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前沿動態與經濟熱點分析
2009年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
中國經濟有望加速回暖率先復甦
刺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宏觀經濟呈回升態勢
今年以來,在國家一攬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尤其是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減速的趨勢。一攬子政策的刺激作用和我國中長期發展有利因素將共同推動下一階段經濟繼續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長8%左右。
去年底以來,國家出台了4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改善民生、穩定出口等一攬子刺激政策,已經對遏制經濟快速下滑、穩定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國宏觀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
宏觀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宏觀經濟增速企穩反彈。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增長6.1%,達到10年來季度新低;二季度強勁反彈,同比增長7.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的減速勢頭。
二是政策作用使經濟提前3個月觸底回升。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研製的「中國宏觀經濟景氣監測預警系統」分析,代表宏觀經濟未來趨向的先行合成指數已在2008年11月份觸底,此後連續7個月穩步回升;代表宏觀經濟同步表現的一致合成指數在2009年2月份見底,3-6月份連續4個月回升,大體可以判斷我國宏觀經濟下滑勢頭已經得到遏制,並開始形成企穩回升態勢。正常情況下,一致合成指數見底一般滯後於先行合成指數見底6個月左右,但在強有力的政策刺激下,這次滯後期縮短為3個月,宏觀經濟提前3個月觸底回升。
三是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顯著拖累經濟。上半年,在GDP增長的三大需求中,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庫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凈出口(國外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41%,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
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延續回升趨勢
經濟成功觸底回升,但當前的經濟回升基礎主要是庫存調整短周期的反彈,並不等同於趨勢性的經濟復甦。經濟復甦的物質基礎是企業開始新一輪大規模固定設備更新投資,其前提條件是產能利用率恢復到正常水平。
下一階段,我國經濟在進一步消化房地產庫存的同時,將面臨消化過剩產能的嚴峻挑戰。世界經濟低迷和全球性產能過剩,將使我國「去產能化」過程任重道遠。對此,我們既要看到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和我國中長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下半年經濟回升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和我國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對下半年經濟的不利影響。其中,有六大因素將影響下半年我國經濟運行。
第一,工業生產增速將繼續穩步反彈。2009上半年,工業生產基本完成了「去庫存化」任務,部分產品庫存量下降幅度超過實際需要。下半年,在宏觀經濟與市場需求預期改善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將進入庫存溫和回補階段。
下半年在美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觸底企穩的影響下,中國對外出口加速下滑勢頭將得到抑制,預計降幅略有收窄,這將有利於工業出口交貨值逐步回升,促進下一步工業生產平穩恢復。另外,工業生產先行指數PMI已連續6個月上升,3月份以來一直處於收縮—擴張分界線之上。先行指數走高預示下半年工業增長將穩步提高。
綜合分析,初步預計2009年全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比上半年加快1.5個百分點。但這一水平仍低於近20年歷史最低水平(1999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9%)。
第二,下半年投資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將持續顯現、土地市場升溫提高了地方政府收入和資金配套能力、近期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及房地產市場的量價齊升,下半年推動投資增長的因素仍然較為強勁,投資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趨勢;但新增貸款猛增勢頭不可持續、企業效益仍在下滑、外需低迷和產能過剩等因素對投資增長會產生抑製作用,投資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落。
初步預計,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約為3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左右。由於存貨投資調整主要發生在一季度,預計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逐季提高,投資仍將是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第三,擴大消費政策進一步加力,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繼續穩定增長。一是居民收入穩定將促進消費繼續升溫。在城鄉居民收入穩步上升的影響下,預計下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規模將繼續擴大。
