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山東聊城經濟支柱產業有哪些

山東聊城經濟支柱產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2 09:10:50

⑴ 聊城人民消費水平如何經濟如何

經濟全省17地市第12名左右,,全國排名76位左右

⑵ 山東聊城怎麼樣經濟和環境等方面。

1、經濟方面


2、環境方面


補充:

聊城市地處山東省西部,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 8個縣(市、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旅遊度假區。136個鄉(鎮、街道),5782個村(社區)。

⑶ 山東省各個城市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山東是多元經濟大省,農業、工業、 旅遊 業都比較發達。不過區分到各個城市,各地支柱產業還是有所區別的。除了青島、濟南、煙台屬於純多元經濟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支柱產業還是相對比較單一。

青島: 貿易、金融、裝備製造、電子、 旅遊 ;

煙台: 裝備 製造 、 冶金、電子、食品、 旅遊 ;

濟南: 裝備製造、化工、金融、 旅遊 ;

威海: 漁業、食品、 旅遊 業;

淄博: 化工、深加工、冶金;

濰坊: 農業、裝備製造、紡織;

泰安: 旅遊 、輕加工、食品;

臨沂: 農業、輕加工、食品;

濟寧: 農業、輕加工、煤炭;

聊城: 農業、化工、深加工;

濱州: 裝備製造、冶金、化工;

德州: 裝備製造、化工、紡織;

日照: 農業、 旅遊 業、港口;

菏澤: 農業、化工;

棗庄: 采礦、化工;

東營: 采礦、化工

總結來看,農業、化工、 旅遊 為支柱產業的覆蓋率還是最大的。從多元結構來說,東強西弱還是比較明顯,尤其魯西一帶,基本是以農業和化工為主。不過近幾年山東也在多元經濟方面打出組合拳,很多單一經濟型城市也在向多元化發展。未來經濟支柱的格局或有更多變化。

山東既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一個工業大省,農業、工業產值長期處在國內前列,且山東城市發展相對均衡,各城市都有自身的支柱產業。 雖說當前網路上經常有人表達山東的產業模式相對傳統,急需產業升級,且很多城市的產業模式確實以重工業、化工行業為主,但是各個城市的支柱產業還是略有不同的,下面主要探討幾個經濟強市。

青島市

首先是青島市,青島的支柱產業主要包含有電子電器、石油化工、食品飲料、機械製造等,我們從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也能看出支柱產業的大概情況,家電行業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雖有下滑,但是所佔比重仍然很高,另外啤酒、橡膠輪胎、水泥、玻璃、鋼鐵等建材、材料的佔比也很大。其實我們從青島的知名品牌也能大概分析出結論。不過青島的第三產業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

煙台市

煙台市是傳統的工業強市,單純講工業產值,在山東省內排名首位,支柱產業主要有機械裝備、 汽車 、電子信息製造、食品、黃金等行業,這里著重講一下食品加工行業,食品加工雖然在工業產值的佔比不算高,但是煙台的食品加工行業誕生了很多知名企業,龍大、魯花、喜旺、欣和、福祖等企業實力雄厚,另外煙台的海洋食品加工也很有優勢。

濟南市

濟南的經濟總量當前雖然已經超過煙台,但是在支柱產業的表現上,一直有些讓人摸不到頭腦,各項都有涉及,但是各項分屬大類又不同,曾經的小鴨、輕騎、纖維紡織廠都出現過倒閉,非要說下支柱產業,機械裝備、鋼鐵、電力、建築建材可能算是吧,當前濟南趕上山東改革,在支柱產業打造上更加偏向於高端裝備、生物制葯、金融等行業。

以上僅為個人淺見,其他城市就不過多探討,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斧正。

作為泰安人,就說說泰安的主要支柱產業,大家都知道,泰安是 旅遊 城市,因為泰山而聞名,所以泰安最大的支柱就是 旅遊 業。那除了 旅遊 業的其他行業怎麼樣呢?根據資料顯示:一是能源工業 : 以新礦集團、肥礦集團、山東石橫發電廠、泰豐集團為龍頭的企業迅速崛起。

