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中 生產要素有哪些種類
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四大類,而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繼續凸顯勞動作用的同時,給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以足夠的重視,使它們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報。這其中特別要強調兩種要素的作用和回報:
一是人力資本。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兩種形式。各國的經濟發展實踐表明,人力資本的作用越來越大,教育對於國民收入增長率的貢獻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質和知識、才能等對經濟發展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是土地以及資源性財產。它們對於財富生產的作用早已為人們所認識,但對於它們參與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卻一直存在模糊認識,這表現在我國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在很多情況下是被免費或低價使用的。
(1)微觀經濟中生產要素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企業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從消費者對消費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生產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點:
1、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產要素的需求,不是對生產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對生產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產要素的需求來自於生產者——企業。
4、企業對生產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於生產產品,希望從中間接地得到收益。
生產者對於一種生產要素需求的大小,決定於以下幾個因素:
(1)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邊際生產力是表示某種單位數量的生產要素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的大小。
(2)所生產產品價格的高低。
(3)生產要素本身價格的高低。
(4)對生產要素的需求還受到技術因素的影響。
(5)短期和長期的生產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時間因素亦會對要素需求產生影響,因為短期與長期的要素需求彈性不同。
Ⅱ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即單個家庭、單個製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的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都試圖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從而考察個體獲得最大收益的條件。
在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上,家庭作為消費者,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試圖從有限收入購買的各種商品的數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意度。
(2)微觀經濟中生產要素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1)國家是以經濟活動秩序的制定者和維護者的身份來調節微觀經濟。
(2)國家是以執行經濟活動規則的仲裁者來規范 和管理市場交易和市場運行過程。
(3)國家是以經濟運行過程的調節者的角色對微觀經濟運行過程進行調節和引導。
(4)國家是以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控制微觀經濟。
Ⅲ 微觀經濟學中馬揭爾的「四位一體」生產要素是指什麼
微觀經濟學中馬歇爾的「四位一體論」生產要素是指生產力、生產關系、原材料、企業家才能。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薩伊「三位一體」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所謂的「四位一體」公式,他把「企業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種生產要素之中,認為企業家才應獲得企業利潤。
(3)微觀經濟中生產要素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馬歇爾用價格偷換價值,用市場價格的決定問題來取代價值實體和價值決定的問題,把決定市場價格水平的供求力量說成是決定商品價值的因素。在分配理論方面,馬歇爾把均衡價格理論應用到每一個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上,並接受了「三位一體公式」。
不過在說法上把「生產三要素」改為「生產四要素」,把「三位一體公式」改換成「四位一體公式」,除「勞動-工資」、「土地-地租」、「資本-利息」外,增添了「組織-利潤」。這樣,馬歇爾在二元論的供求均衡原理的框架內,融合了所有的庸俗論點,構成分配理論,完成了他的經濟學說的整個體系。
Ⅳ 用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循環流動圖來簡要說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就是通過市場交換的過程來確定資源的配置,基本理論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主要涉及生產要素市場、生產者、產品市場、消費者這些因素。
家庭提供勞動、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到生產要素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將生產要素提供給企業;企業將生產要素用於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產品和勞務最終流入家庭。
(4)微觀經濟中生產要素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產品市場是商品經濟運行的載體或現實表現。相互聯系的有4層含義:一是商品交換場所和領域;二是商品生產者和商品消費者之間各種經濟關系的匯合和總和;三是有購買力的需求;四是現實顧客和潛在顧客。
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勞動分工使人們各自的產品互相成為商品,互相成為等價物,使人們互相成為市場;社會分工越細,商品經濟越發達,市場的范圍和容量就越擴大,這一點就像生物圈一樣,物種種類越多,生物圈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
Ⅳ 現代經濟學的生產要素是什麼要詳細具體的。
現代西方經濟學認為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四種
土地的內涵
土地作為生產要素范疇,是未經人類勞動改造過的各種自然資源的統稱,既包括一般的可耕地和建築用地,也包括森林、礦藏、水面、天空等。土地是任
生產要素市場-土地
何經濟活動都必須依賴和利用的經濟資源,比之於其他經濟資源,其自然特徵主要是它的位置不動性和持久性,以及豐度和位置優劣的差異性。相對於其它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土地是最難以增加的,其稀缺性比其它生產要素更顯著。
勞動力及其價值
勞動力是最重要的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中必須通過市
生產要素市場-勞動力
