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出爐,北京相對於全球其他城市來說,優、劣勢是什麼
北京的劣勢相對於優勢來說微不足道,北京作為首都所擁有的政治地位,國家基於此給予的巨額財政支持以及悠久輝煌的文化和歷史又給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地位。相比於其他世界級的大城市,她的劣勢無非是在近幾年或者十年左右肉眼可見能夠得到巨大改善的環境問題,交通問題和土地資源問題。
北京的劣勢眾人皆知,在環境方面,我們看到無論是紐約曼哈頓還是法國巴黎,或者是上海,這些城市的公園建設和空氣凈化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效果顯著,北京在這方面就差了很多。而交通問題,看看上海的軌道交通和道路規劃,堵車問題幾乎不存在,而在北京,堵車卻成了城市特色。
㈡ 上海與北京哪個比較發達,北京是屬於國際化大都市嗎
上海和北京是我國的兩個超級大都市。他們的經濟實力都非同小可,應該在伯仲之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上海是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是一個經濟十分發達的城市。誰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
來看八個方面的對比分析。
1,接待遊客:上海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北京全市去年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相比之下,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台)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財政收入: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430.8億元,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財政收入方面,上海還是挺厲害的,但在中央轉移支付方面,北京2017年預算數為700.46億元,上海為525.28億。
3,本外幣存款余額:北京為14.41萬億元,佔全國的8.46%。上海為11.25萬億元,中國主要金融機構、央企的總部都在北京,在這個指標上,北京遠遠超越上海。
4,人均收入: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0元。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市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上海的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於北京,這可能和江浙滬富裕的地理環境有關。
5,消費能力: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75.4億元,上海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30.27億元,單從數據來看,兩市差別不大,但是北京的電商是要比上海發達,北京網上零售額2371.4億元,而上海網上商店零售額只有1437.49億元。
6,優勢產業比拼:北京和上海之間一直有」誰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之爭,從去年金融業增加值來看,上海還是更厲害一些。不過,在IT產業方面,北京規模為上海的1.7倍,領先上海一大截,畢竟北京有中關村。
7,固定資產投資:北京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8948.1億元,上海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246.60億元,總量北京領先,但增速開始下滑,主要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有關。
8,GDP及經濟結構:經濟總量方面,不管是總規模還是增速,北京去年都輸於上海。第三產業兩個城市都強,但是北京更勝一籌,第二產業,上海是北京的1.74倍,這說明上海的製造業等行業比北京發達很多。
上海,去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9.8%,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2.4%。
但是從長遠來說是北京,因為中國是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所以政策指揮棒指向那裡就是那裡(雄安),如果中國是完全市場經濟,那有利於上海,然而事實不是這樣!
上海號稱金融中心,這點讓上海人興奮不已,也讓國人深信不疑,但事實上北京才是中國金融中心,因為他掌控著人民幣的發行權和金融決策權,他的貸幣儲備金遠比上海多,中國政府對外宣稱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其實就是顧忌國際上對北京操控匯率和人民幣貶值的懷疑,北京掌握全國中央稅收,他的議貨幣儲備金怎麼可能少呢?中國央企如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建築總公司…絕大部分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在北京,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放在北京?特別是全國金融機構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等這些金融巨頭總部都在北京!所以北京才是真正全國金融中心!
北京面積比上海大16000平方公里,上海僅6300平方公里,北京上海浙江一直是"土地財政「中國三強,賣土地收入占財政收入近80%,有些年份還超過80%,中國23個省財政賣土地收入超過50%,上海賣完6300平方公里沒得賣了,北京還有6000平方公里還有10000平方公里賣,再不夠把現在屬河北:"雄安「三縣又劃入北京,江蘇浙江賣完,上海沒得劃了,真正的財政強市是深圳,深圳17年賣地僅805億,不到北京上海1/5,深圳政府宜稱2018年0土地賣(即不賣地),深圳財政敢這樣做是他的稅收來源實體經濟!
