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幾
第二。經濟是人們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是147227.3億美元是世界第二。經濟這一概念微觀指一個家庭的財產管理,宏觀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
② 2021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21年我國GDP突破114萬億元。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意思。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衡量經濟狀況的作用:
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簡單來說,GDP就是一段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創造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總價值。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GDP被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對於一個地區來說,GDP被稱為地區生產總值。關於GDP衡量經濟狀況的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一書中說,GDP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一是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判斷其經濟總體實力和經濟發展的快慢;二是GDP可以用來進行經濟結構分析;三是GDP可與相關指標結合,計算出具有重要意義的其他指標。
③ 中國幾億人口
14.1178億。
2022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14.1178億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13.3972億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了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
中國2022年男女比例是2比1.6。
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男性人口72311萬人,女性人口689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以女性為100)。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④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多少億
國內生產總值110萬億元,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達18.5%,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2012至2021年這十年間,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9月13日起,國家統計局開始發布多篇「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講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
新華社資料圖
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台階
2013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6%的增速,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國內生產總值2021年突破110萬億元,達114.4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為2012年的1.8倍。
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的同時,我國經濟佔全球份額穩步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至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
人均GDP水平實現新突破。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12年增長69.7%,年均增長6.1%。
同時,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3萬億元,按同口徑計算,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長5.8%。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2021年末達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農業、交通、信息通信、能源……十年間,一系列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不斷夯實,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有利條件。
農業方面,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13657億斤,比2012年增產11.5%,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15至2021年,穀物總產量保持在6億噸以上,穩居世界首位;肉類、水果、花生、籽棉、茶葉等農產品產量均保持世界第一。農業科技創新和機械化步伐加快。202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
交通領域同樣成果豐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2012至2021年末,鐵路營業里程由9.8萬公里增加至15.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不到1萬公里增加到4萬公里。公路里程由424萬公里增加到52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9.6萬公里增加到16.9萬公里。2021年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8736公里,擁有運營線路的城市達51個。
十年來,「寬頻中國」「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實施,2021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2216億GB,是2012年的252倍。2021年,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32億人,比2012年增長83%;互聯網普及率升至73%,提高30.9個百分點;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5G基站總量佔全球比重達60%以上,居全球首位。
此外,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初步核算,2021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3.3億噸標准煤,比2012年增長23.2%,年均增長2.3%。2021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692萬千瓦,比2012年末增長1.1倍;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引領者。
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
創新成為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關鍵詞。2021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7956億元,為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長11.7%;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4%,比2012年提高0.53個百分點,已接近OECD(經合組織)國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扎實推進,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2021年,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562萬人年,比2012年增長73.1%,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投入增長的同時,創新產出也不斷擴大。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基礎前沿領域涌現出一系列重大原創成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大飛機製造等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國內外專利申請授權量460.1萬件,比2012年增長2.7倍。
⑤ 2021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幾
第二。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2萬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全部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37.3萬億元、31.4萬億元,連續十多年居世界首位。這一系列數字反映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更牢。
⑥ 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多少
19.64%。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19.64%,因為2022年全球GDP總量約為99.3萬億美元,中國為19.5萬億美元。世界經濟是世界各國的經濟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世界范圍的經濟整體。
⑦ 中國經濟規模實破100萬億,14億人,有多少家庭存款夠20萬元
2020年,我國經濟規模突破了100萬億大關,這么多年來,你又存下了多少錢呢?聽我說完,也許你會很扎心!
2020年我國GDP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而這一數字在2000年的時候為10萬億元,在2011年的時候為50萬億元,這也就是意味著中國經濟在這20年時間里翻了10多倍。經濟發展之快,我們可以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那麼中國在過去20年裡經濟這么快速地發展,我們又存下多少錢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截至到2020年9月底,我國居民存款余額為92.09萬億元,按照我國14億人口來計算的話,人均存款額則為65779元。
如果按一家三口人來計算,那麼一個家庭的總存款額應該在20萬元左右才能達到全國存款的平均線。你達標了嗎?我相信很多人不要說20萬元了,有可能連3-5萬元都很難拿出來。
那麼這么多年來的經濟發展,錢到底去哪裡了?我們一點一點來剖析:
這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導致貧富差距加大,讓富人是越來越富了。我們來看看,2010年中國首富宗慶後的資產才800多億元,而如今的首富,個人資產動不動就是數千億元。比如,馬雲、馬化騰、黃崢等,他們的個人財富均已超過了3000億元大關。超過1000億元資產的大佬更是不在少數。
從倍數上看,這20年間富人的資產是翻了好幾倍。但是從數值上來看,富人的資產每個人多出了幾千億元,這個數值還是很驚人的。
而窮人每個月的收入從20年前的幾百元到現在的幾千元,雖然說也是翻了好幾倍,但是根據當下的這個物價水平,這個收入能夠生活開支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事情了,更不要說存錢了。
所以說,這20年間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只和一小部分人有關系,而普羅大眾卻望塵莫及,哪裡會有錢存下呢?
收入少也就算了,關鍵我們當下的這些年輕人還喜歡透支消費,寅吃卯糧。
當下的年輕人哪一個沒有和銀行借過錢?哪一個又沒有透支消費過?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還大吃大喝,動不動就買個好手機玩玩,動不動就買個好包包挎一挎,有的甚至貸款也要買台車開一開,用年輕人的話說,這叫活在當下。
在這種超前消費意識的帶動下,不要說月入幾千元了,即使月入過萬元,我相信也存不下錢,因為我們所賺來的錢都為別人的經濟發展作貢獻。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高成本的生活所導致的。我們除了物價上漲的因素以外,還有的就是消費升級。看看現在的教育、醫療、住房就知道了,可以說,這每一項都可以掏空窮人的口袋。
我們就拿房子來說吧,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背負著房貸,一還就是三十年。大家的收入不多,生活開支還挺大,更要為自己的一個窩奮鬥上三十年。
辛苦努力了這么多年,此時,即使我們的名下有資產、有財產,但也未必就有現金和存款。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說貨幣在不斷地貶值,一定的借貸和適當的消費,一來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二來也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們也要記住,不要把杠桿用得太大,不然他一樣會是一個坑。為了防患於未然,有一定比例的現金存款是有必要的。
在錢難賺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有危機意識,該花則該,不該花千萬不要亂花。
中國經濟規模實破100萬億,敢說說你這么多年來又存下了多少錢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⑧ 2020中國gdp總量為多少
2020年中國gdp總量為1015986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比上一年增長2.3%,2020年中國的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大關。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gdp有什麼意義
gdp是核算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性綜合統計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也是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核心指標。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是否處於增長或衰退狀態,從gdp的變化就可以觀測得到,gdp有年度的也有季度的。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gdp大幅增長,則標識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的消費能力增強,反之則說明該國處於經濟衰退狀態。
⑨ 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的多少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202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概念
含義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一般在最終消費品市場上進行銷售。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⑩ 中國有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人口總人口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4742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83218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561236人。全國人口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