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麻煩大家對比一下中日韓三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當今面臨的問題吧,謝謝
一、政治:①中國:多邊外交,特別是友好發展中國家,近期由於美國戰略擠壓,中俄日益走進,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當然國內方面,體制改革正進行(包括腐敗)
②韓國:在中美間找平衡,朝鮮問題
③日本:以日美同盟為基礎的外交,但一直想擺脫美國的束縛,成為正常國家(安培右傾不斷加劇)
二、經濟:①中國:世界第二,經濟改革也在進行,預計到2021年左右會超過美國
②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以來一直衰退,世界第三,但與中國差距不斷擴大,安倍經濟學前景不容樂觀
③韓國:當年四小龍之一,經濟依靠中國,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其第一大貿易夥伴。
三、文化:這個好像沒什麼好說的(中華文化圈)
四、軍事:①中國:軍事力量最強(三個國家中),核常兼備,解放軍230萬,新型導彈(網傳DF-41、DF-21D、DF-26C)飛機(殲10A、蘇27、蘇30、殲11等三代機批量列裝,殲10B等三代半也將服役,殲20、殲31等五代機正加緊試驗)艦艇(遼寧艦,聽說第一艘052D即將服役,核潛艇只有中國有)99A2坦克(唯一一種裝備激光武器的坦克)
②韓國:也有宙斯盾艦艇(3艘)、潛艇、大量F15、玄武3導彈、美製阿帕奇(三國中最弱),大量地面不低防禦朝鮮
③日本:自衛隊26萬左右,西普連、空挺團為精銳部隊,蒼龍級潛艇,金剛、愛宕級宙斯盾(6艘),10式坦克
五、面臨問題:日本不承認二戰歷史(包括慰安婦、靖國神社、南京大屠殺等等),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問題(肯定會建立的,時間的問題)
『貳』 論冷戰結束對東亞經濟,特別是對中國和日本有何影響
1989年冷戰結束,在歐洲以柏林牆的倒塌為標志,在亞洲以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和馬來西亞共產黨與泰國政府簽署條約為標志。盡管冷戰在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的遺產依然存在,但共產主義已不再被認為是本地區的威脅,就像冷戰是東亞經濟奇跡的一大動力一樣,冷戰的結束也同樣對東亞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冷戰的結束,東亞地區所處的國際環境也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又會對本地區內部的經濟產生動態效應。冷戰期間建立的政治、經濟制度與冷戰後出現的新制度以及過去的舊制度和新的環境之間產生的矛盾都會對東亞經濟產生影響。
一、冷戰後東亞的自由化與危機
冷戰時期美國出於反共的地緣安全考慮,向東亞提供大量的援助、支持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開放本國市場,長期與本地區保持著貿易赤字。但隨著冷戰結束特別是美國將重心轉向經濟,美國在東亞政策中意識形態的因素逐步淡出。長期以來美國與新興工業體和東盟之間巨大的貿易赤字就更使得美國國內的新保護主義者堅決要求東亞的國家和地區實行經濟自由、開放本地區的市場。美國則採取措施如威脅提高國內進口關稅等手段強壓韓國、台灣和其他經濟體更快更廣泛地向美國產品開放本地區市場。在美國的壓力下,對美國產品在本地區的貿易限制部分地或者全部地被取消。美國則又採取措施限制對其本國市場的滲透,美國終止了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進入美國市場的零關稅優惠政策,採取自動出口限制(VER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迫使台灣美元和韓國韓元貨幣升值。除美國的壓力外,全球化也鼓勵著亞太地區的政府抓住機會以獲得最大利潤。[1] 在國內,東亞地區持續二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使工業擴張,並造就了一批新的商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社會內部變得更復雜和多樣化,他們也自然要求政府實施經濟改革甚至政治自由化。冷戰後在國際國內的壓力下,東亞地區相繼實行經濟改革特別是金融自由化。如泰國政府為將曼谷打造成地區金融中心,採取了一些金融自由化的方案,取消了各種銀行儲蓄的優惠政策,減少了對資本投資的限制,改變了向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規定,取消了對外國貿易的限制,並允許外國銀行向本地區購買、發行美元貸款。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金融改革措施。東南亞地區的中央銀行利率普遍較高,這就使得投資者難以償還貸款,生產者難以維持市場的競爭力,消費者也難以維持較高的消費水平。國內利率過高同時也導致本地區金融機構向國外貸款大量利率相對較低的資金。然後再以高利率貸款給國內企業以獲取高利息回報。這樣,一旦資產泡沫爆發,銀行和其他租借機構的不良貸款就會急劇膨脹,也就會導致它們的轟然倒塌。在韓國,到1991年6月底僅有6.1億美元的貸款被官方列為不良貸款,但實際上來自獨立機構的調查估計已超過這一數字的15%。