二是機電工業: 以青年 汽車 、泰開電氣、泰山集團、東岳重工、華泰輪轂、泰安航天特種車輛等主體企業全面擴張。

三是建材工業: 以泰山玻纖、泰山石膏、山東兆宇石油管、九州鋼業等支柱企業形成強勢。

四是化學工業: 以華陽 科技 、肥城阿斯德、山東瑞星化工、九鑫日化等骨幹企業高歌猛進。

五是紡織工業: 以山東岱銀、山東傲飾、山東泰鵬、華興紡織等支撐企業異軍突起。

六是冶金工業: 以石橫特鋼、山鋼集團為代表的企業蓬勃發展。

山東發展後勁,那是剛剛的!山東既是工業大省,又是農業大省,又是資源大省。面積也非常大,它南接江蘇,北接華北。地理,氣候條件獨居一格,特別是氣候條件非常好。而且沿海有大片土地,利用開發。青島,威海,煙台三座沿海城市,海產品十分豐富。而且不冷不熱,氣候宜人。總之山東大省發展前景看好,後勁將暴發!

工業也很強,濟南機床,機械工業。青島,電子,輕工,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

青島,煙台,威海的 旅遊 業極具發達。加上孔家富地!

煙台蘋果也名揚四海,不論是海產品,水果產品也很多彩!

山東省各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產業,舉兩個例子吧。

濟南——山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

濟南市特色產業

1、以濟南一機床、濟南二機床、齊魯電機、法因數控、濟南變壓器集團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產業全國知名;

2、以中國重型 汽車 、中國輕騎集團為龍頭,包括吉利 汽車 、沃德 汽車 零部件公司、魯得貝車燈等企業的 汽車 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較好;

3、以浪潮集團、中創軟體、華芯半導體為龍頭的軟體產業、半導體產業、伺服器產業也有一定知名度;

4、其他知名企業:濟南鋼鐵、齊魯化纖、山東魯能。

青島——山東省城市、國家計劃單列市

青島市特色產業

1、以海爾電器、海信電器、澳柯瑪為代表的家電產業全國知名,是全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2、以青島四方機車、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揚帆造船為代表的船舶與高端裝備產業全國知名,是全國四大造船基地之一;

3、以青島科瑞特機電集團、青島捷能汽輪機、青島軟控為代表的機械產業發展較好;

4、以青島煉化、青島石化、麗東化工、高合化纖、青島雙星、黃海橡膠為代表的石化與橡膠產業發展較好;

5、其他知名企業:青島啤酒。

山東省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人口大省,工業種類也是全國最為齊全的,山東十六市所形成的產業有很大的互補性。我就簡單的說一下我了解每個城市的產業。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經濟絕對會讓山東人自己淚目和羞愧。但畢竟是大省省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支柱企業眾多但都大而不強。在國內行業位於前列的有中國重汽、浪潮、山鋼幾家,形成產業支柱的有機械重工、能源、食品、鋼鐵、 體育 、教育、衛生基本都是傳統行業。代表型企業和機構有中國重汽集團、浪潮集團、濟南鋼鐵、濟南二機床、山東電力、山東魯能、省立醫院、山東大學等。

青島作為山東人大城市的夢想,現在是越來越讓人失望。但作為山東經濟大市的支柱產業卻是我們魯人的驕傲,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其中港口、石油化工、高鐵、家電都處、食品在國內外前列。代表型企業有青島港集團、青島化工有限公司、海爾、海信、青島啤酒、中車四方集團、利群集團、山東六合、青島鋼鐵、雙星集團等等。

淄博作為中國首批大城市的一員,現在的發展確實不盡人意,但畢竟是中國前列的工業城市,支柱產業方面在全國都占據一席之地。其中能源、礦業、制葯、機械這些傳統行業占據重要地位,代表型企業齊魯石油、新華制葯、淄礦集團、東岳集團等等。

棗庄作為山東為數不多的幾個組團式城市,計劃經濟時期的經濟大市現在已經隨著資源枯竭已經落寞,經濟轉型我認為已經失敗。支柱型產業基本等於沒有,都在能源、房地產其他的真談不上產業。當年堪比兗礦的棗礦集團現在估計連臨沂礦業都比不上了。

打字太累了,有空我再接上,以上都是個人簡介,有缺失的大家給予補正。

其實都錯了!最大的產業都是房地產!

