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冰城經濟現狀如何

冰城經濟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3-01-14 22:56:01

❶ 哈爾濱靠什麼發展經濟

1. 哈爾濱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一、經濟總量:2012年哈爾濱市GDP初步核算數據為4550.1億元,在全國城市當中排在第26位,在副省級城市當中排在第11位,在省會城市當中排

在第11位,而1978年哈爾濱GDP能排在全國第9位,到1990年也能排到全國第11位。從1990年代至今,哈爾濱經濟總量增長速度明顯慢於國內主

要大城市,排名不斷下降。2012年全市GDP增長10.0%,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10位,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22位(省會城市數據不含拉薩)。

二、

工業產出:哈爾濱市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7.4億元,排名15個副省級城市倒數第一,在20多個省會城市當中也只能排在第16位,規模以上工

業增加值不僅在中東部和東北地區的主要省會城市中最低(僅高於人口少面積小的海口市),而且竟然連在西部地區省會當中都只能算中游實力的烏魯木齊也不如。

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2年哈爾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394.6億元,在全國城市當中只能排在第15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當中排名第9位,而

1978年哈爾濱市的這項數據能排在全國第6位、副省級城市第2位。在全國常住人口過千萬的14個城市當中,哈爾濱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高於臨沂、保定

和南陽這幾個普通地級市。

四、地方財政收入:2012年哈爾濱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354.7億元,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在30位以後,在15個副省級城市當中排名第13位,在省會城市當中排名第14位,各項名次均低於GDP的排位。

五、

居民儲蓄:2012年哈爾濱市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3320.7億元,在全國城市當中排在第23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當中排名第12位,在省會城市當中排

名第10位,而在常住人口過千萬的14個城市當中,哈爾濱市的這項指標也只是高於臨沂、保定和南陽這幾個普通地級市。

六、人均收入:2012年哈爾濱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499元,在15個副省級城市當中排倒數第一,在省會城市當中排名第18位。

以上六項指標的排名情況,反映出哈爾濱經濟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實力不強、實體經濟體量小、總體經濟運行質量低下等幾個方面。

2. 哈爾濱的經濟發展怎麼樣
我從哈爾濱出來,也是抱著出來看看的想法走出來的, 從目前來看,經濟發展不如南京和蘇州,畢竟蘇州南京地處長三角經濟圈,有國家的政策和財力的支持,而哈爾濱地處北國邊疆,不過從去年開始,哈爾濱開始了超越自我,重塑形象的發展規劃, 你去網路一下,就會看到哈爾濱新的發展規劃,哈爾濱曾經輝煌過,也是曾經的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經濟總量也剛剛突破三千億元大關,這座城市正在已全新的姿態面對挑戰。

現在的哈爾濱正在不斷發展,南越北拓中興強縣,建設獨具特色的北國水城,一江居中,兩岸繁榮,並且在松花江北岸建設江北科技新城,哈南工業新城,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一小時經濟圈等等。

❷ 哈爾濱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城市發達嗎

我從哈爾濱出來,也是抱著出來看看的想法走出來的,
從目前來看,經濟發展不如南京和蘇州,畢竟蘇州南京地處長三角經濟圈,有國家的政策和財力的支持,而哈爾濱地處北國邊疆,不過從去年開始,哈爾濱開始了超越自我,重塑形象的發展規劃,
你去網路一下,就會看到哈爾濱新的發展規劃,哈爾濱曾經輝煌過,也是曾經的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經濟總量也剛剛突破三千億元大關,這座城市正在已全新的姿態面對挑戰。
現在的哈爾濱正在不斷發展,南越北拓中興強縣,建設獨具特色的北國水城,一江居中,兩岸繁榮,並且在松花江北岸建設江北科技新城,哈南工業新城,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一小時經濟圈等等,每次回家也會看到哈爾濱的城市建設確實有一定起色。
我不敢說哈爾濱有多好,但我確實對這座城市有著挺深的感情,國際冰雪節,中央大街的音樂......讀大學,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選擇,才是王道,我個人認為哈爾濱的大學水平還是很不錯的。比起江蘇的大學還是稍遜一籌,不過在黑龍江這樣一個現在看來還是欠發達的省份,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哈工大
985
211
國防科工委
哈工程
211
國防科工委
東北林大
211
教育部
東北農大
211
教育部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工程學院
哈爾濱學院
哈爾濱體育學院
哈工大通信,計算機,電氣,土木,航天方面的專業(飛行器,自動化,力學等),建築,市政,電子,機械,管理工程,材料,能源,儀器,信息對抗,焊接等,很多專業,你可以查一下,實力還是不錯的
哈工程,1系船院,2系航建,3系動能,4系自動化,5系水聲,6系計算機,7系機電,8系信通,9系經管,10系材化,11系理學院,12系外語,13系人文,14系國際合作,15系核,聽同學說水聲,核類,還有船舶實力很好,其他的工科也不錯
東北林大,肯定是跟農林相關的專業很不錯,園林
林學,不過它的土木和機電等一些工科的實力也不錯
東北農大農業機械化工程
基礎獸醫學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這三個是國家重點學科,其他的不太了解,當時報志願有同學去了東北農大,好像乳品工程很好,當然了,我這很片面
黑龍江大學是綜合院校,該校的俄語不錯,其他的不怎麼了解
哈師大的英語專業(好像叫西語系)數學化學等等一些還是可以的,黑龍江很多老師是這里畢業的
哈醫大,這學校在我省例如臨床醫學專業高出重點分數段很多分,其他專業也不錯,它的附屬醫院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的,他的科研水平也很不錯,攻克過許多難題
哈商大不了解,不過它的經濟管理類的專業應該不錯
哈理工,王牌是電氣和機械,電線電纜,高電壓絕緣等都是走在前沿的學科,其他的不太清楚,不過應該也還好
黑工程的測繪,土木還不錯
黑科大的有關礦業的專業聽說很不錯
哈爾濱學院和體育學院不太了解,沒有同學在那
其它方面,個中滋味,還需要你自己去品味,我能回答的就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天高任鳥飛,不管你選擇在江蘇還是哈爾濱,或者是祖國其它城市,都祝你好運

