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衰退的原因
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只是「理想化」的一種導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所謂「理想化」,就是不考慮其它政治、金融、社會等因素的情況。
所有的經濟衰退都是復雜的政治、經濟、金融和社會發展的綜合產物,換就話說,經濟的發展和衰退都和這些因素密不可分。
比如,2007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衰退,就是由於金融問題導致的,過渡泛濫、沒有足夠監管的金融衍生品導致金融體系受到打擊,導致經濟衰退。上世紀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碎,也是由於過渡發行貨幣導致的。這些和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關系不大。
中國目前的經濟降溫,是和07年以來的過渡的貨幣寬松政策有直接聯系的,政府、國企和地方債務問題,導致必須收緊貨幣政策,錢少了,經濟必然降溫。這和上世紀日本的情況很類似。
另外,政治因素是很多以上情況的另一個背景因素。例如,目前的俄羅斯的情況,呵呵。
謝謝!
2. 給市場經濟降溫是什麼意思
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經濟發展過快是相對性的,生產能力接近飽和,即失業率接近自然失業率時,過快的增速很可能是由於信貸過度擴張,導致投資過度或投資轉移到高收益率的行業,引發經濟結構失調,從而產生泡沫。給市場經濟降溫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經濟學界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內部支撐條件和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有所下降,當前的合理增速區間在7%至8%之間,這是一種「新常態」。
3. 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增長處於下行階段的周期性 如何理解
進入2012年,歐債危機從希臘向西班牙等大國蔓延,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快速回落,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我國對外貿易增速明顯下滑,消費增長動力不足,房地產領域隱患浮現,產業結構矛盾顯露,部分實體經濟信貸需求不足等問題表現突出。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使得今年我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但是,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不僅高出發達國家好幾倍,也明顯高於主要發展中國家。下半年應妥善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進一步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著力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企業技術改造投入,增強經濟穩定增長的後勁。
一、當前我國經濟呈明顯減速態勢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生產增速回落較快,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繼續收縮,國內生產總值227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
(一)經濟增速繼續下行,企業效益下降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8.1%,增幅較上年四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放慢0.7和1.6個百分點。二季度經濟增速更是放緩至7.6%,跌破8%,這是時隔三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又一次回到8%以下。尤其是4月份以來,經濟呈明顯減速態勢。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較上年同期回落4.6個百分點;輕工業增長11.1%,增速回落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8.9%,中部地區增長12.9%,西部地區增長13.2%,分別比去年回落3.5、4.9、4.1個百分點。分產品看,主要工業產品生產均低速增長,發電量、鋼材、水泥、汽車分別增長3.7%、6.1%、5.5%、6.7%,乙烯產量甚至出現了3.3%的減產。
受工業生產增速放緩,工業品庫存壓力較大,市場需求不旺,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企業經營效益不佳。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434億元,同比下降2.4%。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3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
(二)消費動力明顯不足,消費增速降幅超出預期
擴大消費需求符合調整結構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但是,今年的消費增勢不盡如人意,消費品零售額增幅呈現持續減速態勢,降幅之大有些出人意料。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222億元,名義增長14.4%,較上年同期降低2.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消費增長13.7%,創年內新低。受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影響,餐飲、文化、娛樂、體育等增幅同比放緩,房地產與汽車兩大主要消費市場表現欠佳。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額下降5.2%,較上年同期減緩了29.3個百分點。而汽車零售額盡管較去年年底有所回升,但仍難以恢復往日火爆的局面,僅增長9.8%。家電市場受刺激政策退出影響,消費需求在去年已經提前釋放,零售額僅增長3.3%。
(三)投資出現減速態勢,房地產投資減速更為明顯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50710億元,同比增長20.4%,較上年同期放緩了5.2個百分點,出現了一定的減速態勢。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下降,鐵路運輸業投資出現36.9%的負增長,較上年同期減緩43.8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零增長。從投資項目的隸屬關系來看,中央項目明顯萎縮。上半年,中央項目投資7597億元,呈明顯負增長態勢,同比下降4.1%,佔全部投資的比重已下降至5%左右。當然,國家對重點在建及續建項目投資以及「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開工給予積極支持,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在限購、限貸等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下,房地產投資大幅減速。上半年,同比增長16.6%,較上年同期減緩了16.3個百分點。
(四)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外貿進出口大幅減速
