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羅斯福為擺脫經濟危機採取了什麼措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措施:
1、整頓銀行與金融系,迅速恢復銀行的信用,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2、復興工業(中心措施):藍鷹行動[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
3、調整農業政策:讓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4、推行「以工代賑」;
5、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
6、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准和工作時日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緩和階級矛盾]。
作用
美國經濟回升,失業人數大幅度下降。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強。
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大膽借鑒社會主義的長處,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資本主義危機,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美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⑵ 羅斯福新政是如何解決經濟大蕭條的
在美國短短幾百年的歷史中,曾發生過多次經濟危機,其中影響最深遠的自然是1929年10月24日所爆發的那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至今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工廠傾倒牛奶的行為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1929年夏天,美國通用公司股票形勢一片大好。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場股票交易中獲得了極高的利益。漸漸的,整個國家的人們都陷入到了這種看似經濟持續上漲的泡沫中,直到10月24日,股票在一夜之間從頂峰跌落到谷底。
自此,開始了長達4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此次經濟危機,危機迅速由股市轉向了其他行業,漸漸的整個美國國內大批銀行面臨倒閉,一眾企業瀕臨破產,國家生產急劇下降,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生活水平也急劇降低,因此受到了影響。
危機不僅影響著美國國內,整個世界都受到了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直到1933年,在胡佛政府反危機失敗後,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開始實施新政,整個美國的經濟狀態才一步步回溫。
三、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從直接影響上來看,羅斯福新政消除了經濟危機對於社會帶來的種種傷害。並且戰後美國經濟長期上漲與羅斯福新政也是密不可分的。
羅斯福新政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諸位之後二戰中,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政治條件奠定了物質基礎,也決定了之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方向。
自此以後,美國歷屆政府都是在羅斯福新政所創造的經濟條件的基礎上,採取不同的形式干預國家經濟,調節社會生產,緩和社會矛盾。可以說羅斯福新政就是當今美國經濟的基礎。新政時期所開創的福利政策至今依然被很多國家所借鑒。
當然羅斯福新政也存在不足,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進行社會救濟,由政府修建公共設施,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但這也造成了財政赤字。人口失業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這場改革大大增加了聯邦政府的權利,美國總統的權利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地方政府的權力大大降低,本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因此下降。
新政並沒有提高普通民眾的發言權,也沒有很好的懲戒利益集團。但是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矛盾,如果不推翻這一制度這些矛盾是無法解決的。
總結:
羅斯福新政主要是通過救濟、復興和改革三方面來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緩解經濟大蕭條給整個美國社會帶來的危機與矛盾的。
新政很好地改善了經濟大危機對於美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且為之後美國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過始終沒有辦法解決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所存在的根本問題。當然,這並不影響新政對於整個美國社會的積極作用。
⑶ 面對1929-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美國,德國和日本分別採取了什麼辦法來擺脫危
美國:羅斯福新政,通過擴大內需,擺脫經濟危機;
德國:發展軍事工業,對外擴張,拉動內需;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藉此擴大內需,同時掠奪被佔領地區資源,用於自身發展,以期度過危機
⑷ 美國如何解決當前經濟危機
一、在奧巴馬的大力推動下,國會終於通過了7870億美元、規模空前的追加經濟刺激方案,並提交了可能導致1.75萬億美元巨額赤字的2010年度財政預算案;
二、政府開始從銀行收購「有毒資產」;
三、通用等三大車企的重組方案被駁回重擬並督促整改,接受政府注資救市的車企和華爾街金融企業高管開始被迫限薪