[2] 到1995年泰國的短期債務上升至410億美元,到1997年韓國公司的不良貸款估計500億美元,大財閥也捲入債務之中,前十個債務利率最高的在359%和1214.7%之間。[3] 另外,本地區的國家外債也急劇增加,據統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外國的貸款就達到了泰國外匯儲備的120%、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外匯儲備的幾乎200%。[4] 在政府缺少有效的監督和控制背景下,國內經濟的發展就會因外部資本的流動和不良貸款的日漸增多而變得脆弱。這樣,在冷戰後舊機制(如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機制)被取消,而新制度(如有效的監督干預制度)未建立,或冷戰時期的舊制度被保留而又不適應經濟自由化的新環境,不足以解決新自由化的經濟問題,這就使得冷戰後經濟的發展面臨危機。冷戰後政府失控的金融自由化導致泡沫經濟破產,最終引發1997年7月自曼谷開始的東亞金融危機。
冷戰時期,美國為對抗東亞的共產主義,向該地區提供大量的軍事經濟援助、開放本國市場,甚至不惜犧牲部分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來促進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並積極推動日本和東南亞的經濟體系的形成。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再有地緣冷戰的顧慮,於是要求本地區經濟自由化,更大程度地向美國產品開放,美國再也不會將所有的好處都讓與東亞了,而主要考慮自身在本地區的經濟利益。可以說在缺少對經濟活動監督的情況下,經濟活動自由化無疑是導致危機的一個最重要因素。[2] 在危機即將來臨前向泰國和其他經濟體未發出足夠的警告,當危機襲擊本地區時美國也沒有像兩年前幫助墨西哥那樣向東亞地區提供及時的援助,而只是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助泰國和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擺脫經濟困境,而IMF堅持預算平衡、高利率和減少政府開支就使得東亞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並加深了社會的動盪。短短幾個月內IMF的「療方」就導致了泰國、印尼的失業率翻了一倍。韓國的失業率也從1997年的2.3%上升至1998年3月的6.7%。[5]
從冷戰前、冷戰後以及危機前、危機後美國對東亞經濟的態度變化可見,美國在追求國家利益的同時,冷戰使美國為了維護在東亞地區的安全利益,不惜犧牲部分美國利益來支持東亞經濟的發展,一旦冷戰結束,美國在追求國家利益方面就再無安全考慮,而放手要求經濟自由化以使美國產品盡可能地打入本地區。東亞金融危機如同冷戰突然結束一樣猛然爆發給東亞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當然,這並不是說冷戰結束東亞繁榮也就結束了,對東亞經濟的發展要從長遠、動態而非短期靜止的眼光來看待,畢竟亞太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特別是又有了崛起後的日本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出現。 二、冷戰後東亞地緣經濟的一體化
冷戰時期東亞地區有著相同的經歷,東亞資本主義陣營都充滿了對共產主義的恐懼,美國以冷戰為借口支配著亞太經濟的發展,之後日本的投資又橫掃整個東亞。本地區也大都形成了中央集權式的政府,實行政府主導下的經濟發展模式,並由進口替代轉向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共同的經歷意味著它們在應對未來經濟問題上有著很多相同的挑戰。[2] 這就加強了本地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就推動了地區主義的發展。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冷戰掩蓋了東亞地區主義的出現,尤其是美國通過與東亞盟友簽訂的一系列雙邊條約,傾向於禁止東亞內部之間的直接聯系,但是一旦冷戰結束,多邊主義開始成為東亞的主流後,東亞經濟發展的地區主義思想就會出現。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論壇就是在1989年冷戰結束的年代成立的,盡管該組織是將太平洋兩岸的國家和地區聯系在一起,但反映了冷戰年代曾潛伏著地區主義的發展這一事實。
