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水平
1、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現狀分析
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我國國企改革已經走過了40多個年頭,從政企分開、放大產權,到現如今的股份制改革,我國國企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歇,當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看到改革成效的同時,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應當注意到,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式和方法還不夠全面,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還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概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企業對理順產權的認識還不準確。目前,我國政府在推行國企改革過程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理順產權關系,以明晰產權,但是產權改革觸及到我國國有企業深層次的利益,同之前放權讓利的改革模式相比而言,我國的產權改革措施似乎對於國有企業而言並不具有直觀的可得利益。部分企業受傳統思想影響,對理順產權對於企業的重要意義並未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部分企業甚至錯誤的認為讓產權管理組織進入企業內部是多餘且不必要的,並擔心,理順產權關系不僅不能使本企業獲益甚至可能會導致本企業既得利益遭受損失。
(2)對國有企業的監管方向有失偏薄。受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是國家控股,而國資委等部門作為國有資產的監管部門,在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中,將過多的經歷放在國有企業的人事調動和生產經營安排活動。誠然,上述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但是,若國家過多的干預我國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就會導致我國國有企業喪失自主性,阻礙我國國有企業的改制工作。
(3)國有企業員工對國企股份制改革認識不足。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會一定程度上精簡員工,導致部分員工失去工作,進而,他們對國有企業的改制十分不滿,甚至認為國企改革是我國時代倒退的標志。部分人認為,股份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東西,而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如果運用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方式來管理我國的企業,就會導致我國經濟陷入資本主義經濟的圈套,因此,他們對國企改革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表現出強烈的不滿。
2、解決對策
為有效解決我國國企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以促進我國國企改革的順利完成。
(1)引進股份制改革方式。股份制,以其能迅速集聚社會閑散資金為特點,早在幾個世紀之前就已被大多數資本主義所廣泛應用,馬克思也在其所著的《資本論》中給予股份制高度評價,他認為股份制是人類社會的偉大發明,是人類社會通往新的生產方式之一。而從世界五百強來看,也不難發現,五百強之中絕大部分企業都是採用股份制這種公司組織形式。這足以說明,股份制的公司組織形式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然而,有許多偏見認為,股份制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因此,股份制也具有資本主義屬性。這種觀點顯然是犯了嚴重的左傾主義思想錯誤。正如鄧小平所說,無論是黑貓還是白貓,能為我所用的就是好貓。資本主義可以採用股份制的形式組織公司,社會主義也照樣可以採用股份制的形式組織公司。從根本上來說,股份制的本質屬性就是一種新型的、有效的公司組織形式,其不具有任何階級屬性,不能因為股份制被資本主義採用就認為股份制是資本主義屬性。
(2)以風險管理方法減少或避免企業風險損失。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和防範風險。特別是國有企業,其規模較大,要想調頭困難重重。因此,國有企業在決策指初就要明確項目風險並採取風險防範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幾種風險,如決策失誤風險、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交易風險、市場失靈以及道德風險等。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在面臨上述風險時,除了借鑒國外先進的現代經濟管理方法之外,就是要學會分擔風險,盡可能的將投資者的投資轉變為股權,讓投資者成為股東,進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例如,美國一家電報公司的股東就多達300多萬個,雖然其收益由300萬個平分,但是其風險也由300萬個平坦。從上述發達國家的實例可以看出,這種風險分擔方式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風險。特別是對於我國國有企業而言,這種風險分擔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和減少國有資產的損失,以免我國的經濟動盪和社會的不穩定。
(3)引進資產管理方法,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受計劃經濟時期的影響,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高資產負債率、低資產增值率的特點。雖然,我國已經出台多項政策減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但是,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仍然在阻礙著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從市場競爭而言,國有企業相較於其他企業就資產負債這方面承擔著過重的負擔,國有企業的負重而行嚴重製約了其改革和發展的步伐。
(4)構建企業優秀文化。企業文化的有無以及好壞,直接決定了企業能否取得一個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當下市場經濟時代,擁有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品牌的影響力,而且能夠在企業員工內部形成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構建企業優秀文化,對於企業的發展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常來說,我國國有企業都有著規模大、員工數量多的特點,因而,要如何凝聚人心,將所有人的力氣往一處使,是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而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便能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具體而言,我國國有企業的文化構建就是要以黨的先進思想武裝企業員工,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充分尊重和關愛員工。
(5)培養國有企業中的「企業家」。傳統觀念認為,我國的國有企業不需要「企業家」,只有民營企業才需要「企業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是直接隸屬於國家領導的,直接聽從於國家命令。