二是政策推動新消費熱點形成。家電等產品將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後新的消費熱點。一方面,下半年隨著家電下鄉產品種類擴大和品質提高,農村家電銷售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國務院出台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補貼措施將推動城市家電市場消費走高。此外,由於社會各界對未來通脹預期增強,貴重保值商品消費亦將快速增長。
三是房地產、汽車等主導市場消費情況好轉。其中,住房消費有望持續回升。由於目前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資性需求,購房者經濟實力和支付能力較強,穩定的購買能力將推動下半年住房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汽車消費將穩步提高。鼓勵汽車報廢、擴大汽車下鄉的補貼范圍、支持農民直接購買輕型載貨車等汽車消費政策不斷完善,將促進我國汽車消費繼續快速增長。預計下半年我國汽車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將逐漸由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和農村擴展,價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車銷售繼續增長。
總體來看,下半年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加之在政策效應和長期因素的推動下,消費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但是,就業壓力較大影響居民收入增長,消費者信心仍處於歷史低位會影響消費水平。初步預計,2009年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760億元,名義增長15.0%。
第四,外貿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貿易順差額有所下降。在外需回暖、政策顯效、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一是外部需求惡化情況有望緩解。5月份美國商品零售額上漲0.5%,為4個月以來最大漲幅,製造業景氣指數達到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歐元區、日本部分經濟領先指數也出現連續幾個月上行走勢,這預示經濟運行持續惡化趨勢將有所緩解。主要貿易夥伴國下半年經濟趨穩,將有利於中國外部需求環境改善,預計出口降幅將有所收窄。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企穩回升,下半年進口降幅有望明顯收窄。
二是外貿扶植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首先,七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放寬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加工貿易台賬准備金「由實轉改為名轉」等措施將降低出口企業成本,增強企業出口能力;其次,實施人民幣跨境結算,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范圍有利於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高進出口意願;再次,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擴大出口保險覆蓋率,可以促進未來出口產品海外市場份額增加。
三是進出口價格回升將導致名義增速降幅減慢。一方面,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出現觸底反彈跡象,預計下半年石油、糧食、有色金屬等商品在世界經濟趨穩背景下將繼續保持波動向上走勢,帶動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回升。另一方面,去年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達到峰值,此後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價格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將穩中趨升。因此,由於價格因素導致進出口名義增長下滑的趨勢將有所減輕,進出口尤其是進口名義增速逐漸向實際增速靠近。
綜上所述,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下降幅度減緩,全年預計下降17.5%左右;進口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減小,全年下降16%;全年貿易順差規模下降到2200億美元左右。
第五,物價下行周期即將結束,年內CPI有望由負轉正。上半年,新增貸款高達6.37萬億元,是上年同期的3倍,也遠超出全年5萬億元的調控目標。不能忽視貨幣信貸供應高速增長對未來價格上漲的影響。此外,流動性大幅增長以及全部球性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通貨膨脹預期逐漸強烈。
另據測算,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因素由上半年的-1.5%減弱為-0.9%,至12月份變為零。因此,基數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弱。但油氣等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作用,水等公共產品價格上調的影響,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等,使得新漲價因素逐步增加,當然,產能過剩將抑制物價回升,夏糧保持連續六年增產,糧食供應充足會對消費價格上漲形成較大抑製作用。
總體來看,三季度CPI和PPI仍將呈負增長態勢,PPI跌幅甚至可能會加大。綜合考慮市場需求逐步回升,翹尾因素影響減輕,輸入型價格上漲動力加大以及流動性等因素,預計CPI年底前將出現正增長,而PPI增速年內難以回正。初步預計,CPI全年同比下降0.5%左右,PPI同比下降5%左右。
第六,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新增長點培育難度較大。一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目前,我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方面,2003-2007年我國經濟持續五年平均11%的高增長形成了大量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外需嚴重不足導致部分外向型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異常突出。此外,目前的生產能力過剩問題帶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復雜性,不僅落後產能存在過剩,部分先進產能也存在過剩,給「去產能化」加了難度。
