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公差,精度
1、實際參數值的允許變動量。參數,既包括機械加工中的幾何參數,也包括物理、化學、電學等學科的參數。所以說公差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廣的概念。對於機械製造來說,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產品的幾何參數,使其變動量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便達到互換或配合的要求。
2、精度是表示觀測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每一種物理量要用數值表示時,必須先要制定一種標准,並選定一種單位 (unit)。這種標準的制定,通常是根據人們對於所要測量的物理量的認識與了解,並且要考慮這標準是否容易復制,或測量的過程是否容易操作等實際問題。
(1)按經濟精度分配公差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精度常使用三種方式來表徵:
1、最大誤差占真實值的百分比,如測量誤差3%;
2、最大誤差,如測量精度±0.02mm;
3、誤差正態分布,如誤差0%~10%佔比例65%,誤差10%~20%佔比例20%,誤差20%~30%佔10%,誤差30%以上佔5%。
比較以上三種表徵方式,可以看出:
1、最大誤差百分比方式簡單直觀。由於基於真實值,不具體。在不知道真實值的情況下,無法判讀誤差的具體大小。
2、最大誤差方式簡單直觀,反應了誤差的具體值,但是有片面性。
3、誤差正態分布方式科學、全面、系統,但是表述較為復雜,所以反而不如前兩種應用廣泛。
2. 什麼是經濟精度,有什麼概念
經濟精度是指每種加工方法在正常生產條件(完好的設備、使用必要的刀具和夾具、操作者具有熟練的技術、合理的定額工時)下,能較經濟地達到的加工精度范圍。
影響零件加工質量及成本的因素很多,除了管理水平、生產類型、材料和毛坯選擇等原因外,在選擇加工方法時,通常應根據零件具體加工要求,按各種方法所達經濟精度考慮。
加工過程中,各種切削加工方法所用設備和加工條件不同,它們所能達到的精度也不一樣。各種機床的平均台時成本(每台機床加工1小時的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別。在相同機床上用同一種加工方法進行加工,操作精細、選擇較低的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就能獲得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細的表面粗糙度,即較高的加工精度往往是靠降低生產率和提高加工成本獲得的。反之,生產率高成本低,加工誤差增大加工精度就會降低。
加工經濟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條件(採用符合質量的標准設備、工藝裝備和標准技術等級的工人,不延長加工時間)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范圍。經濟粗糙度類同經濟精度概念。
各種典型的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和經濟粗糙度等級都已製成表格,在各種機械加工手冊中可以查到。同樣也有相應的各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形位精度。
要特別注意,在設計零件時,不是選用公差等級越高越好,而是在保證技術要求前提下,選用較低的公差等級,以求較高的經濟效益。
3. 什麼叫經濟公差極限
就是用比較經濟的加工方法,就能得到的尺寸、形狀、位置公差的精度。比如鉸孔,能很容易達到8級精度,7級精度也能達到,但是,不如前者「更經濟」些。
4. 公差分配有什麼內容
公差分配是指在保證產品裝配技術要求下,規定各組成環的經濟合理的公差。公差分配的內容是已知封閉環公差,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約束條件,優化分配各組成環的公差,也稱為公差設計或公差綜合。公差分析是指已知尺寸鏈中各組成環公差,分析封閉環公差是否滿足預定的精度要求。
傳統的公差設計有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極值法,它認為封閉環的公差是各組成環的公差之和,這樣必然導致了各組成環的公差相對較緊的情況,造成成本不必要的偏高;另一種方法是從統計學的觀點出發,根據加工尺寸的分布規律,利用概率論,求解確定公差。極值法由於其不可克服的缺點,已較少使用,現在的公差分配基本上是以第二種方法為基礎。Mitchell和Siddall提出了一種「矢量空間」的方法進行公差綜合;Parkson從統計公差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統計公差分配的觀點,而L.Panchal和S.Raman等提出了基於規則的公差分配方法。
比較成熟且廣泛應用的公差設計方法包括兩個方而:一個是機械公差設計:另一個是Taguchi三階段中的公差設計。機械公差設計最基本的包括極值法和統計平方公差方法,還有摩托羅拉於1988年開發的六西格瑪機械公差設計。
5. 精度分配與公差分配一樣嗎
不一樣,精度分配是按公差等級分配,公差分配是按公差值分配。在基本尺寸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區別是很明顯的。
比如公稱尺寸50和500的尺寸,按精度分配它們的公差等級是一樣,但公差值就相差很大;按公差分配就取一樣的公差,但500尺寸的精度等級就要高很多。
6. 經濟公差 生產公差 技術公差的定義!!
這些叫法我沒有明確定義,只是根據多年的經驗來說明,如有不足請補充或指正:
技術公差是由設計者根據產品要求設計的精度要求而定公差精度等級,在該精度等級的公差是有一定范圍,即零件圖上標注的上下偏差;
生產公差:現在我發現有兩種解釋,第一就是在零件加工過程中,根據加工設備的不同,和加工設備的能力(老設備,新設備不同)達到的一個加工精度的問題,因此技術公差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低,以降低生產要求,減少生產難度,降低生產成本。
另一種說法(我自己考慮的,不同的企業不一樣)零件雖然在設計中有公差范圍,但在加工中得到的是一個固定尺寸值。這個值一定符合技術圖紙要求,但是一個定值。特別是批量情況下。比如都是接近上偏差,或接近下偏差。這樣給配合帶來問題。比如孔都是上偏差,軸都是下偏差。在生產中帶來問題,裝配中是否造成過松(如果符合要求可以),反之是否過緊(帶來難度)?因此根據實際加工情況在設計情況,要求加工在設計公差范圍內根據設備情況,確定一個偏上,偏下或取中的范圍。這也是生產公差。
總之生產公差一定小於等於設計公差。
經濟公差對於某固定設備來說,就是加工零件經濟精度,比如軸加工,車床一般達到7,8級。從6到5級,車床的加工成本就高了,或達到不了。應改用磨削的方式,會更經濟些。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功用。其加工的方式也不同,平面啊,內圓等等。因此考慮零件加工的方式、精度等級和經濟性、能力問題,應選用不同的設備來完成。
經濟公差還有一個更寬的意思,針對一個企業整體而言。可能會根據不同的部門訂立一個不同的自由精度等級。這個不同的自由精度等級會更能體現經濟公差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