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
提到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前者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經濟模式,後者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經濟模式。其實這是有點教條和刻板的認識。很大的緣由之一是二戰後的美蘇陣營對立導致的兩者互相對立,從而在人們中形成二者互不相容的認知。很少有人考慮為什麼資本主義就一定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就一定是計劃經濟,兩者之間一定有必然的聯系嗎。
過往幾十年,ZG和國外的歷史事實也說名了這一點,美國也有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經濟運行,ZG也實行了GGKF引入市場經濟形成公司混合制經濟。這里差一段眾所周知的名詞解釋,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國家不甘於經濟運行發展,完全依靠市場本身「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計劃經濟是由國家分配資源制定經濟發展方向和目標。
那麼究竟哪種模式更好呢,我們可以從客觀角度和一個假設舉例兩個方面來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客觀來說,任何一種模式都會有他的優缺點,有他的適用條件。市場經濟在解決資源分配方面更加快速高效,相比之下計劃經濟就存在之後和臃脹,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市場復雜程度較高的情況下。但是市場是趨利的,對於短期內(或者說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段)看不到回報,但是對國家長遠發展有利的項目,單純依靠自有市場有時很難完成。比如說規模龐大的基建,是一個耗費巨大,短期內無利可圖的項目。這種情況下國家統一標准去做這些事更加高效且成本低,此外,在國家遭受破壞或者基礎較差想要快速實現工業化,計劃經濟也是比較高效的模式。也就是在目標明確且正確的前提下,計劃經濟能夠高效的達成目標。
計劃經濟說白了就是蘇聯經濟模式,蘇聯創建這種模式一是沙俄農奴制的歷史傳統可以順理成章的建立集體農庄,在其歷史傳統下更容易被人民接受,二就是集中資源快速工業化的需求。
那麼,ZG初期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經濟呢,其一也是建國初期想要快速實現工業化;其二是當時ZG是跟著蘇聯老大哥的,很多援助來自於蘇聯,只能按照他們的模式進行,否則那些「計劃經濟」式的援助無法運行;其三是意識形態對立西方對ZG經濟的封鎖,所以只能選擇計劃經濟。這里要說明下,ZG經濟目前是公司混合制,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計劃經濟的活力就會更不上,尤其是復雜龐大的社會民生經濟。所以GGKF引入市場經濟,那麼,完全依靠市場經濟大型基建工程很難完成。所以,在基建等公共工程領域依靠國家計劃模式完成,其他領域靠市場經濟力量完成。這就相當於國家依靠統一的計劃模式,完成基建等工程從而優化營商和民生環境,打造適宜的市場經濟框架,吸引更多的市場經濟參與者。公司混合制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計劃性的搭建市場經濟的框架,讓市場在其框架中運行。從管仲開始就有了最早的國有經濟,到漢朝的鹽鐵均輸均有公司混合的影子。所以公私混合制是有較悠久的歷史傳統的。這也是目前ZG發展較快的原因。
其次,第二種假設分析,是在一篇微信文章看到的舉例,很多內容和第一種分析解釋相似,但是更加形象直觀的對比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
所謂計劃經濟是由明確的目標的,所有的「計劃」都是圍繞目標展開,是為了實現目標服務的。而市場經濟從宏觀來說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他靠的是其中的個人或企業的趨利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微觀上每個人或企業的進步或小目標實現,從而帶動社會或國家向前發展。簡單的說市場經濟是微觀有序,宏觀無序的,計劃經濟則相反。
了解了以上前提,我們來看下面這張圖,可以把經濟發展比作登山。
如果你在A點,自由選擇你放眼四顧你的奮斗目標是B,到了B之後你能看到的下一個目標是C,再之後分別是D、E、F。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視角。如果有一個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或是經濟決策者,能夠把控宏觀大局,從宏觀上看出最終目標是F,那麼就可以計劃處一條路線直通F,就能夠快速到達F,這就是計劃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計劃經濟是優於市場經濟的,然而別忘了他的前提是有一個極其偉大的國家領導人或是經濟決策者能夠精準把握F點的存在位置和路線。這就是在經濟發展初期,經濟規模較小的時候計劃經濟能夠取得快速進步的原因,然而在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和復雜程度後,很難有人能夠精準的把控「F點」。
B. 建國以後,我國為什麼會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復雜,非三言兩語能說清,只能簡單說說脈絡。
