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

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

發布時間:2023-01-16 01:08:51

① 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

江澤民同志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根據我國國情,中國處於並將長時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首先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1)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擴展閱讀

以公有制為主體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根本要求。雖然資本主義制度在歷史上曾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但它存在著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導致了階級對立、貧富分化、金錢至上、經濟危機頻繁爆發等一系列深刻的弊端。

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進步性就在於,通過對生產資料特別是對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等關鍵領域的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按照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加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

② 中國什麼時候確立了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確立起來的。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指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總和,它以公有制為基礎,勞動者成為生產要素的主人,實行按勞分配,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以按勞分配,多種分配製度並存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③ 誰第一個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最早提出是在在1979年,鄧小平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明確提出是在1992年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舉行.十四大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模式,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

④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哪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

十一屆三中全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
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相對應,計劃經濟體制僵化;國內國際形勢的巨大變化,要求經濟體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鄧小平南方談話,沖破了人們關於市場經濟傳統觀念的思想束縛;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模式,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傳統的觀念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徵。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們逐步擺脫這種觀念,形成新的認識,對推動改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十二大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十二屆三中全會指出商品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十三屆四中全會後,提出建立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特別是鄧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談話進一步提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這個精闢論斷,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使我們在計劃與市場關系問題認識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改革開放十多年來,市場范圍逐步擴大,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已經放開,計劃直接管理的領域顯著縮小,市場對經濟活動調節的作用大大增強。實踐表明,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地方,經濟活力就比較強,發展態勢也比較好。我國經濟要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加快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繼續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實踐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要求我們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息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同時也要看到市場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必須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我們要大力發展全國的統一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的作用,並依據客觀規律的要求,運用好經濟政策、經濟法規、計劃指導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息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⑤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容是什麼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內容: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實體經濟。2.提升創新地位,使其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3.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4.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空間布局。5.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6.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⑥ 什麼時候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997年十五大根據我國國情,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時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建國開始特別是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我國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項事業有了很大進步。然而總的來說,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十五大報告》

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92年提出的。

1992年6月9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所作的講話中,首次肯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法。之後,10月12日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可以說,這在我黨的歷史上是一次真正的重大的理論突破,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也正是這一改革方向的正確選擇和種種改革舉措的步步實施,才使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到了制度創新的嶄新階段,從而也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

(7)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擴展閱讀: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這一重要論述高度概括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偉大成就和創新成果。回顧4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的艱辛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造,是我們取得舉世矚目發展成就的經濟體制基礎。

深刻認識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邏輯和實踐創新,有利於在新時代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什麼時候建立的

在黨的十四大報告正式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以後,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基於當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設計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

(8)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理論,盡管這一理論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框架不變,但是,必須按照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的要求來進行經濟活動已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現實經濟活動也逐步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的觀點。

1992年十四大正式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於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最早提到經濟制度是在哪個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向佐婚姻現狀如何 瀏覽:440
贊美女人身上的細節有哪些語言 瀏覽:325
氣質型美女怎麼稱呼 瀏覽:870
炒房拉動經濟靠什麼 瀏覽:129
發展航天事業有什麼好處 瀏覽:201
編制事業單位面試問什麼問題 瀏覽:235
事業上的網名叫什麼 瀏覽:122
考上事業編需要多久時間 瀏覽:904
白雲區幸福里有哪些小區 瀏覽:759
寓意愛情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219
阿水的故事裡面都可以講哪些故事 瀏覽:221
幸福是什麼書法寫的 瀏覽:613
林語堂的幸福觀是什麼 瀏覽:832
美女卧底被發現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164
婚姻中男人沒錢了怎麼辦 瀏覽:55
中國美女在印度是什麼地位 瀏覽:952
什麼是婚姻理念 瀏覽:68
健康淄博公眾號門診病歷怎麼拿到 瀏覽:632
環藝考事業單位能考哪些 瀏覽:277
婚姻自由是行使什麼權利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