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昭通的生物資源
昭通生物資源概況
昭通復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的多樣性,造就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全市有木本高等植物151科457屬1025種。60餘萬畝竹林遍布全市,是我國珍貴稀有竹種—筇竹、方竹的集中分布區。經濟作物以烤煙、油料、麻類、魔芋等為優勢產品,是雲煙的主產區,是中國山嵛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為全國馬鈴薯最適宜生長區域,還有「中國白魔芋之鄉」的美譽。經濟林木有100多個品種,大宗產品有油桐、烏桕、五倍子、木漆、白臘等,產量居全省之首;有各種水果37種,蘋果、柑桔、櫻桃、甜橙、蜜桃等,量大質優,是我國南方優質蘋果基地,蘋果年產量2億多公斤,享有「果鄉」之稱;天麻、杜仲、黃柏、半夏為主的天然葯材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海內外,為全國品質最優天麻的核心區域。同時,昭通還是雲南省畜產品主產區。
㈡ 昭通是哪裡
昭通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
昭通,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地處雲、貴、川三結合部的烏蒙山區腹地,是中國著名的「南絲綢之路」的要沖,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是雲南連接長江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通道,是內地通往南亞、東南亞和雲南通往內地的雙向大走廊。
2001年1月13日,撤銷昭通地區和縣級昭通市,設立地級昭通市。昭通市設立昭陽區,以原縣級昭通市的行政區域為昭陽區的行政區域。昭通境內群山林立,海拔差異較大,具有高原季風立體氣候特徵。
昭通境內四季差異較小,但是不同的海拔上氣候有著較大的差異,海拔從高到低有高原氣候、溫帶氣候、亞熱帶氣候之分,而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溫度比北部高,濕度比北部低。
昭通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質優良,天麻、馬鈴薯、蘋果、竹子等農特產品聞名遐邇,是世界優質天麻種源基地、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基地、中國「筇竹之鄉」。
昭通水能資源豐富,境內有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三座巨型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重要基地。煤、硫儲量居全省首位,是全國野生天麻核心區域。
㈢ 昭通的支柱產業有哪些
1 昭通蠶桑支柱產業要走產業化規模化道路. 市委副書記陳林章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說,蠶桑產業是昭通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是綠色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年年有收入,是再生資源,風險不大。巧家縣找
到一條農民發展奔小康的路,值得全市學習。全市必須進一步樹立蠶桑產業是大產業的思想
2把昭通蘋果建成支柱產業.昭通市蘋果生產的蓬勃發展令人興奮不已。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果園,一棵棵果樹綠葉滿枝,一串串紅如瑪瑙,綠如翡翠的蘋果將一條條樹枝的腰壓彎垂到地上。看到一個個水靈靈的鮮果,真想親口嘗一嘗。昭通市屬省內發展蘋果生產的最適宜區之一,並在省內第一家引進蘋果種植,發展蘋
3,昭通致力培育電力支柱產業.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三座特大型水電站陸續上馬建設,將是本世紀初昭通乃至全省影響時間最長、牽動面最廣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抓住工程建設的重大機遇,優化全市經濟結構,已成為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同時,昭通中小水電資源蘊藏豐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的進程中,作為大型電站的補充,加快發展中小水電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4.煙草產業是昭通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長期以來為昭通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煙草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一段時期...各縣區、市直各相關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共同努力,從維護我市「兩煙」支柱產業大局出發,扎扎實實抓好落實。
㈣ 雲南昭通鎮雄
大灣鎮位於鎮雄縣城東北部72公里,赤水河上游的洛甸河、雨薩河畔,總面積119.33平方公里。轄大灣、石田、玉田、龍塘、羅甸、妥泥、雨薩、仕里八個村,186個村民小組, 11096 戶,50093人,其中少數民族(彝族、苗族) 1098戶5509人。大灣集鎮居住著12330餘人,是鎮雄除縣城外農村最大的集鎮。全鎮有耕地面積51855畝,森林面積41235畝,森林覆蓋率為23%,蘊藏大量無煙煤和硫鐵礦。鎮內最高海拔165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平均日照數13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
主產烤煙、玉米、稻穀、大豆、小麥、馬鈴薯、油菜,特產天麻、竹蓀、核桃、櫻桃、李子、桃子、梨、板栗,尤其是烤煙質量、數量、種植技術全縣領先,是昭通市最大的萬畝優質煙生產基地,產量、稅收兩項均佔全縣十分之一強。全鎮經濟總收入5051萬元,人均純收入768元,人均有糧235斤。