❸ 蜜雪冰城公布招股書:三年賺近30億,毛利率僅3成!為何這么能賺

你喝過蜜雪冰城嗎?如果沒有相信你也一定被歌聲洗腦過,蜜雪冰城作為火爆大街小巷平民飲品,因其價格低廉而備受大學生、青少年喜愛。

蜜雪冰城是一個成功案例,從營銷、產品、再到加盟商,他牢牢抓住了消費者心理,不得不說,國內其他飲品品牌,還是要學習一下蜜雪冰城的發展策略。

❹ 哈爾濱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哈爾濱號稱冰城,其旅遊業是最大經濟支柱。其次,第二產業中,醫葯行業也是它的經濟支柱,有著名醫葯企業哈葯集團。
哈爾濱市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東北平原,是黑龍江省的省會城市,因為其寒冷的天氣因素和每年舉行的盛大冰雪節,又有「冰城」的美譽。
很多南方遊客和國際友人都會在年的元旦左右到哈爾濱旅遊,就是為了一睹名揚海外的冰雪世界盛景。
有數據曾經統計,僅在2018年,哈爾濱接待來哈遊客總量就有8567.63萬人次之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1%,其總收入更是達到了1376.18億,在全國范圍的旅遊業比拼里,也能夠位居前列。
而在冰雪旅遊方面,哈爾濱則是無人能敵,在2018到2019中國冰雪節中,中國遊客人數達2.24億人次,其中作為人氣最高的哈爾濱吸引遊客數量最多,創收最高,作為全國魁首遙遙領先其他城市。
正是因為這樣龐大的旅遊人群讓哈爾濱的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僅哈爾濱機場的年吞吐量就可以達到2000萬以上,連續三年居於東北四大機場的首位,比沈陽的桃仙國際機場的客流量還要大,為哈爾濱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拓展資料:
醫葯企業哈葯集團
作為黑龍江省最大的醫葯集團,「哈葯」是哈爾濱市醫葯界絕對的龍頭老大,僅2019年的營業收入就已經超過百億,提供就業職位近兩萬個,不僅為中國醫葯界的發展注入了原動力,還解決了哈爾濱當地人的就業問題,可謂是福澤一方。
哈爾濱政府也因為哈葯集團的蓬勃發展而看到了醫葯企業的遠大前景,積極鼓勵醫葯業發展。哈爾濱華雨制葯,張家口長城制葯,哈爾濱百達制葯,哈爾濱長富制葯一系列的葯企如雨後春筍接連脫穎而出,構成了哈爾濱葯業的繁榮景象。
哈爾濱的呼蘭區更是因此被視作「北方葯谷核心區」,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國家和省級實驗室8個;自主研發出來的知識產權品種50個,高新技術產品87個,國家和地方知名醫葯品牌32個。
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創造出銷售收入180億元的繁榮景象,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值還在不斷增加。贊哈爾濱一句「中國醫葯新星」一點也不為過。

❺ 哈爾濱的經濟怎麼樣

哈爾濱的經濟已逐漸發達,現在的哈爾濱正在不斷發展,南越北拓中興強縣,建設獨具特色的北國水城,一江居中,兩岸繁榮,並且在松花江北岸建設江北科技新城,哈南工業新城,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一小時經濟圈。

哈爾濱市是東北亞地區的核心城市。是物流的集散地,通達東北的各地。經濟有優勢。是投資的絕佳地點。目前,全是打造冰城夏都,發展「南越、北拓、中興、強縣」戰略。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據悉,華南城已經落戶哈爾濱,更能帶動產業升級與發展。

(5)冰城經濟現狀如何擴展閱讀:

眾所周知,東北經濟幾經沉浮,如今早已塵埃落定。雖然就此時東北城市的經濟發展而言,其綜合實力與華東、華南等等沿海地區城市之間差距明顯。但不可否認,最近幾年東北三省下屬的眾城市發展還算不錯。其中,以大連、長春、沈陽以及哈爾濱這四座城市為首,已經逐漸擺脫了經濟增速負增長的窘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哈爾濱作為整個東北三省中的之一,其經濟發展也一直比較平穩。在上半年當中,其經濟總量為2717億元,暫時排在上述四座城市之末。但不可否認,哈爾濱市有著絕對的經濟實力的。對於四大經濟支柱城市的角逐,並不是哪一座城市能夠真正的勝出,只有哪一座城市能夠帶領東北經濟走向新的繁榮。

❻ 哈爾濱的經濟怎麼樣呢

2008年,哈爾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2%,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90.2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77.6億元,增長1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00.4億元,增長13.9%。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5%、40.7%和51.8%。三次產業結構為13.6∶37.6∶48.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012元,比上年增長12.6%。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0億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百億公斤,達105.4億公斤,比上年增長8.1%,創歷史新高。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3.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1.3億元,比上年增長30.2%,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增幅創1994年以來新高。全年在建項目中計劃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大項目238個,共完成投資493.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6.8%。
房地產開發
房地產平穩增長。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5.1%,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6.1 %,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1610.8萬平方米,增長7.2%;竣工面積467.3萬平方米,下降33.1%;商品房銷售面積586.1萬平方米,下降21.7%。
消費品市場較為繁榮利用外資規模擴大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4.0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全市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275個,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47個,成交額482億元;超10億元的11個,成交額363億元。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36.4億美元(海關口徑),比上年增長21.6%。全年實現出口總值17.5億美元,增長11.0%;進口總值19.0億美元,增長33.3%。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1%,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82個,合同外資金額4.4億美元;直接使用外資金額5.4億美元,增長22.3%。
全年完成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可比口徑),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4.0億元,增長27.2%。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01.3億元,增長25.6%。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保障不斷完善
2008年哈爾濱市CPI累計上漲4.7%,其中12月當月上漲0.2%,為2007年3月以來漲幅最低的月份。
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8.6元,比上年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759.0元,增長12.5%,仍是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費支出10791.2元,增長16.1%。農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純收入5960.9元,增長17.6%,增速創4年來新高。家庭經營性收入所佔比重達68%,仍是農民純收入的主要來源。
截至2008年底,全市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117.4萬人,比上年增加0.9萬人,參保率達9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職工128.4萬人,增加2.8萬人。年末城鎮就業人數239.2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比上年增加0.5萬人,年末全市登記失業人員7.3萬人,比上年減少0.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7%。
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年末戶籍總人口989.9萬人,比上年增加2.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75.1萬人,增加0.3萬人。在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476.9萬人,增加0.03萬人;男性人口500.2萬人,增加0.9萬人。