二是「調結構」進展較慢,培育新增長點難度較大。隨著經濟運行底部的逐步得到確認,宏觀調控政策應該由「不遺餘力地確保增長」逐步轉向「更加註重結構調整,注重培育新增長點」上來。當然,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任務更加艱巨。
三是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存在問題。地方配套資金的到位率低,使得有些項目不能按計劃及時開工,有的已開工項目進展緩慢,倘若這一態勢繼續蔓延的話,不僅會影響投資項目的如期實施,也會給中央的經濟刺激計劃「拖後腿」,阻礙我國經濟的全面復甦。
四是貨幣政策面臨兩難選擇。目前,盡管新增貸款規模較大,但是部分資金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股市、房市,尤其在通脹預期抬頭的情況下可能會催生新的資產泡沫。如果金融管理部門收緊信貸,則可能會影響部分需要信貸資金的企業,進而可能抑制經濟回升,如果繼續放寬信貸,則可能導致流動性過多,資產泡沫重現。此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計爭取到中央投資項目之後,配套資金難以跟上,有的地方項目甚至連資本金都比較困難,這些項目只能依靠貸款維持,特別是項目上馬以後,面臨後續資金缺乏。央行如果收緊銀根,部分項目可能無法推進,造成投資無法回收,產生新的呆壞賬;如果繼續給予貸款,則可能面臨新增貸款過多等壓力。因此,下一階段,貨幣政策面臨著如何把握力度的兩難選擇。
綜合考慮社會總供求各項因素和上年基數,2009年經濟增速將逐季回升,經測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國際因素:部分先行指標呈現回升態勢
國際金融危機去年四季度基本見底,世界實體經濟惡化勢頭正在得到遏制,目前世界經濟部分先行指標呈現回升態勢。
一是美國經濟有望觸底。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美國調整後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下降5.5%,較去年四季度降幅減少0.8個百分點;6月份商品零售額增長0.6%,較5月增加0.1個百分點,呈現5個月以來最大增幅;領先指標方面,LEI綜合指標4-5月連續兩個月回升,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半年連續6個月回升;房地產市場方面,6月住房成交582千套,環比上升3.6%,新房開工563千套,上升8.7%,呈現自去年12月以來最大漲幅。目前從除失業率(失業率是經濟增長的滯後指標)以外的各項經濟指標觀察,基本可以判斷美國經濟有望在二季度後觸底,並逐步呈現企穩回暖態勢。此外,歐洲、日本經濟先行指標也出現一定程度回升。總體而言,世界經濟向好因素不斷增多。預計下半年在美國經濟企穩的帶動下,歐洲、日本經濟亦將結束深度調整,全球經濟增長將緩慢恢復。
二是世界發達國家存在庫存回補要求。自2008年四季度以來,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眾多企業普遍經歷了快速、大幅削減庫存過程。目前美國製造業庫存額已經接近2006年底水平,商業庫存削減速度開始放緩。下半年,在世界經濟逐步企穩、市場需求預期改善的情況下,預計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大部分企業將進入庫存溫和回補階段。國際需求在各國回補庫存的帶動下將呈現階段性回升趨勢,我國出口面臨的外部需求環境亦將有所好轉。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受美元貶值、需求改善、通脹預期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年內以來出現波動反彈走勢。其中,國際原油價格上半年最高升至每桶70美元;紐約商品交易黃金期貨價一度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錫價自3月以來升幅達到40%;玉米、大豆和小麥等農產品期貨價均觸及八個月高位。由於世界經濟預期整體向好,預計下半年石油、糧食、有色金屬等商品價格在全球經濟趨穩的背景下將繼續保持波動向上走勢,並帶動我國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回升。
四是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加強。為緩解國內市場壓力,保護本國產品銷路,各國普遍採取了提高關稅、濫用救濟等措施,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增強。數字顯示,1-4月,共有13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產品發起「兩反兩保」調查38起,案件數同比上升26.7%,涉及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9倍。此外,國際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強。
五是甲型H1N1流感繼續蔓延。甲型H1N1流感自今年爆發以來,不斷在世界范圍內擴張,世界衛生組織6月11日將流感警戒級別升至最高警戒級6級,國際物流、消費、航運等活動均因此受到打擊。未來仍將有部分跨國商貿活動因流感而被取消,部分貿易往來亦將延緩,這將給本已處於低迷狀態的世界貿易帶來更大沖擊與壓力。
國內因素:支持外貿回暖的有利因素較強
就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基本面與政策面而言,下半年盡管存在少量不利因素,但支持外貿回暖的有利因素較強,預計我國進出口急劇下滑局面將得到控制。
一是宏觀經濟運行好於預期。在政府出台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我國二季度GDP增速達到7.9%,部分地區和行業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投資快速增長,消費保持平穩,工業增速逐步回升。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不斷向好,國內市場需求將逐步恢復,對於能源資源產品、戰略儲備產品、裝備製造產品的國際需求將相應提高,這對於進口增速止跌回穩具有積極作用。
二是外貿支持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針對國際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中國外貿出口明顯下滑的情況,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出口發展的調控政策,並確定了下一步繼續穩定外需的6項措施。下半年,隨著各種外貿鼓勵政策的實施與落實,外貿企業資金緊張情況將得以緩解,相關出口費用下降,對外貿易信心得到提振。政策作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部需求萎縮影響,促進未來出口產品海外市場份額增加。
