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88年才設立的經濟特區是哪個
1988年黨中央決定設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中國經濟特區的興辦,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對外開放邁出了關鍵一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如何在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需要一個合適的試驗田。
黨中央放眼世界經濟特區的發展,特別是從出口加工區的成功經驗中獲得啟發,認為中國可以開辟一個試驗田,與世界市場對接,吸引外資、技術,發展外向產業,學習境外管理經驗,由此逐漸推進全國的改革開放。
(1)1988我國哪個省成為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特區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制度下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區,「特」在以下方面:中央給予經濟特區較多的經濟活動自主權;在稅收、土地使用費、出入境管理方面,給予投資商特殊優惠和便利;經濟特區的發展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市場調節為主要手段。
經濟特區定位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開啟了偉大航行。其中,深圳的發展最為迅猛。深圳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等理念,創造了三天蓋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產生了巨大的帶動和激勵作用。
❷ 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海南綜合經濟特區
中國經濟特區名單
序號
批准時間
所在省市區
經濟特區名稱
1 1980.08.26 廣東省 深圳經濟特區
2 1980.08.26 廣東省 珠海經濟特區
3 1980.10.07 福建省 廈門經濟特區
4 1981.10.16 廣東省 汕頭經濟特區
5 1988.04.13 海南省 海南經濟特區
6 2010.0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喀什經濟特區
7 2014.0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❸ 1988年,中國設立 省,設置 經濟特區。
是歷史題喲.....
1988年。中國設立海南省,設置海南經濟特區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以舉手錶決方式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建立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❹ 1988年建立的經濟特區是什麼
1988年建立的經濟特區是海南經濟特區。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以舉手錶決方式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建立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並且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發展成就:
海南經濟特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在洋浦試行土地成片承包開發模式。率先在全國進行「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了政府職能,強化了政府的服務功能。率先在全國實行由省直接管轄市、縣的行政體制。
第一個在全國明確提出要在一切經濟成份的企業中實現平等競爭,通過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率先在全國實行交通規費「四費合一」、取消一切收費站的燃油附加費改革,實現「一腳油門踩到底」。積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形成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
❺ 1988年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海南省。1988年4月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通過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兩項決定,海南島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20世紀80年代初,在開放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的同時,中央高層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籌備,1988年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議案。
(5)1988我國哪個省成為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海南省經濟特區是國家根據經濟開放性的需要,選定一些具有對外經濟往來條件優越的地方,配套以特殊的政策,以利於對外開放和帶動國內經濟進步的特別經濟區。在世界經濟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中,我國順應歷史潮流,於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1988年海南建省,開始以更優惠的政策,更大步伐,走著一條更為艱辛,也更為輝煌的特區之路。
十幾年的努力與實踐,經濟特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從小到大,由出口特區、出口加工區到綜合型多功能形態形成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中國人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無窮的創造度。
❻ 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海南島
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在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設置經濟特區的建議
1988年增設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❼ 1988年建立的經濟特區是
1988年4月13日成立海南省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以舉手錶決方式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建立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並且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7)1988我國哪個省成為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七個經濟特區建立時間如下:
1、1980.08.26成立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
2、1980.08.26成立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
3、1980.10.07成立福建省廈門經濟特區
4、1981.10.16成立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
5、1988.04.13成立海南省海南經濟特區
6、2010.05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經濟特區
7、2010.05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南經濟特區
網路-經濟特區
❽ 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海南經濟特區。
1988年4月13日,經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建立經濟特區。
海南獨立建省後,海南經濟特區就成為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海南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
海南全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2016年末常住人口917.13萬人。
從2008年開始,海南以建設洋浦保稅港區為起點,逐步在海南省建成自由貿易區,也即所謂「國際旅遊島」的戰略。
❾ 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海南省。
❿ 1988年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裡
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