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蕭條時期,政府可採取的政策有()。
D、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
本題考查政府投資政策。當經濟處於過熱時期,政府可通過降低投資支出水平,抑制社會總需求,使經濟降溫、平穩回落。當經濟處於蕭條時期,政府可通過提高投資支出水平,擴大社會總需求,緩解或逐步消除經濟衰退;當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但總供求結構存在問題時,政府投資可以通過採取有保有壓的政策,減少對過熱行業的投資,增加對薄弱環節的投資,使社會總供求在結構上保持協調。
(1)經濟蕭條應用什麼經濟政策擴展閱讀;
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② 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應實施什麼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③ 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治理
你好!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來治理。
一、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減少收入、擴大支出來增加總需求。採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稅率擴大投資規模、增加財政補貼、實行赤字預算和發行公債等。財政政策是政府針對一定時期的經濟目標,依據特定的財政理論,為指導財政工作和調節財政關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則和措施。財政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徵:較強的法治性、相對的穩定性、關聯的系統性。貨幣政策目標,是由操作目標,中介目標和最終目標這三個漸進層次組成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我國現階段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物價相對穩定;2.經濟可持續均衡增長;3.收入合理分配;4.資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二、在總需求不足、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乏力甚至出現經濟衰退時,中央銀行應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即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長。可供選擇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貨幣發行量、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貼現率、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等。貨幣政策是指國家通過金融系統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取的控制、調節和穩定貨幣的措施的總和。它的最終目標如下:1.穩定物價;2. 充分就業;3.經濟增長;4平衡國際收支。
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區別:1.概念不同: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財政政策是為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財政收支關系進行調整的指導原則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採用工具不同;4.內容不同:貨幣政策與利率、信貸相關,財政政策與財政收入和支出相關。
④ 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可以選擇的貨幣政策
經濟蕭條時期,應該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就是增加貨幣供給,在公開市場買進政府債券,可以將貨幣放出去,降低貼現率也可以增加貨幣供給。
經濟蕭條時商品賣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場投錢讓商品流動起來,經濟才能活,不然就會出現通貨緊縮商品越來越便宜,人們大量失業。
【拓展資料】
寬松貨幣政策能否有效提升總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寬松貨幣政策帶來過度貨幣增長和通脹、資產價格泡沫、收入分配惡化、僵屍企業和延遲經濟結構調整、對其他經濟體負面外溢效應等觀點。總體而言,寬松貨幣政策對推動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寬松貨幣政策質疑的觀點不乏洞見,但是或缺乏證據支持,或缺少通盤考慮。寬松貨幣政策會伴生負面後果,但任由經濟陷入長期停滯危害更嚴重,寬松貨幣政策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為什麼面對經濟危機,各國央行都會首選寬松貨幣政策?其實,這是經濟學家從歷史上多次應對嚴重經濟危機的實戰中總結出的經驗。今天,中歐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斌與我們細數歷史上數次驚心動魄的經濟危機及其教訓;他還告訴我們,技術、政策和預期是影響經濟拐點的三個深層原因。
經濟蕭條是指當經濟衰退連續超過3年,或者實際GD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時稱為經濟蕭條。經濟衰退的判斷標準是實際GN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經濟蕭條,除了產出劇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隨著長時期的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經濟衰退是工商業低落的一個溫和的形式,它同經濟蕭條有許多共同點,但在程度上較弱,持續時間也較短。狹義的「經濟蕭條」特指美國1930年代的大蕭條。其的含義也為經濟衰退連續超過3年。
經濟大蕭條所伴隨的現象:
1.股票市場暴跌;2.經濟損失;3.失業+工資很低;4.商品積壓和生活日益貧困。
⑤ 請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說明經濟蕭條時,可以採用哪些經濟刺激政策
當經濟蕭條時,可以採用拉需求,貨幣供給,債券等手段刺激政策。
⑥ 當經濟蕭條不太嚴重時應採取何種宏觀經濟政策的配合
濟蕭條但不太嚴重時採用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搭配使用;出現通脹但不太嚴重時採用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搭配使用;嚴重蕭條時採用「雙松」的配合方式;經濟嚴重通脹時採用「雙緊」的配合方式。
一、經濟蕭條:當經濟衰退連續超過3年,或者實際GD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時稱為經濟蕭條。經濟衰退的判斷標準是實際GN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二、經濟蕭條,除了產出劇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隨著長時期的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經濟衰退是工商業低落的一個溫和的形式,它同經濟蕭條有許多共同點,但在程度上較弱,持續時間也較短。狹義的「經濟蕭條」特指美國1930年代的大蕭條。
三、觀察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來確定「經濟蕭條」和「經濟衰退」的不同。任何經濟衰退期,真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10%,就可視為「經濟蕭條」;或者經濟衰退持續3年以上,亦可視為「經濟蕭條」。而「經濟衰退」中的經濟下跌卻不會那麼嚴重,持續時間也沒有蕭條那麼長。按照這一標准,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符合兩個條件: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美國大蕭條的第一階段中,實際GDP下跌了近33%;1937年5月至1938年6月,美國大蕭條的第二階段中,實際GDP下跌了18.2%。
四、大蕭條是美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中第一階段經濟蕭條持續時間達43個月,在時間長度上僅次於19世紀的1873美國鐵路危機(1873-1879),持續了65個月之久。
⑦ 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財政政策
