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通貨膨脹為什麼擾亂經濟

通貨膨脹為什麼擾亂經濟

發布時間:2022-12-14 02:53:36

①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通貨膨脹對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的影響:
1、實際收入水平下降
2、價格上漲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導致福利減少
3、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具體表現為:低收入者(擁有較少稟賦者)福利受損,高收入者(擁有較多稟賦者)卻可以獲益;以工資和租金、利息為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會遭受損害;而以利潤為主要收入者,卻可能獲利。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② 通貨膨脹怎樣影響著一國的經濟

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要辯證地對待問題,不能一棍子打死,通貨膨脹他能給已過經濟帶來好的影響也能帶來不利的影響。 首先先從經濟學角度來解釋產生通貨膨脹的原因。在西方經濟學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四個經濟模型,仔細講的話比較深奧,我就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作為貨幣現象的通貨膨脹(貨幣供給的增加是通貨膨脹的基本原因); 第二,需求拉動通貨膨脹(過剩的需求、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商品); 第三,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這里還包括工資推動通貨膨脹。 第四,結構性通貨膨脹(部門工資率的不平衡,簡單比喻一下「比工資」)。 其次,再了解通貨膨脹會帶來何種影響。從西方經濟學來看,主要有再分配效應和產出效應。請耐心看下去,理解完了答案就出來了,我盡量簡單的介紹下去。 第一,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的影響。 首先通貨膨脹不利於靠固定的貨幣收入維持生活的人。 其次,通貨膨脹對儲蓄者不利。 再次,通貨膨脹還可以在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發生收入再分配作用。其中也包括了國家的通貨膨脹從居民手中把大量再分配的財富帶到公共經濟部門。 第二,通貨膨脹的產出效應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隨著通貨膨脹的出現,產出增加。此時溫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對產出效應擴大,增加企業利潤,刺激企業擴大再生產,有利於減少失業刺激就業,增加國民產出的效果。對一個失業工人來講,他的就業收益於通貨膨脹。 第二種情況: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引致失業。當成本推動的壓力高抬物價時,則實際產出會下降,失業會上升。 第三種情況:超級通貨膨脹導致經濟崩潰。也就是上面兩位所說的,我就不必重復了。 最後,總結: 1、當發生通貨膨脹,首先是由於什麼方面引起的,不同的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我們對待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2、溫和和爬行的通貨膨脹(由於需求拉動的)對一國經濟是有利的,有利於企業的利潤增加,失業的減少。 3、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會引致失業。比如原材料、工資等。若是由於工資推動通貨膨脹,你們就祈求老闆不要給你們加工資了,也就不會有通貨膨脹了! 4、超級通貨膨脹導致經濟崩潰。這種通貨膨脹後果很嚴重,比如辛巴威。 5、事實上影響通貨膨脹因素是很多方面共同產生的結果,包括以上四種模型都有,如果在溫和的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率在10%以內,去年通貨膨脹率在5.9%),你還是厭惡通貨膨脹的話,就呼籲大家不要加工資好了,或許還能減少通貨膨脹。 6、若想一國經濟發展迅速,溫和的(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去年的金融危機,我國出台了多種經濟刺激計劃,是為了刺激消費--增加企業利潤--企業擴大再生產--增加就業減少失業--增加收入--刺激消費,這樣循環下去,一國經濟就會很快的發展下去。但以前中國就出現在居民收入增加後,不去消費後拿錢儲蓄存在銀行,結果效果甚微。 7、面對通貨膨脹帶來的再分效應,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等待老闆加工資去抵消他,而是積極地參與投資獲得風險補償,這樣可以完全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以上都是靠我自己的理解寫出來的,我最討厭拿著別人的成果,復制粘帖就完事了。

③ 為什麼通貨膨脹過高會對經濟不利

通貨膨脹的主要危害

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是嚴重的,對這些危害人們一般概括為物價上漲,社會動盪和人心不安等。但實際上,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最嚴重的後果, 是對於市場機制的破壞。這種破壞首先造成了對資源的錯誤引導;其次導致了對勞工的錯誤引導。

