所帶動的主要還是內循環。這一地區有能力承擔起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激活西部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從而帶動整個西部的更快地崛起。
當然,這個經濟圈的建設離不開重慶和成都兩位帶頭「大哥」良好的經濟基礎。它們一個是直轄市,一個是副省級城市,「你爭我斗」幾十年,如今都是GDP過萬億的國家中心城市。
圖源:澎湃新聞
目前,我國共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在一個地區同時出現2個國家中心城市實屬不易。在重慶和成都兩座經濟強市的帶動之下,2019年成渝地區實現GDP近7萬億元,佔西部地區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
2020年,重慶和成都的GDP排名分列全國城市第5和第7。從總量上看重慶略勝一籌,但人均GDP ,成都又扳回一局。
另外,成渝地區的信息化產業互補性非常強。比如說,四川是國內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大戶,重慶則引進了國內優秀的晶圓製造商。兩個板塊一合作,整個集成電路的產業就齊全了。
實際上,川渝的電子信息產業體量僅次於廣東和江蘇,排在全國第三位。借經濟圈這一契機,兩地於2020年直接聯手簽約,要建立電子信息產業鏈,培育世界級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現階段兩地會圍繞成渝交通,通過高鐵、高速、沿江體系,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的經濟走廊, 把成都、重慶、宜賓、瀘州、內江、遂寧、南充、廣安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較好、有區位優勢的地區都捆在一起。另外,雙方會在成渝雙城建設10個產業合作園區,鼓勵兩地企業合作,彼此采購,努力實現川渝兩地企業物料的本地配套率從過去的20%-30%提升至70%-80%。
成渝地區之於中國是十分獨特的存在。新中國成立後,這里長期扮演著戰略大後方的角色。二十世紀60年代,新中國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時,地處西南腹地的四川(含重慶)以廣闊的戰略縱深成為國家「三線建設」布局的關鍵所在。
1965年到1978年,全國工業投資的1/8、國防軍工投資的1/4集中在四川,為保障國家戰略安全做出重要貢獻。如今,在雙循環格局中,這里又擔起重任,成為我國經濟最大的迴旋餘地。成渝接下來要唱的這出「雙城記」,會伴和著多重國家發展戰略,在它們獨特的油墨中出彩依舊。
2. 瀘州為什麼設兩個高鐵站
瀘州設兩個高鐵站的原因是經濟發展需要,加快瀘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步伐。
根據規劃,瀘東大道起於瀘縣福集鎮金錢村(與自貢富順交界),止於百和鎮蔣壩村(與永川朱沱交界),全長約56公里。瀘東大道線路為東西走向,橫穿瀘縣中部,能連接起川南城際鐵路瀘縣站(玉蟾大道西段北側)和渝昆高鐵瀘州東站(雲錦鎮衛和村)。
瀘東大道建成後,瀘縣縣城將形成環形交通系統,極大方便市民交通出行,提高縣城交通承載力,進一步加快瀘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步伐。根據川南城際鐵路和渝昆高鐵建設規劃,將有兩座高鐵站坐落在瀘縣境內。
分別是位於玉蟾大道西段北側的川南城際鐵路瀘縣站,位於雲錦鎮衛和村的渝昆高鐵瀘州東站。
渝昆高鐵跨越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和雲南省,線路自重慶西站引出後,沿途經過重慶江津和永川區、四川瀘州和宜賓、貴州畢節、雲南昭通和曲靖後,接入昆明南站。高鐵正線全長約699公里,其中新建正線681公里,按雙線時速350公里設計。全線設站20座,預留車站1座。
川渝段線路總長292.15km,設九龍坡(預留)、江津北、永川南、瀘州東、瀘州、南溪、宜賓、高縣、筠連等9個車站。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1416.2億元。渝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中京昆高鐵通道的最後一段,全面建成後從瀘州去重慶40分鍾就可抵達,去昆明不到2小時就可到達。
3. 成渝城市群七個中心是哪七個
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