受歐債危機不斷擴散、主要經濟體經濟明顯減速和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大的影響,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較上年同期減緩了17.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543.8億美元,增長9.2%,較上年同期減緩了14.8個百分點。特別是對歐盟、日本傳統市場貿易增速幾乎停滯,對歐盟進出口2678.2億美元,微增0.7%,對日本進出口1620億美元,下降0.2%。從出口商品結構看,由於勞動力等低成本競爭優勢的逐步減弱,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一改快速增長態勢,出口幾近零增長。與此同時,由於國內經濟減速趨勢明顯,內需大幅減弱,以及鐵礦石、大豆等進口產品價格明顯走低,我國進口僅增長6.7%,較上年同期減緩了20.9個百分點。
(五)物價漲幅持續走低,通脹壓力不斷減輕
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2%,較上年同期減緩4.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較上年同期減緩9.2個百分點。物價壓力明顯減輕的原因:一是物價是宏觀經濟的滯後指標,我國經濟明顯降溫,使得總供求關系逐步趨向寬松,物價上漲的宏觀環境明顯改善。二是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出現普跌趨勢,輸入性通脹壓力明顯減輕。5月份,紐約WTI原油期價下跌17.5%,北海布倫特原油期價下跌12.5%,紐約期銅價格下跌12.3%,紐約棉花價格下跌23.6%,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下跌19.1%。國際市場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下跌,不僅直接導致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的走低,而且間接影響到消費價格的走勢。三是新漲價因素趨緩。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0.6%,特別是鮮菜、肉禽等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6%,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約0.53個百分點,直接帶動消費價格的下跌。
二、理性看待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既有金融危機影響下,經濟增長處於下行階段的周期性因素,也有處於產業轉型升級陣痛期的結構性因素;既有外部需求大幅減弱的因素,也有房地產調控和刺激政策退出後,住房和汽車兩大消費龍頭低迷的因素;既有發展階段演進和經濟總規模擴大後,增速逐步放緩的規律性因素,也有政府為了提高經濟質量有意調控增速的因素。
對經濟增速放緩要辯證理性地看待。在就業問題並不突出的情況下,經濟適度放緩,有助於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有助於轉變發展方式。應堅定地執行既定調控目標,而不應經濟一減速,就盼望政府出台刺激政策救市,在信貸方面「開閘放水」保增長。那樣,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就會止步不前,永遠難以取得實效。從短期來看,我國經濟有望在下半年企穩回升,但是我國已進入中速增長階段,經濟增速難以再回到兩位數以上了。從中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綜合國力有望邁上新台階。
(一)我國經濟增速仍處於可承受范圍之內
當前,我國經濟出現了明顯減速的態勢。但是,在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發力後,有助於防止經濟過快下滑的局面,不會出現硬著陸的情況,經濟增速仍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因此,對當前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們要正確認識。
第一,後金融危機時代刺激政策退出、經濟向自主增長動力回歸,但新增長點正在培育,尚不足以支撐拉動經濟增長進入新的擴張期,經濟運行正處於下行階段,因此此次經濟減速具有周期性特徵。
第二,我國經濟增長正面臨著結構調整的關鍵期,企業正處於升級轉型的陣痛期,勞動力、資源等低要素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特別是東部地區不僅外部需求不足,而且中低端產業要轉移到中西部地區,而新興產業尚不成熟,因此經濟減速具有結構性因素。
第三,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的演進和經濟規模的擴大等因素,我國潛在經濟增長水平呈逐步放緩趨勢。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向中速增長階段,符合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四,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經濟仍屬較快增長。根據英國共識公司最新的一次預計結果,金磚五國中,二季度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在5%左右,巴西在1.2%左右,南非也比較低。發達國家和地區,歐元區預計二季度負增長0.3%,美國二季度的折年率也在回落,為1.6%左右。我國二季度7.6%的增速雖然說在繼續下滑,但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速度。
第五,經濟減速也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今年中央對經濟工作的總方針是穩中求進,GDP預期目標是7.5%,較往年有所降低。其政策意圖在於與「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另外也要看到,我國經濟增速回落過程中,經濟運行也出現了一些亮點。一是農業再獲豐收,夏糧連續9年增產,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二是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量增速同比在回落。三是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600萬個左右,在城裡面打工6個月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增長了2.6%。四是物價上漲勢頭得到了遏制,通貨膨脹壓力明顯趨緩。五是城鄉居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扣除物價因素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4%。
綜合來看,盡管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減速明顯,但總體上還算平穩,全年實現7.5%的增速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因此,社會不必為經濟適度放緩過分擔憂。
(二)下半年我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困難,但國家及時採取預調微調政策措施,二季度可能會成為年內經濟增長的低點,下半年存在許多推動經濟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一是根據國際機構的普遍預測,下半年世界經濟有望溫和回升,加之上年「前高後低」的基數因素,出口增速將有所回升。二是下半年工業企業去庫存化將逐步趨於結束,工業生產有望穩步回升。三是房地產有望逐步「以價換量」,商品房銷量回升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反彈。四是上年底以來採取的一系列預調微調政策以及近期把「穩增長」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所出台的政策措施將會逐步見效。因此,我國宏觀經濟有望在下半年企穩回升,但是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和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將使經濟回升的幅度有限。總體上判斷,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8%以上,全年GDP增長8%左右,較上年減緩1.2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有望溫和回升。展望未來,隨著降息和結構性減稅等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油價下調和部分大宗初級產品價格走低,企業生產成本有望降低;隨著主要行業庫存調整期的基本結束,有望擴大生產規模;隨著投資項目進度加快,工業產品需求將有所擴大。因此,下半年,我國工業生產有望出現明顯企穩回升的態勢。預計全年工業生產將增長11.2%左右。