1.關於通貨膨脹對資源的錯誤引導

哈耶克認為,在復雜的社會經濟生活中,貨幣之所以起重要作用,是由於一切價格都以貨幣表示,一切交易都以貨幣為交換手段,市場通過貨幣把它的各種信息傳遞給有關的當事人,使各生產者,消費者按照市場的指示去行動。在這個過程中,貨幣的中立性或者說貨幣的穩定性是市場信號真實和順利傳遞的前提保證。只要排除貨幣干擾,每個人就能在自由交換經濟中根據獲得真實的信息並作出選擇,在價格機製作用下,市場將調整對不同產品和勞務的供求,資源將被引導到社會最需要的部門中去。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經濟效率,促進經濟的增長和正常發展。而一旦發生通貨膨脹,由於貨幣的破壞力導致價格系統紊亂,打亂了市場機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擾了市場信號的傳遞並使信號失真,造成資源配置失調,降低經濟效率並使經濟陷於不穩定狀態。

2.關於通貨膨脹對勞工的錯誤引導

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不可能在長期內解救大規模失業。他認為,失業是由於各種商品和勞務需求的分配同生產那些產品量的勞動及其他資源的配置之間出現了矛盾。這種矛盾的出現,在經濟運行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人為因素的干擾和破壞,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通過相對價格和工資體系的調整,矛盾可自行緩解。當然,新的矛盾可能再度出現,但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這種矛盾總是可以解決的。市場機制調節供求均衡的神奇功能不是簡單的頭腦或聰明的科學家所能測算出來並加以取代的。哈耶克認為:「人們決不可能知道決定這樣一種市場秩序的一切因素,因此也不可能知道要有什麼樣特殊的價格和工資結構才能使各處的供求相等。」因此,任何人為地調節市場供求的努力都成為對市場機制的破壞力,不僅不無助於矛盾的解決,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他認為,失業表明相對價格和工資的結構已被搞亂(通常是由於壟斷的或政府的價格制定所引起),而要恢復一切部門勞工供求的一致,就需要改變相對的價格和工資,轉移一些勞工,而在這一調整過程中,貨幣的穩定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貨幣穩定,就能及時、順利、真實地傳遞各種市場信息,調整相對價格和工資體系,正確地引導勞工的部門轉移,恢復勞工市場的均衡。但如果出現通貨膨脹,情況就發生了逆轉。

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能增加就業的效果是暫時的,一旦通貨膨脹結束,或當它不再按足夠的比率增加速度時,這些就業將會消失,並將引起新的失業。因此,用增加總需求的辦法來保證長期內充分就業的觀點是錯誤的。在哈耶克看來,由於通貨膨脹一方面改變著各個生產部門和生產過程各階段之間的貨幣分配,另一方面引起對物價進一步上漲的預期。這樣,在通貨膨脹過程中,「追加的貨幣供應,必定導致對各類商品和勞務的需求的相對力量的變化,對需求的這些變化,必定導致相對價格的進一步變化,和隨之而來的生產方向與各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在內)的分配的改變。」在這一變化過程中,通貨膨脹造成了部分虛假的需求,擾亂了相對價格和工資體系,給了勞工許多錯誤的信息,把他們暫時吸引到一些工作崗位上去。

這些被誤導的勞工能否繼續就業,取決於通貨膨脹是否繼續進行。通貨膨脹持續的時間越久,其工作依賴於持續的和加速度的通貨膨脹的勞工人數就越多。這並不是因為沒有通貨膨脹他們就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他們被通貨膨脹誤導到暫時有吸引力的工作中去,這部分就業在通貨膨脹放慢或停止之後就會再次消失。因為,「在經濟體系的某些方面連續注入追加的貨幣量,能在那裡創造暫時的需求。而當貨幣數量的增長停止下來或放慢的時候,再加上預期物價不再繼續上漲,或長勢減慢,這種需求必定終止。而追加的貨幣量的連續注入,會把勞動和其他資源投入就業,這種就業只有在貨幣數量按同一速度繼續增長或者加速增長的時候才能維持下去。但這一政策所帶來的就業不可能無限期地維持下去,在過了一些時間之後 ,它只能靠一個會導致整個經濟活動徹底混亂的通貨膨脹率來維持。」

