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透露重大改革信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1日對外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明確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
「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40周年之際,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是黨中央從全局出發,在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
彭森用「四句話」總結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意義——
這是發揮好深圳在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作用的重大舉措,是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也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宣示。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確定的綜合授權改革方式,是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以清單式批量授權方式推動重點領域改革。這一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有利於實現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方案明確,2020年,制定實施首批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試點開好局、起好步。
圍繞六大改革領域,方案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是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對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說。
方案針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如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探索政府資助項目科技成果專利權向發明人或設計人、中小企業轉讓和利益分配機制,率先完善數據產權制度等。
王一鳴認為,方案授權深圳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改革探索空間,有利於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深圳打造高標准市場體系的城市範例。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強調,要素特別是中高級要素的自由流動、優化配置、高效利用,依託於高標准、高質量的制度政策環境。
根據方案,在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基礎上,制定深圳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放寬能源、電信、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教育等領域市場准入。進一步放寬前沿技術領域的外商投資准入限制。開展新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試點等。
「這將促進深圳更好吸引外來投資,以及人才和技術等高端要素。」王一鳴說。
——完善科技創新環境制度
方案提出支持科研經費投入機制改革,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定向培養機制,為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提供便利等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說,針對當前深圳和我國科技創新面臨的突出問題,方案明確提出要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機制,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制度,對於推進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更大程度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和要素,提升深圳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創新是深圳的鮮明特色。」王一鳴說,大力完善科技創新環境,將為深圳加快建設國際化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創造條件。
——完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
以規則銜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完善法治領域跨境協作機制,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一系列開放舉措備受關注。
王昌林指出,當前深圳發展面臨新的國際環境,既帶來新的挑戰,也面臨新的重大機遇,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升國際化水平。方案突出強調要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以制度優勢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推動深圳向打造全球標桿城市邁進。這些重大改革舉措,將為深圳開放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完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
方案提出的民生改革舉措成色十足:
支持開展國際前沿葯品臨床應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擴大在深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探索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新機制,加快構建創新型醫保制度;深化文藝院團改革,開展體育消費城市試點……
彭森說,完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必然要求,民生服務供給涉及群眾面廣、涉及群眾利益非常具體,深圳要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大膽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全國先行探索、積累經驗。
——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
方案提出,健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等「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提升城市空間統籌管理水平,推動在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按照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等。
「諸多創新性舉措,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範、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王昌林說。
設立經濟特區40周年之際,深圳再次被賦予新的重大歷史使命。王昌林說,深圳要充分發揮經濟特區、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優勢,把握開展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的歷史機遇,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發活力、搶佔先機、應對挑戰,努力攻堅一批戰略性改革和引領型改革,為全國層面深化改革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㈡ 你是如何看待2020年的全國經濟年報的呢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中心策劃、推出「聚焦2020中國經濟年報」,全方位聚焦、多角度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展現一年來中國經濟的新成就、新亮點、新趨勢,並探討了2021年存在的挑戰。
數據解讀與典型報道,闡釋中國經濟新變化
「聚焦2020中國經濟年報」系列報道中,央視財經頻道和央廣經濟之聲直播了國家統計局局長宋吉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發布會,報道以「現場直播+數據亮點小片+記者視頻連線+演播室嘉賓點評+電話嘉賓連線+經濟成就案例」的形式,多方位展現2020中國經濟亮點。同時,策劃推出系列專題、深度評論與新媒體報道,並邀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等專家,解讀數據內容。
12:00檔的《天下財經》連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晚間黃金時段《經濟信息聯播》特別節目以提煉經濟亮點的數據梳理,配合採訪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等眾多專家,對數據和案例進行權威解讀;《央視財經評論》推出「2020中國經濟年報」特別節目,邀請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任興洲走進演播室,對數據進行分析解讀。
廣播端經濟之聲推出特別專題《2020中國經濟年報》,還推出系列評論《數讀2020中國經濟年報》、特別節目《首席經濟學家讀年報》等。日常節目如《王冠紅人館》《財經身邊事》等專欄推出報道,用數據映照普通人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數據」里的「熱民生」。
《環球新財訊》梳理國際社會積極言論,著重宣傳我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從外媒視角闡述中國經濟增長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梳理2020年宏觀經濟數據呈現出的特點和亮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聚焦2020中國經濟年報」,突出了中國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同時,從國際視角進行分析,指出未來經濟的發展挑戰和機遇並存,體現了國際化輿論環境中發聲的藝術性和引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