四、禁止游說團體干預救市資金用途,削減1億美元政府預算開支
五、投入相當部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科學研究,這也將是艾森豪威爾總統開始州際公路建設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
六、對醫學、數學等基礎科學領域的投資,用奧巴馬的話說,也是美國歷史上投入最大的一次,將促進一系列的「新發明和新突破」。
七、投資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奧巴馬認為,在當前美國經濟形勢下,對新能源的開發將誕生一個全新產業,並為美國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更重要的,這將增強美國能源安全,標志著美國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這也可能是「新政」中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產業項目。
奧巴馬認為美國必須重建經濟基礎。在過去10年中,40%的美國企業利潤來自金融領域,這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經濟必須深刻轉型,政府將通過制定新的教育、醫療衛生、能源計劃,為經濟新的騰飛奠定堅持的基礎。這些措施、方案,很多都涉及美國經濟的深層、戰略層面,甚至可能影響美國冷戰後一貫推崇尊奉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和盡可能減少政府幹預、「市場調節為王」的理念。自羅斯福新政以來,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這樣直接。
如果將這些「答題」細分,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搶答題」——應該回答,但暫時不答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如削減政府開支,禁止游說團體干預救市資金用途,提振股市信心,以及為中產階級減稅等等;另一類則是「必答題」——非立即解答不足以擺脫困境,如車企重組,金融企業有毒資產收購,政府託管企業高層限薪,以及財政預算案、經濟刺激方案和巨額赤字等問題。
可以說,奧巴馬在搶答題上的精彩表現,為他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通過給中產階級減稅,他打消了那些原本對共和黨更有好感者的疑慮,穩定了這一美國最有活力階層的人心;通過宣布對游說團體的禁令,提振了企業、社會對新政府在經濟領域行政能力的信心;通過提振股市信心,給股指帶來久違的中期反彈,多少恢復了一些美國金融市場的生機;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向全社會展示其應對金融危機的決心。總之,通過在搶答題上的積極主動,奧巴馬贏得不少印象分和基層民眾的支持,這些印象分和支持,有助於奧巴馬說服國會接受自己的經濟思路,更有助於其為自己和政府爭取更多的時間,來證明其經濟葯方的靈驗度。
但在必答題方面,奧巴馬的成績單就遜色許多。
固然,他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救市計劃,拿出了氣勢磅礴的財政預算案,但這些方案空有綱領、框架,卻在「錢從哪裡來」方面閃爍其詞,吞吞吐吐。他一方面制定了前所未有的預算規模,另一方面卻信誓旦旦地承諾到2013年將赤字縮小一半,卻全然不顧這二者之間的水火不相容;他否決了不受歡迎的車企重組方案,斥資收購有毒資產,卻對最受關注的政府注資使用效率問題拿不出明確的、有說服力的監管思路;在高管高薪問題上,他始而反應遲緩,繼而矯枉過正,給人以「政府被民意推著走」的感覺;他的財政預算案雖終於得到通過,但曲折艱難的過程,讓人不能不捏一把冷汗。
不僅如此,政府執政已滿百日,他的經濟團隊卻至今不滿員,許多重要部門的副部長、重要幕僚仍然缺編,讓部長一人唱獨角戲,這顯然不利於政府經濟政策的成熟、穩定,也無助於提振民眾、社會對政府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
關鍵在於,盡管奧巴馬在經濟層面說了、做了那麼多,但美國經濟、金融總體上並無明顯起色,頹勢顯然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金融危機爆發已有一段時日,上台僅100天的奧巴馬並不是神仙,不可能立竿見影地改變這一切,對此美國社會和民眾自有清醒的認識。
⑸ 美國擺脫經濟危機,實行了什麼政策呢
美國羅斯福實行新政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 32 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 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 , 即復興 (Recover) 、 救濟 (Relief) 、改革 (Reform) 。
主要措施:
1、穩定金融;
2、振興工業;
3、調整農業政策;
4、推行「以工代賑」。
⑹ 美國曾經多次經歷過經濟危機,它是怎麼挺過來的
美國的政府發布了很多的政策來緩解經濟危機。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著自身的原因,在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很多的政策都是發布的非常的及時的。在世界上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的美國的總統發布了很多的了羅斯福新政。
資本主義的弊端就是容易引發經濟危機,美國歷史上出現的這么多次經濟危機都表現出越來越強的破壞性,每次都是是損失嚴重,美國各界人士也是想盡辦法來解決,每次都用各種措施來補救,最終還是有效果的,在每次經濟危機里總結經驗不斷堅持挺過來的吧。
⑺ 美國怎樣走出經濟危機
