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非最重要的經濟部門
南非全國汽車製造商協會9日發表聲明表示,南非政府已確定將汽車工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部門,目標是爭取在2020年之前將汽車年產量提升至120萬輛,汽車出口擴大到歐洲、亞洲、美洲、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區,並將重點開拓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金磚國家」市場。南非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鮑威爾當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工業佔南非製造業產出的29%,為南非最大的製造業部門。汽車及相關產業為南非創造了近5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除了南非本土汽車公司,這里還有寶馬、賓士、日產、豐田、大眾等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的汽車製造廠。
鮑威爾說,南非的汽車工業發展很快,目前所產零配件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出口到北美、南美、歐洲、遠東和非洲。寶馬、賓士、本田、馬自達等品牌車的國產化比率接近70%,其中500多種零配件採用當地橡膠、鋼材、鉻等原材料並由當地企業加工。
據介紹,南非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與汽車業相關的投資鼓勵政策。此外,南非汽車業還可以從歐盟-南非自由貿易協議、南非-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自由貿易協議以及普惠制協議中獲益。
南非汽車製造商協會9日表示,由於南非對日本市場的依賴,日本地震和海嘯災害對南非汽車製造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遠大於人們的預期。這一效應預計將在未來6至12個月內顯現出來。
不過,專家指出,經歷了地震和海嘯災害後,日本汽車製造商將在不同國家建立更多分支企業,以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災害對生產的影響。南非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自然災害發生率較低。此外,歐洲是日本企業的主要市場之一,南非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也便於日本企業將南非生產的產品出口至歐洲。這些有利條件將在未來吸引更多日本企業在南非設廠。
鮑威爾說,雖然近年來外資對該領域的大量投資帶動了南非汽車工業的繁榮,但由於全球汽車工業整體產能過剩,全球製造廠商正積極考慮重新配置投資資源,南非汽車工業也面臨這一挑戰。
他指出,南非汽車工業缺乏成本競爭優勢,尤其是交通運輸問題尤為緊迫。當前南非港口運輸無法滿足汽車工業長遠發展需要,運輸效率遠遠落後於世界標准。另外,獲得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大幅提高本地汽車零配件的供給比例,由目前的35%提高至70%。
鮑威爾說,南非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市場的繁榮,產生了對汽車零配件的巨大需求。除了車輛原裝廠的零配件需求外,南非的汽車修理零配件市場每年銷售額約在20億美元。目前南非的汽車保有量近千萬輛,其中半數汽車超過十年,修理領域的零配件市場十分龐大。
據悉,全世界最大的10家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中的8家已在南非投資建廠,世界4大輪胎製造商中的3家已在南非投資建廠,另外有超過200個零部件製造商在南非投資。
雖然受到日本地震海嘯災害的不利影響,南非仍對2011年汽車市場表示樂觀,預計全年國內新車銷量將增長15%。
B. 讀圖,回答問題: (1)非洲經濟以______產品為主的經濟,這種經濟在結構上表現為「______」經濟.(2)
農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糧食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最廣,是農村居民的主食;小麥和稻米的產量不能自給,需要大量進口.供出口的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櫚油和劍麻等.可見非洲經濟以初級產品產品為主的經濟,這種經濟在結構上表現為「單一商品經濟」經濟.在國際貿易中,這種經濟結構的國家處於 不利地位,其歷史原因是長期遭受殖民統治.非洲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後,正在努力發展民族工業和多樣化農業,以改變本國經濟依賴於單一產品的局面,然而實現經濟獨立、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故答案為:(1)初級產品;單一商品經濟;(2)不利;長期遭受殖民統治;(3)民族;多樣化. |
C. 非洲大部分國家賣出什麼,買進什麼為什麼
非洲主要出口礦產、木材、畜產或熱帶經濟作物,這些出口的產品屬於原料或半成品。非洲進口工業製成口,出口工業原料。
非洲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以後,民族經濟取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基礎仍很薄弱,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初級產品,成為發達國家
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市場,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形態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非洲實現經濟獨立並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農業是非洲經濟最重要的部門.糧食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最廣,是農村居民的主食.小麥和稻米的產量不能自給,需大量進口.
原因:非洲工業技術落後,沒有能力將大部分原料合成產品。
D. 肯亞迅速發展的經濟部門是
花卉業和旅遊業。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E. 非洲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經濟多樣的改革,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經濟的特點
近年來,
在多種因素作用下,
非洲經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
許多非洲國
家進入了歷史上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
非洲經濟的良好表現,
不僅烘託了中非合
作論壇的氛圍,也為進一步發展互利共贏的中非關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1.
多數國家經濟增速加快,部分國家出現飛躍性增長。
2003年以來,
非洲經濟擺脫低迷狀態,
進入穩步增長階段。
據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報告,2003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4.3%,2004年為4.5%,2
005年超過5%。權威機構最近預測2006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5.4%,
2007年可望提高到5.