❼ 「奶茶第一股」會花落「草根品牌」蜜雪冰城嗎

炎熱的夏天,口渴的路人,第一時間不是找喜茶、奈雪的茶,而是看向四周,找到最近的一家蜜雪冰城,買一杯冰檸檬水,這或許就是鄭州的冷飲市場現狀。

與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飲店相比,均價6元的蜜雪冰城似乎才是讓人們成為飲品市場常住客的「罪魁禍首」。然而均價6元的蜜雪冰城,是如何做到市值200億,與高端茶飲不斷較量的呢?

6元、16元與36元,劃分飲品消費階級

蜜雪冰城的起家之路要從在鄭州做刨冰的階段講起。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新消費階段,茶飲市場也呈現錯綜復雜的場景,而蜜雪冰城就是歷經23年不斷發展、進化,終於從小作坊搖身變成遍布全國的連鎖飲品品牌。

近日傳來蜜雪冰城即將上市的消息,據天眼查APP顯示,蜜雪冰城至今不曾有過融資跡象,這個徘徊在下沉市場的茶飲店鋪,究竟在布局什麼,也令人費解。

通常來說,入局互聯網的企業都會經過一系列融資後才能顯現出資本對其的看重,但蜜雪冰城卻沒有走傳統老路,而是實打實的在開店、賣貨,至少目前如此。

當然,在資本眼中,利潤空間大、可持續收入的行業才是值得入手的,雖然新茶飲滿足這些條件,但蜜雪冰城似乎不完全符合。相比16元、36元一杯的飲品,均價6元的蜜雪冰城似乎不符合利潤空間大這個條件,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沒有資本入場。

在蜜雪冰城,三元一支冰淇淋,四元的聖代、檸檬水,刨除各項成本,所能盈利的空間大多來自薄利多銷。相對來說,雖然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飲在原材料上花費更多,但其盈利空間仍舊要高出蜜雪冰城許多,這也是為什麼超過10000家門店的蜜雪冰城只能跟700家門店的喜茶平起平坐的不可分割原因。

蜜雪冰城能夠開店超過一萬家門店並不僅僅是價格親民,更重要的是社會消費水平逐年提升,飲品消費在整體消費中的佔比也更小,所以能夠負擔起飲品消費的小鎮青年與中年們也不會吝嗇在蜜雪冰城的消費。

在下沉市場中,蜜雪冰城屬於當之無愧的飲品王者,但仍舊不乏有一些自有飲品與蜜雪冰城爭奪下沉市場的地位。一些小門店屬於個人經營,畢竟以蜜雪冰城為追逐對象,開店門檻並不像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在原材料上的要求,普通材料也能作為小鎮青年消費的對象,因此在10000+的蜜雪冰城與無數不知名競品的背景下,足矣預見下沉飲品市場的消費空間。

2020-2021年,新飲品市場內部競爭更加激烈,老品牌發力爭流,新品牌破圈成名,新飲品市場對於流量的競爭並不比一些互聯網企業差,甚至有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囿於流量之爭的玩家開始直面市場分化,但高中低三個階層,似乎沒有誰能夠滲透誰,只能維系現狀,在各自賽道瓜分市場流量。

相比消費市場流量為王的認知,飲品市場消費者對自身消費能力有很高的審視能力,工資兩千的消費者不會每天去喜茶,位處「白領」的消費者不會熱衷蜜雪冰城,或許就是大部分新消費青年的選擇傾向。

新茶飲被困在各自賽道,蜜雪冰城困在下沉

消費者能夠審視自身的經濟條件來決定消費喜好,同樣的,處於新茶飲賽道的幾位玩家也會探秘自身所適應的消費環境。

就目前喜茶、奈雪的茶已經在高端茶飲市場占據一定的地位,繼而想要再多招攬流量也是非常力竭的動作,因此兩大高端品牌以子品牌去分化、引流下中層市場流量也成了不得已的策略。據公開消息顯示,喜茶推出喜小茶,奈雪的茶推出台蓋,兩家高端飲品品牌不斷在流量探索上發力,或許爭奪的就是茶飲更高的位置。

相比高端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低階層市場的競爭並不比其差,中端市場網紅品牌居多,比如一點點、Coco、書亦燒仙草等品牌同樣在中端市場穩坐頭部,就目前來看,高端與中端市場以及飲品企業並未有太過明顯的滲透痕跡,只不過消費階層量級化,越是上一層級消費層次流量范圍越小,反之則越大。

蜜雪冰城曾在開店選址上向高端市場發力,但兩者相容性不高,在高成本低利潤的經營狀態下,也不得以選擇了暫時不浸入高端市場,而是持續在下沉市場發力。同時,與下沉市場高度兼容的蜜雪冰城也成為了萬店連鎖品牌,做到了下沉市場的聲名鵲起。

那為什麼蜜雪冰城只與下沉市場兼容呢?

