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試著對「彩禮」進行經濟學分析
知乎上有人邀請我回答「怎麼看中國彩禮?」這個問題。正好最近在看一點經濟學入門的書,就嘗試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吧。
很多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已經論證過份子錢在中國農業社會中的金融作用,就是相當於保險性的投資:當自己沒經濟壓力的時候通過給別人份子錢作為投資,其回報就是確保在自己有什麼需要用錢的時候,比如婚喪嫁娶或者兒子進京趕考什麼的,能通過人情往來收回投資,以應對開銷。
為什麼說這是金融行為呢?因為金融就是「跨時間誇空間的價值交換」(耶魯陳志武教授語)。份子錢這種先期付出,然後在某一時段得到大量回報的行為,本質上和現代保險業非常相似——而保險,正是一種金融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觀察,彩禮也同樣是一種金融行為。如果說份子錢是一種保險行為的話,那麼養女兒然後在某一時段通過彩禮的方式,得到大量的經濟回報,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投資行為。
所以有的人將之稱為「賣女兒」,從傳統的彩禮作用上講,這是對的,這就是彩禮錢的本質。
我們這么一分析,那麼這個制度其實是挺冰冷的,不管彩禮在古代被冠上了什麼華麗的外殼,將女兒作為投資標的的行為在本質上都是非常冷血的。那麼問題來了:這么一項制度的存在,在經濟學和社會學角度上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沒有這一制度,是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會更純粹?是不是這個世界會變得跟美好呢?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相信一句話:「存在皆合理」。這個制度的存在肯定有它存在的必要。
我覺得理由可能是這樣的:這項制度是保證中國傳統社會底層階級存在的必要措施。正因為有了彩禮制度,中國傳統社會才能長期維持金字塔形結構。
試想如果沒有這項制度,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底層階級,那些在貧窮線上掙扎的人群——這部分人歷來數量龐大——將沒有任何養女兒的意願,畢竟弱質女子對於生產力真的沒什麼幫助,還會消耗大量的糧食資源。那就會導致不管有意無意的,女孩子在底層階級中會在出生就被遺棄或者得不到照顧而放任她很快死去。
如果從投資的角度出發,一項標的在很長時間都是出於「負資產」狀態,那麼人們會不願意持有這一標的,上述情況就是必然發生的。而如果這樣的標的還能得到人們的投資願意,那它就必須具備非常好的增值潛力,女孩子的增值潛力在哪裡呢?
那就是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傳宗接代。女孩子在延續家族血脈這一方面,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考慮到地主家的女兒嫁給佃戶為妻的概率實在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底層階級的家庭在思考傳宗接代時,他們考慮的對象必然也只能是同樣處於底層階級家庭的女兒。基於這一理由,女孩子作為平時沒用但在需要時作用不可替代的「物品」自然就具有非常強的投資價值,而中國古代的先民也完全按照經濟規律開始投資女孩子這個「物品」,其結算方式就是彩禮。
不知道有沒有把這個問題講清楚。反正我盡力了。
順便說一句,我一直認為中國古代女子早嫁(十二歲就能出嫁),從而導致早育、嬰兒存活率低、女性生育死亡率高等等現象,並非是我們的先民完全不知道女子適宜
生育年齡是多大——實際上觀察一下就能發現,越是「盛世」,政府允許女子出嫁的年齡就越大——更多的還是出於經濟學的理由,畢竟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投資回報周期越長,其獲得的回報率越低而風險越高。盛世的時候,投資風險可以被環境整體拉低,所以恐慌性拋售的現象不明顯,但是到了年景不好的時候,那麼越早把女兒嫁出去(中國傳統中稱之為「打發出去」),對於一個家庭而言當然就是越好的結果。
當然,中國古代「盛世」時間很少,所以才會出現中國女孩普遍很早嫁人的情況。
你看,經濟學真的能解釋很多事情。
是吧?
Ⅱ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中國傳統社會下的子女婚姻關系如為什麼是女方嫁給男方女方為什麼要收彩禮
古代的生產資料掌握在男性手中,盡管是封建社會也是原始社會中父系社會的延續。因而是女方家給男方。而女方養育一個人也是要有成本投入的,而男方娶妻是為了生子以延續對財產的掌控,因而需要向女方支付彩禮
Ⅲ 為什麼結婚女方要彩禮
現在社會上,彩禮已經成了很多男女婚姻中比較敏感,也是不得不跨過的一道坎。
小虹姐姐認為你說的這種「女方獅子大開口」的情況,主要有兩種原因:
1、受當地習俗,社會輿論的影響。
我們知道,有很多地方,女方出嫁都要向男方索取比較大的一筆彩禮。有些地方是確有當地的實際情況,有些地方卻已經成為一種陋習。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建議考慮兩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無論如何,婚姻最重要的是男女雙方,其次是兩個家庭,最後才是社會的看法。
2、自身不切實際的虛榮心作祟。
網路時代,全民娛樂。不否認有一些女孩子看到現在的「網紅經濟」「富二代」「奢侈品」被晃花了眼。自身不想努力,卻妄圖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
對於這類女孩子,小虹姐姐想送給她們一段茨威格的話:當時她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任何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Ⅳ 結婚為什麼要有彩禮
彩禮在古代被稱為聘禮,彩禮是我國婚嫁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其實在我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了。按照風俗來說,它是男方要娶女子為妻的時候,需要給女方家的禮金作為彩禮,因為女方父母把女兒養大不容易,是男方家為了感恩女方父母養育一個女兒所付出的辛苦,給女方父母的一種補償,補貼女方家用,女方則有陪嫁。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彩禮作為補貼女方家用的作用變得不再明顯,男方給的彩禮錢一般是作為新人小兩口第一筆家庭資金。
Ⅳ 為什麼農村女子結婚要十萬彩禮
農村女子結婚要十萬彩禮,男子表示這是賣女兒!你們怎麼看?