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投資項目開工進度的加快,製造業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2萬億元的融資授信,以及重大高鐵建設項目的重新啟動,鐵路運輸投資增速降幅有望大大縮小;隨著保障房建設的大力推進和商品房銷量的好轉,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有所放緩,但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方向不會做出根本性調整,房地產投資反彈的高度有限;新「非公36條」細則逐步出台,有助於進一步增強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民間投資增速仍將明顯超過投資平均增速。因此,面對經濟明顯降溫的背景,投資對於防止經濟過快下滑的作用將再次體現出來,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6%左右,房地產投資增長14.5%左右。
零售消費增速將小幅回升。房地產銷量降幅趨緩有望拉動建材、傢具、家電等相關產品需求回升,200多億元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以及醞釀中的消費刺激政策,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增長,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助於改善居民消費後顧之憂。因此,下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8%左右。
進出口增速有望出現反彈。考慮到下半年世界經濟有望好於上半年,以及上年「前高後低」的基數,使得下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幅仍然明顯低於上年。初步預計,全年出口增長11.6%,進口增長11.4%,全年順差規模將達到1750億美元,同比將增加13%左右。
物價上漲壓力將繼續減輕。展望未來,大宗初級產品價格的走低,降低了我國資源價格改革的壓力。熱錢流入減少,外匯占款投放流動性減少,以及有效貸款需求不旺,抑制信貸流動性。居民消費價格基數因素大大縮小,下半年翹尾因素由上半年的2個百分點縮小至0.4個百分點。因此,預計下半年我國物價壓力明顯減輕,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在3%左右。
(三)從中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從中期來看,我國發展中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具體來講,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等。大家擔心,中國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在喪失,中國經濟失速,甚至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等。
應該看到,盡管問題不少,但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和動力仍然是巨大的。只要政策應對得當,中國經濟未來仍然能夠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未來幾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30年前後基本完成工業化,此後將逐步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城鎮化率提高至70%左右後才能穩定下來,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地區發展差異巨大,東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較快,但中西部地區經濟依然欠發達,投資需求旺盛,消費潛力巨大。我國13億人口,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儲蓄率較高,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配套能力增強;壟斷行業的改革遠未完成,市場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因此,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
總體判斷,「十二五」時期,我國GDP有望保持在年均增長8%-9%。當然,我們所熟悉的長達30年之久的高速增長已經不復存在,我國經濟增長出現了階段性變化,由高速增長逐步轉向中速增長,今後全國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不會成為常態(地區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這是經濟發展階段所決定的趨勢性規律,政府、企業家和老百姓應充分認識並做好心理准備,逐漸適應中速增長階段的到來。
三、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國經濟存在的一大風險就是,一遇到經濟減速就放棄結構調整和轉型努力,就想到貨幣政策「開閘放水」。這樣,結構調整的成果將會前功盡棄,難以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和可持續發展。因此,當前,必須處理好調結構、穩增長和控通脹的關系。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推進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真正落實結構性減稅,減輕微觀主體稅費負擔,推進勞動技能培訓,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壟斷行業體制改革,支持民間資本發揮更重要作用。只有轉方式取得成效,才能真正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一)如何看待近期預調微調政策
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採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才有相應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說,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等。在促進投資當中,要注重投向,注重結構,注重質量和效益,有利於改善民生,有利於科學發展。穩增長還要與財政、金融、企業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結合起來,用改革和市場的辦法,提高產業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可持續性。
項目審批進度加快。國務院要求推進「十二五」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針對近期項目審批進度加快,有人大肆炒作,說國家又要出台大規模投資刺激計劃等。特別是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發改委批准了廣西防城港和廣東湛江兩大鋼鐵項目,進一步引發了人們的猜測。但是,事實上此次「穩增長」措施,與2008年4萬億元「保增長」計劃有著本質區別。4萬億元投資刺激計劃,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特殊背景下推出,有其合理性,當前是不適合推出類似措施的。此次政策的重點是項目審批進度加快,根本不存在任何規模的新一輪刺激計劃。