三是出口先行指數略有回升。中國5月份PMI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已升至擴張區間,10個月來首次站到臨界值之上,6月該數值繼續上升,達到1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5、6月份的PMI出口指數分別實現50.1和51.4。同時服裝、傢具、電子及通信設備等行業訂單顯著反彈。出口先行指數回升預示未來出口形勢將趨於好轉。
四是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一方面,在世界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新興經濟體形勢惡化的背景下,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情況好於其它國家,基本面決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存在上行壓力。另一方面,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將在本輪經濟危機中率先復甦,中國市場成為海外資本投資首選市場之一,這對人民幣升值造成一定壓力。如果未來匯率上升,可能阻礙出口回暖。
趨勢展望: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在外需企穩、政策顯效、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降幅將呈現收窄趨勢。
1、出口降幅減小。本次出口急劇下滑,本質原因是世界經濟衰退引發全球需求銳減,而不是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品質等比較優勢喪失。下半年美國經濟運行有望觸底企穩並帶動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國際市場需求將有所恢復。盡管目前仍然存在短期抑制出口增長的因素,但我國外部需求嚴重萎縮局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加之中國支持出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出口下滑速度將日漸放緩,其中需求彈性較大的機電產品出口減速幅度有望縮小。
2、進口需求改善。國家前期擴大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宏觀經濟觸底反彈,政府采購力度加大,內需企穩將有利於進口回暖。此外,去年三季度我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達到峰值,此後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價格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我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將穩中趨升,由於價格因素導致進口名義增長下滑的趨勢將有所減輕,名義增速將逐漸向實際增速靠近。
綜上所述,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下降幅度將減緩,全年預計下降17.5%左右;進口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減小,全年下降16%;貿易順差規模維持在2200億美元左右。
六大對策建議
(一)積極落實已出台外貿政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外貿政策重點可以放在將前期優惠政策「發揮好、貫徹好、落實好」上,幫助出口企業度過難關,保持外貿穩定運行。
(二)推進出口退稅制度化建設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經過多次調整後,除「兩高一資」商品外,目前大部分產品已經接近全額退稅。建議下一步,一是細分出口產品稅號,按照結構優化原則,除「兩高一資」產品外,對其他所有商品實施全額退稅。二是借鑒發達國家在出口退稅方面有益的制度性安排,通過法律手段,將出口退稅政策轉化為一項固定製度,逐步建立與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出口退稅制度體系。最終通過出口退稅制度安排,達到長期降低企業出口成本,幫助企業增加效益,提高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三)繼續擴大出口信貸規模
一是繼續加大對具有償還能力、信譽良好的發展中國家進口企業提供人民幣出口買方信貸政策力度。二是擴大國內出口賣方信貸覆蓋范圍,提高出口信貸在一般貿易中的比重,著重支持國家重點推動的大型機電成套設備出口項目、裝備製造產品出口項目。
(四)增強匯率機制靈活性
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可以考慮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匯率波動狀況,調整目前貨幣籃子中各主要幣種的權重,增加歐元、日元等世界貨幣比重,逐步改變當前人民幣實際走勢盯住美元的局面,減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壓力。二是進一步增強匯率彈性,建議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中間價浮動區間,在更加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三是加強區域內貿易——貨幣合作,擴大雙邊貨幣互換規模和適用范圍。
(五)堅決貫徹外貿多元化戰略
一是加強區域間貿易合作,加快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系建設。未來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強與周邊俄羅斯、印度、東盟等國家與地區的貿易單邊與多邊合作,建立區域范圍內貿易互動與穩定機制,同時建立區域內部金融合作體系,推動東亞地區貨幣——外儲——金融系統建設,增強10+3框架凝聚力。二是鼓勵企業拓展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利用國外企業因金融危機收縮業務的契機,結合中國企業競爭優勢,盡快搶占細分市場。三是推進與資源、能源儲備豐裕國家雙邊互惠貿易活動。