聘禮是指男女結婚,新郎或其家庭給予新娘父母的一部分金錢、財產或禮物,如為金錢又稱為聘金。從人類學角度來看,在古代時聘禮是一種市場經濟行為,用以交換新娘家庭所損失的勞動力,及賠償她家庭中直系親屬的缺失。從演化心理學角度解釋,贈送聘禮在一夫多妻制社會中非常常見,因為適齡女性相對稀缺。[1]聘禮這一傳統如今仍然在不少亞洲國家、部分非洲國家和部分太平洋島嶼中有所保留。而訂好的聘禮價值如今並不一定反映了女方在男方眼中的價值。
而農村裡結婚的時候也會要很多彩禮,比如十萬代表著十全十美。而十萬塊錢雖然是個好兆頭,但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錢財。可是奈何現在想要娶老婆,沒有十萬彩禮,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一次結婚的時候,家裡的老人真的是又歡喜又憂愁。自己的兒子結婚了是一件喜慶事,但是卻也為難了自己老兩口。這對新人結婚,女方的父母要了男方20萬彩禮,新娘忽然回頭瞪了親戚朋友們一眼。這讓現場的人都沒聲音了,
就在結婚的那天,這些親戚朋友還在新娘進門的時候討論這件事情,正好被新娘給聽到了。其實男方心裡也是很苦,他為了娶眼前的這個美嬌娘,真的是耗幹了父母的心血。曾經他大喊著這是賣女兒,並表示不會娶她。奈何爭不過自己的父母,只能順從下來。雖然現在婚是結了,但是也欠下了許多的債。他也無可奈何,因為現在要十萬彩禮的不止她一個人,之前相親的時候,甚至有些女的要的更高。
因為想過好日子。於是越是貧困的地帶,彩禮就越高。如陝甘寧豫等地的部分農村的部分地方,光彩禮就有小二十萬。要知道在農村生活,脫困是很費勁的。家徒四壁,唯一能賣得上價的,就是女兒的婚姻。說到脫貧致富,有一家就很有心得。那家家裡想蓋個房,父母便安排女兒相親,張口先要三萬,拿了錢什麼話都好說,但會立即把錢先花了。事後再要錢,什麼錢不知道,總之花樣百出,最終導致男方反悔,想把之前投的錢要回來,當真是難如登天
結婚一般是先定親,然後領證,舉辦婚禮,原來有鬧洞房,現在基本不鬧了。婚禮那天是早早起床准備下,然後車隊去女方家接親。在女方家要過他們家的幾道門,需要給點紅包什麼的。然後把女方接走。一般女方家裡人不跟著去的,但是伴娘要跟著車隊一起去男方家裡。到男方家之後就是拜拜天地,然後鬧鬧洞房,基本就到中午了。然後就是開始吃飯,吃飯時,新郎新娘要一起挨個酒桌敬酒,不需要喝多隻要應酬一下就好。
Ⅵ 薛兆豐表示「女方要彩禮是短視的」,這樣的觀點該如何理解
彩禮問題在很多地區都已經成為阻礙男女走進婚姻的障礙,國家也一直在想方設法移風易俗,不斷推進解決高彩禮問題。可是想要徹底斷絕彩禮習俗的存在,在當下無疑是不現實的。
其實彩禮問題屬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在結婚時是否索要彩禮,完全取決於雙方及其父母的想法,其他人的意見往往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同時在現實生活里,兩個人未來是否能幸福,往往與彩禮也沒有太多關系。
Ⅶ 薛兆豐表示女方要彩禮是短視的,不能僅看存量,如何從經濟學角度分析
仔細聽,薛兆豐說:如果男方有資產,至少一半應該給女方,因為女方投資早了。 但是,如果女方只看重車房彩禮那就是短視了,還要考察男方的個人能力。 如果對方能繼續生孩子,那也沒什麼不好,明明是針對女孩子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女孩嫁給了一個男人。 短短的時間,這個人確實通過砸鍋賣鐵得到了房子、車子和彩禮。 從那以後,他一直負債累累。 女孩還會嫁給他嗎反之,如果一個男孩暫時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彩禮的話有很多,但是能力強,工作還算穩定,潛力無限。我應該如何選擇這取決於男孩的持續生產能力。 這並沒有錯嫁妝和一個人的能力相比,眼光確實有差距,但是說彩禮是短視的,就是短視。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 畢竟比起男生的能力和素質,當然男生的能力和素質更重要。 不能只看標題,還得看視頻,仔細聽聽薛兆峰的意思。
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你是一個不斷為自己投資的男人,只做愛不結婚,只生孩子不養。 正確的? 再比如,只有愛情不結婚。 還有全球化給我們的啟示。 為什麼不去全球資源窪地進行價值挖掘,非得投資中國這個滾入紅海的地方?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應該遵循追求利潤最大化或回報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如果他說男人必須支付50%的財產才能結婚,那麼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可以是40%、30%、20%,甚至是賣淫。 在我們可預見的預期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我們的投入成本越低,我們的投入產出比就越高,這很容易計算。 我們不用擔心他所謂的彩禮是什麼,男人的長期生產力是什麼。 請記住,我們是經濟運行中的客觀存在,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經濟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