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新發展階段經濟怎麼干研討材料

新發展階段經濟怎麼干研討材料

發布時間:2023-01-04 11:48:49

① 如何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零零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什麼

一是優化供需的格局,主要任務就是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提高國內需求占總需求的比例。二是優化需求格局,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最主要的是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占國內需求的比重,擴大內需。三是優化分配格局,居民消費相對少,源頭在收入,所以提高居民消費占內需的比重必須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使居民收入增長努力同步快於經濟增長。四是優化生產格局,生產格局當中不去簡單地說一二三產業,工業、農業、製造業等,最主要是要提高消費型產業占整個產業的比重,特別是要提高中高端消費產品的規模和比重。五是優化技術格局,主要提高自主可控技術產業佔比,降低高技術產品對外依存度。六是優化開放格局,首先要堅持擴大開放,同時要增強內外循環的暢通性;二是通過綠色創新降低資源性產品對外依存度;三是通過機制創新降低文旅產品對外依存度。

② 加快發展怎麼干 大討論 發言材料

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

③ 新時期如何更好地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國情是一個國家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我國的國情包括許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制度的確立,是由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主體的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沒有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不處於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就將喪失其自身的經濟基礎,就不能確保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社會主義道路。
其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我國多層次的生產力,決定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其他所有制經濟,就會脫離當代中國國情,脫離初級階段的實際,重蹈「超越階段」的覆轍,同樣不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
最後,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非公有制經濟雖然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但它們與作為主體的公有制經濟相聯系,並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發展。各種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組成部分,不是因為它們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而是因為它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符合「三個有利於」標准。
這是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確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標志著在所有制結構理論和實踐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創新。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了國民經濟的主體必須是公有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要毫不動搖;同時,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必須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要毫不動搖。「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集中體現。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了「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明確了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指出要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關繫到中國改革發展的前途與命運,關繫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只有搞好公有制經濟,不斷增強其活力,使其表現出比其他所有制經濟更高的競爭力,才能顯示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一是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從整體上看,我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雖是一個有進有退的過程,但總體而言,國有企業將集中在最能發揮優勢的領域。需要指出的是,對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只要有市場競爭力,就沒必要退出。既然是平等競爭,各類企業就應該有平等發展的權利。二是要繼續鼓勵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企業規模弱小,就很難與世界跨國公司進行同等量級的較量,更沒有力量參與行業規則的制定,從而不得不受制於人,因此必須加快國有企業發展,努力做大做強。三是要繼續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特別是中央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揚長避短,找准市場定位,集中有限資本做強核心業務,增強對核心技術和專有技術的研發能力,不斷提高主營業務特別是核心業務的競爭力,力爭成為帶動行業或相關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僅在創造產值的同時有利於擴大就業,而且還為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創造了條件。從一定程度上說,我國進入新世紀後,如果沒有非公有制經濟的大發展,就不會有公有制經濟效率的提高。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一是要鼓勵全民創業。這就需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創業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從而使創業變得光榮,光榮到我們無論怎樣評價它都不為過;同時又使創業簡單平凡,平凡到每一個人都能夠去嘗試,直至獲得成功。事實證明,一個社會只有激發出每一個人的創業激情,才可能做到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要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做大做強。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民營企業規模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非公有制企業基本都是中小企業,它們不可能都做大,這就需要引導它們努力走精、專、特、新的發展道路。首先,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形成以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基礎的產業集群,聯合起來參與市場競爭,彌補自身的規模劣勢;其次,中小企業通過「小而特」的方式,進入大企業無法進入或不願意進入的領域,從而以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產品、特定的細分市場確立競爭優勢;再次,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強」的方式,主動適應大企業以「外包」方式進行「模塊化」生產的發展趨勢,嵌入到大企業的產業鏈條中,成為大企業產業鏈的一個環節。
要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就必須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組合結構從板塊結合向有機結合轉變。為此,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制度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另一方面要放寬市場准入。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而艱巨,今後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更大的考驗。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只有繼續鹼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深入落實十七大「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積極創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

④ 新常態 怎麼看 新機遇 怎麼搶 新作為 怎麼干

適應新常態,發掘新理念、新智慧、新方法。
1.保持定力,不唯速度——冷靜。
2.保持定力,遵循規律——客觀。
3.保持定力,著眼長遠——理性。
4.保持定力,定向調控——責任。
5.保持定力,結構調整——創新。