20世紀90年代早期,東亞地區對於政府主導的地區一體化缺少興趣,多數國家和地區不主張通過地區合作的方式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此時,東亞地區主義主要是基於市場引導下的經濟合作,其中主要是中國和日本公司在本地區的投資和貿易來推動。本地區缺少對政府主導地區主義的熱情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最明顯地表現出來。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提出建立東亞經濟組織集團(EAEG)遭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冷淡反應,當然,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美國擔心被排除於本地區所致,最後在美國的同意下,EAEC成了在APEC框架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與歐洲和北美洲相比,東亞地區在經濟合作、地區一體化方面相形見絀,自然就更不用說政治方面的合作了。歷史的因素、亞太地區內部的巨大差異以及本地區與外部程度不同的紐帶都阻礙了它們在國際協談中採取一個共同的聲音,也阻礙了本地區內部就一系列重大問題達成共識。在東亞走向地區一體化方面,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它更像是一個辯論的俱樂部而非代表一方利益的談判主體,其決議難以對所有成員具有約束力。其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甚至南美洲一些國家,它們自然強調自身利益而非為亞洲考慮。因此,APEC也就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亞太經濟共同體。[6] 再如東盟在1967年成立後就演變為一個反共組織,主要在安全問題上發揮作用。盡管也努力促進東盟內部的貿易和投資,但東盟國家一直主要是與其他地區從事經貿往來,內部彼此之間的經濟互動很少,如果將新加坡排除在外,那麼東盟國家內部的貿易僅占東盟總貿易額的5%。冷戰後東亞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和投資發展較快,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本地區多數國家的最重要出口市場,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可能仍是如此。東亞與歐洲的經濟規模仍然超過本地區內部的貿易和投資。日本在本地區的經濟活動對亞太多數國家和地區至關重要,但日本在對外出口和投資上仍主要以美國為目的地,依賴本地區相對較少。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三角貿易和投資的增長都會導致東亞內部經濟互動的增長,但實際上這只是毗連地區性一體化而非代表整個東亞。同樣,香港與大陸之間的貿易發展也會導致外貿數字的上升,但實際上這也只是意味著香港更加與中國內地經濟融為一體。
冷戰後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程度相對較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雖有發展但基本上仍是一個鬆散的合作機構,但所有這些都隨著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而發生變化。多數東亞地區的政府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處理危機的不當表示憤恨,對於美國政府反對成立「亞洲貨幣基金」以應對未來危機的做法也表示痛恨。東亞地區的政府只有選擇其他的方式方能更好地應付未來出現的危機,而推動本地區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應是解決本地區經濟問題的最佳方案。冷戰後至危機前,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得到較大發展,但它畢竟不是代表東亞地區的經濟組織,東亞地區對於推動本地區一體化所扮演的角色有限,但危機後東亞政府則積極地推動本地區的經濟合作。另外,在全球區域經濟競爭中來自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巨大壓力也催生了東亞地區一體化的發展。
東盟10+3(APT)是本地區較為成功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戰後東盟各國幾乎都是從歐、美、日引進資本和技術,發展了本國的煤炭、石油化工、家用電器等傳統產業,各國出口的產品種類也極為相似,致使東盟區域內部貿易長期沒有大的擴展。經濟日益興起的中國、經濟強大的日本和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必然為東盟帶來無限的商機。1996年為參加當年3月份在曼谷召開的亞歐會議,東盟邀請中日韓三國加入作為亞洲的代表,1997年在吉隆坡東盟峰會上10+3政府首腦第一次非正式會議舉行,之後每年都定期舉辦一次10+3政府首腦會議以及各種部長和官員參與的會議。東盟10+3(中日韓)為解決東亞經濟問題、促進經濟合作和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例如,東盟成立了亞洲證劵市場,這樣,亞太地區的貨幣以公共或私人證劵的方式就可以進入其他本地區的經濟體而無需再通過美國。同時,APT也為發展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東盟—日本以及東盟—韓國自由貿易區提供了平台。目前,APT應是最好的亞太經濟一體化形式,至少APT的領導人已表示此組織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東亞貿易自由區。[7] 由於受東亞地緣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東亞地區的一體化不可能很快達到歐盟一體化的程度,但從短期來看,人們期望東亞首先能對內取消關稅,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對外則保留關稅以應對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競爭;從長期來看,隨著東亞內部生產網路的形成,內部貿易投資流動的增加以及面對來自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壓力,APT完全有可能會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組織,當然也有可能在未來會出現比APT更加統一的一體化組織,如東亞共同體。