場實現其配置和形成價格。「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和內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沒有價值」。工資不是勞動要素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勞動力價格的表現。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力成為商品並具有價值。勞動力價值取決於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通過勞動力商品交易市場的僱傭勞動關系,實現勞動者與資本的結合。
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指企業家經營企業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微觀經濟學認為,在生產相同數量的產品時,可以多用資本少用勞動,也可以多用勞動少用資本。但是,勞動、土地和資本三要素必須予以合理組織,才能充分發揮生產效率,因此,為了進行生產,還要有企業家將這三種生產要素組織起來,企業家才能和前三個要素的關系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而是互相補充的關系
資本在現象上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和生產資料,但貨幣和生產資料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條件下,貨幣和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用來作為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雖然剝削小生產者的剩餘勞動,並從奴隸主和封建主那裡瓜分一部分奴隸和農奴的剩餘勞動,但由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不是在生產領域中通過剝削雇傭工人獲得剩餘價值,因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因此,資本不是物,而是通過物體現出來的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資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Ⅵ 微觀經濟學(對生產要素的論述)
生產要素是用於生產物品和服務的投入。
勞動、資本和土地是三種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們的價格分別稱為工資、利息和租金。
v生產要素市場的特點
v1.角色相反。產品市場上是買方的消費者現在是賣者,出賣勞動、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產品市場上是賣方的企業現在是買者,它們購買上述生產要素來進行生產。
v2.派生需求。企業對生產要素需求,是從它向另一個市場供給商品的決策所派生出來的。
v3.相互影響。生產要素都是組合使用,每種要素的生產率都取決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要素的可獲得量。
Ⅶ 西方經濟學上的生產要素有哪四種
西方經濟學上的生產四要素是: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
勞動(Labo)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提供的勞務,它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
資本(Capita)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資金。它包括兩種形式:無形的人力資本與有形的物質資本。
土地(Land)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自然資源,是一國的自然稟賦。
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企業家的經營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即企業家對整個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工作。
拓展資料:
生產要素的性質: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技術、信息也作為相對獨立的要素投入生產。這些生產要素進行市場交換,形成各種各樣的生產要素價格及其體系。
生產要素進入市場配置資源,自然會形成資本要素價格、土地要素價格和勞動要素價格。土地、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價格形成與變動,具有兩重性質。一方面,生產要素既然已經商品化,其價格形成和變動就具有一般商品的性質和規定性,其價格形成和變動過程就與普通商品的價格形成和變動過程具有共同之處;另一方面,生產要素雖然是商品,但畢竟是特殊的商品,其價格形成與變動必然具有自身的特點。
西方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1、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個國家用一單位資源生產的某種產品比另一個國家多,那麼,這個國家在這種產品的生產上與另一國相比就具有絕對優勢。
2、逆向選擇(Adverse choice):在此狀況下,保險公司發現它們的客戶中有太大的一部分來自高風險群體。
3、選擇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種方式使用的某種資源,它所能生產的價值就是選擇成本,也可以稱之為機會成本。
4、需求的弧彈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別是價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為第二組值,那麼,弧彈性就等於-(Q1-Q2)(P1+P2)/(P1-P2)(Q1+Q2)
5、非對稱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場中,每個參與者擁有的信息並不相同。例如,在舊車市場上,有關舊車質量的信息,賣者通常要比潛在的買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總成本除以產量。也稱為平均總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總固定成本除以產量。
8、平均產品(Average proct):平均產品是總產量除以投入品的數量。
9、平均可變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變成本是總可變成本除以產量。
10、投資的β(Beta):β度量的是與投資相聯的不可分散的風險。對於一種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現行股票的收益發生變化時,一種股票的收益會如何敏感地變化。
Ⅷ 請問微觀經濟學的內涵是什麼
不用說那麼復雜,,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一個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Ⅸ 微觀經濟學
您好:
(1)由定義,總不變成本是短期內生產一定數量產品,為不變生產要素(廠房、機器等)支付的總成本。「在短期內,無論產量如何變化,總不變成本是固定不變的。(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第六版》P134)」
而相應的,可變成本是短期內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即
SVC=0.04Q^3-0.8Q^2+10Q
SFC=5
(2)由平均可變成本的公式可得:AVC=SVC/Q=0.04Q^2-0.8Q+10
於是,問題轉化為一元二次函數求最值問題:AVC=0.04(Q-10)^2+6≥6
,可知在產量為10時,平均可變成本取到最小值6.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您,如果能夠理解,希望及時採納;如果仍有不懂,歡迎繼續追問,謝謝。
Ⅹ 微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