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生產的必然擴大(資本逐利本性)-貧富差距拉大-需求萎縮-減小生產-更多失業-需求萎縮……進入正反饋狀態了。直接原因就是經濟流通萎縮。
真正需要買的人沒有購買力,因為他們(工人)的生活水平本來就在最底層,本來就需要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他們被剝削後購買力更是不足;而有錢人卻不需要再買太多的產品。
於是整個社會消費能力不足而導致產品剩餘(相對過剩)。從而工廠賣不出產品(有些是不願賣,因為太多滯銷產品導致加工運輸等等的總成本加起來比收入還高),而大多數老百姓卻買不到產品。
市場競爭
引起經濟危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生產與消費以及市場無序競爭,作為具體表現是彼此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它們的結合,才不可避免地使再生產周期地遭到破壞,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部變革和對外擴張兩個階段的經濟危機表面看都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但是有效需求不足產生的原因不同,內部變革時期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因為人們相對太窮,對外擴張時期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因為資本相對太富,前者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外應力性質的,後者是國際有效需求不足、內應力性質的。
②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怎麼理解!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這是由市場經濟基本矛盾運動的階段性決定的。經濟危機使企業倒閉,生產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緩解,隨著經濟的恢復和高漲,矛盾又重新激化,這必然再一次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社會資本再生產呈現出周期性特點,一般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2)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每一次的總的危機都會使弱小的資本受到巨大的破壞,使工人遭到沉重的打擊,而這些破壞和打擊,則又有助於通過加強集中和積累、通過提高全面的盈利能力來恢復積累。
由於利潤率的持續下降,因而每一次隨後出現的高漲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即長期的利潤率和增長率一般都比較低,因此,在市場統治的世界裡,停滯和世界范圍的失業問題在整個時期內將變得更為嚴重。
③ 論述經濟危機的原因,表現和實質
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
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生產社會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的社會化,即由分散的小生產者轉化為大規模社會生產的過程。
生產社會化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第一,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即生產資料從單個人分散使用變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產過程的社會化,即生產過程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為一系列的社會行動。第三,產品的社會化,即生產出的產品通過交換供應整個社會。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單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2)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當這些矛盾尖銳激化時,必然造成普遍的買賣脫節,即生產的供給和需求之間脫節,致使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生產相對過剩和經濟危機的爆發。
經濟危機的表現是: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即生產的商品相對於勞動人民的有效需求來說是過剩的。
④ 如何理解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1、產能過剩是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徵,相對過剩是指相對於消費者有效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2、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3、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基本矛盾,具體表現:一是:廠商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消費者有效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二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4、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這是由市場經濟基本矛盾運動的階段性決定的。 5、經濟危機使企業倒閉,生產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緩解,隨著經濟的恢復和高漲,矛盾又重新激化,這必然再一次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6、社會資本再生產呈現出周期性特點,一般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應答時間:2021-01-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⑤ 經濟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經濟危機的原因可能是:
1、經濟政策錯誤;
2、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
3、自然災害;
4、全球化的後果;
5、金融政策錯誤。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
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每個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
(5)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當前經濟危機預示可能發生重大社會變革:
資本主義產生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經濟危機。一種是經濟周期性衰退,盡管經濟活動的低迷給失業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它也是一種自我糾正。
「自我糾正」意味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行會使經濟衰退結束,並讓位給經濟擴張,而無需任何制度性變化。
凱恩斯類型的國家反衰退政策措施可以加速衰退的結束,但即使沒有它經濟衰退也會結束。另一種類型的經濟危機即結構性危機。
有人認為,始於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一場偶然發生的不同尋常的經濟周期性深度衰退。由於大多數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再次開始擴張(盡管進展緩慢)。
許多分析家據此聲稱這場危機已經結束。有人警告說一些國家可能會發生「雙底」衰退,但這曲解了當前經濟危機的性質。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正在陷入結構性危機的泥沼之中。
結構性危機在兩個方面不同於經濟周期性衰退。首先,結構性危機不只是一定時期內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類的經濟活動指標在量上的下降。
而是較長時期里經濟的相對停滯和不穩定,就像全球資本主義在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所發生過的危機那樣。結構性危機通常開始於經濟衰退,但它涵蓋的周期更長。
包含一個或多個經濟活動的上升階段。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從1933年到1937年都在增長。
但它仍然是一個以持續的高失業率、不景氣的私人投資以及經濟不穩定為標志的結構性危機。經濟活動本身的好轉,並不一定標志著結構性危機的結束。
結構性危機區別於經濟周期性衰退的第二個明顯特徵是,前者不能由資本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轉,或者通過國家的政策措施來解決,而只有通過重大制度重構才會結束。
結構性危機標志著特定的資本主義制度形式為資本持續帶來高利潤和為相對穩定的資本積累提供架構的能力的終結。
解決資本主義內部的結構性危機需要改變特定的勞資關系形式、資本競爭的性質,以及金融部門和生產部門之間的關系。
尤其是國家在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因為它大大影響了前三種關系。這種結構性危機的觀點是建立在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SSA理論基礎之上的。
⑥ 經濟危機的根源實質本質是什麼