(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一是堅定、明確闡明中國對於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阻礙貿易自由化進程,同時對實施貿易保護的國家進行威懾、警告,使其在實施相關貿易保護行為的過程中有所顧忌。二是對於其他國家擅自直接或變相採取禁止、限制、加征關稅等影響中國正常出口貿易的行為,以及其他國家通過傾銷等方式向中國輸入商品的做法,考慮對其採取報復性措施,如徵收報復性關稅,限制該國相關產品進口,控制進口配額等。三是倡議國際有關機構對世界貿易體系進行改革,特別強調世貿組織要加強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政策的監管。同時充分利用WTO規則,以「增進國際交流,抵制貿易壁壘」為原則,運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政策工具,打擊部分國家貿易保護行為。
B. 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中國進一步擴大外貿引進對國內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1、增加進口,滿足國內市場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有利於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豐富消費市場,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
2、有利於國內供給側改革,調整產業,促進創新發展,增強國內市場競爭;
3、引進高端技術,促進國內產品創新研發,增加經濟發展新動能。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2-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全球經濟危機下中國對外貿易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深化改革;科學發展觀
論文提要:本文從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改革困局入手,提出深化改革的思路與方式。並提出用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來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既符合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精神。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的這場目前還不曾見底的全球經濟衰退,給各國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場金融災難,雖然說肇始於華爾街,又延伸至歐洲日本,並波及到新興世界,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是「別人的危機」、「外部的危機」,而是一場全球金融體系的危機,正如中國古語所言,「覆巢之下難有完卵」。
從本質上說,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嚴重失衡。以不受約束的美元主導體系為支撐,美國通過過度負債的模式維持投資和高消費,通過長時間擴張性貨幣政策支持資本市場,給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帶來了長期的繁榮和穩定,也給格林斯潘戴上了一頂「聖人」的帽子;同時,通過美元發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膨脹發展,在全世界金融體系中吹起了巨大的泡沫。次貸和CDO等衍生工具只是泡沫破裂的導火索。在耗時一年有餘、華爾街五大投行傾覆、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危機、世界經濟廣受危害之後,人們才漸漸意識到,這一場泡沫破裂的後果竟然如此之嚴重。
一、中國經濟的困局
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以及多年的「入世」之後,中國經濟一方面深具對外依賴性,對外貿易依存度極高;另一方面也因自身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而傷痕累累,弊端叢生。在自身問題還未來得及解決之時,外部環境急劇惡化,使中國本來就存在的經濟困局迅速加深,使本來有可能主動進行的調整轉為難堪的被迫應對,使本來可以承受的經濟波動演變為難以承受的社會痛楚。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全球經濟失衡釀成的這場危機面前,經濟轉型已經成為走出困局的唯一機會和選擇,中國已經為這一步走得過於遲緩付出了代價,如果不主動轉型,未來的被動轉型只能更加痛苦,難以承受,再不可存有僥幸心理。
二、深化改革方解困局
1、需警惕上輪擴張性政策的負面影響。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央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有效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而且還推動了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但那一次採取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的舉措,也使得投資率逐年上升。
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中央又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確定今後兩年內4萬億元的投資安排。這次歷史上更大規模的建設和投資,如何避免以往的問題再度發生,是必須思考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能否妥善應對這場危機的關鍵。
2、改革滯後導致經濟增長方式始終無法轉變。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經驗有三條:一是改革始終是圍繞著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展開的;二是始終堅持用經濟的辦法,用市場化的辦法來解決這些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三是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按經濟發展規律辦事。從這些基本經驗出發,應對此次危機,仍然要用市場化改革的辦法來化解矛盾。既要通過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更要加快體制改革,必須把擴大投資與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如果我們利用這次危機,加快改革進程,理順幾大關系,我們就有可能成為此次經濟危機的受益者。否則,只會進一步加劇結構不平衡的矛盾,給未來的經濟發展埋下更大的隱患。