首先蜜雪冰城屬於加盟制,並且加盟成本較其他品牌更低,因此門店形象上也略遜一籌。同時在研製產品的消耗上蜜雪冰城成本更低、盈利也低,進入高端市場如果不太高價格就會面臨回本難的問題。

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品牌形象起於下沉,品牌力難以上升是因為品牌力被囿於消費信任之中。在先入為主的概念中看,消費者認為蜜雪冰城的價格就是均價6元左右,並且屬於平價品牌,與高端品牌相差甚遠,因此一旦蜜雪冰城站入高端市場,就必須要面對消費者不會買賬的窘境。

總體上來說,平價策略並不適用於高端消費市場,因此就造成了蜜雪冰城也不適合高端消費市場的現象。但消費市場中的流量雖然會呈現高中低,但流量的屬性並非固定,而是存在可變化性,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也會進行上層消費,上層市場也會進入下沉市場消費,因此蜜雪冰城仍就想要沖破下沉市場的「牢籠」,但這層牢籠真的是對市場的階層的劃分嗎?

消費升級,破在下沉

就目前互聯網現狀來看,互聯網平台的生意經寫不出流量之外的字,任何實體企業都要以流量為基石來打造自己的企業帝國,阿里如此、騰訊如此,蜜雪冰城亦是如此。

雖然流量處於C端位置,但影響的確實B端,最終反饋到資本面。有時,C端的活力恰恰決定了市場局面。

在新消費時代中,礦泉水並不是唯一選項,飲品市場不斷擴展,早已有萬億級別,而蜜雪冰城市值300億,也成為了其中首屈一指的飲品大王。但飲品大王有大王的煩惱,在IPO面前,蜜雪冰城不得不重新思考對市場的理解。

蜜雪冰城長時間浸於下沉市場,資本對其的目光自然沒有對喜茶、奈雪的茶更有耐心,因此蜜雪冰城也有心想要沖入上級市場,在高中低市場中多分一杯羹。上升之心並沒有錯,但以品牌定位處於下沉的「蜜雪冰城」本身並不合適,如果能夠分化、孵化處新品牌攻佔中高端市場卻並非不可。

子品牌上升可以依靠蜜雪冰城背書,在保障產品品質能夠達到上級水準後採取營銷策略,並非不能與喜茶、奈雪的茶一搏上級市場,最不濟也能在中端市場佔領一席之地。當然,目前蜜雪冰城有子品牌「幸運咖」與「吉拉圖」,但至於布局方向,仍要看蜜雪冰城如何把握。

可本就受到下沉市場青睞,並要致力於打造平價茶飲,打造中國新鮮冰淇淋-茶飲第一品牌的蜜雪冰城,仍舊需要在流量量級最大的下沉市場發力,畢竟將地基夯實,才有資格與其他品牌叫板,甚至凌駕於其他品牌之上。至少從目前來看,蜜雪冰城在飲品市場的地位非常穩固,並且盈利情況也很可觀,其持續續航能力或許高於同行企業。

從蜜雪冰城堅持理念來看,未來要堅持自主創新,堅持質量為本,並且成為受到世人尊重的企業。在以上的觀點中,蜜雪冰城所堅持的仍是平價化、親民化,而這種現象多數處於平衡市場,也就是下沉市場之中。

對於中高端市場,由於原始成本呈遞增式上升,所以很難進入薄利多銷的階段,所以才有飲品市場中6元、16元和36元的劃分。盡管下沉市場有很多個體經營戶在經營自己的品牌,但就知名度而言又很難比得過蜜雪冰城,因此除非式一些網紅品牌,不然也做不到與蜜雪冰城競爭的水準。

總的來說,依靠流量的蜜雪冰城,離不開對下沉市場的薄利多銷,探索中高消費層級最終反而對自身品牌定位模糊化,一旦影響到原本品牌形象,就很難再通過下沉市場的流量來彌補,因此不如繼續挖掘更為廣闊的下沉市場,做到真正的中國新鮮冰淇淋-茶飲第一品牌,才是蜜雪冰城真正要做的事情。

當然,面對消費升級的市場,不斷創新、與消費者為伍仍舊是企業應當用心去挖掘、感受的,創新促使成長,而流量才是市場存在的根基。

❽ 哈爾濱具體概況

哈爾濱概況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總人口974.8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64.24萬人,是全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

哈爾濱,坐落於中國東北部,美麗的松花江穿城而過,帶來了無盡的秀美和豐饒;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的方位賦予她得天獨厚的黃金時空。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

哈大、濱綏、濱州、濱北、拉濱五條鐵路連通國內外,松花江黃金水道可直達俄羅斯,太平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可辦理110多個國家的客貨聯運業務。

哈爾濱轄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級階地上。

哈爾濱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於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比上年增長13%。

哈爾濱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

至2005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積169.1萬公頃,全年基建用地942.9公頃。

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

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

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

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

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60公頃。

哈爾濱歷史悠久,是中國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

公元1115年,完顏部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了區域性政權——金朝,國號大金,定都會寧(今哈爾濱阿城白城)。

1616年,建州女真領袖努爾哈赤稱漢,建立「後金」政權。

1636年改國號為清,族名為滿族,1644年入關。

此後,哈爾濱地區屬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統管轄,恢復了古地名,漢語俗稱「哈拉濱」,後稱「哈爾濱」。

19世紀末,隨著東清鐵路的修築,迅速發展為近代城市。

作為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居民以漢族為主,此外還居住著滿、回、蒙古、朝鮮等40多個少數民族。

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超額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計劃,為「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全國40個大類行業中,哈爾濱有38個,主要產品已達4000多個,覆蓋全國,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哈爾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同時又擁有廣大農村的現代化城市。

2004年和2005年在全國百強城市中,我市連續兩年名列第10名;在2005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指標排名中,「綜合區位競爭力」列第9位,科技成果數量居第6位。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 *** 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建設「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堅持「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振興哈爾濱」的工作主題,努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努力轉變增長方式,經濟活力顯著增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圓滿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為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0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5%。

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2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71億元,增長16.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11億元,增長13.7%。

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9%、43.0%和49.1%,其中工業貢獻率為33.2%。

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4、35.3、48.3調整為14.9、36.8、48.3。