信貸政策放鬆。在前期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基礎上,6月8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7月6日,央行再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釋放出了貨幣政策放鬆的信號。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利率市場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央行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目前大部分銀行已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個別銀行提高到3.3%的上限標准,而貸款利率則按最新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執行。這種本質上為非對稱降息的舉措,對於減少企業融資成本,保護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具有積極作用。其實,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歐美各國普遍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金磚國家中俄羅斯、印度此前均下調利率,巴西更是連續5次下調基準利率。
節能家電補貼促消費。為了穩增長、擴內需,國務院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推廣期限暫定為一年。政府及時出台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不僅將延續家電產品的消費熱潮,而且對於鼓勵節能減排、轉變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次265億元補貼至少可以拉動2000億至2500億元的銷售額,對於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顯著的拉動作用。
其他相關政策措施也在實施。除了上述政策措施之外,國務院還明確提出,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抓緊落實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纖入戶,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興業;穩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努力實現農業再獲豐收,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等。
(二)只有結構調整取得進展,才能真正實現穩定增長
在做好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轉型。結構調整中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把穩增長與調結構、抓改革結合起來,可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可持續性。我們要摸索穩增長與調結構協調同步推行的新增長範式,以盡力使穩增長與結構調整的目標一致。只有結構調整取得真正進展,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按照這樣的努力方向,中國經濟將既消除近憂,也消除遠慮。
認真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任務,國家預算內資金應重點支持農田水利、保障房、民生工程以及節能減排項目等領域。正確處理好稅收與稅源的關系,切不可因稅收增速回落而對企業徵收「過頭稅」,並大力清理不合理行政收費,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防止在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的試點過程中反而出現增加企業稅負的現象,並抓緊研究更大力度的結構性減稅方案,爭取早日出台。
繼續保持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根據外匯占款增長變化,繼續適時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保證適度的社會流動性總量。根據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可繼續適度調整基準利率水平,更重要的是著力清理和規范銀行貸款各種收費,大力緩解企業過高的融資成本。實行差別化金融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三農」、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小微企業、民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與此同時,要繼續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加大對技改項目的財政、信貸扶持力度。商業銀行要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重點予以信貸資金支持,各級政府應加大財政資金對技改投資的支持力度。此外,國家應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輔以信貸、利息優惠政策,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等項目,盡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引擎。
大力支持基建等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建設。對在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續建資金需求要予以保證,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對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項目要力保按時開工。堅持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但是對購買首套住房的自住性購房需求和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設,要從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地方政府要優惠地價供地,商業銀行要以基準利率提供信貸資金並實施封閉管理,達到短期穩定經濟增長,長期防止房價反彈的目的。重視消費需求相關產能建設,增加並鼓勵擴大適應新時期的消費生產能力投資,積極推行新型商業模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與此同時,要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積極推進各項改革,把短期調控與化解深層矛盾的制度變革結合起來,以「改革紅利」對沖經濟中長期下行因素。今年的改革任務相當繁重,中央對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做出了部署,各地區各部門都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堅決破除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總之,穩增長的關鍵是穩定心態。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同時也要增強信心,在做好穩定經濟增長這篇大文章的同時,下好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這盤棋,推動經濟走上內生增長、協調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全年乃至「十二五」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4. 中國經濟放緩是什麼意思!好處和壞處!
