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是如何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開放以後開始走市場經濟的路,可是公有制還是佔主體地位。計劃經濟體制不符合中國國情,其實現在也有計劃經濟,五年計劃計劃就是這樣啊,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不協調,計劃經濟體制存在嚴重弊端,特別是市場經濟佔主流的情況下,在大環境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的計劃經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且由於國人的素質尚低走計劃經濟行不通。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其基本特徵是通過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實現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經濟運動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機場經濟體制緊緊結合在一起。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Ⅱ 中國是如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
改革開放後,中國真正大跨步進入市場經濟應該是在92年小平南巡考察之後。中國對沿海城市實行更寬松的政策,引進外資興辦工廠企業,同時也放鬆戶籍管理制度,廉價勞動力得到有效利用。使得政府增加了稅收,促進了就業,同時利用外資或合資企業里獲得的相關經驗和技術,帶動了本土企業以及關聯企業發展。可以說這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讓資源(人口資源、物質資源、土地資源等)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充分地迎合了國際市場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
對於糧票我還比較陌生,但我肯定它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之一。當時國家實行「大鍋飯」的平均主義,由政府公社統一供給糧票。直到後來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給農民土地讓其自負盈虧,而非之前的「多勞不多得,少勞不少得」,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發展了生產力。
Ⅲ 中國從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的過程
1979年11月,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會見美國《不列顛網路全書》副總編吉布尼時就說過:說市場經濟只限於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
1980年9月,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商品經濟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現實和客觀的必然。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必須在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同時發揮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
1982年春節期間,陳雲和經濟學家談話時提出「堅持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重要論斷。同年3月,國務院領導人在一次公開的講話中援引了陳雲的觀點:「我們的國家必須堅持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對如何堅持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作了更加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其中提出:「社會主義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社會主義的有計劃商品經濟,實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努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在當時,這個論斷對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時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從黨的十四大起,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取向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成為自覺、主動的歷史進程。
(3)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劃經濟相對於市場經濟,是指一種不同於市場經濟的,高度集中的,實踐中低效率的社會經濟體系。計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有規劃、計劃地發展經濟。
從而避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不確定性等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復建設、企業惡性競爭、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社會經濟危機等問題。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
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
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政府,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份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
並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四大轉型是什麼
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基本實現產權明晰。改革開放前,城鎮集體經濟資產名為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際上誰也不佔有。經過改革,目前70%以上城鎮集體企業轉換成職工個人所有、企業集體佔有的、產權明晰的市場主體,勞動者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企業主人。
企業組織形式實現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多樣化。改革開放前,集體企業大多是形式單一的生產型企業。通過改革,目前城鎮集體經濟的組織形式主要有5種:集體資本共同共有企業,職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業,以集體資產、職工資產參控股與國有、私有資產共同組建的公司制企業,集體資本參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勞動群眾新辦的合作社企業。
在發展方式上初步走上科學發展軌道。改革開放前,城鎮集體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分散落後。改革開放以來,城鎮集體企業通過大力調整結構和科技創新,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形成了一大批大型骨幹企業。
集體經濟理論不斷創新。走出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成功之路,逐步形成了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兩個聯合」為主、產權明晰、形式多樣、科學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集體經濟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由黨政一體、包打天下轉變為黨政分開、有為有不為
改革開放以前,黨包攬了一切,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黨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改革開放以後,黨組織不再設立經濟管理部門,不再直接管理具體經濟工作,盡力減少直接管理具體政治、社會及文化工作,黨政分開,政企分開,政社分開。黨對國家的領導逐漸被限制在政治領導、組織領導、思想領導。
所謂政治領導,主要是黨探索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必要時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將其上升為法律,讓國家機關貫徹、落實;所謂組織領導,主要是黨通過向國家機關推薦領導幹部以及充分發揮國家機關內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來實現對國家機關的領導;所謂思想領導,主要是黨通過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教育,保證其正確的政治方向。
由領袖個人專斷轉變為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對於個人崇拜和個人專斷,鄧小平同志批評道:「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不適當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權力集中於黨委,黨委的權力又往往集中於幾個書記,特別是集中於第一書記,什麼事都要第一書記掛帥、拍板。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而變成了個人領導。」
Ⅳ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是從哪年開始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是從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開始。
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標志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拓展資料: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有:
1、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市場主體不管是人還是企業,必須具有獨立的產權,有獨立的經濟利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
2、市場經濟是平等經濟。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商品交換只能在等價的基礎上進行。
3、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由於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都力圖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而必然存在競爭。
4、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由國家按照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統一計劃來管理國民經濟的經濟運行體制。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從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自然資源特點出發,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發展比例關系,合理地分布生產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搞好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以滿足國家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我國,計劃經濟曾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改革開放後逐漸認識到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可以為社會主義制度所採用,我國經濟體制逐漸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