新常態當創新思維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的任務、環境、條件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都發生了變化,既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很難解決新問題,因而應當創新思維。

形成適應新常態的創新思維,需要正確理解新常態,也就是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需要解決的關鍵或瓶頸問題。一般說來,後發展國家的追趕型經濟發展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常會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其原因在於產業空間大,可以模仿式發展,資源環境壓力不大,有充裕而便宜的勞動力,GDP的基數小。在我國,還應特別強調改革開放對生產力的解放。進入第二階段,快速發展的條件不復存在,產業空間相對飽和,模仿式發展的效應迅速遞減,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提高,經濟規模增大,經濟增長速度勢必慢下來。但這不是退步,而是一種進步,是進入一個穩健的增長期。這個時期的關鍵任務是通過鼓勵創新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追求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重點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第三階段,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且基本穩定。其原因在於經濟規模增大,而且產業精細,新層次的比較優勢主要靠人力資本和科學技術,而不是靠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應的大體是第二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新探尋新的增長點。

經濟進入新常態,進入以創新為核心的穩健增長期,而創新和穩健增長是需要條件的。從追趕成功國家的實踐來看,大都是從一開始就通過市場機制激勵企業家和民眾創新創業,以此推動宏觀經濟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一書中寫道:「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它涉及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構思,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可以說,追趕型國家實現創新驅動和穩健增長所需的條件,就是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我國既有的追趕過程是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不利於創新的「唯GDP」慣性,仍有一些體制、政策不利於實現增長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因此,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立健全有利於創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如此,才能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面臨的新問題。

創新思維,必須圍繞新常態的重點任務,從市場經濟的要求出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每天作出的選擇和決策,其中都有下意識、不自覺的習慣使然成分。長期發展實踐形成的思維慣性,使我們即使面對新常態下的新問題,依然很難拋開原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例如,只要經濟增速放緩,就習慣於實施刺激政策,結果保護了落後產能,延誤了創新。又如,一些地方面對新常態的發展思路依然是鋪攤子、上項目。一些人嘴上說的是新常態,但思維方式、行事方式還是老一套。其中最為根深蒂固的,還是過分相信和依賴行政力量。這種習慣影響之深,有時會使人們認識不到它是一種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舊習慣。

新常態下,模仿式發展的邊際效用遞減,怎樣尋找新的增長點?關鍵是靠大眾創新。新常態下,政府工作的重點是為企業、民眾提供公平而充分的競爭環境和空間,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是直接選擇產業和項目。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會議強調「政策要寬,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這里講的實際就是新常態下的思維方式創新。應切實按照這樣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那種認為我國過去發展靠的是勞動力紅利的說法是不全面的。如果說勞動力便宜就可以帶來紅利,那麼,比我國勞動力便宜的國家有很多,為什麼它們沒有取得我國這樣的發展成績?對我國發展更為准確的闡釋是,改革開放解放了人這一最具革命性的生產力,激發了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從這個角度看,新常態下尋找新的增長點,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人的創新創業活力。

⑤ 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論文

建設創新型國家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明確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

提出這項戰略任務是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需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就一定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有力支撐,一定要改變我國人均勞動生產率低、附加值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物耗能耗高、生態環境代價高的現狀。必須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創造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創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製造產品的附加值、發展增值服務,鼓勵發展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必須在發展勞動密集產業的同時,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以知識和創新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加快實現由世界工廠向創造強國的跨越,提高我國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提出這項戰略任務是應對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國競爭力的需要。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部署經濟建設時,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

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僅是兩個字的改變,而是包含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在涵蓋經濟增長方式的同時,體現了對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國際環境認識上的提升。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理念上要正確處理快與好的關系,不僅要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而且要更加註重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發展道路上要根本改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支持經濟增長,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的國際環境上要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經濟發展的理念、道路、環境,都是對經濟發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戰略問題。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是艱苦的過程,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們要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實現根本性突破。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化過程就是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經濟不斷發展、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的過程。黨的十七大報告針對我國經濟結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為我們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信息化對工業化有著極大的帶動作用,而且還豐富和拓展了工業化的內涵。因此,必須加快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大力推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產業,提升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從改革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採取措施,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目前,我國服務業與過去相比雖然有較大發展,但與整個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收入應達到的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服務業,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水平。要開拓服務業發展新領域,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研究與開發、電子商務、法律、咨詢、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文化休閑等消費性服務業,擴大企業、公共事業機構和政府的服務外包業務,努力提高服務業社會化和市場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我國國情決定了今後農業的發展很難再靠增加自然資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要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緊迫感,自覺把它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位置。