你好,我是學國際經濟的留學生。
中國經濟放緩就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的所有商品用人民幣定價的總價值,相對去年來說(排除物價上漲),提高的速度只有5.9%(2017年上半年),沒有以前10%以上那麼快了。這是正常現象。
1980年以來人均在8000左右依然能保持高增長率的國家只有亞洲四小龍。(排除賣石油的)
韓國的人均gdp從1700到8000花了12年左右,中國從1700到8000也一樣花了12年左右,亞洲四小龍在8000的時候接下來十年平均增速分別為韓國4.5%,新加坡5%。再往後十年韓國3%,新加坡4%。中國今年8000增速為5.9%。若和韓國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4.5w會趕上日本英法(韓國還沒追上是目前只過了20年)。若和新加坡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為5W超過日本英法。彼時美國早已失去美元霸權全世界剪羊毛的能力,估計會落到日本英法差不多的人均。(香港增速緩慢,回歸後卻達到十分高的增長,不適合做參照物。台灣增速和韓新一樣,民進黨成立後幾乎不再增長。中國沒這樣的智障黨羽→_→,不適合做參照物。)
我只研究數據,具體怎麼做就看聰明的中國人民了,反正除了東亞人,幾乎沒有能這樣高速增長的群體了。歐美從工業革命到現在花了200多年,人均也就和新加坡日本韓台差不多,不是蠢就是蠢吧?他們無論如何都該感謝祖宗們技能點少卻在科技樹上不小心點了個大禮包。
(歐美經濟也會增長啊,是的,除了美國,日本英法增長率為十年4%,逐年遞減。30年後估計為4.5w)
(這些都是當量,而不是存量,比如你收入趕超了鄰居,可鄰居以前有錢的時候就買了車房各種電子產品傢具,而你以前很窮,並沒有留下那麼多家產。但存量會損耗與貶值,當量趕上了,參考日本,存量粗略估計10-20年可以趕上。其實只要當量趕上了,民族主義興起,中國人就不會再以西方為中心。)
註:以上GDP均為人均實際gdp,排除了人口增長與物價變動的影響。更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
都是手打的,歡迎追問和評論,拒接智障與噴子
5. 國家為什麼要給宏觀經濟降溫,經濟發展過快有什麼弊端呢麻煩哪位高手幫忙解答以下
簡單來說,經濟發展過快是相對性的,並不存在什麼絕對的GDP增長指標來衡量一國的經濟是否過快。具體要看是什麼原因使經濟的發展保持強勁的增速。
如果一國的生產能力接近飽和,即失業率接近自然失業率時,過快的增速很可能是由於信貸過度擴張,導致投資過度或投資轉移到高收益率的行業,引發經濟結構失調,從而產生泡沫,這樣的經濟發展過快就是經濟過熱,一般來說肯定會伴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嚴重的會導致泡沫的破碎和經濟的動盪。
中國的高增長背後還有局部的通貨緊縮和就業壓力大,不能說中國的經濟就是過熱了。
6. 中國經濟軟著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么做
1996年我國曾經有過一次經濟軟著陸。
所謂的經濟軟著陸就是指將發展過快過熱的經濟降溫,防止惡性通貨膨脹。主要採取的措施有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提高銀行准備金率,收縮銀根,提高稅收負擔,縮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等等。
1996-1997年我國的經濟軟著陸雖然成功,但之後緊接著遭遇了東南亞金融危機,致使我國好幾年通貨緊縮,出口規模受到壓縮,內需不足,所以之後國家連降利率,並徵收利息所得稅,並大規模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如在全國大規模的修建高速公路等等),這兩年情況有所好轉,並開始逐漸有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憂慮。於是國家又開始採取相反的措施,即經濟軟著陸。即要在不太影響經濟發展速度的情況下,使經濟降溫,降低物價上漲指數。
總之,這都是經濟周期使然。處理得好,會使國家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處理得不好,會使國家陷入經濟危機和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