經濟危機的實質或本質是舊的生產力產能過剩與供給過剩,有效需求飽和與不足;要擺脫經濟危機,使經濟復甦,需要適度增加有效需求;同時必須開發、創造新的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戰勝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根源:
1、過度追求發展速度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導致的投資過熱和利益驅動;同時伴隨投資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2、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導致的消費需求增長過熱過猛,同時伴隨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3、投資過熱、利益驅動與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單獨作用或聯合作用並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泡沫經濟。經濟泡沫漲大到極限時必然會破裂,必將造成資金供給短缺,正常的資金供應鏈條斷裂,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先從金融領域爆發信貸危機和信用危機,之後就會引發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危機,企業大規模破產倒閉,勞動力大量失業,導致購買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經濟危機的作用:
市場經濟具有周期性不僅是正常的現象和規律,而且是推動技術進步、推動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換代革命的內在的強大的動力,沒有經濟危機的壓力和動力我們今天可能仍然停留在油燈照明、馬車運輸、用長矛大刀對抗洋槍洋炮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
小農經濟時代和計劃經濟時代雖然不會發生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但是卻會發生供給短缺、飢餓貧困的生存危機。
(6)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所暴露的生產過剩,並不是生產出來的商品真正超過實際需要。要使現有的人口都能夠富裕地生活,充分滿足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生活資料並不是生產得太多了,而是生產得太少了。
但是,相對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又的確是生產得太多了。就生產資料來說,要使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都能夠充分就業,促進生產的迅速發展,各生產部門還要進行大量的設備投資。生產資料同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要使生產資料按一定的利潤率起作用,現有的生產資料又的確是周期地生產得太多了。由此可見,生產過剩並不是絕對的過剩,而是相對的過剩。
在市場經濟社會以前的各個社會形態里,由於戰爭、瘟疫、天災等各種原因,以及上層社會的荒淫腐朽,也會在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內使生產和社會生活陷於嚴重的苦難和危機之中。但這種危機的特徵是生產嚴重不足,而經濟危機則是生產過剩。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危機是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經濟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
加劇了國家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經濟危機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每次危機都使生產倒退幾年甚至幾十年,為世界帶來莫大的災難。危機使社會財富遭到了巨大的破壞。
在30年代的大危機中,被毀壞的煉鐵爐,美國達92座,英國為72座,德國為28座,法國為10座。1933年,美國有1040萬英畝的棉花被毀在地里,巴西有2200萬袋咖啡被銷毀,丹麥有117000頭牲畜被消滅。這種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並未絕跡。
例如美國在1973~1975年的危機中,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兩天內,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牛奶壟斷組織就把 38000多加侖的優質鮮奶倒入水溝中。
⑦ 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在於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資本主義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這個基本矛盾的表現,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和千百萬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
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周期性世界經濟危機。首先爆發於美國,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大危機由此開始。緊接著就是銀行倒閉、生產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大危機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和除蘇聯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遭遇的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深刻的經濟危機。
⑧ 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產物 經濟危機,又稱「經濟恐慌」.通常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社會經濟的大混亂.生產相對過剩是這種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就生活資料來說,是相對於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現象.在資本主義以前的各個社會里,由於各種原因,也曾出現過社會經濟的極大恐慌和混亂,但那是一種生產嚴重不足的危機,而不是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了.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以後,危機的可能性才變成了現實性.從1825年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就發生一次經濟危機,故稱作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後來,還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其中,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席捲了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產物.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有兩種表現形式直接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
(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的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13頁)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化的大生產使各企業、各生產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空前地加強了,整個社會生產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這種社會化的大生產要求按照社會的需要而由社會統一管理生產.但是,由於生產資料資本主義佔有形式的存在,生產過程由資本家私人管理,這就把整個社會生產的聯系割裂開來,各個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由一個企業的資本家決定.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無計劃、無政府狀態.個別企業生產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上述情況使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比例關系失調,特別是生產和需要的比例關系失調,這種比例失調以尖銳的形式爆發出來,就表現為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還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和千百萬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資本家為了追逐高額利潤,不斷改進技術和擴大生產規模,產品越來越多.但由於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工人的購買力相對縮小.
這一矛盾是產生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