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從鴉片戰爭以後談起。鴉片戰爭後,中國人發現自己和西方國家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們的民族肯定想找到一種方法,能迅速趕上外國人。就是說急了,急著超過別人,急到亂投醫的程度。清末和民初的時候,中國還是想向西方學習的。但是,甲午戰爭、庚子賠款以及一戰後西方國家對中國這個戰勝國的盤剝,使中國人大失所望,使得中國人認為西方國家根本不希望中國崛起。再加上西方國家言論自由,經濟危機的慘況和社會的陰暗面經常隨便報道,讓國人認為西方模式並不是中國快速崛起的好模式。這時,蘇聯的成立給國人帶來了新的學習方向。這種蘇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能在短期創造極快速的經濟增長,彷彿精彩無比。再加上蘇聯對言論的嚴格鉗制,世界上只能聽到他們的好消息,看不到他們的根本矛盾以及人民的悲慘遭遇,所以世界上興起一股左派潮流,國內也興起這股潮流。您從當時國內媒體中的文藝作品就能感受到。中國人錯誤的認為發現了一條快速超越西方、拯救民族的捷徑,向他學習就成為潮流。蘇聯的那種主義,主張向外輸出革命,拯救全世界的勞動階級,再加上我們中國的一批精英分子,巧妙的把嗎顆思主義與中國的農民戰爭結合起來。內外合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49年後全面向蘇聯學習的狀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大概的脈絡就是這樣,是不是沒有教科書說的那麼雄渾壯麗。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C. 中國為什麼要計劃經濟
這是學習蘇聯老大哥的
計劃經濟說白了就是針對馬克思的理論而來的,認為市場經濟不好,有盲目性,不受控制,而且會產生金融危機,針對市場經濟的不好,從而推出計劃經濟,一切都按照計劃來,從大米到肥皂再到鋼鐵建設等等,一切計劃好,就不存在炒賣,沒有炒賣,經濟也不存在崩盤
但是計劃經濟也有不好的地方,估算容易出錯,下級為了自己的升遷可能會謊報情況,比方說以前經常會聽到超計劃生產了某些產品,這樣就低估的生產力,又比方說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如衣索比亞、烏克蘭等爆發過飢荒,很多時候爆發飢荒的原因是下級為了應對上級的檢查,因為一般幹部升遷都是由上級領導決定的,因此會想法設法在經濟數據上討好上級領導,但是糧食不可能年年豐收甚至年年增產,個別下級幹部會向上級說自己增產了,由於增產,變相需要上交的糧食多了,長此以往,就造成了民間糧食不足的情況出現。
還有就是積極性的問題,做多做少工資都一樣,多少糧票都是一樣計劃好的,就容易打擊經濟性,而且有時候容易出現一些隨機現象影響經濟,但是工資福利需要長期保持一致的話,這樣容易hold不足的。
所以現在改規劃了。。。大致規劃方向,但是也實行市場經濟,發揮市場經濟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調動積極性,同時也有國家看著市場避免出現危機。。。
D. 建國以後,我國為什麼會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制度要求
戰後國家需要重建各種生產關系,此時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最適宜的方式;
學習蘇聯的社會主義經驗;
現狀證明當時實行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正確的
E. 中國最初為什麼選擇計劃經濟體制
新中國之所以最初選擇和建立的是傳統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認為,主觀因素主要是兩方面:
一是對社會主義理論認識上的制約,把計劃經濟看成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把單一的計劃調節看作經濟運行的唯一機制;
二是由於缺乏經驗,照搬了蘇聯模式。
客觀的因素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社會所有制結構單一化的影響;
二是建國初期由穩定物價的斗爭而帶來的商業和財政金融管理集中統一化的影響;
三是發展戰略和經濟自身環境的影響。
上述主觀因素並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決定當初選擇的更主要的是客觀因素。正是因為以上背景因素,計劃經濟就成為新中國唯一的選擇。
F.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什麼會建立計劃經濟體制
一、建國初期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是我國選擇計劃經濟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於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與壓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非常低下,工農業生產極端落後。
1、為了恢復國民經濟,平抑物價,調整不合理的經濟結構,我們必須實行計劃經濟 。
解放前最高產量,鋼只有90多萬噸,原煤6000萬噸(主要集中於日本佔領的東北),糧食為2700多億斤,棉花不到1700萬擔。而經歷連年戰亂的1949年,與歷史上最高的產量相比,工業總產值減少50%左右,其中,重工業減少了70%,輕工業減少了30%,煤炭產量減少48%,鋼鐵產量減少80%以上,糧食產量減少25%,棉花產量減少48%。由於生產大幅度的下降,物資奇缺,物價猛漲,通貨膨脹加劇,財政赤字也來越大。據統計,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9年5月的12年間,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通貨增發了1400多倍,物價上漲了8500多倍。廣大勞動人民貧困失業,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
面對這滿目瘡痍、積貧積弱的國內經濟狀況,在1950年6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確立了爭取國家參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為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心任務,把黨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然而,連年戰亂不僅使我國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貧困,民不聊生,同時必須認識到,帝國主義在侵略過程中,長期控制著我國的主要經濟命脈。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抗日戰爭以前的近一個世紀中,我國接受帝國主義多條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帝國主義通過條約特權,掠奪我國經濟,壟斷了中國煤產量的70%,鐵產量的95%以上,航運噸位的73%(其中外洋航線佔83.8%)和絕大部分的公用事業,並控制著我國的金融、保險和對外貿易。他們使用各種特權,攫取驚人的高額利潤。