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如何統籌城鄉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強調指出,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綜合國內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和基本國情,可以對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內涵作如下概括,即: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產業率和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撐,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在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建成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

這樣來理解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第一,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還不高,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貢獻率低20―30個百分點。第二,現代農業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商品,實現利潤最大化。第三,以產業化方式經營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徵。第四,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

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總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育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和部署今後一個時期新農村建設任務時強調指出,要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在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而採取的一項重大綜合性措施。必須按照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不斷豐富和拓展村務公開的內容,確保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真正把農民群眾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

當然,強調尊重和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並不是推卸或減小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責任。各級政府尤其是縣鄉兩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在通過各種形式吸引和引導廣大農民自覺自願地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支農資金並帶動社會資金更多地投向農村,從多方面增加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要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還要在全社會發展群眾,進行結對幫扶支持,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行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並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凈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還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以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時強調指出,要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中心,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技術進步,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節約意識,建立長效機制,形成節約型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是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要大力發展服務業。要著力做強高技術產業。抓住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時機,加快淘汰浪費能源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強宏觀調控,遏制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的發展。

二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既是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減輕環境壓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環經濟立法進程,開展循環經濟示範點,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環經濟指標體系,推動重點行業、園區、城市和農村循環經濟發展。

三是加快完善相關政策。要加快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使用。對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等成績顯著的企業,要給予稅收減免等政策優惠。要切實加大對節約能源資源方面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進節約能源資源技術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完善公共財政體系,首先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長期以來,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認識不足的影響,公共產品不僅供給量不足,而且供給結構也不合理,不適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新要求。

要大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更加關注民生。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財政投入應更多地投向長期「短腿」的社會事業,投向義務教育、基礎醫療和公共衛生、基本社會保障、公共就業服務、廉租房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財政投入向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傾斜。應更多幫助欠發達地區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加大中央財政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貧濟困性質的一般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基本公共服務要更好地面向困難群眾,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制度外,還要關注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加強就業培訓,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問題等。

完善公共財政體系,還要促進和保障主體功能區建設。公共財政體系要促進和保障主體功能區建設,特別要增加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用於公共服務和生態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逐步使當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

利用外資方式、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創新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這兩個創新,是我國對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是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迫切需要。要著眼於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引導跨國並購向優化產業結構方向發展,放寬中西部地區外資進入的行業限制。完善並購環境,建立跨國並購的法律體系;繼續優化軟硬體環境建設,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外資研發機構與我國企業和科研院校開展合作,更好地發揮技術共享、合作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溢出效應;鼓勵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外包企業承接本公司集團和其他企業的外包業務,提高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水平;有效利用境外資本市場,鼓勵具備條件的境外機構參股國內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逐步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規模。

我國已進入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的新階段。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是構築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路徑。一是開展跨國並購,有效提高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國際化經營水平。二是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三是開展境外加工貿易。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可以有效釋放我國已經形成的充足生產能力,規避貿易壁壘,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四是有序推動對外間接投資。