三、冷戰後美國在東亞的邊緣化與地區經濟的崛起
戰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長期保持對亞太的絕對經濟霸權,左右著亞太各國經濟體的走勢。甚至在20世紀70年代後由於越南戰爭的拖累,加之日本、韓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美國國力相對下降的背景下,其在東亞地區的絕對經濟霸權仍然不可撼動,在援助、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美國依然保持著較大的優勢。從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日本在東南亞經濟的滲透,美日成為東盟最重要的進出口市場,但相比較而言,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比日本從東盟進口相對更多的工業製成品。[8] 而日本則更多是出於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而更多地從東盟進口原料和能源等初級產品。 冷戰後的東亞地區除了原有資本主義陣營經濟的發展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實施,中國作為後期國家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東亞作為「太平洋世紀」核心區域的地位。東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貿易和投資機會的擴大令美國也就愈加依賴亞太市場。如1986年東亞大約36%的出口都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出口中只有23%進入東亞,但到1991年對美國的出口僅占東亞總出口的24%而美國對東亞市場的依賴則上升到了其世界總出口的27%。[9] 另外,由於美國國內儲蓄難以滿足基本的投資要求,美國亦愈發依賴此時期崛起的東亞新興經濟體,如美國向東亞的日本、台灣和本地區其他富裕投資者出售了大量美國國債,同時美國私人企業的投資也更多地來源於東亞地區。
可以說,冷戰後東亞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性降低了,而美國則相對提升了對東亞地區經濟的依賴性,美國在東亞地區經濟中的角色在降低,美國的影響力在降低,美國作為太平洋東岸的旁觀者的角色在上升。也正是由於這一點,隨著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初從十年伊戰的脫身,美國開始重返亞洲,將戰略重心東移,在談及亞洲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稱「美國回來了」,明確表示美國將比過去更加重視亞太地區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投入。很明顯,美國今後的戰略重點將向亞洲轉移。但美國向亞太的戰略重心轉移也主要局限於地緣政治和軍事方面。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加大了對亞太其他地區的重視。日本在東亞製造業的總投資在20世紀80年代前期年均增長了10.8%,而從1985至1988年日本在亞洲的投資年均增長達到17%。[10]
另外,據最近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亞洲的日資企業的產品返銷日本的比例由1980年的9.6%上升到了1987年的16.7%,這一比例要遠遠高於日本海外投資9.1%的返銷率。[11] 20世紀90年代東亞內部國家、地區間的經濟互動在增強,「大中華經濟圈(華南和整個東南亞的華人)」內部的直接投資也發展迅速,本地區內部新投資模式的發展自然會助推地區內部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東亞內部的投資和貿易互動的增強進一步促進了本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更容易創造一個經濟自立、強大的次區域經濟體。據相關研究機構公布的資料顯示,在20世紀70年代全球增長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就會相應使東亞經濟產生1.6%的增長率,然而,到20世紀90年代,全球每1%的增長率只能使東亞增長0.3%。東亞內部經濟的互動性增強,也就減少了對美國經濟體的依賴性。[9]