2018年7月4日,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不僅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更明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確定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七個區域中心城市。誰將率先突破,成為全省經濟副中心,引發了坊間的猜測。
四川省發改委主任范波表示,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和達州這7個城市分別位於環成都經濟圈、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是國家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和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具備發展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基礎。
(3)成渝雙城經濟圈對瀘州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2020年7月16日,四川日報刊發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提出著眼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級支撐,支持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並給七大區域中心城市落實了不同定位。
1、綿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和國家重要國防科研生產基地。
2、德陽:加快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構建支撐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功能板塊。
3、樂山:參與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以光伏全產業鏈為重點的「中國綠色矽谷」,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4、宜賓: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產業發展示範區和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
5、瀘州:建設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和區域醫葯健康中心,加強兩市與重慶沿江協同發展,打造產業和人口優勢承載地、南向開放新高地,帶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
6、南充: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範市。
7、達州:建設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巴文化傳承創新和旅遊發展高地,加強兩市與成渝雙核聯動,積極承接產業和人口轉移,帶動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
4.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如何作為
這個規劃提了幾次天府新區,但一句話都沒提到東部新區,這其實可以預見得到,天府新區在14年到18年規劃期間,落地了很多中央單位,比如中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華西醫院、最高法最高檢法務部門,還有中鐵、中交、中建、中電建等一大票央企在天府新區修西部總部,然後在19年的時候,天府新區突然減速,資金大部分批向了東部新區,你想這些單位不得通過自己的渠道找上面爭取啊,而東部新區到現在為止主要圍繞空港和大運會在修,落地的單位主要也是物流企業,沒有中央單位跟著幫忙爭取,在這種情況下出來的規劃,東部新區就遇到了減速的時候。
5. 瀘州到成都高鐵好久開通
2021年6月28日,瀘州到成都高鐵正式開通。
6月28日9時許,四川省境內綿陽至瀘州高鐵內自瀘段(內江、自貢、瀘州)通車。瀘州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小時高鐵半徑,長江上游幹流主要經濟區實現了高鐵全覆蓋。
綿陽至瀘州高鐵內自瀘段位於四川省南部地區,北接成渝高鐵、南連渝昆高鐵,由內江市向南經自貢市抵達瀘州市,線路全長128公里,運營時速250公里。這是十四五開局以來四川開通運營的首條高鐵。