青島: 旅遊 業 啤酒飲料 電子工業 機械重工 外貿產業

濟南: 旅遊 機床機械 鋼鐵 水泥

東營 石油化工 鹽化工 石油機械

棗庄 煤炭機械

臨沂 輕工 物流業

日照 鋼鐵

煙台 重工

濱州 紡織工業 鹽化工

淄博 機電陶瓷傢具紡織橡膠

濰坊 機械設備 電子 鋁材 蔬菜貿易

德州 電梯機床零部件 傢具 德州扒雞 太陽能

泰安 機電 建材

菏澤 彩禮

山東省寧津縣支柱產業,實木傢具,健身器材,電梯,還有蟋蟀當然還有房地產

其他不了解,談談家鄉臨沂

一,化肥產業。

代表企業:史丹利,金正大,施可豐,中化,艷陽天(處於破產狀態)

二,制葯產業

代表企業:魯南制葯,翔宇制葯,羅欣制葯廠

三,食品產業

代表企業:秋香月餅,回頭客銅鑼燒,盼盼,輕援食品廠,金鑼火腿腸

四,機械行業

臨工

五,建材行業

羅庄地板磚

六,物流行業(支柱)

⑷ 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產業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聊城市是首批國家環保模範城。高新區環保科技園正在建設,全國第一家環保產業標准化制訂及推廣機構——國家環保產業標准認證中心即將落戶,著重發展節能技術和裝備、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環保裝備、環保服務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高新區在建高端數據採集器項目,根據高科園發展方向與規劃,重點發展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儀器、儀表等研發和生產。
新材料及新能源產業。園規劃面積17.95平方公里,以魯西化工集團為核心企業,打造新材料千億產業園。積極依託魯西化工化肥、精細化工、裝備製造安裝和化工設計研發等優勢,引進產業鏈上下游產業。
高端製造業。機械加工業是聊城的傳統優勢產業,機械加工水平較高,高端製造產業基礎雄厚。高新區內華建裝備公司是我國大型鋼板倉產品的標准起草單位,在國內同行業規模最大。日發公司是國內無梭織機的專業製造商,其生產規模全國第一。鑫亞集團是國家油泵油嘴行業技術標准制定單位之一,其單缸噴油泵總成、噴油器總成產銷量連續九年列全國同行業第一位,市場佔有率50%以上,高新區正在建設日發紡機科技園、節能裝備產業園等項目。
生物科技產業。區內現有以博奧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高端生物企業,下一步將重點發展醫葯生物技術(包括生物技術葯物、疫苗、血液製品、生化葯物、診斷試劑、抗生素等)、工業生物技術(氨基酸、發酵有機酸、酶制劑)和其他產業(品),如天然葯物、保健品、生物能源和組織器官工程等方面的研發和生產。

⑸ 山東聊城最窮的三個縣

聊城三大窮:高唐臨清和冠縣

GDP規模

茌平縣排名45 383.0億元

臨清市排名49 375.5億元

高唐縣排名61 315.0億元

陽谷縣排名66 292.5億元

莘縣排名68 289.0億元

東昌府區排名70 286.3億元

冠縣排名89 249.6億元

東阿排名121 164.7億元

茌平、臨清、高唐排名前三

GDP增長幅度排名

臨清市排名128.80%

莘縣排名367.6%

冠縣排名855.60%

陽谷縣排名1074.80%

東昌府區排名1154.30%

東阿縣排名1243.80%

高唐縣排名1293.30%

茌平縣排名132 2.50%

人均GDP排名

茌平縣排名38 7.05萬元

高唐縣排名466.38萬元

臨清市排名774.72萬元

東阿縣排名824.34萬元

東昌府區排名96 3.70萬元

陽谷縣排名973.68萬元

莘縣排名1163.00萬元

冠縣排名1182.86萬元聊城地處魯西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大門,它的經濟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主要支柱產業有銅、鋁及製品加工業、化工產品以及新能源產業等。其實山東省經濟也主要以重化工業等傳統產業為主,近年來由於傳統產業發展萎靡不振,同時新產業發展動力又不足以有效彌傳統產業的放緩速度,山東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聊城也難以獨善其身雖然不論整體還是人均都處於倒數前三水平,但聊城的房價可是奔著正數前三去的。在房價反超煙台之後,目前距離這一目標已經不遠了,前邊的威海分分鍾就超過去了。相比於菏澤,聊城的經濟實力和收入都基本相當,但收支比卻遠超對手。菏澤收入雖低,但房價也是全省最低,而聊城則是倒數第二的收入負擔著上萬的均價。