哈耶克認為,加速度的通貨膨脹已把經濟帶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或是懸崖勒馬,或是全面崩潰,別無它途。到達這種境地後,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出現大量失業都是必然的,這是社會錯誤政策深為遺憾但無法迴避的後果。這樣,通貨膨脹一方面通過破壞市場機制,導致供求失調,造成資源在極大范圍內的配置不當,使在規模失業在所難免;另一方面,擾亂了相對價格和工資體系,產生許多錯誤的信息,將勞工引導到並不是社會真正重要的部門中,勞工錯誤的在部門間轉移,實持上加劇了勞工市場的矛盾。因此,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是失業增加的原因,而不是治理失業的葯方。「現在的失業乃是過去25年實行所謂充分就業政策的直接的、不可避免的後果,許多人仍然錯誤地相信,總需求的增長,將消除暫時失業。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辦法盡管暫時奏效,但在以後會帶來更多的失業。」另一方面,大量增加的失業反過來又加劇了通貨膨脹,公眾向政府施加壓力,並隨時有可能觸發政治動亂。因此,當政府許諾承擔充分就業的責任時,為了維持較低的失業率,只能繼續增發貨幣並不斷地提高貨幣工資,在這種情況下,超過生產率增長的每一次工資提高,都必將使總需求增長,因此,貨幣數量的經常注入成為持續不斷的過程,致使通貨膨脹愈演愈烈。

於是,持續的通貨膨脹帶來了更大的失業,而失業急劇增加又促發了更嚴重的通貨膨脹。70年代的通貨膨脹便是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哈耶克認為,「我們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並無性質,正如我們在吃得過飽和消化不良之間沒有多少能夠性質一樣,雖然在吃的過程中飽餐一頓可能令人很愉快,但消化不良將隨之而來。」

④ 通貨膨脹為什麼會造成經濟危機

[滑向特權秩序的貨幣生產]

現今的自由經濟中橫亘著由央行壟斷貨幣生產的法定不可兌現貨幣制度。在質問市場經濟體制對道德的負面影響之前,我們需要考察自由市場替貨幣生產壟斷背了多大的黑鍋。

首先,央行壟斷貨幣生產正是侵犯私有財產權的產物。貨幣生產對私有財產權的侵犯是通過「貨幣名義數量的擴張」來實現的。在銀行業出現之前,這種擴張主要是通過減低鑄幣成色來實現的。如果減色是非法的,那麼這種摻假欺詐始終處於邊緣,交易者也可以通過檢驗成色來驅除劣幣。但是,當政府壟斷鑄幣權,減色也就不再被視為摻假欺詐,因為那是合法的。接下來,政府就會在實際只有半盎司貴金屬的錢幣上標上「一盎司」,將另一半盎司裝入自己的口袋。在銀行業出現之後,起初的銀行多是基於足額准備金發行銀行券的錢庄,後來的銀行逐步過渡到基於部分准備金發行超量銀行券的銀行。如果超量發行是非法的,那麼這種偽造欺詐始終處於邊緣,持券人也可以通過擠兌來驅除劣幣。但是,當政府賦予一家部分准備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法定壟斷貨幣的地位,政府就會授權其中止償付,即通過拒絕契約約定的銀行券兌現來杜絕擠兌風險,銀行券轉化為不兌現貨幣,央行成為壟斷的貨幣生產者。[3]

其次,通貨膨脹有違前述的三個基本倫理。通貨膨脹可定義為「任意交易媒介超出其在自由市場本會有的產量而發生的名義數量擴張」的現象。鑄幣減色、銀行券超量發行都屬於通貨膨脹。前面說過,在自由市場中,這種地下通脹是邊緣化且得以不斷驅除的。而政府壟斷貨幣生產所發起的通脹則不容易控制。通脹支持者有一種說法:只有伴隨相應的貨幣供應增長,經濟增長才有可能。這種說法掩蓋了一個經濟常識:干一行精一行,只要不斷選擇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總能讓我們的成本費用呈下降趨勢。即便達不到摩爾定律那麼優秀,創新效應總能讓我們的客戶享受到產品和服務價格更便宜,或者以同等價格享受到品質更高的產品和服務。可以看出,貨幣供應的增長保全了成本費用呈上升趨勢的產業,也就是支持生產方式缺乏效率的產業(責任倫理問題),或者支持產業繼續開發日益稀缺的自然資源(掠奪倫理問題),而這一切都是以持續侵犯私有財產權為代價的(自由倫理問題)。