乘車說明
瀘州到成都的列車途經站點為瀘州站、瀘縣站、自貢站、內江北站、資陽北站、成都南站,旅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出行計劃選擇合適的車次乘坐,如需購買火車票建議在鐵路12306官網和鐵路12306APP進行購買。
飛機、高鐵、火車、客車等交通工具都嚴禁攜帶危險品,危險品的范圍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蝕品等。
高鐵是全封閉式車廂,禁止吸煙,如果在高鐵上吸煙,不僅會影響乘客的乘坐體驗,還會引起列車中監控系統的報警,甚至會引發設備故障。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政府網—四川省境內綿陽至瀘州高鐵內自瀘段通車
以上內容參考 鐵路12306—瀘州到成都東列車
6.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瀘州是四川省第三大城市你有何看法
1、瀘州本來曾經就是四川省第三大城市,成渝瀘!多順口,多好聽,很有韻律美,成渝瀘,四川經濟三強之一,瀘州是明朝全中國經濟最發達33座城市之一,西南地區只有成都,重慶,瀘州3座城市入選。川西的成都,川東的重慶,川南的瀘州,瀘州是明清兩朝都是地級市。
瀘州自古就是川南中心。而且是川南的六大中心。瀘州是川南的地理中心,教育中心,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軍事中心。
第一,瀘州自古就是川南的教育中心, 瀘南中學, 川南書院,川南經緯學堂,川南師范都誕生在瀘州。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瀘州創建了川南書院,川南書院在瀘州,
1901年(清朝光緒二十七年)川南書院更名為川南經緯學堂,成為全四川省第一所「新學」。
1901年的瀘州就是川南的教育中心了,比辛亥革命還早了10年。
2、瀘州在宋朝是省會,朝廷皇帝親授的「西南要會」之城,所以如今的瀘州也有西南醫科大學,瀘州是千年商都,所以一直有名氣很響的西南商貿城。
3、瀘州乃四省通衢,川滇黔渝的區域中心城市,
瀘州和貴州省遵義市接壤、瀘州和貴州省赤水市接壤、
瀘州和貴州省仁懷市接壤、瀘州和貴州省習水市接壤
瀘州和貴州省畢節市的七星關區接壤,瀘州和貴州省畢節市的金沙縣接壤
瀘州和雲南省昭通市的威信縣接壤
瀘州是距離貴州省第二大經濟強市遵義市,貴州第三大經濟強市畢節市最近的城市,瀘州和這兩個城市都接壤,雞鳴三省大橋修建在瀘州境內,上橋走路只需5分鍾就可以從瀘州到雲南省,自古,雲南貴州的貨物,比如銅,鐵,煤礦經過瀘州的水運發送到全國各地,而貴州雲南需要的各種人民物資,比如鹽巴,大米,豆子,布匹也走瀘州是最近的路,瀘州一直是一個貨運集散地,為什麼有批發,都到瀘州來進貨,因為人文地理相通,說話口音也相同。
4、新中國成立之後,直到1952年,瀘州也是川南省的省會,所以,四川警察大學 是在瀘州的,紮根誕生於瀘州70年光陰,瀘州有紅色基因,瀘順起義,龍透關起義,紅軍四度赤水等等都在瀘州境內發生,赤水河就在瀘州境內,抗日戰爭時期建成的瀘州機場 至今也是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不僅客運規模雄居四川第三,而且具有 歷史 深厚文化的機場。
5、瀘州位於長江幹流,沱江長江兩江交匯之城,自古就是輻射沱江流域的川南中心和重鎮,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西南陸海新通道,全國交通樞紐,瀘州長江水域佔了四川省的65%,四川除開瀘州還有多少長江? 瀘州是連接西南三省(雲貴川)輻射帶動周邊的重要凝聚力城市,重要性和戰略性 重中之重。
6、瀘州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支撐城市之一, 看看上海的長三角周圍有多少強市,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揚州,湖州,嘉興,南通等等,而成渝城市群要成為國家經濟第四極,必須把瀘州這樣的城市發展壯大起來,才能形成城市群,單靠成都和重慶是成不了城市群的,瀘州有這樣的底氣和自然天賦異稟條件,東西南北方向都適合發展成經濟發達大城市的格局,遠離了宜賓的地震帶和重慶的橫斷山脈隧道斷隔,瀘東新城,沱江新城,兩江新城,眼光長遠些,2016年,國家就規劃瀘州是雙兩百城市,城區面積達到200,城區人口達到200萬,瀘州是可以擔負起聯動西南三省成為經濟強省的使命,改變大眾對西南三省貧窮落後的刻板印象。
7、瀘州是 四川省僅有的5個被國務院 認定「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的地級市之一,