⑹ 聊城的經濟發達嗎

全市國民經濟近幾年來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全市擁有銷售收入過億元和利稅超過千萬的企業達43個擁有上市公司3家。紡織、醫葯、機械、造紙、化工電力成為聊城的支柱產業。東阿阿膠出口量佔全國的90%多。高唐時風農用車在產量效益利等方面均後全國同行業之冠2000年實現利稅3億多元。魯西化工的尿素和三無復台肥的生產能力己達到100萬噸是全國重要的化肥生產基地。客車、拖拉機、造紙等產品在國內亦佔有重要地位。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迅猛,肉牛出口居山東省第一位,肉雞產星出口星均居山東省第二位,食用菌和速凍、脫水蔬菜產品銷往五大洲40多個國家。 聊城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其所屬6縣2市,以高唐的時風、茌平的信發集團帶動兩縣經濟。 但聊城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優勢。 相信聊城的明天會更好!!

⑺ 山東聊城怎麼樣

呵呵,我是半個聊城人,可能說話會更客觀一點。這個地方因為是旅遊城市,相對比較干凈,坐公交車也不那麼擁擠,算是一個不擁擠的城市,不過公司工業發展比較落後,就業機會少,工資相對也滴,房價相對卻不低。如果你進事業單位,這邊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是來找工作,還是另找個地方看看啦。

⑻ 江蘇徐州和山東聊城的經濟比較 誰更好點

當然是徐州強太多啦...
徐州:
2008年,徐州實現GDP2007.36億元,增長13.5%,人均GDP實現23069元
聊城:
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252.67億元.

徐州: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預計(下同)完成2000億元,增長14%,完成預期目標;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5.85億元,增長25.4%,高於預期目標7.4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50億元,增長30%,高於預期目標12個百分點;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80億元,增長25%,高於預期目標9個百分點;實際到賬注冊外資完成5.8億美元,增長31%,高於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自營出口總額21.5億美元,增長30%,高於預期目標10個百分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增長13%,高於預期目標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6200元,增長12%,高於預期目標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4%以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1.78萬人,完成預期目標;萬元gdp能耗下降5%、化學需氧量削減1.73%、二氧化硫減排10.72%,完成預期目標;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完成預期目標。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06年,徐州在中國200個城市中排名第42位,處於江蘇省北部各城市領先位置。這份報告還顯示徐州在「文化競爭力」、「區位競爭力」、「環境競爭力」等方面排名比較靠前,其中文化競爭力排名全國第10位。
2008年,徐州實現GDP2007.36億元,增長13.5%,人均GDP實現23069元。在中國社科院公布的內地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徐州名列第33位,比2003年前進了17位,與北京、沈陽等15個城市一起被評為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的城市。
徐州工業已經基本形成了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新醫葯、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3家企業名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10家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50餘種產品產量位居中國或江蘇省第一,徐工集團、天寶集團、維維集團是中國同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徐州傳統服務業起步較早、基礎扎實,現代服務業業態健全、層次較高,沃爾瑪、家樂福、金鷹國際、中央百貨、王府井百貨等國內外知名商家紛紛入駐,形成了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檔次最高的「商貿中心圈」。

聊城: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252.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03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738.98億元,增長14.1%,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692.05億元,增長14.7%;第三產業增加值326.66億元,增長15.5%。三次產業比例由15.1:59.0:25.9調整為14.9:59.0:26.1。人均生產總值22556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3246美元),增長12.3%。
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56家,比年初增加192家,增長12.3%。實現增加值674.37億元,增長16.9%。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0.34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增幅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2008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96.73 億元,比上年增長23.1%,總量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
2008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9.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9.0%。其中出口15.15億美元,增長51.7%,進口13.91億美元,增長92.9%,三指標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2008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資1.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9%;實際利用外資1.19億美元,增長174%。
2008年境內財政總收入完成119.89億元,同口徑對比增長19.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8.93億元,增長15.4%。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84.91萬人,比上年增加4.17萬人,增長0.7%。其中女性人口288.4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5‰,死亡率6.40‰,自然增長率4.5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9元,比上年增長1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08元,增長13.5%。