⑥ 中國共產黨如何牢牢把握經濟新常態的發展

立足全局才能把握大局,順應大勢方可乘勢而進。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是中央對當前經濟發展態勢的正確把握,也是指導2015年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總體良好,各項重要經濟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為明年和今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不少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這里有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使然的因素,也有全球經濟增長恢復乏力的背景,呈現出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包含諸多新機遇、新挑戰。如何看、怎麼辦?關鍵在於對經濟規律的把握是否符合實際、對經濟治理措施的貫徹是否堅決到位。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只有全面分析、正確把握新常態這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大背景,把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正確判斷上來,把行動落實到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去,才能保持從容應對各種情況的定力,增強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揚長避短,積極有為。
所謂新常態,一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經歷的歷史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規律的客觀反映。對新常態的認識理解深化了,才有可能主動適應新常態,進而有效引領新常態,鞏固傳統優勢,實施創新驅動,確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動力源和制度支撐,充分釋放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創新活力,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預期目標。
行穩以致遠,欲速則不達。主動適應新常態,首先需要放下對經濟增速的糾結。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面貌深刻改變、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得益於我國經濟保持了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但無論是基於對高速增長產生、積聚的問題考慮,還是從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看,繼續保持原有的高速度既不科學,也無必要。而適度調低增速並使之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定經濟運行,不僅有利於緩解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壓力,也有利於為調整優化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拓展更大空間。從單純關注經濟增速到更加重視經濟結構和增長質量,本身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體現,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增速換擋,是為了獲得更大發展動力。新常態下,那種靠拼資源、比投資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以超國民待遇政策優惠招商引資也日趨乏力,原有動力弱化趨勢凸顯。面對新常態,應當主動作為,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動性、自覺性,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走民生改善、就業比較充分的發展之路,走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結構調整有效的發展之路,發揮體制改革對於經濟的重大牽引作用,靠改革出動力,以創新增活力。特別是面對新矛盾新問題,必須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以此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為創新拓寬道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新常態從「新」到「常」,是一個經濟轉型轉軌的過程,新舊問題並存,新老矛盾交織,需要把握好發展的協同性、平衡點。既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又要有針對性地預調微調、精準調控;既要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又要積極發現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既要積極穩妥推進新「四化」同步發展,又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布局,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既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又要加強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把統籌兼顧、協同推進各項工作完成好。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看清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本面,增強謀事而定、乘勢而動的主動性,認真領會、堅決貫徹中央經濟會議精神,以奮發有為、真抓實乾的狀態落實好中央

⑦ 你怎樣理解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准備怎樣適應新常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中央基於新形勢、新理念、新特點,做出「新常態」的重大戰略判斷,深刻揭示了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市委八屆五次全會報告強調,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把握規律、順勢為,才能與時俱進、穩步前行。

積極適應新常態,必須充分認識不同以往的發展變化。認識是適應的前提。認識理解新常態,才能積極適應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就要深刻認識從嚴

管治黨的新要求,深刻認識經濟運行變化的新趨勢,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務,深刻認識群眾需求多樣的新特點,深刻認識倡導清廉文化的新風氣。

積極適應新常態,必須樹立新常態下的新思維新理念。比勤奮更重要的是理念、眼界和勇氣。理念的領先優於資源的領先。沒有新思維新理念,就不會有

積極適應新常態的高度自覺,就不會有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思想境界。只有理念領先,才能打破慣性思維,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狀態,獲得改革創新的更大勇氣,以先

人一步、快人一拍的節奏迅速提升工作水平。

積極適應新常態,必須消除等待觀望的心態。等待觀望,不在狀態,雖談不上違法亂紀,卻有渙散作風、鬆弛紀律之弊,也是一種變相腐敗。各級黨員干

部要清醒認識到,從嚴管黨治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真正在思想嚴起來、整改上嚴起來、正風肅紀上嚴起來,以更加堅

決的態度、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將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為全面推進「四新」提供堅強的作風保障。

積極適應新常態,必須擺脫為官不為的狀態。為官不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大敵。全會對做好當下工作和謀求長遠發展做出部署,

閱讀全文

與新發展階段經濟怎麼干研討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代人為什麼幸福 瀏覽:139
室內放哪些花兒有益於人體健康 瀏覽:972
看美女直播哪個平台最好 瀏覽:455
東莞石排哪裡有婚姻介紹所 瀏覽:263
什麼屬於事業型單位 瀏覽:70
故事很長我該怎麼回答 瀏覽:852
天津幸福中學怎麼樣 瀏覽:989
故事很長繁體怎麼寫 瀏覽:336
鄉村愛情總共能看多少集 瀏覽:258
gta5怎麼不聯網玩故事模式 瀏覽:269
西方故事英語怎麼說 瀏覽:621
廣元市市直屬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327
怎麼看出愛情模樣 瀏覽:275
婚姻中如何判斷是否真愛 瀏覽:346
婚姻中為什麼會有虧損 瀏覽:920
愛情故事在哪個島上拍的 瀏覽:31
年前在北京怎麼開健康證明 瀏覽:653
美女與野獸這本書講的是什麼 瀏覽:213
瀟湘竹韻美女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815
有限收入怎麼活得更有幸福感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