四川只有5個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瀘州光榮當選,有 歷史 內涵,有文化底蘊,又是國家名城, 宋代的石刻,宋代的白塔,
瀘州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寫入中華名著《聊齋志異》的四川唯一地級市。
瀘州是台灣作家瓊瑤女士 筆下和口中的天堂,瀘州給於瓊瑤寫作無盡的靈感和啟發。
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開篇名句「滾滾長江東逝水」《臨江仙》寫的是瀘州。
8、瀘州的經濟如今暫列四川省第6,從經濟總量的角度來說,瀘州不是四川第三城,
但是這個第6名是弱化後的瀘州產生的經濟。從瀘州劃分出去幾個縣是對瀘州經濟有一定削弱影響, 歷史 上的瀘州是一座大城市,在漢朝的時候,今天的自貢富順縣就是瀘州的縣。 在唐朝,今天的自貢榮縣是瀘州的縣,隆昌都是瀘州的縣,宜賓的江安縣,古宋縣都是瀘州的縣,
在古代,川南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中心就是瀘州,瀘州有一種天然的川南向心力,
瀘州想成為第三城,還需刻苦努力和大量的投入和建設補短板,
但是瀘州天生的底子很好,各種優勢條件匯聚在一起在四川找不出第二個像瀘州這樣的。
9、川菜享譽全球,可是瀘菜也是川菜很重要的一個發源地和支系,瀘州的美酒, 美食 ,美人,都是很有名的。瀘州真的很神奇,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各種水果,又產桂圓龍眼,又產荔枝。瀘州是川南文化的古老來源,瀘州是四川原始古老土著祖先的誕生地,幾千年就生活在瀘州這片土地,是最古老的四川人的人種。
10、我看好瀘州的未來,天生的重慶,鐵打的瀘州,瀘州在西南地區就是一個分量很重的城市,不可忽視,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是很有競爭力的, 瀘州是四川人的驕傲!瀘州好了,四川才會好! 四川也有面子!對於瀘州是否是四川第三城的位子,瀘州還要繼續不斷地下大力氣搞好經濟,經濟地位和經濟排名上去了,別人才服氣你是第三城,瀘州一定要保持這種發展好的勢頭,長長久久,穩穩當當,實實在在,奮斗奮斗,真抓實干,精準籌劃,瀘州的未來光明可期! 瀘州復興,四川必強。
本身瀘州在四川就排第三,不論經濟文化政治都是前三,而且機場,高鐵,航運都是頂級的,要說中國唯一的酒都,非瀘州莫屬。
小本認為,幸福指數瀘州可以是四川盆地第三, 歷史 上宋明兩朝瀘州經濟(地位)也算是四川第三,其他,就遠離第三了!
我們就來掰一掰(瞎掰)瀘州的各種資源(優劣勢):
其一,GDP,顯然,無論存量,還是增量,瀘州都落伍了!
其二, 科技 與高等教育,原來比綿陽差一截,現在宜賓大力引進高校,又被宜賓趕超了。
其三,開發區,瀘州有幾個經濟開發區,省級(不值錢);宜賓的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升級為三江新區,國家級(全省只有3個)。
其四,瀘州離成渝太近,打不破成渝的虹汲效應,無論經濟、 科技 ,還是人才,都被成渝「沒收」;單說人才,瀘州近二十年人口基數增長了嗎?
其五,自然資源,瀘州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油氣,吃了以前盲目開採的大虧;現在川南的天然氣,也主要在宜賓的長寧、珙縣。。
其六,無論鐵路,還是高鐵,都是瀘州人心中永遠的痛,一個鐵路客運久久不開通,一個高鐵線路之爭後知後覺敗給宜賓。
其七,副中心之爭,應該是敗給宜賓了。
其八,工資低(三四級城市標准)但房價高(二線城市標准)。
其九,大氣環境,川南谷地,除了pm2.5,還有一個酸雨,這些都是致命傷。
其十,自身缺乏腹地,輻射面窄,不像宜賓,可以輻射川西高原。
其十一,省里政策扶持,相對於宜賓、南充,瀘州好像是棄兒。
上面的劣勢不要恢心,下面談談優勢:
其一,瀘州城市規劃一流、大氣,從起初的主幹道、長江大橋、濱江路,到現在的市容市貌,同樣是文明城市,遠摔宜賓幾條街。
其二,文衛方面,瀘州一直有「醫專」(西南醫科大學),基礎教育也不錯,這方面值得驕傲。
其三,長江港口,這倒是瀘州的硬通貨,無論是沱江,還是赤水,都在瀘州與長江交匯。
其四,人文素質方面,在四川,瀘州創衛較早,城市規劃、市容市貌一直領先,隨之而來的市民素質(包括居民人文素質、風俗習慣、 社會 治安(犯罪)、社區建設),一直高出省內其他地級市一頭,可以自豪。
其五, 歷史 考量,瀘州還算是省內的 歷史 名城,在宋明時期,一直是四川盆地「老三」。
其六,如果將來搞地級市合並,瀘州肯定走在前頭,沱江方向的自貢,長江方向的宜賓,都值得 探索 。
其七,離重慶近,也有一些好處,可以當衛星城市,與重慶高度「融合」,分一杯羹。
其八,高鐵方面,雖然慢了一拍,還是搭上了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末班車。
至於城區面積、居民總數、大機場,不說也罷,利弊參半!