⑼ 山東聊城是怎樣一個城市其經濟發展主要靠什麼

基本概況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於北緯35°47』~37°0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1年末,全市企業單位1219個,事業單位1481個,機關單位1010個,全部單位在崗職工人數為325020人。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欄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 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聊城經濟發展迅速、百業俱興。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9.4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38.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8.66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5∶43.5∶2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312元。 工農業總產值573.47億元。 實有耕地面積553183公頃,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1.84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3.01億元,糧食產量423.87萬噸,棉花產量8.47萬噸,油料產量27.70萬噸,水果產量34.99萬噸,蔬菜產量743.66萬噸,肉類總產量39.20萬噸,禽蛋產量30.10萬噸,大生畜年末存欄150.55萬頭,水產品產量39.0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2元。 全部工業總產值453.4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93.40億元。全市工業企業1301個,大中型工業企業102個(國有工業企業53個),小型企業260個。國有工業企業87個、總產值965123萬元,集體工業企業57個、總產值299471萬元,股份合作工業企業12個、總產值114154萬元,股份制工業企業84個、總產值1026504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工業企業16個、總產值130033萬元,中央工業企業1個、總產值9577萬元,省屬工業企業2個、總產值52438萬元。 出口總額126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1%,進口總額4527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實際利用外資額36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3%。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公路貨運量881萬噸,電信業務總量126862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5218萬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科學教育蓬勃發展,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城市環境整潔清新,是山東省衛生城市;接待條件日漸完善,擁有一批高檔賓館、酒店;陸路口岸、海關、商檢等涉外機構健全。隨著以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和市區集中供暖、供氣、以及東昌湖和古運河、徒駭河等工程項目的相繼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設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隨著4×60萬千瓦山東中華聊城發電廠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產後,聊城將成為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將以她獨特的風韻,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編輯本段神話傳說
聊城也稱「鳳凰城」,因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狀若鳳凰,故素有「鳳凰城」之稱。對此,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聊城一帶原是一片梧桐林,住著一對鳳凰,統率著林中百鳥,過著幸福的生活。有一年發大水,東海一條惡龍來到此地,驅走了鳳凰,使這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叫它東州湖。地方官見湖波盪漾,周圍林茂花繁、景色優美,便想在湖邊建城,但工匠們感到工程艱難,均不敢承擔。這時,來了兩個人,一個叫王東,一個叫王昌,他們自告奮勇,願意承建。原來這兩人就是被惡龍趕走的那對鳳凰所生的兒子。王東、王昌建城,鳳凰率百鳥送來木石用料,不長時間,一座雄偉的湖城建成了。人們為了紀念鳳凰在建城中的功績,便將該城起名為鳳凰城。後來,東海惡龍又興風作浪,企圖摧毀新城。此時,王東、王昌即力戰惡龍。惡龍逃往東海,扒出一條水道,引海水來灌城。為救鳳凰城的百姓,王東、王昌兄弟二人鑽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們為感謝兩兄弟獻身保城救眾的高尚品德,便將鳳凰城又改名叫東昌城。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境內地形較為平緩,除東阿縣沿黃河一帶有10座剝蝕的殘山外,皆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莘縣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縣的東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濫,形成了高坡、窪地相間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構造