人均GDP21374元,比上年增長12.7%,按現行匯率折算為2706美元。

❾ 為什麼東北最「強」省會淡出新一線城市,冰城怎麼了

眾所周知,中國分為很多個城市和地區,按地理位置區分有東部、西部、中部、東北,這些每個地區和各自城市都有獨特人文歷史、民俗民風,經濟也因各地的資源不同發展情況也是各異。在中國有一份由《第一財經周刊》評選出的新一線城市排名榜單,主要針對我國所有的城市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綜合實力進行排名。


當然除了旅遊業,工業發展才是經濟GDP的重頭戲,不過哈爾濱不止在新一線城市榜單中落榜,在全國中心城市中也消失已久。對於外地遊客來講,只知道哈爾濱的旅遊不吸引人了,卻不知哈爾濱的經濟到底經歷了些什麼。不只是東北人關心哈爾濱何時才能重回巔峰,其實全國各地人民都在期待著。各位對此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❿ 哈爾濱市經濟概況和地理位置優勢

東北振興是黨中央為促進東北地區經濟提速,社會和諧,保證國家安全的宏觀戰略部署。自2003年中央實施一系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扶持政策以來,東北三省經濟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三省的副省級城市也展開了振興博弈。據2006《福布斯》中文版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揭示東北四個城市的排名是:大連第7名,沈陽18名,長春40名,三年跨越17位;哈爾濱51名,與2005年的40名相比下降了11位;中國社科院2006《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0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大連17名,沈陽25名,長春38名,哈爾濱41名。

進入2007年乃至「十一五」期間,隨著東北振興規劃的完成,三省發展態勢基本明朗,老工業基地振興概念漸行漸遠,可利用的政策層面和輿論效應也越來越少。哈爾濱既要承受與大連、沈陽發展距離拉大的壓力,又面臨長春後來居上的緊逼局面。可以說,哈爾濱又處在時間和空間這樣一個重要的關節點上。只有研究謀劃好哈爾濱大發展、快發展,才能牽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只有全省經濟大發展,才能邁上東北地區同步振興的階梯。