小本認為,在川南谷地,宜賓的GDP還行(可以工作),攀枝花適合度假,瀘州更宜居(養老)!
總的來講,瀘州人不要去想「老三」或「小三」,還是強調宜居吧!
這問題我覺得沒辦法回答,因為現在是經濟 社會 的原因吧!拿人和人來說有錢才是大哥,所以現在城市大小也是按GDP多少來論的。就像一個雖然能賺錢,但賺來的錢還養父母的人和一個自己也能賺錢,可是父母不但不用養反而倒給錢的人比有錢,根本沒法比。你和他比什麼,雖然你有很多地方都超過他,但他只一句「我比你錢多」,你還能說什麼?作為普通百姓真心沒必要非要比較哪個城市大哪個城市小。只要當地的當權者能全心全意求發展,全心全意為百姓考慮,真真正正讓我們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
四川第三大城市應該屬於南充,南充不屬於地震帶城市,是西安重慶成都距離等三角城市,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南充是鐵路樞杻城市,潛力相當大!
瀘州的城市建設和醫療資源在川內地級市中排名靠前是不爭事實,但GDP長期落後於成都、綿陽、宜賓、德陽、南充等兄弟城市。
地理上靠近重慶,本來就不符合副中心的輻射區位要求,加之瀘州市政府在發展有擁抱重慶經濟圈的定位,省里得到的支持必然不及綿陽、宜賓、南充。
省內第三城會是瀘州嗎?
看從哪方面,論經濟,別說第三,第五都懸,論城建,建成區面積,除了成都,在川內就沒有比瀘州城建面積大的,實事求是,是好的就是好的,是差的,就是差的
幾大城市不重要,只要老百姓生活環境好,識同政府所作所為,有辛福感和群眾有感恩之心,就是最大的排名。
瀘州雖然城市建設不錯,但我認為還需進一步完善,從各方便看還不到第三大城市。瀘州的公交很發迖,非常完美,非常方便。
爭個球!發展才是硬道理。
7. 如果宜賓和瀘州重新合並,能否沖擊二線城市
備受矚目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出爐,成渝城市群再次被賦予重任。其中,重慶將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成都也將成為全國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共同提升西部內陸地區聯通江海功能。至於四川的城市群,除了成都之外,還有兩個城市也被列入了國家戰略規劃。他們是最大的贏家。他們是宜賓和瀘州。
於是,宜賓與川南「雙子星」瀘州的紛爭更加撲朔迷離。宜賓總面積13283平方公里。瀘州總面積12236平方公里。自貢總面積4373平方公里。三市總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宜賓、瀘州、自貢三地合並是否更有利於發展?三個城市的生產總值分別居全省第三、第六和第十一位。如果三市合並以宜賓為中心,跟著宜賓兄弟發展,相信合並後會更有利。
8. 如果宜賓和瀘州重新合並,能否沖擊二線城市
四川省經濟總量除了成都之外最高的綿陽不過剛過30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全國七十名開外,與四川在全國的經濟和戰略地位不相符和,令人遺憾。
但是在四川省成都一城獨大,首位度高。成都是四川唯一的二線城市,而且在二線城市中排名前列,有望沖擊一線城市行列。
因此,四川急需第二座二線城市,那麼綿陽、宜賓嗎、瀘州、南充、樂山誰會成為四川省的第二座二線城市?針對這一問題,小編有一個新的設想就在本文揭曉。
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先行。宜賓擁有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西華大學宜賓校區、宜賓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宜賓校區、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瀘州擁有以西南冠名的西南醫科大學等高校。
成貴鐵路已經通車,川南城際鐵路即將通車,瀘遵高鐵有望開工建設,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宜賓和瀘州港口的船隻直達上海,進入太平洋,加入世界航運競爭。
古老的宜賓和瀘州,不僅是四川的南大門,還是四川、重慶、雲南和貴州的結合地帶,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煥發了新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宜賓和瀘州能否合並,沖擊二線城市?