參看
《貨幣生產的倫理》,揭示通脹真相,梳理貨幣生產來龍去脈,拷問當今貨幣體系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533979.shtml

⑤ 通貨膨脹對經濟影響

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1.通貨膨脹不利於靠固定收入維持生活的人,有利於有變動收入的人。比如在90年代國企的工資有的達到了一千元,這是很高的。而現在他們的工資依然是1000元,差不多是低收入了。可是那些做小買賣的,私企的職工,的收入卻大幅提高了。2.通貨膨脹對儲蓄者不利 隨著物價上漲,儲蓄在銀行里的錢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同樣,像保險金,養老金以及其他固定價值的證券財產等,它們本來是作為防患未然和儲蓄養老的,在通脹中,它們的價值也會降低。3.不利於債權人有利於債務人 當你在90年代欠別人一萬,現在來還時,你就合適多了。即使存在利息,因為大多數的利息並不能正確遇見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的產出效應
1.隨著通脹出現,產出增加,收入增加。這就是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的刺激,促進了產出水平的提高。
2.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使產出和收入減少,從而引致失業。
3.超級通貨膨脹導致經濟崩潰。首先,超級通脹使商品價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業都不想把錢存在銀行里,因為那樣會貶值。他們都把錢迅速花出去,購買商品和服務,這樣會使價格進一步升高,加劇通脹。其次,員工會要求企業增加工資,以應付日益增長的物價。這時企業的成本就會增加,從而使商品價格進一步增加。同時企業在通脹時會力求增加存活,以便以後價格更高的時候出售。這樣市面上的商品將變的緊俏,導致商品價格繼續上升。

⑥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產生原因和危害各是什麽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叫做通貨膨脹(通貨指的是流通的貨幣)。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錢)大於社會總供給(貨物),錢多貨少。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是:第一,紙幣發行量過大;第二,社會財富的供給量不夠;第三,投資與消費過熱.通貨膨脹的危害:社會財富向政府集中,人民生活困難,購買力下降,社會經濟秩序混亂。

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錢)小於社會總供給.其原因有;第一,生產高速發展,而分配政策不合理;第二,下崗職工增多,農民增收困難;第三,低價傾銷和惡性競爭增加;第四,有效需求不足(內需不足);第五,節衣縮食的傳統消費習慣,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通貨緊縮的危害性:第一,妨礙社會再生產,使一些企業生產無法繼續進行:第二,縮小企業的利潤空間,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第三,擾亂經濟秩序,甚至危害社會穩定.