一、研究哈爾濱的著眼點

近年來,對哈爾濱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據我們所能看到的資料顯示,哈爾濱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專顧委的專家、市統計局、市委政策研究室以及省委省政府財經領導小組等部門,都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哈爾濱發展問題。這些研究,提升了對哈爾濱研究的層次,給我們的研究帶來了重要啟示:
(一)研究哈爾濱要用歷史眼光分析區域地位與所擔負的政治責任
用歷史的眼光,並非是落後的視覺,也不是簡單的介紹和重復,而是分析歷史過程中能夠啟迪我們思考的東西。
第一,建國前哈爾濱已是北方地區經濟、軍事中比較重要的城市。哈爾濱歷史悠久,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是金、清兩代王朝發源地;從1898年起,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至1903年,一座現代城市的雛形已形成;20世紀初,哈爾濱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匯集這里,16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中國民族資本在哈爾濱也有了較大發展,初步奠定了制粉、榨油、釀酒等民族工業基礎,在開放與民族資本崛起的「合力」作用下,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19世紀末,沙皇俄國政府利用1896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俄密約》,取得了在中國修築中東鐵路特權,並把哈爾濱作為鐵路總樞紐和管理中心,以便實現對東北地區的掌控;日俄戰爭後,日本將哈爾濱等東北16個地方辟為國際商埠;「9.18事變」日本侵華戰爭時,將哈爾濱列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直轄特別市。這些都使哈爾濱成為舊中國最具矚目的城市之一、中國北部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
第二,計劃經濟時期,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在資源配置上對哈爾濱傾斜,建立重工業基地,確立了對俄發展的門戶地位。建國初期,新中國對哈爾濱在國有經濟資源配置上進行了重點投放。撘晃鍞期間,有30多個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放在哈爾濱,奠定了哈爾濱國家重要工業基地的基礎地位,也促使哈爾濱由一個消費城市向社會主義新興工業城市轉變。改革開放以後,哈爾濱曾被列為計劃單列市,1993年又被列為全國僅有的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多年的發展建設,哈爾濱已形成了邊疆工業城市的風格和具有異域風情特點的城市,也正是這一時期,哈爾濱再一次引起全國注意。
第三,改革開放後國家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區域格局擺布中仍然將其定為中俄經濟貿易的重要城市。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對哈爾濱的發展一直很重視,特別是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提出,更是加大了哈爾濱作為工業城市的分量,大項目改造、招商引資、改善經濟環境等無不體現了工業基地的特質和對俄貿易的先導城市。在中俄關系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一直是以哈爾濱為主要交流地來進行推進。這一時期,哈爾濱以老工業基地的形象引起各方關注。
(二)研究哈爾濱要用辯證分析方法看待其區域優勢
前面分析可見,哈爾濱無論在建國前和建國後都是根據區域優勢來進行經濟布局,到底哈爾濱區位優勢是什麼,如何認識和利用區位優勢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第一,哈爾濱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哈爾濱處於東北亞中心位置,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樞紐,是國家批準的唯一的一類內陸口岸,還是路海聯運大通道的轉換地,它的牽制、服務、防禦和連接東北亞的門戶作用不可忽視。
一是現實優勢。在我國經濟發展區域版圖上,我們常說的長三角地區是長江黃金內陸水道的起點,處於中原最富裕的地區;珠三角地處東南亞海上航道要沖,也是嶺南最富裕地區;環渤海是母親河——黃河的入海之地,是中原地帶與東北地區的連接點;東北則是東連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西連中亞乃至歐洲,南連中原,處於東北亞的核心地區。哈爾濱雖然沒有邊境線和出海口,至今出口貿易水平仍然比較低,但是相鄰俄羅斯遠東地區,哈爾濱是一個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有著很好的接壤互利條件,這也是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優勢所在。
二是未來優勢。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已經爆發了兩輪區域經濟沖突。第一輪是在20世紀80年代,第二輪是在20世紀90年代。區域經濟沖突主要表現為重復建設、能源原材料爭奪、地方保護。而第三輪區域經濟沖突主要表現為部分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與產品結構性失衡並存;外國資本大舉進入,使得區域經濟沖突趨於復雜化;重復建設由傳統和耐用消費品行業逐漸向高新技術行業蔓延;大規模的重復建設,造成產品生產能力的迅速擴張,必然導致能源原材料的緊缺。我省和哈爾濱資源相對富集,在新一輪區域經濟沖突中既是消耗者,又可能是受惠者,我們還有俄羅斯方面的資源可以利用。
俄羅斯經濟發展重心在歐洲,科技實力很強,即使在轉型時期也保持了它自身的完整性。2000年俄對本國的整體科技實力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在目前世界102項頂尖技術中,俄有52個項目保持領先地位,27項居世界一流水平。俄羅斯在亞洲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都不太強大,需要一定的補充;俄羅斯資源豐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一個「能源沙皇」,而中國可能是俄羅斯能源的一個重要買家,哈爾濱無疑是這個買家的最直接受益者;俄羅斯有望在2008年加入世貿組織,其經濟在10~20年內可能復甦。從國家安全形度考慮,最重要的境外資源基地應該優先選擇鄰國,一旦發生緊急事態,不會出現海上封鎖的被動局面。因此,中國和俄羅斯協調與合作有很大機會。
第二,哈爾濱的區位劣勢。哈爾濱處於中國版圖的北部,從經濟地理位置來看有一定的缺陷。一是地理位置不佳,東北振興政策輻射受限。處於中國最北方的哈爾濱,與經濟發達地區運距遠、生產交換的交易成本較高,與東南沿海的合作、與外商合作的機會成本幾乎沒有;以北京政治中心為軸心,隨著向北地理位置的延伸,城市受惠於國家的政策也依次處於漸變弱勢地位(如關於摱�幣�袛的基地問題,引發了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四個城市間的競爭,哈爾濱和長春由於當地銀行歷史負債較多,主要是區域位置不佳,很快淘汰出局,競爭就集中在沈陽與大連之間。而哪個城市爭取到「東北銀行」的牌照,哪個城市就擰開了一個來錢的水龍頭,哪個城市的地方政府就掌握了更大的主動權,對地方經濟大有好處。);由於計劃經濟時期所形成的國有、國營、依靠、依賴等意識形態的固化,大型國有企業、重型機械設備、尤其是關系國家實力和國防安全的大工業,沒有真正進入國際大循環的軌道,哈爾濱不僅難以利用俄羅斯遠東地區自然資源良好條件,也沒有借得其他國家的發展之力。因此,所謂的區位優勢成了畫餅充飢的概念認識,時至今日,老工業基地振興所給與我們的地理優勢也仍然較少的變為經濟優勢,相反,劣勢更加明顯。二是對俄合作廠商積聚少,比較優勢不突出。自古以來的對外開放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海洋經濟史。歷史證明,凡對外開放率先發展起來的國家和地區,幾乎都是佔有海洋區位優勢的國家和這些國家的沿海地區。中俄兩國有著長達數千公里的邊界,俄遠東地區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但人口稀少,除了沿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的城鎮有居民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渺無人煙,交通不便,只有不到700多萬人口,這些有限的人口也集中在少數城市中,隸屬於政府和文教機關、國營企業和駐軍,當地工業生產能力很小,也缺乏資金、技術和熟練勞動力,商品極其匱乏。面對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三省就有9400萬人口,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和較高的人口密度,讓俄國一直擔心移民威脅;加之俄市場經濟體制發育的還不完善,經濟開放度與中國不匹配,逐利的民間商品交易,也常被俄方時常採取的臨時政策所中斷,因此,對等經濟學意義上的交易和廠商積聚很難,不能形成比較優勢。
