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學合理配煤計算公式(初期配煤)
如果具有加和性質,用等式計算 A = 33.0000 34.0000 20.0000 9.5000 10.5000 9.5000 16.0000 25.0000 10.0000 b = 25.0000 10.5000 18.0000 X = -0.3844 【1/3焦煤】 0.6635 【肥煤】 0.7563 【瘦煤】顯然,結論是不能用的。 【2】因為主焦煤比較貴,盡量少用,暫時把它設為0。 A = 34.0000 20.0000 10.5000 9.5000 25.0000 10.0000 b = 25.0000 10.5000 18.0000 X = 0.5266 0.4023 只從數學角度看,主焦煤為0,肥煤0.5266,瘦煤0.4023,是可行的,而實際上是不行的。 【3】配煤方案有很多種,如果加上價格因素,焦炭質量因素等,用最優化方案,可能會有較好的方案。【4】一個焦化廠,各個煤種的價格相差很大,每年用煤量幾十萬上百萬噸,如果每噸可擠出1元,就是數十萬數百萬的利潤,值得研究探討。對了,俺在焦化廠工作過十多年呢。現在在大學教書。
『貳』 煤炭怎麼樣的配比才能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怎麼配比煤。
這個不好說,你可以打我的電話探討一下。
我公司主要做煤炭化驗設備在網路上搜鶴壁銀海科技就能看到。網站里有電話號碼。
『叄』 配煤比例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計算方法:SGQ = S1*G + S2*G+ …+ S6*G
要求配合煤中各單種煤的膠質體的軟化區間和溫度間隔能較好地搭接,這樣可使配合煤在煉焦過程中,能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處於塑性狀態,從而改善粘結過程,並保證焦炭的結構均勻。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術。「J法」配煤技術是一種快速、准確、簡單、經濟、隨機確定各種最佳(實用)配煤方案的新技術,以「煤的粘結能力測定法」為基礎,以煤與焦相互統一變化規律為依據。
准確預測焦炭強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圖及其原則進行操作,評估煤質,確定「主導煤」,辨明「添加劑煤」和「填充劑煤」,用簡易「優選法」確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3)煤多項指標怎麼配比最經濟擴展閱讀:
煤中加入非煤粘結劑進行炭化,稱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為採用低變質程度弱粘結煤煉焦時選用合適的粘結劑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加入有機渣油﹑塑料類﹑橡膠類﹑瀝青等與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並且為解決當前世界的環境污染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收集熱解油和氣體產物,反應所得的殘余物與弱粘結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結焦性;烏克蘭的研究工作則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廢料共焦化,由於芳香結構的有機物對配煤的結焦性具有良好的影響,所得焦炭強度得以提高,並獲得貴重的化學產品。
『肆』 如何更好地選擇混煤配比
混煤不是狹義上講的單純的煤的混合,在國標中混煤的定義是粒度小於50mm的煤的總稱。
塊煤是經過篩選後出來的成塊的煤炭,其粒度大於25CM。 混煤就是將若干種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煤按照一定比例摻配加工而成的混合煤。它雖然具有其組分煤的某些特徵,但其綜合性能已有所改變,實際上是人為加工而成的一種新的「煤種」。動力配煤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種煤在性質上的差異,相互「取長補短」,發揮各煤種的優點,最終使配出的混合煤在綜合性能上達到「最佳性能」以滿足用戶要求。從礦井開采出來後的煤選出規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黃鐵礦等雜物)以後的煤。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任何加工處理的煤。摻燒技術是煤在鍋爐燃燒時,將若干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煤,按照一定比例參配後完成發電的過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煤種的成分,按照要求,進行摻配混合,使最終配出的煤在性能指標上達到或接近鍋爐的設計煤種要求,以使鍋爐效率高、出力足,環保性能好。間斷摻燒也叫周期性摻燒。間斷摻燒一般用在電廠供煤比較困難或煤場較小、不便存放的情況下。如果單燒一種煤種一段時間後,存在比較重的結渣,則可改燒其他煤種一段時間,或者與其他煤的混煤,待結渣緩解後再切換回單燒煤,一般根據爐內結渣情況控制上煤。
『伍』 怎麼樣來計算配煤的配比呢感謝各位的幫助~!
根據部分煤炭指標的可加性進行,依據需要的煤炭指標,再根據已有的煤炭指標進行計算配比方案,一般是高的和低的煤炭進行配比
『陸』 三種煤怎麼配煤
三種煤配比和為1,可以列出算式
5000x+3500y+3000(1-x-y)=4000
約束:x+y<1.0
簡化後:
4x+y-2=0
之後可以根據約束求x的范圍>0.333 然後在這個范圍內取x就能算出y,進一步得出第三種煤的配比。
(6)煤多項指標怎麼配比最經濟擴展閱讀:
配煤質量指標主要有:
1、化學指標。 水分:控制范圍5%-12%。一般水分是越小越好,但低於5%後不利於操作和環保。 灰分:越小越好。
因灰分大部分進入焦炭,不利於焦炭質量揮發,對於頂裝焦爐一般在20%-28%之間,據工藝條件及需求控制。
對於搗固煉焦視炭化室高度不同,可在24%-32%之間變化。 硫分:越低越好。焦炭中硫分不利於高爐生產。
2、物理指標。 細度:一般控制在75%-85%之間,對於搗固煉焦,控制在90%左右。 粒度組成:主要控制粒度分布。
3、工藝指標。 G值:配合煤煉焦原則上要求粘結指數G>75。 y值:與G值有一定的相關性,一般要求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