全市地質構造屬華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斷裂帶又將全市分為2個二級構造單元,其西部為遼冀台向斜(Ⅱ1),東部為魯西台背斜(Ⅱ2)。遼冀台向斜中有2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臨清坳斷區(Ⅲ1)和內黃隆斷區(Ⅲ2);魯西台背斜中有1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茌平坳斷區(Ⅲ3)。其次,自西向東又分7個四級構造單元:館陶凸起區(Ⅳ1)、臨清凹陷區(Ⅳ2)、新集凸起區(Ⅳ3)、莘縣凹陷區(Ⅳ4)、桑阿凸起區(Ⅳ5)、陽谷凸起區(Ⅳ6)、東阿凹陷區(Ⅳ7)。區內分布許多斷裂,其走向一般呈北東向。較大的斷裂為聊考大斷裂,其次有冠廣斷裂、冠縣斷裂、堂邑斷裂、聊城斷裂、茌平斷裂、東阿斷裂、館陶斷裂、馬陵斷裂,另外還有許多小斷裂。聊考斷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蘭考,全長270公里,市內長度110公里,是市內遼冀台向斜與魯西台背斜的分界線,同時控制著市內第三系的發育及構造形態的發展。冠廣斷裂,西自冠縣,穿過聊考大斷裂,東至廣饒,全長290公里,市內長度約100公里。該斷裂北盤下降,南盤上升。冠縣斷裂,北自臨清石槽,南至冠縣梁堂,與冠廣斷裂相交,全長約60公里,其北端是臨清凹陷與新集凸起的分界線,南端是臨清凹陷與桑阿凸起的分界線。堂邑斷裂,自莘縣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經過堂邑,至博平與聊考大斷裂相交,全長約73公里,其南盤為下降盤。聊城斷裂,其東北在聊城交於聊考大斷裂,西南在莘縣河店交於堂邑斷裂,全長約40公里,是北盤為下降盤的斷裂。茌平斷裂,為東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陽谷七級,全市約55公里。東阿斷裂,位於市內最東部,是西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東阿高集,南至陽谷張秋,全長約50公里。館陶斷裂,位於市內最西部,該斷裂將北館陶構造一分為二,使斷裂帶兩側孔店組地層與奧陶紀灰岩接觸。馬陵斷裂呈北西走向,全長約15公里,北東為下降盤。該斷裂帶是臨清凹陷與河南內黃隆起的分界線。
地層
自晚第三紀以來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積,主要為黃河泛濫沖擊物和洪積物,除東阿沿黃河一帶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奧陶系灰岩出露處,其餘均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蓋。第四系厚度一般為30~270米,以臨清、莘縣、高唐一帶厚度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統和更新統,更新統又分上、中、下更新統。全新統主要為沖積物和洪積物,沉積厚度7~25米,廣泛分布於全市;更新統主要為河湖相沉積,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鎮組、冠陶組;下第三系東營組、沙河街組、孔店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奧陶系、寒武系,還有古生界變質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長江以北一座獨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區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積多達13平方公里,占整個城市建成區的1/3。全市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條。中華母親河--黃河在聊城市境內蜿蜒130多公里;馬頰河、徒駭河、渭河、趙王河等市內主要河流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水系。市區內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湖,水面總面積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自南向北穿越而過,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被譽為「江北水城」。
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0--2741.8小時之間,全市平均氣溫12.8--13.4℃,全年降水量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56--68%,無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風和偏南風。
土地資源
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為1297.0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3.94萬畝,占總面積的73.69%,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高於全省和全國。
土地利用
市內土地可利用面積大,開發利用率高。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1297.03萬畝,利用土地面積1251.16萬畝,占總面積的96.5%。其中,耕地953.9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76.2%;園林18.02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4%;林地27.7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1%;居民、工廠、機關用地153.6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1.9%;交通用地35.43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7%;水域42.4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4.8%。未利用土地45.87萬畝,占總面積的3.5%,主要是沙荒和鹽鹼荒地。
土地生產力
據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國土地生產力分級標准,市內沒有一級地;二級地有253.3萬畝,占可利用土地總面積的24.2%;三級地478.2萬畝,佔45.5%四級地234.5l萬畝,佔22.3%;五級地84.19萬畝,佔8%。各縣市之間有較大差異。二級地面積最多的是茌平78.65萬畝,佔全縣面積的57.4%:三級地面積最多的是冠縣102.22萬畝,占總面積的69.3%,四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59.47萬畝,占總面積的37.8%;五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29.76萬畝,占總面積的18.99%;東阿縣劃出六級地0.88萬畝,佔全縣面積的0.99%。
水資源
市內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東部和東南部沿黃河一帶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區匱乏。
地表水資源
據全市14個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實測,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6.7毫米,產水總量為48.7億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徑流3.69億立方米,通過各級河溝泄入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閘前,入滲補給地下水9.81億立方米,其餘大部分轉化為土壤水,為自然蒸發所消耗。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黃河、金堤河、衛運河諸河道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6.22億立方米,其中黃河349.58億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徑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資源很少,徒駭河、馬頰河多年平均徑流量0.32億立方米,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資源