哈爾濱對俄開放主要目標是吸引外資,而不是輸出資本。而俄國也是和中國一樣是資本吸收國。目前,沈陽的「三點一線」戰略,把內陸變為沿海的發展思路卻比我們有更大優勢。俄國的遠東地區開放,眼睛看著的卻不是俄國企業,而是日本、韓國以及西方的企業,希望藉此機會吸引來日本、韓國或西方的資本。一些民間貿易對哈爾濱來說,交易成本高,哈爾濱乃至黑龍江在由於商品經濟生產、交易成本都高於中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因此,對俄出口也不具備優勢。事實也證明,我們在與俄羅斯的交易中獲利較少。2006年是哈爾濱市對俄貿易歷史上最好的一年,進出口額也僅為1.57億美元,同比增長18.22%。其中,對俄出口增幅超過進口,出口額超過進口額1942萬美元。雖然我們一再說與俄羅斯的合作優勢,但是尚未形成經濟優勢,比較優勢也較弱。
(三)研究哈爾濱要把行政管理和經濟帶動的利益機制關系理清,發揮經濟上的龍頭帶動、形象上的代表作用,共享城市發展紅利
第一,共享省會城市發展紅利。按著經濟學的城市發展原理,一個地區打造首位城市,使其發揮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城市是省的名片作用;二是城市的溢出效應,這不僅是地區利益要求,也是一個地區走向繁榮、追求和共享城市發展紅利的客觀規律。發展紅利,是指區域整合之後所帶來的發展潛力與整合之前的現狀能力之差。當一個區域從一個低級平台向一個高級平台整合後,生產要素組合趨好、資源配置趨優、專業分工趨強、發展成本趨低,發展紅利將呈非線性增長。我省能夠作為名片式的城市和對全省經濟起帶動作用的只有哈爾濱,這方面我們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已經進行了論證。
第二,省會城市發展成首位城市是硬道理。從其它省份的考察情況看,一般來說,省里與省會城市都存在著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經濟、政治、政策上的博弈。對於省里而言,想著如何管理多、思考促進發展少;考慮一視同仁多、思考帶動作用少。幾十年來,我們省對哈爾濱也存在著加強管理方面考慮的多,而對其帶動、代表作用考慮的少:哈爾濱對自身的研究也限於就事說事的文章多;在制度、體制制約方面談及少的問題。哈爾濱有沒有發展?有,但是發展沖動和機遇被一次次頻繁的幹部調動、大規模換屆所淡化。可以論證這個說法的是,在老工業基地振興中的項目問題。項目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實現形式,也是一個地區發展快慢的具體表現之一。「十五」期間,哈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是改革開放增長最快的時期。但是,與同為老工業基地的沈陽、大連、長春比較,分別低25.4、24.4、11.8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也僅排14位,甚至在省內也是處於中下游水平,差距是相當的大。
省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復雜微妙的過程。其實,我們在確立省會城市的同時,也就確立了它的政治影響力、省域內的核心吸引力和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它在本省獨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資源稟賦,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如果把省會城市也視同其他城市一樣去對待,如在機制、財力、幹部、土地規模等全部掌控在省里,那麼,省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將失去她本身的意義,整個省域也不會有大的進步。
二、發展哈爾濱的戰略選擇
哈爾濱如何發展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問題,人雲亦雲、急功近利都會使城市發展陷於盲目的境地,而符合實際的戰略謀劃將是城市正確發展的指南針。有人說,「什麼都可以錯,戰略不可以錯;什麼都可以失敗,戰略不能失敗,戰略的失敗是最徹底的失敗」。
(一)實事求是看待城市發展,摒棄不符合實際的發展戰略
哈爾濱城市發展定位,已經有了多個版本,一直叫響的是把哈爾濱建成國際化大都市。理由:一是與俄羅斯最近的國內省會城市,還有點浪漫的異國風情,依此路徑,在不斷的尋求城市的建築記憶;二是曾經有過的多國領事駐扎地,建國前就比較繁榮等(前面已經敘述)。但是,經過認真研究,我們認為哈爾濱不具備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基礎和條件。
第一,國際化大都市在理論標准與哈市現實發展差距較大。所謂國際化大都市的提出,最初是在1915年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提出來的。要想成為公認的「國際大都市」,必須符合以下幾項標准:一是經濟、貿易、金融中心,對本國經濟及世界某一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具有一定的調節、控制能力;二是眾多的跨國公司和財團總部的集中地,其決策輻射面能超越國界;三是建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高度發達的第三產業和綜合服務功能;四是必須具有國際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物質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人才流高度暢通;五是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國際化,具有全方位開展這些交流的設施和人才;六是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七是常住人口規模和一定比例的外籍居民。概括起來說:國際化大都市的本質特徵是城市的諸多職能國際化,城市與世界經濟一體化。
對比以上條件,目前全球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只有14個,除了美國有紐約、芝加哥、休斯敦、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等6座城市外,英國、法國、德國也各自僅有一個(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我國還沒有列入。
第二,國家和有關部門不贊成建設國際大都市的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招商引資、跨國經營等,使得城市經濟實力增強。因此,許多城市都制定了向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宏偉戰略。據有關資料顯示,5年前中國曾經有78個城市要建國際化大都市,現在已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化大都市,約佔全國667座城市總數的27%,當然,這其中也有哈爾濱。2005年在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座談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指出,要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端正城市規劃指導思想,切實轉變城市發展模式,做好新形勢下城市規劃修編工作,促進城市健康發展。會議上,曾培炎第一次提出了要把建設宜居城市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建設部在2005年就指出,「目前,全國竟然有183個城市相繼提出了要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要知道,就連首都北京日前出台規劃時,也只是定位於『現代化國際城市』,而達不到『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標准。」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張興野在「2002年中國建築業國際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5年,北京累計投資將達8500億元人民幣,使「構建起國際大都市基本框架」的目標提前在2008年完成。北京投資8500億元,才敢說構建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就目前來看,縱使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沒有被國際上認同為「國際化大都市」,其他那麼多的「國際化大都市」只能是存於我們想像中的「海市蜃樓」。
第三,自身發展與相關城市和其他大城市比較發展的差距。哈爾濱在幾十年的建設和改革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從城市的自身條件分析支持力不足。