冷戰後,盡管美國在東亞地區仍然在經濟領域特別是軍事政治事務上依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其被經濟邊緣化卻是不容忽視的現實,而東亞地區內部經濟互動能力的增強減少了本地區對外部經濟體特別是對美國經濟的依賴,進一步提升了本地區經濟的一體化。長期以來,受國家民族主義的影響,東亞地區一直因歷史、語言、領土等問題而內部存在諸多的矛盾與不和諧,甚至本地區國家間的矛盾亦會沖擊經濟的合作和本地區經濟的凝聚力。可以說,東亞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是一個由不同國家和地區組成,被不同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族國家間的長期對立所分割的地區。然而,這種看法現在越來越不正確,盡管東亞不可能在短期內如同歐盟一樣的統一,但現在東亞內部政府間增強了外交接觸,而且也都意識到它們之間有著很多的共同利益。[9] 東亞地區經濟的崛起,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增強,內部凝聚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提升本地區在區域和國際經濟和政治事務中的話語權,而且本地區勢必在經濟合作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合作的領域而轉向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從長遠來看,東亞共同體也勢必成為本地區的一種長久趨勢。
本文摘自中國論文網,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4905944.htm
『叄』 中國與日韓經濟互補的體現
從中日韓三個東亞貿易大國的進出口商品構成中,可以看到各國的貿易結構互補性很
強。日本出口以中高檔技術密集型產品及電子類產品為主,
2003
年中檔技術密集型產品包
括橡膠、塑料、電機產品及汽車業佔到日本總出口量的
45%
,且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電子類產品占
22.6%
,而初級產品和勞動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僅占
2.9%
和
3.3%
。韓國出口
產品已從勞動及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中檔技術密集型產品及電子類產品出口佔到
22.8%
和
35.8%
。而中國的出口產品構成主要由初級產品向技術密集型產品過渡,電子類產
品出口達到
30.3%
,勞動及資源密集型產品仍保持一定比例(
27.7%
)
。總的來說,三國的初
級產品出口比重都不大,尤以日本為最低。勞動及資源密集型產品中國佔有顯著出口優勢;
在技術密集型產品中,
日本在中高檔技術密集型產品上對韓國和中國保持了明顯的優勢;
在
低檔技術密集型產品及電子類產品上,韓國則略占優勢。
進口商品構成大致與出口商品呈相反趨勢,
日本、
韓國的進口以初級產品為主,
分別達
42.1%
和
35.8%
,中國進口則以中高檔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進口比重達
39%
。三國的電子
類產品進口都保持著較大比重。
『肆』 日韓貿易中日本首先限制對韓出口,那日本國內產品會流向何方
最近,日韓貿易戰打得是相當的激烈,為了獲勝,日本現在已經開始限制對韓的出口了。雖然日本的產品不再對韓國出口,但是日本的產品還是可以流向其他的國家,例如印度等。
如果事情持續下去,那麼基本可以預料到,在短時間內韓國一定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同時伴隨著的將是不小的虧損。日本本身的商品並不是只賣給韓國的,日本對韓國的經濟的依賴性還不如韓國對日本的經濟依賴性,而且日本的商品出售的地方非常的多,例如日本的摩托車,基本都是出售給印度,現在的印度摩托車市場日本摩托車是占據了百分之九十。所以日本對自己的商品出口是一點都不擔心的,才敢限制對韓出口。
『伍』 美國和日本生產模式的區別美國和日本生產模式的區別有哪些
1、自然條件的不同
美國: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組織的規模經濟顯著。將物質資源和財務資源放在優先考慮地位,對人的管理習慣於從個人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出發。
日本:一個島國,自然資源匱乏,迫使他們重視他們唯一的富裕資源——人,也迫使他們依靠團結協作,降低損耗。
2、歷史背景不同
美國:他們沒有什麼歷史傳統,是一個移民國家,其中多數的西歐移民是因為逃避高壓政策而來,所以害怕集權,各人都擁有獨立意識和強烈的個人主義,行為遵從自由主義。
日本:受歷史上的封建家族關系的影響,上級對下級就表現出家長式的統治、關懷、干預,下級表現出服從、信任、忠誠。大家族式的和睦氣氛,更多的是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個人服從集體。
3、文化背景不同
美國:大多民眾信奉基督教。教義中有一種原罪的觀念,認為人是天生懶惰的,好逸惡勞,所以管理要加強控制,監督。
日本:日本文化深受佛教、中國儒教、本地神道的影響,遵從儒家的仁、義,禮、智、忠、孝、和、愛倫理道德文化,人與人之間追求和睦相處,互助互敬。講求人際之間信任、忠誠、利他。
『陸』 中日韓都是應試教育,為什麼日韓在增負中國在減負
中國的教育和國外有巨大差距,但是,與很多人多年來一直鼓吹的相反,這種差距並不處在初級和中級教育,而是出在大學教育。中日韓都是應試教育,為什麼日韓在增負中國在減負?