市內淺層地下水的水文地質條件較好。除淡水廣泛分布外,還有微鹹水與淡水相間分布,構成水化學垂直分帶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結構,淡水分布面積占總面積的93.1%。其中,適宜開發利用的淺層淡水占總面積的81.9%。中層和深層地下水亦有較好的開發利用條件。據全市1990年評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21.98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為219.74億立方米,中深和深層地下水為2.24億立方米,分別佔98.9%和1.1%。在淺層地下水資源中,因補給困難,更新緩慢,不得輕易開採的凈儲量為206,40億立方米,參與大自然循環,逐年更新綜合補給量為13.34億立方米。
水資源可利用量
根據市內水利工程設施、調蓄能力及地下水補給條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22.97億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為7.72億立方米(地表水徑流0.26億立方米,地下水7.46億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5.25億立方米(國家每年分配引黃水量13.65億立方米,金堤河、衛運河僅1.6億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駭河、馬頰河等入境水,因以攔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
煤 炭
陽谷——茌平煤田 沿黃河北呈西南東北展向,分布在莘縣南端、陽谷大部、聊城東部、東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4』~116°30』,北緯35°54』~36°40』,面積2297.6平方公里,預測儲量(E+F級)217億噸。該礦田—1000米以淺煤層分布范圍廣,煤層層數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優良,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被評為全國一般礦種重大突破項目之一。
聊城煤礦區 位於聊城市東部和茌平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1』57」~116。12125」,北緯36。5』38」~36·31`57」。該礦區為典型的華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礦區可採煤層8層,穩定可採煤層4層,大部可採煤層4層,局部可採煤層3層。按—1100米以淺煤層計算儲量,C級3.44億噸,D級9.42億噸。
旦鎮煤礦區 位於東阿縣境北部高集鄉旦鎮一帶。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該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陽組,表土層厚度300米,總見煤厚度約一500米。共含煤14層,平均厚度6.85米。煤質為氣煤、肥煤、天然焦、無煙煤等。探明此礦儲量1.39億噸。
冠縣——堂邑煤炭預測區 該區沿馬頰河呈西南東北向條帶展布,位於冠縣與莘縣、聊城與冠縣、臨清與高唐交界區域,長92公里,寬5~16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含煤礦體為石炭二迭系沉積物,含煤7層,總厚度8.7米,見煤深度—1600~—2600米,預測儲量14億噸。
石油和天然氣
據勘察,油、氣儲集地段分布在莘縣、高唐大部,聊城、臨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縣東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區 該區位於東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縣西南部古雲、大張兩鄉,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約39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厚度約700~800米。探明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廠設於此區,有生產油井330眼、天然氣井2眼,年產原油100萬噸左右,伴生氣1億立方米。
莘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徒駭河與馬頰河之間,分布在莘縣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帶狀展向,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約4333億立方米,頂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體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馬頰河以西,呈帶狀分布在冠縣大部、臨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長約7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頂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體厚度2000米左右,體積2117億立方米。1989年勝利油田鑽井隊還在聊城市梁水鎮梁閘村附近打出賈2號探井,在此井—2400米處發現7米厚油氣層,在—2674~—2689米處發現15米厚的質地良好的油氣層。

閱讀全文

與山東聊城經濟支柱產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現在幸福嗎什麼意思 瀏覽:285
健康館的職位有哪些 瀏覽:978
事業遇到瓶頸怎麼破 瀏覽:271
通化事業單位每年什麼時候考試 瀏覽:840
美女特殊早餐吃什麼 瀏覽:244
林良爺爺的700字故事講的什麼事 瀏覽:973
美女穿裙子是什麼意思 瀏覽:161
經濟糾紛律師費要多少 瀏覽:299
幸福灣還建房二期什麼時候建好 瀏覽:5
什麼叫健康之禾 瀏覽:64
事業單位接續工齡有什麼影響 瀏覽:411
童話故事手抄報的板塊怎麼畫 瀏覽:692
什麼字的故事最有名 瀏覽:660
戲曲民間故事有哪些 瀏覽:330
環渤海經濟區規劃包括哪些城市 瀏覽:658
怎麼做才是愛情 瀏覽:457
愛情中極端是什麼 瀏覽:247
婚姻裡面的事情有哪些 瀏覽:648
大媽怎麼誇美女 瀏覽:917
第一針疫苗打了多久健康碼有顯示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