大灣鎮早在十九世紀初就享有「旱碼頭」的盛名,當時鎮雄最大的士紳隴維邦庄園也坐落於此,至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川式」民居建築群。現在老街道房屋古雅,民風淳樸。新建築櫛次鱗比,市場繁榮。境內風景名勝眾多, 「羅甸風光」、「夫妻石筍」、「魚跳龍門」、「犀牛水」、「轎子山」、「太極圖」、「日月鎖水口」等。
大灣鎮是鎮雄入川、上黔的東北大門。至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川式」民居建築群。老街道房屋古雅,民風純朴;新建築櫛次鱗比,市場繁榮;神奇的龍洞、傳情的夫妻石筍以及原始生態的羅甸風光和田壩稻香透露著一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甜蜜;「魚跳龍門」、「犀牛水」、「轎子山」、「太極圖」、「日月鎖水口」、「隴家老屋」等風景名勝使原本就十分秀美的大灣更增添了幾分撩人心扉的靈氣;青山綠水、楊柳春風、古樸人家、赤水漁歌,還有田園般的羅甸風情,在美麗的羅甸河畔溫馨和諧的交融著。大灣鎮距鎮雄縣城72公里。東面鄰以勒鎮,西面鄰石田村,北面鄰威信縣、花朗鄉、雨河鎮,南面鄰尖山鄉、果珠鄉。全鎮轄8個村,186個村民小組,有耕地面積49860畝,森林面積46362畝,人均耕地0.97畝.鎮內最高海拔165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平均日照數13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主產烤煙、玉米、稻穀、大豆、小麥、馬鈴薯、油菜,特產天麻、竹蓀、核桃、櫻桃、李子、桃子、梨、板栗[1]。
㈤ 昭通水富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水富市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隸屬於雲南省直管,昭通市代管,可能許多人都對這座城市非常的陌生,但是一提到四川宜賓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水富市離宜賓市區僅有20分鍾。
水富市是昭通地域面積最小的一個縣,也是昭通市經濟最發達的一個縣,首先我們對水富市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水富市位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金沙江與長江的過渡地帶,是長江經濟帶的起點城市。
「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港」,「七彩雲南北大門」,「溫泉之都,浪漫水富」的美譽,也是雲南省第一個五通的城市,水富以前是屬於四川的,1974年劃歸給雲南省昭通市管理,1981年成立水富縣,2018年水富縣撤縣設市。
水富市的國土面積僅有439.95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1萬人口,人均GDP是昭通的第一,水富市擁有的自然 旅遊 景點非常多,其中的銅鑼壩國家森林地質公園就在水富市,水富港號稱雲南省第一大港,因為雲南省大部分都沒有臨江臨海,所以這個稱號被北部的水富給奪取了,水富港的吞吐量也非常大,這也是拉動了水富市 社會 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水富還有一個就是西部大峽谷溫泉,水富市是一個值得 旅遊 的城市,大部分去了水富市一定要去西部大峽谷溫泉,因為在那裡泡溫泉的確是一種享受,而且離市區也特別近。
水富市可以說是一個 旅遊 化的城市,全市僅有11萬人,主要靠 旅遊 起步,而且境內有大型的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可以給水富市提供資源。
水富市臨金沙江和橫江,一座海濱城市,而且水富市的溫差不大,紫外線不強,容易養顏,所以大部分願意去水富的原因。
水富市還是昭通市的教育大市,水富市的教育可以說非常厲害,一座雲天化中學,雲南省一級一等完全中學,而且曾經也考過清華北大,是雲南前十強的中學。
水富市這幾年被評為國家級的衛生城市,國家級文明城市,走到水富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四川風味,宜賓燃面等等 美食 在這里出現,水富的交通就不用說了,宜賓機場離水富市僅有20分鍾,水富去成都和重慶都是在三個小時不到。
水富市一座現代化城市,一座袖珍城市,一座值得 旅遊 和觀光的城市。
一、水富和宜賓已經同城化發展。取消手機漫遊費;班車公交化,二十分鍾一趟,十元;網約車20元;水富到敘州區快速通道20分鍾抵達;醫保卡異地就醫,二醫院分院設在水富;宜賓戶口耍大峽谷溫泉打七折。機場廣告語:宜賓機場——水富人的機場。上班下班兩邊跑的很普遍。所以,誰願意爬坡上坎幾百公里山路去昭通?到省會昆明的內昆鐵路還要繞道貴州,現在還停運了。口音、生活習俗、地貌、氣候完全不一致,對雲南的歸屬感實在低。而且市區很多人籍貫都是宜賓。
二、典型的大院文化。水富是新興的移民城市,職工來自四面八方,我們這些80後,基本都是生活在各單位的大院里,獨生子女多,吃百家飯長大,鄰里關系和睦融洽,人情味濃。在荒灘上修建的新城, 歷史 只有四十年,自建房幾乎沒有,以單位宿舍為主。規劃整齊,干凈整潔,這就是區別其他老縣城的特徵。
三、城市小人少,植被多,水質干凈,環境清幽,節奏慢,特別適合讀書、休閑。滿街的茶館、麻將室、餐館。燒烤、面條、河鮮好吃得不擺了!讀書刻苦,高考高分多。江邊的人勤勞能幹,性格溫和,嘴巴扎勁,很少有打架斗毆, 社會 治安好,生活條件優越,但闖勁不足。
四、常年濕潤,紫外線弱,水汽重,海拔低。因此當地人皮膚白皙,五官端正,和高原地帶的雲南人完全迥異。
五、雲南最小縣,人口少, 歷史 短,離省會遠,所以在省內毫無存在感。在昆明或其他地州說自己是水富人,對方一臉懵逼,忙問在哪裡?還要解釋半天。
六、水富人對雲天化是又愛又恨:羨慕職工待遇好,沒有雲天化也沒有水富的今天。恨的是廠區一牆之隔,帶來的安全隱患,像個定時炸彈隨時都要爆炸。雲天化職工也傲氣,普遍瞧不起水富人。
水富隸屬雲南省,昭通市代管,位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金沙江與長江經濟帶的起點,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港、七彩雲南北大門」,「溫泉之都、浪漫水富」的美譽,是雲南省唯一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天然氣管道「五通」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