⑦ 通貨膨脹如何影響經濟

貨膨脹是資產階級加強對工人、農民、教師等廣大勞動人民剝削和掠奪的重要手段。通貨膨脹首先給工人和農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它使得物價不斷上漲,貨幣購買力不斷下降,由此引起工人實際工資急劇下降,生活日益貧困。而農民等小生產者則因為物價上漲過程中,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擴大,不得不以高價購買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低價出賣自己的農產品和手工產品,因而更加貧困。通貨膨脹也嚴重影響一般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因為他們的薪金也不能按物價上漲的程度而相應增長。但是,通貨膨脹卻給壟斷資產階級帶來極大利益。他們不僅會通過政府訂貨和價格補貼等,把資產階級國家用濫發紙幣從勞動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大部分收入轉入自己的腰包,而且可以利用實際工作下降,或者用貶了值的貨幣償還債務,以及利用物價飛漲乘機進行囤積居奇等等,獲得巨額的利潤。
[1]1、需求拉動通脹:總需求過度增長引起通脹,「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貨物」。按照凱恩斯的解釋,若總需求上升到大於總供給的地步,由於勞動和設備已經充分利用,因而產量在增加已經不可能,過度的需求只能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2、成本推進通貨膨脹:成本或供給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貨膨脹,由於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的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有:工資過度上漲、利潤過度增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進的通脹:前兩種原因同時推進價格水平上漲,就是供求混合推進的通脹。假設通脹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度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又成為工資上漲的理由,工資上漲又形成成本推進的通脹; 4、結構型通脹:指收入結構與經濟結構的不適應和錯位引起的通脹。發生的原因:(1)高成長性部門和行業因種種限制,不能獲得資源和人力,資源價格和工資水平上升,而夕陽行業和衰退行業盡管資源和人力過剩,收入不僅不會下降,反而因攀比效應而上升,工資成本推動物價上漲;(2)勞動生產效率高的部門,高速增長,帶動工資上升,其他各部門向高增長部門看齊,使工資增長率超過勞動生產率,從而引起通脹;(3)勞動力市場的技術結構、地區結構、性別結構的互不適應,工資水平只能上不能下,使「失業與空位」並存,最終導致通脹;(4)工資水平和通脹的國際傳遞,也會導致通脹;

⑧ 通貨膨脹為什麼會造成經濟危機

通脹是物價的漲幅大於現行貨幣的購買力,合理的通脹不會造成經濟危機,但通脹發生在經濟衰退的環境下,尤其是製造業衰退,也就是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就達到了滯漲(經濟停止不前,且帶有長時間的通貨膨脹)的狀態,這個時候,物價上漲,購買力相對萎縮,市場相對萎縮,工廠運營困難,失業人員慢慢增多,然後進入下一個循環——導致購買力繼續不足,市場繼續萎縮等等,如此惡性循環循環循環便到了經濟崩盤的境地,打破如此惡性循環,不僅僅就加工資就能解決的,關鍵是要擴大內需,改變人民的消費觀念。
現行人民的消費觀念和投資觀念是以儲蓄為主,因為我國的社保機制不夠健全,人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未知,所以大家要儲存更多的貨幣來抵禦未知的風險,例如生病的醫療費用,養老金,結婚,生育等等。
如果要改變現行人民的消費觀念,投資觀念,使之擴大內需成為現實,那麼社保機制的改革是基本,基本都沒有做好,人民是不會花光所有的錢去購買他們喜歡的東西的。
就目前而言,任何一個經濟體都要經歷危機的洗禮,之所以沒有發生經濟危機,那隻是量變的積累沒達到質變的要求而已。
如果就中國為什麼如此的通貨膨脹,物價的如此高飛,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人民幣發行的太多太多了
1、09、10發行的貨幣是06 -08的3倍還多,而實際經濟增長每年才10%多點
2、外匯儲備太多太多了(30000億的美元,對映的就是要發行30000*6.5的人民幣流通)09年發行貨幣量
3、我個人認為政府為了抑制人民幣升值,有可能會相信多多發行人民幣也許能行的通,

閱讀全文

與通貨膨脹為什麼擾亂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里經紀人版怎麼樣 瀏覽:596
宜興市為什麼每年都招事業編 瀏覽:266
德陽經濟最好是哪個縣市 瀏覽:782
愛情是不會死的是出自哪裡 瀏覽:35
品牌故事多少錢 瀏覽:562
生活要怎麼過才能開心幸福 瀏覽:982
傑瑞鼠與鼠女婚姻如何 瀏覽:242
哪些是衛生健康的事 瀏覽:231
美女忘帶鑰匙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3
愛情運怎麼算 瀏覽:399
2008年還有哪些故事 瀏覽:389
美女韓語版怎麼說 瀏覽:525
什麼是上升式婚姻 瀏覽:168
不主動的人怎麼可能有故事 瀏覽:754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瀏覽:521
質量問題是社會經濟的什麼 瀏覽:933
廈門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597
婚姻生育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164
事業單位言語一般多少分 瀏覽:31
福建寧德和湖北襄陽哪個經濟強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