但是,隨著我國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這種觀念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了。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我國部分經濟學者也指出,企業專業的管理人才隊伍的管理水平將會直接決定和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水平。早在中共第十五屆四中全會上,我國政府就頒布了《 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該《決定》中也指出,為保障我國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的一席之地,我國國有企業必須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必須要培養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以保障我國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立於不敗之地。顯然我國政府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專業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具體而言,國有企業的「企業家」必須要學習金融、法律、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接受定期培訓,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及時更新專業知識,以領導我國國有企業走向繁榮。
綜上所述,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之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跟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是當下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筆者在借鑒了幾個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經濟管理方法的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的拙見,分析了如何將這些先進的管理方法運用到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筆者相信,國有企業的改革勢在必行,也終將取得偉大勝利。
㈡ 如何提高經營管理能力
(一)思想教育要到位。管理者就要在“領會上頭,教會下頭,擺平外頭”的基礎上,切實圍繞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態度;強化角色意識、責任意識、效能意識、管理意識,因地制宜開展思想工作,並不遺餘力地指導、輔助員工正確地做事和做正確的事。
(二)管理措施要到位。提高執行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管理要到位。管理的前提就是要“管”,要敢管、善管、能管、會管;“理”就是要在掌握事物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建立健全目標、責任、考核、監管等相關激勵辦法,要以“高質量、高效率、高回報”的事業心、責任感落實企業戰略,推動企業發展;管理措施要到位,強調的就是要在任務分解、流程監督、細節監控、績效考核、責任落實。只有這樣,你的監督和檢查才能順利進行,管理和監控才能到位,才能有效減少扯皮、內耗和矛盾。
(三)考核落實要到位。考核到位是閉環管理和良性激勵機制的重要環節。考核的重點是績效考核,在注重結果考核的同時,更要注重過程的考核,特別是考核體系的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起到激勵和調動大家積極性的作用,尤其是對那些不幹事、不肯幹事、幹不成事的人,要嚴格考核。考核到位要體現一個“嚴”字,沒有嚴格的考核,考核就沒有效果。
(四)協調支持要到位。個人執行力是團隊執行力的基礎,而基礎的關鍵是管理者的執行力,如何發揮團隊的整體優勢,營造有效的管理者執行力?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者以企業戰略為目標,努力營造一種“團隊協作”的整體氛圍,倡導團隊每位成員都要按程序辦事、按制度辦事、按客觀規律辦事。
(五)授權策略要到位。在管理理念上,要把優秀的管理人員從單純的人力資源中解脫出來,賦予其與企業“共贏”的權利和義務,讓管理人員融入企業,使其與企業有協調一致的價值觀念。提高管理者的執行力根本在於發掘管理者自我激勵的能力,讓管理者能夠做到自動地發現問題、自動地思考問題、自動地解決問題。
(六)激勵方式要到位。對於目前絕大多數員工來說,薪酬高低並不是決定個人執行力大小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管理者應根據員工的不同階段、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不同工作量,實事求是地制定不同的激勵政策,採用不同的激勵手段、方法和技巧有針對性的開展激勵,向執行力要效益。
(七)文化培育要到位。為了給全體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執行環境,企業自身要有良好的執行氛圍,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與使用,讓執行根植於企業文化中。因此,應堅持以人為本,培育積極向上的執行文化。
(一)要提高企業高級管理者謀略能力
深謀遠慮屬於謀略規劃范疇,是對企業高級管理者領導全局工作的長遠規劃。練好基本功要增強企業高級管理者思維能力的'獨立性。企業高級管理者是一個單位的決策的關鍵人物,必須具備較高的獨立思維能力,不能事事依賴上級,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善於拿出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工作辦法。
學習借鑒先進單位的經驗。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要獨立思考,獨立運籌,看準的問題及時決策,對以往或者是前任領導的決策,發現與現實有偏差時要及時修正,防止失策造成損失。在改革的大潮推動下,各項工作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決策人必須有創新知識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接觸新事物,涉足新領域。特別是加入WTO以後各項工作如何和世界接軌,將面臨許多預測不到的新問題,有了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才能使決策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要提高企業高級管理者的凝聚能力
實際工作中有的企業高級管理者之所以對正確的意見集中不了,對本級分歧意見統一不了,錯誤認識糾正不了,並非都是領導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領導層和干群心中的威望不高,這種因不信其人而否其見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高級管理者凝聚力,對決策能力有莫大的影響。
一是做表率給人以敬佩感。一項決策作出以後,總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和諒解,總要有許多人去執行,讓全體干群多所作出決策持積極態度,是決策成功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企業高級管理者要以其言正身,說的做的都要為部屬做表率,時刻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
二是積極進取增長才幹給人以信賴感。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日趨激烈的形勢下,給企業高級管理者提出了一個如何改善知識結構,盡快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問題。要經常想到自己知識水平與職務需要還有差距,以激發自己求知若渴之感,還要想到機關和廣大幹群的文化素質、知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做到“水漲船高”,就有被“群眾知識之水”淹沒的危險,正確的決策首先需要領導者的知識化。
三是作風民主嚴以律己給人以舒暢感。事實說明,一個唯我高明,獨斷專行,文過飾非,妒賢嫉能的企業高級管理者,是不可能正確發揮領導決策作用的。
(三)企業高級管理者要有工作上的創新能力
決策是以改變現狀為前提的,它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創新就沒有決策,提高企業高級管理者的創新能力是與提高決策能力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個問題,應把握好以下問題:
一是要弄清求實與創新的辯證關系,把創新建立在講科學、求實效的基礎上。在務實的基礎上摸清規律,用新思想、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二是注重調查研究善於從廣大群眾中吸取營養。投身於群眾的社會實踐,是提高企業高級管理者決策能力的源泉,決策者個人的知識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將自己置身於群眾之中,通過調查研究,才能使自己觀點接近正確決策。
三是學會在“上情”與“下達”上做文章。把上級部門的指示、要求、指標具體化。上級的指示要求、指標,通常是從全局角度提出來的,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現成答案,如果照抄、照搬,必然是事倍功半。這就要求我們在貫徹上級精神時,必須結合實際,拿出具體的意見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