9. 瀘州開通地鐵後,對沿線城市帶來什麼便利呢
事實上,瀘州地鐵項目已經擱淺,估計未來不會開通地鐵。
根據相關規劃,原本瀘州地鐵項目已經在2017年就通過了市政府審批,初步規劃形成5條線路,全長大約為200公里。近期規劃也已經在2018年年底完成,主要包括1號線一期工程及2號線工程,並在周邊項目建設時做了城市軌道交通預留。不過,由於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瀘州財政承受能力等原因,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及2號線建設項目在完成建設規劃編制後,暫未開展建設規劃報批等後續工作,到目前為止,瀘州地鐵項目仍然處於暫停狀態。
第三點,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居民的收入。事實上,當地鐵開通之後,將會極大地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並且還會產生很強的社會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鐵的開通,其實受益最大的還是房地產市場。地鐵覆蓋到的區域,其房地產的價值也會直接攀升,除此之外,沿線地區的租金也會上漲。當然,這對於沿線居民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極大地增加沿線居民的經濟收入。不僅如此,地鐵的開通,還會進一步帶動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一種經濟輻射作用。
總而言之,從最新的情況來看,瀘州地鐵項目暫時是不會開通的。
10. 關於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你有何看法
最近關於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討論,包括軌道、高鐵等基礎設施、大型投資、產業引進、重磅政策等等,實際上對重慶、成都兩地來說都是機會。
對於這次機遇,成渝必然合作大於競爭,因為只有共同站在「中國經濟第四極」的位置上,西部地區,才能具備更強的人口、產業、經濟虹吸能力,去和東部區域掰手腕。
而重慶,實際已經在快速「出牌」。
比如戰略重心層面,「一圈兩群」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為當前重慶的整體思路。
按照國家《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都市圈中左側的「渝西地區」是雙城經濟圈發展的主軸。因此,推動「重慶向西」,「渝西更強」,或是重慶整場牌局的「關鍵」。
成都向東已經發展了數年,這次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對西部槽谷的發展是一個契機:
以大學城核心升檔為「產學研」一體化的「重慶科學城」;
又以科學城為「智核」,助力高新產業落址,形成「重慶高新區」。
再插上「重慶向西」的大翅膀後,西部槽谷,或會變成「承前啟後」的戰略中心級城區。
宜賓正在加馬。已經獲批全省第一個省級重點示範新區,那就是三江新區,四川省的全省的唯一一省級新區。這個規劃開發建設工程用地面積范圍,它要求得十分相當的高,這包括有:臨港新區全部的三個街道辦事處、長江工業園整個、羅龍街道辦事處面積的一部分、江南鎮的一部分,以後還要繼續擴大開放到江安區域流域范圍分布,加強和完善新區建設項目可行性創新規劃,它的規模空間與范圍將超越很廣,它越來越成為成渝地區的重要的最佳核心焦點,納入成渝經濟區的雙城經濟圈一體化建設發展,進入成渝城市群的重點建設。
第二個,宜賓有新建的大學城和 科技 創新城,這也是在四川省范圍內最大的規模,(除了成都市而外)臨港有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等。
第三個,有四川省的最大的重點港口 一是它的水運口岸出入境通關和鐵路運輸口岸以及它的空港新區、新城物流,它有很多國際快線開通與國際集裝箱運營合作。
因為,宜賓有超前的規劃意識。宜賓完全具備了一定的良好的成渝地區雙城建設的重點規劃條件!宜賓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優越的環境自然資源,宜賓有得天獨厚的萬里長江第一大港口 碼頭 它的物流和貨物吞吐量將首次超過,屬全省最高,宜賓臨港今後將突破更多的貨物進出口貿易的收獲數量。宜賓正在加大力度推進和深化改革的投入。未來的宜賓,將是欣欣向榮最佳景象!宜賓正在向國家新區推進,這讓宜賓的經濟加大更快地增長,速度勢頭強勁迅猛,良好的基礎和豐富層次程度日漸完善。宜賓的城市將煥然一新……
雙城建設是宜賓的主攻方向!為宜賓的三江新區打造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這就是宜賓的動力系統來源。關鍵還要負責長江經濟帶流域的環境大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工程建設。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早在1957年的時候,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就提出 未來支配空間經濟形式的不再是單一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群 。著名的齊普夫法則揭示了 由於規模效應完全補償了邊際成本遞增,現代大城市的增長速度並不會比小城市慢這一基本事實 。
所以,城市與城市之間抱團發展,遠比單個城市單獨發展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城市群的發展會帶動一大批相鄰城市的發展,從根本上盤活一個地區的經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成渝地區的合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成渝經濟區的概念了,到2016年,就變成了成渝城市群。
到如今,更是上升到了國家級城市群的概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地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片段)