3、需要在價格形成機制、壟斷行業、政府管理體制以及收入分配體制上加快改革步伐。在加快體制改革上,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尤其要實實在在地推進:
(1)必須加快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盡管價格改革邁出了很大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有一些領域的價格改革滯後於市場發育的需要,典型的是能源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快能源價格改革,首先,要下定決心,不能因利益集團的反對和一些短期因素的考慮(如CPI等)就停滯不前。只有理順了能源價格,才能真正步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稀缺是由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的,但短缺是由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造成的。沒有能源價格的理順,「煤荒」、「電荒」、「油荒」將會反復上演。其次,能源價格改革要與能源領域的打破壟斷,要與政府監管能力建設結合起來。在壟斷條件下,簡單的價格放開,不僅不會帶來資源的優化配置,反而會犧牲社會整體福利。價格改革,政府監管也必須跟上;否則,會造成整個市場失序,達不到預期效果。
(2)放開准入、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壟斷行業改革,近些年實際處於停滯狀態。鐵路最突出,依然是政企不分。面對壟斷領域的改革滯後,必須按照市場化方向,打破壟斷,降低行業准入門檻,大力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形成競爭機制。這樣才能帶動私人投資,經濟的整體效率才會得到不斷改善。
(3)加快政府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改革。經過多年的改革,特別是經過五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總體上講,政府對經濟活動的行政干預仍然較多,並掌控了過多的資源。首先,要改革靠行政管制來分配資源的方式,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其次,切實把精力轉向公共領域,真正履行好對市場的監管職能,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如食品、葯品的監管。再次,要加強政府對社會經濟的綜合協調,抓好中期發展規劃。最後,要加強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這次危機可能會使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但是環境保護工作不能減緩,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不能以更嚴重地犧牲環境為代價。環保具有外部性,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有限,政府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
(4)加快收入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民生改善了,內部需求才能持續拉動。目前,消費拉動經濟的比例還不夠,要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這就要求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普通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要加大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力度,真正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要加快社會保障體制建設。建立全覆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中央早已作出的重大決策,關鍵是要下決心盡快付諸實施。中國有13億多人口,居民保持著相當高的儲蓄率,因此居民消費還有很大的釋放空間。只有讓居民的收入實現增長,生活有所保障,才能真正把消費刺激起來。
三、解決社會問題與應對經濟危機
美國經濟學家伯恩斯坦的《同舟共濟——公平經濟共識》從一個全新的,但又深深根植於美國歷史和文化價值視角來審視美國經濟,並對美國經濟中的不公平現象,諸如醫療衛生私有化、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不斷攀升等進行了批評。他認為,以人為中心和保證人人能夠分享發展成果的公平經濟應當是發展政策的核心。他問道:「我們當代經濟最需要的是什麼?」回答是:「最需要的是新思路,最需要的是那些理解經濟學人們公正的聲音,最需要的是經濟學家對於社會大眾的激情。」他引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這個所謂的「激情」:
「我曾經聽人們講過一個發生在天堂和地獄中的故事:分別在天堂和地獄的人們,圍坐在盛滿美味大餐的餐桌旁,食物遠離他們,他們每人手握真正的、可以觸及那些食物的長長餐叉。在地獄,人人都挨餓,因為盡管每個人都可以用手中的餐叉去取到食物,但是餐叉長於他們的手臂,以至於使他們不能彎過手臂把食物送到嘴裡。在天堂,人們也面臨餐叉太長問題,但是大家吃得很好,怎麼回事?因為他們互相餵食。」
面對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從科學發展觀出發:第一,有效擴大內需必須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滿足人本身的多方面需要;第二,協調發展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可持續發展是體現國家和地區長遠發展的最終需求,這在當前尤為重要。
當前,面對全球經濟動盪,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家竭盡全力尋求良方。我們是不是可以用社會解決方案去應對一下挑戰?這里的社會解決方案就是,在平等和公正目標下,通過完善收入分配體制和機制來實現財富和產品的合理配置,使最廣大的消費群體共同參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在發展中相互受益。在這里,我們確定經濟問題解決方案的社會內涵有兩個標准:或是目的的社會性;或是福利供給必須是個人之間的相互貢獻或者是義務參與。社會解決方案猶如中醫和中葯,雖然可能不會葯到病除,或許可以治根治本。
參考文獻:
[1]胡舒立.找准改革突破口.《財經》,2008.26.