大多數人認為北京是中央領導人所在地,不同美國完全由市場主導,天子腳下皇城哪個朝代那個時期不是最繁華的?
北京的企業是世界500強大央企,在國際競爭有很強資金`,技術和國家支持做後盾,在國內是壟斷性穩賺不虧的大「央企「,如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各大銀行等等,而上海的國企很多老掉牙,技術含量低,創新力不足,有些在垂死掙扎中,只不過是長三角是目前中國最大經濟圈,原本:實力很強蘇杭南無寧等另與上海的互補性強延緩他的衰退周期!所以本人認為北京最終強於上海!
要知道,在剛剛進去本世紀的2000年,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別是4771億元和3161億元。那時上海還領先北京50.9%。
17年的時間,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從50.9%縮小到7.6%,足以說明北京比上海跑得更快。按照這個增速,不用幾年,北京的經濟總量量超過上海。
㈢ 北京的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哪一個最發達繁華
北京的東城,西城,朝陽,海淀中,東城是北京市政府所在地,西城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朝陽是北京的經濟中心,海淀是北京高科技中心,從GDP總量來看,海淀區最為發達。
海淀區,其GDP總量為5915億,是北京最牛的區。海淀於1952年正式命名,1963年1月形成現轄區域。海淀共有各級市政道路3148多條,北京三、四、五、六環路,地鐵1、4、10、13號線貫穿海淀區境。
朝陽區,其GDP總量為5629億,是北京第二牛的區。朝陽是北京近郊面積最大的一個區,該區工業發達,是北京重要的工業基地。區內集中有紡織、電子、化工、機械製造、汽車製造等工業基地。朝陽區對外交往活動頻繁,是北京市重要的外事活動大區。
西城區,其GDP總量為3916億,是北京第三牛的區。西城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2010年宣武區並入西城區,成立新西城區。西城區交通便捷,地鐵1、2、4、6、13號線經過區境。西城區快速路已全部實現規劃,十二橫九縱的骨幹路網格局基本形成。
東城區,其GDP總量為2242億,是北京第四牛的區。東城處北京中心城區東部,2010年崇文區並入東城區。東城擁有全國重要鐵路樞紐北京站,全市重要的綜合換乘樞紐東直門交通樞紐。已建成的地鐵1、2、5、13號線等,貫穿東城或有節點相連。
(3)北京和北京哪個經濟好擴展閱讀: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被全球權威機構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2017年北京住戶的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第一。
北京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00多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北京成為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截至目前,北京共下轄16個區。
㈣ 北京和上海,哪個城市5年內經濟發展前景更好
大家都知道北京是首都,上海是有錢人聚集地。北京和上海各有優點,對於國家而言,就是魚和熊掌的存在,二者都不能兼得,但是都難以割捨。其實不管是經濟水平還是城市發展速度,上海和北京都是在國內首屈一指。不過凡事都是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那麼大家感覺五年內北京和上海哪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比較好呢?