『柒』 為什麼中日韓經濟發展得那麼快
中日韓同屬於中華文明圈,文化底子深厚。三個民族的人智商水平在全球范圍內屬於比較聰明的,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強。同時,在中華文明的指引下,人們非常勤勞,吃苦耐勞,遠勝於白人和黑人!所以,只要國內政策比較好,外部環境相對和平安定,經濟發展就會飛快,超乎西方經濟學的一般認知!
『捌』 中日韓打造的合作模式內容
中日韓消費專區電商體驗中心。
與傳統消費模式不同的是,中日韓消費專區電商體驗中心應用物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打造「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新零售場景,不僅在線下打造「品牌+品質+流量」的日韓中高端商品體驗消費區,還將跨境消費與直播電商新業態結合,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網紅直播及現場體驗專區。
消費者下單跨境電商商品後,海關進行線上審核,審核通過後,跨境商品會從保稅倉發貨,快遞到消費者手中,或者直接送達體驗中心提貨區,由消費者自提。
同時,體驗中心以「跨境電商+新零售」為特色,匯集了日韓潮流單品和全球優選品牌,涵蓋化妝品、保健品、日用品、母嬰用品、廚房用品等上萬款與境外同款、同質、同步的進口商品。
跨境電商體驗中心只是中日韓消費專區的一部分。青島有志於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無疑是最好的「試驗田」。
(8)日韓中經濟遵從什麼模式擴展閱讀
中日韓消費專區將借鑒日本「六本木新城」模式,引進國際會議、咨詢、法律服務等高端消費業態,促進健康養老消費、文化娛樂旅遊體育消費、教育培訓消費、商務服務合作等,集聚創新要素,形成國際領先的開放型消費專區,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日韓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消費特區,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國際合作新平台。
為此,中日韓消費專區積極打造「一心一港一城」,除了中日韓消費專區電商體驗中心,還將打造日韓服貿港和日韓商務城,讓該片區成為認識、體驗日韓產品和服務的新窗口。其中,日韓服貿港將於年內建成20萬平方米商業載體,已與無印良品等6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日韓商務城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將建立多元咨詢服務、跨境服務貿易、文娛產業、國際商務區四大功能板塊,目前正在進行概念規劃編制,2020年年底前完成1000萬平方米載體規劃設計。
『玖』 韓國的經濟
韓國是兔子經濟,一旦科技普及,韓國經濟就完蛋了。朝鮮是烏龜經濟,烏龜是肉食動物,所以烏龜開始發展快,然後小兔子長大比烏龜跑的快,想韓國小兔子到河邊過不了河了,朝鮮大烏龜在慢慢像河邊靠攏,韓國人人自嗨加自危。自嗨是因為朝鮮烏龜還在像河岸爬,自危是因為韓國兔子知道,朝鮮烏龜能過河。但是韓國忘記了朝鮮是大烏龜,大烏龜還可能在過河的時候吃掉兔子,兔子在路上快,在水裡可沒烏龜快,而且烏龜耐力驚人,一旦進水,那就是持續游泳,甚至可以橫渡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