成渝地區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成渝兩城在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上有著重要意義。 縱觀我國城市發展,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帶頭,南有粵港澳大灣區坐鎮,東有長三角城市群引領,唯獨我們西邊,缺少城市群的抱團發展,經濟和其他地區始終存在差距。
就拿四川和重慶來說,四川省總面積約48.6萬平方公里,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837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46615.8億元。重慶總面積約8.24萬平方千米,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312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為23605.77億元。
這兩個地區,佔了國家約8.2%的人口,創造了相當於國家總GDP7%的份額(2019年中國GDP約為99億元),人口體量大,但是創造的經濟卻是落後的,所以迫切需要尋求經濟上的突破。
(川渝地區)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畢竟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眼瞅著其他地區的人民一步步的富了起來,西部肯定也不能拖後腿。而且今年正好是我國第一個100年目標的最後一年,所以我們成渝地區打造國家級城市群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我們的動作這么迅速,是因為現在 西部迫切需要一個國家級城市群 。
第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該是中國第四極。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是哪個?西部地區,除了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其餘均為欠發達地區。而重慶和成都均為全國十大城市之一,西安為全國二十大城市之一。說起資格,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為成渝城市群。有人問,長江中游城市群,山東半島,海峽西岸等等呢?長江中游城市群姑且不說,山東半島和海峽西岸城市群位於三大主要城市群之間,戰略意義較東部率先崛起和成渝城市群對於西部大開發意義略小。
第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關鍵在於成都和重慶的帶動。成都帶動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重慶帶動重慶都市圈,包括老重慶地區,涪陵區,南川區。次一級就是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的綿陽,南充,宜賓,瀘州,達州,樂山,重慶的萬州,黔江。
第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塌陷是個阻礙發展的很大矛盾。資陽,內江,遂寧,重慶的西部,需要進一步提升能級。但是這幾個城市怎麼不被繼續吸血,從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是個較大的問題。資陽的簡陽被成都代管後,資陽迅速經濟下滑。資陽又怎麼整合資源利用優勢,沒有頂層設計,靠資陽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資陽西進,對接成都,誰知道會不會像西咸新區那樣咸陽的結果。內江,可以說和重慶接壤,但是和成都的經濟聯系遠遠大於重慶,靠成都和重慶就能促進內江的崛起?內自一體化,都是兩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城市,又能夠提升多大能級,需要拭目以待。遂寧,搞遂潼一體化,公交車都通了,而重慶對於潼南的定位,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不如江津,永川,合川等。之後大英可能撤縣設區,不與成都直接接壤,要想從成都發展撈碗羹,可能還是有點難。唯有頂層設計,才可能打破一些中部塌陷的現狀。四川長期發展重心在於成徳綿一線,重慶將主城區的經濟分流到三峽區域建設,最近才相對重視成渝中線,可能遇到困難還不少。
第四,次級中心城市,又有何種方式發育?綿陽搞科學城,宜賓搞三江新區,南充搞臨江新區?未來達州和瀘州呢,也是拭目以待!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中國四大地區中,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的地區。
重大意義:培育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利於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有利於發揮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區位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有利於 探索 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模式,引導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中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央 財經 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科技 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唱好「雙城記」。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當年四川的大哥二哥已成經濟圈的核心城市,昔日三哥自貢如今已落後太多了!自貢當奮力向前。
成立成渝中部新區,建設強大的中部才能真正發揮成渝協同發展與帶動發展。
我就看看新聞、聽聽傳說。
戰略是好的,策略是差的,口號喊得響,實施慢如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