1936年以後,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四大家族,憑借國家政權的壟斷力量,通過發行公債、苛捐雜稅、商業投機、通貨膨脹等手段巧取豪奪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工商企業。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權和戰時經濟統制手段大發橫財,進而控制了國家經濟命脈。到1949年,官僚資本大約佔有全國工礦和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產的80%,壟斷全國鋼鐵產量的90%,煤產量的33%,發電量的67%,並擁有全國最大的銀行和十幾個壟斷性貿易公司。
由此可見,經過百年抗爭終於贏得民族解放和國家主權的中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實現中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望在建國初期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因此,為了恢復國民經濟、平抑物價,為了調整建國初期面臨的官僚資本主義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就必須實現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集中統一的經濟體制,有計劃的建設社會主義。
2、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我們必須實行計劃經濟。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馬克思指出:實現共產主義――當然包括其低級階段社會主義――必須「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但是,不管是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還是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都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發展中國家。
因此,這些國家在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權後,首要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實現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因為工業化過程的主要內容是機器操作基本上代替手工勞動,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農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經濟發達的國家,必然是工業化程度高的國家。只有實現工業化,達到較高的生產力水平,我們才能更好的實現共產主義。近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曲折,並且形成了近代畸形的產業結構: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1949年為4.9%,1936年為10.8%,1949年為17%,而且布局不合理,70%的工業集中在沿海,只有30%的工業集中在內地。
顯而易見,建國初期,我國面臨著多麼嚴峻的考驗,毛澤東在1954年指出:「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因此,建國初期,我們迫切的需要實現工業化,實現祖國的繁榮和富強,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
1956年年底,中共八大指出: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的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確立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來。
面對建國初期我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資匱乏,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低且布局不合理,人才奇缺,技術非常落後等等的現實情況,要想優先發展資金、技術、人才密集的重工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加上帝國主義的經濟政治封鎖,那種以市場為基礎的配置資源的辦法在我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實現不了的,建國初期我國的現實狀況只能通過國家的統一計劃來配置資源,保障重點建設,恢復國民經濟,有效調動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集中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才能實現優先發展重工業,並且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比如幾大鋼鐵基地、能源基地、機械製造基地,創造了原子彈爆炸、衛星上天、成為鋼鐵大國等等)和國民經濟體系,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
二、蘇聯模式的影響是實行計劃經濟的理論因素:
我國建國初期實行的計劃經濟,受到蘇聯模式的影響,但也不是不考慮我國自身實際情況,照搬蘇聯模式。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但同時,蘇維埃政權面臨國內外敵人的進攻,內憂外患、困難重重,俄國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包括余糧收集制,企業國有化,實物配給制和勞動義務制,這個政策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適應了戰時需要,為戰勝國內外敵人提供了保證,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1921年實施新經濟政策,恢復了非公有制經濟和市場機製作用,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迅速恢復了被戰爭破壞的經濟, 使蘇俄經濟走出困境,在1927年蘇聯經濟達到戰時水平,並且鞏固了工農聯盟,為實現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國家的財政收入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轉,從而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在1928年,斯大林作出實行全面計劃經濟的重大決策,在農業領域實行集體化。並於1929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從此,揭開了蘇聯長達60年的計劃經濟模式序幕。通過實行計劃經濟,蘇聯在經濟基礎薄弱,帝國主義經濟封鎖,政治軍事威脅的新生蘇維埃政權的基礎上,順利實現工業化發展目標,在二戰中同法西斯的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加快了戰爭停止的步伐。通過三組數據,我們可以明了的看到計劃經濟主導下蘇聯的發展:
第一組是以1940年與1913年比較:1940年,蘇聯生產生鐵1500萬噸,幾乎等於1913年的4倍;鋼1830萬噸,等於1913年的4.5倍;煤16600萬噸,等於1913年的5.5倍;石油3100萬噸,等於1913的3.5倍;商品穀物3830萬噸,比1913年多1700萬噸;原棉270萬噸,等於1913年的3.5倍。
第二組是以1953年與1940年、1913年進行比較:1953年蘇聯工業的固定生產基金等於1940年的2倍多,等於1913年的22倍。1953年大工業總產值等於1913年的30倍(按可比價格計算)。1953年工業產值比1940年增加1.5倍以上,其中機器製造業的產值差不多增加3倍。重工業各個重要部門的產量從1913年到1953年的增長情形如下:煤從2900萬噸增加到32000萬噸,石油從900萬噸增加到5200萬噸,鋼從420萬噸增加到3800萬噸,水泥從150萬噸增加到1600萬噸,電力從19億瓦時增加到1330億瓦時。機器製造業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1938年為27%,1950年為39%。
第三組是從1951年到1984年的發展來看:1951年至1984年,蘇聯國民收入增長8.9倍,工業總產值增長13倍,農業總產值增長1.7倍,年平均增長率分別是7%、8.1%和3.1%。而同期美國的這幾項指標分別只增長2.1倍、2.6倍和0.8倍,平均增長率分別是3.4%、3.9%和1.7%。
建國初期,我國面臨著與當時蘇聯蘇維埃政權同樣的內憂外患,滿目瘡痍的困境,蘇聯經過計劃經濟的實施,成功的鞏固發展了蘇維埃政權,使蘇聯從1918年向德國乞求休戰,變成為一個20世紀80年代初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不得不讓全世界感到震驚。並且,我國缺少足夠的經濟管理經驗,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蘇聯成功的發展經驗。
但同時,我們也絕不是照搬蘇聯模式。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有著豐富的反教條主義經驗,形成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毛澤東認為,我們應該向蘇聯學習,同時,「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蘇聯所有制過於整齊劃一、部門管理體制過於集中,而我們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並存,公私合營經濟和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的補充,指出社會主義條件下商品生產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注意運用價值規律,調節某些生產和流通的價格、稅收和供銷關系,從而為社會主義服務。
三、建國初期面臨的帝國主義封鎖是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的外部因素:
建國初期,美國從各方面孤立封鎖新中國,美帝國主義不承認新中國的合法性,並且並操縱聯合國阻撓新中國派合法代表取代被國民黨非法佔據的席位。由於美帝國主義的阻撓,國際上只有蘇聯和東歐、亞洲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國家和民族獨立國家承認新中國。
同時,美國阻撓所有國家的商船進入新中國的港口,企圖切斷中國的海上貿易,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眾所周知,美國於1950年6月25日,發動朝鮮戰爭,並派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生政權。為了維護新生政權,新中國在外交上實行對蘇聯「一邊倒」的方針,做出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定。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政治上的獨立要以經濟獨立為支撐,要想鞏固和發展新生的革命政權,新中國經濟必須獨立自主,為了實現經濟獨立目標,相對於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輕工業發展戰略,我國必須實現內部循環的重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