結語
大家覺得五年內北京和上海那個城市會發展的比較好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㈤ 在經濟方面,上海富裕還是北京富裕
人們「潛意識」會認為上海的經濟比北京強,其實不然。2021年,在全球6個領域的評選中,上海在「經濟」領域由去年的第十一上升至第十,「文化·交流」則由去年的第十九下降至第二十六,「居住」領域的排名同去年一致,為第三十七,而「交通」領域則一躍達到全球第一。
而北京在經濟領域的排名穩居第三,在「經濟」領域的前三名爭奪中,北京在2021年以303.2分繼續穩居第三,領先東京22.6分,與第二名的倫敦相差23.4分。
所以在經濟方面還是北京領先上海。
拓展資料:
北京、上海兩市2021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指標對比:
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28億元,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02.53億元,上半年GDP總量上海市領先870多億元。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北京市40.4億元,上海市32.96億元,兩市的一產佔比均相對較低,北京市略高一些;第二產業增加值北京市3293.2億元,上海市4989.22億元,二產上上海市領先近1700億元,優勢相當明顯;第三產業增加值北京市15894億元,上海市15080億元,三產上兩市旗鼓相當,北京市領先800多億元。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量為基數計算,北京市上半年人均GDP約為87827元,上海市上半年人均GDP約為80828元,人均GDP指標上北京市更為突出。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指標上,北京市實現工業營收13648.8億元,上海市實現工業營收20525.77億元,作為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市工業營收領先北京市近7000億元,貢獻量相當突出。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指標上,上海市實現利潤總額1907.26億元,北京市實現利潤總額1536.08億元,工業利潤上北京市領先370多億元,表現更好一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北京市同比增長41.40%,上海市同比增長20.0%,增長速度上北京市是上海市的2倍多。
北京市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20%,上海市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方面,上海市比北京市高了1.7個百分點。
北京市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8138元,平均每月635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41381元,平均每月3897元。上海市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0357元,平均每月672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48元,平均每月705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上上海市領先北京市2200多元,平均每月多了37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領先960多元,平均每月領先160多元。
㈥ 北京和上海哪個發達
北京和上海相比如果你說的是商業繁華,那自然上海比北京繁華得多。因為上海是商業城市,北京是政治城市,北京是首都,首都職能,中央給北京的定位,就是政治,文化,外交,科研。發展商業,發展經濟,發展貿易,不是北京的主要任務。也就是說,上海發展經濟發展商業是上海的主業,而北京的商業貿易只是北京的副業,甚至是副業中的副業。
商業城市和政治城市比較商業繁華度,沒什麼可比性,一個是老鷹,一個是老虎,兩種類型的城市,在城市文化,城市規劃,城市人口結構,城市面貌,城市產業結構,城市建築風格,都完全不同的。
行政肯定是北京強,經貿上海。我從大學來到上海生活已經有17年了,算是新上海人吧,對上海感覺很不錯,能融入,感覺到海派的大氣謙和。
北京首都也常出差,生活配套,基建上還是粗獷了點,不夠細致,這點上海比較好,今後發展來看上海還是很有潛力,香港估計會沉寂幾年,長三角龍頭上海必將挑起重任,另外市民講規則,人際講有禮節的安全距離,不錯的,更喜歡上海。
㈦ 北京,上海,杭州哪個發達好
目前,北上廣深仍然是公認的一線城市。城市GDP總量方面,北京、上海以超3萬億的體量,領跑全國各城市,分居全國一二位。
不過,杭州也不錯。
㈧ 北京成全球億萬富翁最多城市,北京的經濟有多發達
北京是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這一點從大的統計數據上來看,能得到到底這座城市它的經濟發展狀態是如何的,單純從億萬富豪的總數量來看,北京確實是最多的,但是它經濟到底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你確實是沒有直觀的印象。
只能說這座城市本身有錢的人是相當不少的,因為自己以前在這個城市做過銷售銷售的產品,價格基本都是在幾千塊,但是那裡購買的人們考慮的並不是價格貴不貴的問題,基本上很少有人問你這價格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就是你這個商品質量夠不夠好,你有沒有非常好的滿足我的使用需求,然後售後之類的怎麼樣,他考慮的不是價格的問題,就是說你是3000還是3500,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他覺得合適他就會買。
只要你還年輕,只要你還有夢想,你在這些大城市就還有發展的空間,只要你不願意放棄,你要預測到未來的難度,因為不光你是這么想的,別人也是這么想的,你要付出很多你才能獲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但是這個成功的可能性比你在一個小縣城還是要高的,因為這里環境更加寬松,你更容易成功,百萬富豪,千萬富豪,甚至說億萬富豪都有可能。
㈨ 北京的東城區 西城區和朝陽區哪個經濟最發達
你好,東城區和西城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不是經濟重心,北京經濟最好的是朝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