根據《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2-2003)》統計整理。
關於這個比較表的幾點說明:一是上面的表格雖然是2002~2003年的數據綜合採集,但是近幾年的情況只能是其他城市比哈市發展速度更快;二是表中關於與大慶和沈陽的比較也是基於本省的城市相關性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考慮列入;三是關於列入深圳、上海城市,是考慮深圳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外向化程度比較高的城市,而上海則已經具備了國際化大都市的條件和要求;四是幾個數字可能不足以說明問題的本質,僅是一個側面地分析。通過這種城市相關性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哈爾濱與同類和大於自己的城市在未來發展中的目標。
(二)哈爾濱要在研究如何增強實力上確定今後的發展戰略
認真分析國內外城市發展狀況,分析哈爾濱在中國總體區域布局中的位置、作用和資源稟賦條件,特別是從國家對外安全形度考慮城市功能及其未來走勢等因素,來確定符合自身利益、符合國家利益、符合未來發展利益戰略。這樣,才能使城市的努力不至於迷失方向,使城市發展按著規律進行。因此,建議在不斷增強哈爾濱經濟實力的基礎上,將哈爾濱確立為建設北方新型工業基地和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城市基礎設施完備、服務業完善、人口素質較高,對國家安全有保障意義的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區。
建設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區包含四層意義:新型工業加速發展,形成區域產業鏈經濟;第三產業功能增強,形成城市吸引力較強的服務經濟 ;發揮農業優勢,形成現代農業基地;保證國家安全,形成產業功能強大、帶動周邊城市發展,進一步壯大哈爾濱大城市的實力。
第一,確立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區戰略,符合城市發展規律。首先,明確什麼是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區。「國家城市經濟區的形成和組建標準是以地域生產綜合體的形成、發展和組織為基礎的。其過程是在生產力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將歷史上形成的現狀、基礎進一步利用,改造Ⅱ級城市經濟區構成國家Ⅰ級城市經濟區,再將這些城市連成經濟帶」。本質和發展目標,是以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成為一個省乃至一個相當范圍地區的首位中心城市,周圍形成若干個次中心城市。它相對一般型城市而言,具有較強的聚集、輻射功能和指揮、調節與綜合服務的作用,帶動周邊的其他地區、城市形成經濟互補、文化滲透、功能強大的區域經濟。
其次,明確哈爾濱現在的城市地位。按著城市經濟地理的排序,哈爾濱屬於沈陽經濟區內的Ⅱ級城市經濟區。《東北振興規劃》通過專家鑒定的綜合報告中在四個副省級城市功能定位上也明確指出,「沈陽市是東北原有的大區級城市」,「大連是規劃期內新興的大區級中心城市;沈陽、大連將共同構成東北地區發展雙核心。」這樣,「長春為東北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哈爾濱則僅為東北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這種分法依據的是地理位置和國民生產總值標准確定的)。我們不考慮其確定的原因與合理性與否,就目前看,哈爾濱不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已成定式。如果不是東北中心城市的哈爾濱,是否就沒有大發展了,顯然也不是。爭不爭這個中心城市意義並不是很大。但是,到底成為什麼樣的城市,城市經濟走向卻是我們必須弄明白的問題。
再次,哈爾濱成為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在地域上也是可能的。制約哈爾濱在東北地區成為中心城市的是「位置決定區域」。成也在「區域位置」,敗也在「區域位置」。若從區域位置角度看,沈陽與大連的雙核區能夠帶動的不完全是東北地區,兩者更趨向於中部;若以金融資本流通的角度看,我們與北京以及其他地區可能借力更多;若完全以哈爾濱的地理位置來估量定位城市功能,哈爾濱與長春距離更近、產業結構相近,哈爾濱作為綜合性城市的輻射更強一些;與內蒙蒙東地區更親,其部分地區曾是黑龍江的一部分;與俄貿易合作的機緣更大,曾經的、現在的聯系等。所以,無論怎樣的區域優、劣勢之爭都可以斷定,哈爾濱可以並能夠成為國家北部地區、連接內外的大城市經濟區。這一地區,廣闊無垠、資源豐富、更適宜工業化、資本化和對國家安全發揮保證作用;這一地區,連接區域的經濟動因很多,區域資源的整合、商品生產供應鏈構築、產業集聚、物流暢通等,使得(這個概念在後面新型產業上敘述)這個「區域」的優勢延伸和擴展,變為在更大環境中運作的經濟優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大城市經濟區可以帶動區域實現跨越式增長,促進國家向發達層面邁進。
第二,哈爾濱市成為國家級大城市經濟區,符合在全省的地位和經濟發展水平。統計資料顯示:哈爾濱面積是其他三個副省級城市之和,人口在四個副省級城市中也最多,發展大城市經濟區基礎條件具備。現在省會城市發展除了擔負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多重職能之外,還是條條、塊塊的節點,都是經濟網路的節點、是市帶縣後城市輻射作用的集合點。其中各個節點在地區經濟中的利益表述,就成為省會城市追求利益平衡、追求城市能力發展以外的一個個過程。因此,省會城市發展不僅是個體城市問題,涉及的是區域發展問題,要求具有更大的開放功能,更加融入區域整體中。這樣,經濟上的扎實才能有帶動區域的力量,達到Ⅰ級城市經濟區。 目前,黑龍江省城市間距離、城市發展水平需要經濟融合。我省13個地、市中七個是資源型城市,隨著城市發展所依賴的資源的萎縮和枯竭,城市發展普遍後勁不足。城區人口規模很小、第二產業嚴重衰落、第三產業不發達,雖為綜合城市,實為農業地區的一級行政中心,城市化質量較低,這樣的城市很難參與大的區域競爭。我們曾用數學模型對我省的資源型城市和其他城市進行了可持續發展分析,由回歸法估計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佔五個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出13個地級市可持續發展綜合得分F。計量分析結果與實際是一致的。即:F=(51.949×F1+12.505×F2+9.033×F3+7.802×F4+4.928×F5)/86.218。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礎上,可將地級市的綜合得分作為聚類變數進行系統聚類來劃分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況。本文採用系統聚類,最終將13個地級市的可持續發展區分為五個等級。
上述分析表明,在黑龍江能夠真正帶領全省參與區域競爭,形成空間經濟聯系,推動本省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只有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個城市。三個城市同屬於哈大齊工業走廊帶上的城市序列之中,距離都在150公里左右;大慶和哈爾濱佔全省GDP70%左右,人口佔40%多;工業門類齊全、第三產業比較發達、資源集中、優勢明顯。但是大慶、齊齊哈爾兩市,畢竟城市功能比較單一,地理區位向北,輻射和帶動力還不強。如將財力和資源分散於中小城市,莫如將其集中於省會這樣可能做大的城市,只有支持哈爾濱做強,才能帶動其他城市進入經濟區,形成以哈爾濱首位城市為主的占據東北北部,輻射俄羅斯內蒙蒙東地區大城市經濟區。唯其如此,黑龍江省才能在與東北其它兩個省在爭奪資金、資源和人才的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才能帶動我省其他城市的發展,也才有可能逐步趕上東南沿海的發展水平。

閱讀全文

與冰城經濟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贊美女人身上的細節有哪些語言 瀏覽:323
氣質型美女怎麼稱呼 瀏覽:870
炒房拉動經濟靠什麼 瀏覽:129
發展航天事業有什麼好處 瀏覽:201
編制事業單位面試問什麼問題 瀏覽:235
事業上的網名叫什麼 瀏覽:122
考上事業編需要多久時間 瀏覽:904
白雲區幸福里有哪些小區 瀏覽:759
寓意愛情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219
阿水的故事裡面都可以講哪些故事 瀏覽:221
幸福是什麼書法寫的 瀏覽:613
林語堂的幸福觀是什麼 瀏覽:832
美女卧底被發現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164
婚姻中男人沒錢了怎麼辦 瀏覽:55
中國美女在印度是什麼地位 瀏覽:952
什麼是婚姻理念 瀏覽:68
健康淄博公眾號門診病歷怎麼拿到 瀏覽:632
環藝考事業單位能考哪些 瀏覽:277
婚姻自由是行使什麼權利 瀏覽:469
幸福在你手中是什麼歌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