[2]邵秉仁.深化改革方解中國之困.《財經》,2008.26.
[3]丁元竹.《用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應對經濟危機》.《讀書》,2009.1.
[4]《同舟共濟——公平經濟共識》,2006.
[5](美)格列高里曼昆.《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D.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當今中國的經濟狀況
首先我們從GDP來分析中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是國民購買+政府購買+投資+出口-進口。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主要是由投資和出口兩項來拉動GDP的增長,其中出口站的比重較大。近年來,中國頻頻對大型工程進行投資和建設主要在於再通過政府購買作為又一發展動力,由於國內的產業結構的畸形與偏向,國民購買一直以來並沒有作為最主要的經濟推動力。中國是世界上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對外依存度既國際貿易逆差占國民收入的比例),教科書上說佔70%(個人認為最多應該只在40%),比第二高的俄羅斯高出了近兩倍之多,因此由於過高的對外依存度,中國製造的市場主體並不在國內,造成了國家產業鏈的畸形。(大部分出口的釘子,鋼鐵總不能鼓勵大眾買回家吧,又不能吃。。。)為了擺脫這樣的困境,政府一直在號召擴大內需,因為逐年的貿易逆差使中國囤積了過多的外匯(別以為外匯多了有用。。。老百姓不能用美元在國內日常生活中購物,所以這錢最後只能國家用國庫的錢來換)加上國外對中國「傾銷」的訴訟和貿易壁壘的產生,對外依存度過大的軟肋已經開始傷害中國的經濟。經濟的轉型並不容易,首先你必須要把過剩的生產合理利用起來,這時候,最有用的房地產出現了,一個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拉動30多個產業的投資目標出現了,加上土地的開發和拍賣也成為了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此國家大力扶持(出現了很多強拆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過熱也牽扯進了金融的不穩定,房產已經不是人們的必需品而是投機投資品的時候它終究會有一天變成單純的混凝土而不是穩定的還款能力(無論是建房還是買房,大部分的商家及個人都是通過貸款或者按揭),中國的「次貸」危機就開始爆發了。事實上,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來說,中國房地產沒有使中國經濟現在就崩盤可能算得上是個神奇的事情,但是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緩慢的削弱房地產發展確實起到了無可比擬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就業率的提升,人們開心的看到了我們的GDP以每年10%+的高速發展,歡欣鼓舞的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我們遇到了令人頭疼的三個問題。
一、中國儼然成為了世界債主,曾經20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意味著中國國庫里的美元現金比美國還多,當他的經濟出問題的時候,必將會向中國伸手,借,他會還,不過是直接從印鈔機下來的新鮮鈔票。那麼新鮮鈔票和舊鈔票有什麼不同呢,不同就在於它貶值了,購買力急劇下降。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他們原來有100頭牛,發行了100萬美元,中國口袋裡裝了10萬,這時候1萬美元就是一頭牛;後來美國和中國借走了這10萬,還的時候他又印了10萬美元還給中國,但那時候1.1萬美元才能買到一頭牛,所以,他們騙了我們的錢。。。那我們不借好了,你中國虧得更悲慘,我美元兌你人民幣沒掉一塊錢你就損失20000億人民幣,你輸得起嗎?所以中國不得不幫他。按這么說中國應該很被動,但是去年我們的領導人漂亮的開始用美元大量的吸入黃金,把那一堆堆的廢紙變成了可愛的,絢麗的,金燦燦的金子,雖然現在我們擺脫了固定匯率制,但是黃金價值的穩定性遠遠高於紙幣,因此,同志們,趁著我們的美元還沒花完前快弄點黃金(不免花完美元就掉價的說法。。。至少我的黃金讓我小賺了一下)。