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應該採取寬松的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增支進而擴大財政赤字的財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
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7)經濟蕭條應用什麼經濟政策擴展閱讀:
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將財政政策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是根據財政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中的不同功能來劃分的。
1、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國債、降低稅率、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2、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主要措施有:減少國債、提高稅率、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3、中性財政政策(又稱穩健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⑧ 當經濟出現蕭條情況或嚴重通貨緊縮時,適宜採取什麼政策
當經濟出現蕭條情況或嚴重通貨緊縮時,適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組合也稱雙松的經濟政策。
財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根據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的不同影響,可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甦,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
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擴張性貨幣政策是貨幣政策的一種,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央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擴張性貨幣政策與緊縮性貨幣政策相反。
拓展資料:主要具體措施
控制貨幣發行: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央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央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對政府的貸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央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改變存款准備金率:央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央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選擇性信用管制: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直接信用管制:它是央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⑨ 當經濟蕭條不太嚴重時應採取何種宏觀經濟政策的配合
應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反之出現經濟通貨膨脹不太嚴重時則採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而經濟嚴重蕭條時則是採用「雙松」的配合方式,經濟嚴重通脹時採用「雙緊」的配合方式。
經濟蕭條:
經濟蕭條是以商業和普遍繁榮的長期而劇烈的衰退為特徵的一種經濟狀況,判斷標準是:實際GDP負增長超過10%,或者經濟衰退(實際GDP負增長)連續超過3年。
經濟衰退的判斷標準是,實際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
經濟蕭條與經濟衰退的區別:
一個比較慣常的方法是觀察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來確定「經濟蕭條」和「經濟衰退」的不同。任何經濟衰退期,真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10%,就可視為「經濟蕭條」;或者經濟衰退持續3年以上,亦可視為「經濟蕭條」。而「經濟衰退」中的經濟下跌卻不會那麼嚴重,持續時間也沒有蕭條那麼長。
經濟通貨膨脹:
經濟通貨膨脹是指整個經濟的總價格水平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呈持續上升狀況。某些商品的價格上升,並不一定是通貨膨脹,因為它的影響可能會被其他商品的價格下降所抵消,從而總的價格水平並無變化。通貨膨脹是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市場貨幣供給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
擴張性財政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是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緊縮性貨幣政策:
緊縮性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用的一種政策手段。這種貨幣政策是在經濟過熱,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時,所採用的緊縮貨幣的政策。中央銀行將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旨在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使利率升高,從而達到減少投資,壓縮需求的目的。總需求的下降,會使總供給和總需求趨於平衡,降低通貨膨脹率。
⑩ 在經濟蕭條和經濟繁榮時怎樣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兩大政策基調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由於當前經濟中的主要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而財政政策在拉動需求方面明顯比貨幣政策更為直接、有效,所以政府工作報告對於財政政策寄予了更高期望,也做了更為細致的部署。
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1萬億的赤字規模上調,是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按3.6%以上安排,則顯示出政策還有一定彈性。特別國債規模略低於市場預期,應主要是考慮到銀行和居民的承受能力,體現出財政紀律的約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考慮到當前財政收入壓力較大,節流就更為重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特別是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歷史上中央本級支出同比負增長只在2016年2月出現過,今年前4月同比僅增長0.1%,轉負只是時間問題。
強化階段性減稅降費。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同樣體現出穩企業保就業的導向。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除了國家層面的資金安排,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
「要通過政府作為帶動和激發社會資本跟進,從而形成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有機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2日在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中表示。
「隨著國外疫情持續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必須立足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來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穩定經濟增長。」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當前,推動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對提振經濟動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