當利率政策已經無法再用的時候,美國政府最後的終極武器就是源源不斷的給市場輸血,換句話,靠量的推動,來刺激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轉暖。1萬億美元的注資實體經濟,顯然不是小數目。這個政策不僅會對美國的經濟帶來深刻的影響,也同時影響著其他國家的經濟復甦。這個政策顯然會犧牲美元,但是美元犧牲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美國人也沒覺得大不了。如果實體經濟復甦,加上出口放量增長,那麼顯然是功大於過。我自己的研究結果是虛擬經濟一般會提前6-8個月於實體經濟進行反彈。如果美國經濟得到復甦,那麼前期累積的流動性將會迅速從銀行釋放。這些釋放出來的洪水將會湧入世界各地的商品市場。包括美國本土市場。從整個20世紀來看,如果實體經濟發生了危機,那麼度過經濟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產業升級。如果眼前的經濟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向著深度和廣度的兩個方向去挖掘經濟新的動力。整個20世紀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最好的證明。科學技術的幾次巨大發展都為經濟向更深,更廣的方向指明了道路,並且成為經濟的發動機。經濟向更深的程度發展,主要體現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帶來經濟效率的提高。經濟向廣度的發展體現在產品的豐富,以及全球化帶來的全球產業分配和整合。全球化的產業分配和整合是推動世界經濟從二戰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的第三個維度是長度,或者簡單的說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將經濟資源在現在和將來之間進行了分配,使得人們可以預支將來的產出,投入到現在,從而形成了一個不斷反饋,不斷膨脹的分配方式,帶來經濟效率的極大提高。這主要通過金融市場來實現。目前的經濟危機,也就是由這個時間維度引起的,這種反饋機制崩潰了。人們過多透支了未來的財富,而經濟發展在第一個維度(深度)和第二個維度(廣度)上又沒有跳躍式的發展作為補償,一直聯系良好的三個維度之間的鏈條開始斷裂並且徹底崩潰。從這個維度的意義上來理解,怎樣克服經濟危機?克服經濟危機的關鍵在於重建這三個維度之間的良好的反饋機制。這個說起來比較復雜,實施起來更加復雜。關鍵是美國對於自己的金融市場運作極為不了解,所以如果從虛擬經濟開始修補這個反饋機制,難度巨大。簡而言之,美聯儲第一步去挽救金融巨頭,我認為是錯誤的。徹底克服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復甦,最實用的,最簡單的,也是必須做的是,在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上進行重新升級,這樣才能重新修復這個系統。而第三個維度(虛擬經濟)在經濟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修補後,將會通過一個反饋機制自動進行調整來適應前兩個維度的轉換升級。第一個維度是深度,也就是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所以,我很贊同奧巴馬上台後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方法。這是長期療法,一定會見效的。從產業升級上講,帶動近20年科技發展的推動力毫無疑問是信息技術。對於今後20年,甚至50年,我認為新能源技術,生物醫學技術將會產生和信息技術一樣產生對於經濟的巨大推動力,從而形成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所以,我看好這兩個產業的發展和相應上市公司的股票。網路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但是對於它成為推動力,我表示懷疑。類似於GOOGLE之類的公司,提高了全世界信息分享效率,這一定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於純娛樂社交性質的,我認為是經濟的伴生物,並不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目前人們研究經濟危機有一個忽視,就是過多的研究第三個維度虛擬經濟的運行機制和缺陷。但是並沒有太多人關心這個問題: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和這場經濟危機是什麼關系?第二個維度是廣度,也就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范圍內的分工配置。中國生產,美國消費這種模式出現的問題,也被指為是這次經濟危機的源頭。也就是廣度出現了問題。這種模式是一定需要改變的,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深刻的變革。目前,我還沒有太好的結論,關於這種模式的改革。但是我相信,這種模式的改變,分工角色的轉換應該在未來50年內給世界經濟帶來深刻重大的變革。阿拉伯俄羅斯提供能源,巴西澳大利亞提供原材料,中國生產,美國日本深加工和消費,這種模式將來會發生巨大變化。有幾個需要注意:在目前的分配模式中,美元實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要改變這種分配模式,美元必須被削弱;分工融合應該成為主流,貿易保護主義一定會阻礙經濟發展。這個維度的進步顯然受到政治影響巨大,因此推行起來困難重重。所以,我們所有的期待,從經濟的長遠發展,希望就在第一個維度。
⑻ 美國如何擺脫經濟危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6年美國第34屆總統選舉開始,共和黨候選人胡佛,最終戰勝民主黨候選人、紐約州州長阿爾弗雷·史密斯,於1928年冬當上了美國總統。正當胡佛在其寶座上沾沾自喜之際,「黑色星期四」突然到來!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股票價格暴跌,顯示著美國經濟的崩潰。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加拿大、西歐各國和日本,開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經濟大蕭條。
全世界3500萬失業工人連飯都吃不上。有的失業工人為了換取一點麵包和牛奶,竟出賣自己的眼睛、牙齒和鮮血。這一切都極大地激發了各國的階級矛盾和斗爭。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他宣稱,為美國這個偉大國家的復興和繁榮「我向你們,向我自己保證,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
羅斯福新政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33~1935年,主要目的是復興救濟;第二階段1935~1939年,主要目的是改革。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生產逐漸恢復,社會趨向穩定,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改善,最終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