二、過快的經濟發展和較高的就業率帶來的是飆高的通過膨脹率和CPI,工作的人多了,都有穩定的收入,而且收入逐漸增加,物價的上漲避免不了,還記得上初中那會我家傍邊一個打完的面條才賣3.5塊,這次回國居然和我要6塊,神啊。。。相比起匯率的上升,大家都來留學吧,出國旅遊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於此之下,如何控制好無價的上漲和通貨膨脹的穩定是下一步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之一,並且這樣的環境也促使我們開始准備向外投資(咱們也可以到外國當當外企啊),當然並不是一定要歐美強國,而是相對落後但資源豐富的小國,例如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咱暫時不考慮政治因素)等東南亞國家,他們經濟的狀況和資源的使用率和我國80、90年代很相近,不少也在鼓勵外資投入。我們偉大的祖國看到了這樣的機遇,因此大力發展西南(這個和第三個問題相關),建立橋頭堡,鋪設泛亞鐵路等等,並且初見成效,例如雲南和泰國的蔬菜換成品油,中國泰國免果蔬關稅等等(其實我只知道泰國。。。因為我在這。。。)。
三、貧富差距過大,資源利用率低,資源利用不合理等等
快速的發展使一部分人更富一部分人可能更窮。一定程度上我們沒良心的可以說叫弱肉強食但也可以很有良心的說很多富人為富不仁。這個看似和經濟無關,但是他卻息息相關,它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和政治的強勢,假如這兩點沒了,我們能考慮的就是逃出這個國家或者倒賣軍火發國難財了。最先富起來的應該是做進出口的(包括合法及不合法的),然後到了挖礦的,最近是做房地產的,這里我們要看下時代和他們富起來的條件。進出口,剛剛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無論是外國人對中國製造價格的低廉也好還是國人對外國商品的好奇也好,這一部分人利用中間的差價幾乎成為了那個年代最先富起來的人,他們富起來有個條件,有地方給你做進出口,對於大宗的物流來說,火車不能直達,飛機太貴,只能走海運,海運,必須有海才可以運么。。。沿海的笑了(以至於到現在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除了沿海,內陸大部分地區還窮困潦倒,我丈母娘應該算一個。。。),後來老外發現還是你們的礦比較好,好吧找到礦的笑了,一夜間他們從農民變成了礦老闆,一部分無法適應這樣的差距,讓礦老闆變成了今天的貶義詞。。。對於他們財富和他們的文化素質也許真的不能成為正比,才導致了一部分很猖狂的富二代XX。礦老闆礦老闆說到底了你要找到自己的礦,不然和礦沾邊你很有可能是礦工。。。所以,還是要礦帶有地域性。最後到了房地產,終於有點均衡了,至少沒有地域性,但你依然要擁有「資源」。雖然他們一部分黑心的人還是為富不仁,但是從我學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我要向他們致敬,因為經濟就是合理的使用一切資源的最大化,他們不但使用了手頭的資金、技術、人力還有「人脈」資源,最後還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和金融走向(央行的減息加息不多半是為了他們。。。)。擁有資源的是少數人,他們也並不是把資源都分給了大家使用,因此貧富差距漸漸加大,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這樣的問題國外也有,但是多數國外經濟健全的國家人民大多有信仰,知道積德行善,在泰國,富人每月都會捐錢給寺廟,買東西給寺廟,再由寺廟分發給窮人和困難的人,而且寺廟積極的建設學校,真正的做到義務教育(我還在寺廟學校當過老師。。。),希望我們國家的富人也能做到。扯遠了,這不是經濟學,是社會學,但還是嘴癢癢的說一句,記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因為毛爺爺的打土豪分田地,小心他老人家轉世。。。
中國國力日益強盛,經濟的強大也為我們人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雖然經濟體制還是有很多弊端(比如買債卷,最後別說獲利,連本金都沒了。。。這什麼世道啊,居然還是XX擔保的),但是我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只會日益的強盛(前提不要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宋朝,找到時機揍那群天天說我們中國人是小眼睛的菲律賓)。天佑中華!
小子才疏學淺,斗膽談談中國經濟,若有不對之處請網友斧正、交流,如若樓主採用我的問題,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