9%。
非洲經濟的這一良好表現,
在非洲歷史上是罕
見的。
由於近年來石油價格持續上漲,
非洲產油國的經濟表現尤為醒目。
撒哈拉
以南8個石油出口國安哥拉、喀麥隆、查德、剛果、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
蓬和奈及利亞的經濟增長率連續達到或超過10%,呈現出十分喜人的發展態
勢。
2.
經濟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措施繼續推進。
歷史上西方國家對非洲的長期殖民統治,
導致了非洲經濟對外部市場尤其是宗主
國市場的嚴重依賴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認識到,要發展經濟,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就必須進行經濟改革,
改造殖民地經濟結構,
擺脫經濟發展對外
部的依賴。為實現這一目標,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制定了《蒙羅維亞宣言》
、
《拉
各斯行動計劃》以及《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這些文件是非洲國家領導人對非
洲經濟發展現狀與出路長期思考的重要成果,
標志著非洲經濟改革的認識不斷深
化。
尤其是
《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全面分析了非洲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
因素,
提出了非洲經濟發展的戰略思想,
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規劃。
非
洲各國在《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的指引下,不斷推進經濟改革,採取了一些務
實的行動,
制定了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
並借鑒其他國家經濟改革的經驗,
取得
了一些積極成果。
3.
區域經濟合作升溫,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
南部非洲經濟合作已明確時間表。
2006年10
月,
南部非洲14國領導人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特別峰會,
商討加快「南部非洲發
展共同體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措施,確定了南共體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具體目標,
2008年建立自由貿易區,
2010年建立關稅同盟,
2015年建立共同市
場。
其二,
西非經濟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首腦會議
已達成短期行動計劃,
即2007年底前建立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
改善西非
國家出口商品的市場准入;
實施一系列能源、
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項目;
建立用於預防和解決地區沖突的和平基金。
目前西非地區經濟一體化已從初級合
作階段躍升為高級合作階段,
在非洲處於領先水平。
其三,
東非和中非的自由貿
易區計劃已經啟動。2004年3月,東部非洲三國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
正式簽署東非關稅同盟協議。
2004年7月,
中部非洲國家自由貿易區正式啟
動。
這些措施均在朝著實現全非洲貨物、
資本、
貨幣和服務自由流通的遠景目標
前進。如果成功實施,將促進非洲經濟發展,增強非洲的國際競爭力。按照目前
進度及構想,非洲統一大市場有望在今後30年內建成。
4.
資源經濟仍居主導地位,經濟多元化趨勢明顯。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
財富值雙倍 檢索優先 專屬展現 同行交流
非洲是資源豐富的大陸,能源和礦產品等資源開發一直是非洲國家的優勢產業,
資源經濟在非洲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石油資源開發更引人注目。
隨著非洲石油探明儲量不斷上升,
以及產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長,
非洲在全球石油
供應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但是,
由於國際市場能源和礦產品的價格經常大幅
波動,
國際市場價格直接決定一些非洲國家經濟的景氣狀況,
不利於其經濟持續
穩定發展。為改變這一態勢,近年來,非洲產油國大力推進經濟多元化戰略,在
繼續發揮資源優勢、
加快石油工業發展的同時,
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積極改善
投資環境,發展石油上下游工業。如奈及利亞、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安哥拉等
國家鼓勵外國公司投資海上油氣田,
就近開辦石油煉化工業,
吸引了巨額的外國
投資。
許多非洲國家已經認識到,
實施符合非洲現狀的經濟多樣化戰略,
是非洲
國家發展方向。
5.
國際社會增加援助和減免債務,外部發展環境趨於改善。
2002年6月,
西方八國首腦會議通過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
《非洲行動計劃》
,
2003年6月通過了《援助非洲行動計劃實施報告》
,承諾進一步增加發展援
助,
減免非洲國家債務等。
據統計,
2003年非洲國家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增
加了3.9%,從2002年的222.3億美元增至230.9億美元。八國
集團峰會還決定免除18個非洲國家400億美元債務,
並在今後5年增加10
0億美元對非政府開發援助貸款。最近,有關國家紛紛宣布對非洲的援助計劃,
中國已宣布今後三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
其中相當一部
分面向非洲;
英國承諾2005/2006財年對非洲援助增至10億英鎊,
2
006/2007財年達到12.
5億英鎊;
日本決定在今後3年將對非援助翻
一番。顯然,增加援助和減免債務,有利於實現非洲經濟振興、貧困人口減半等
發展目標,也為非洲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當然,目前非洲經濟尚存在不少困難,增長面臨不少制約。非洲農業基礎薄弱、
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
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不足、
人口增長過快、
勞動力素質
較低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但是,只要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局不發生扭轉,
只要非洲各國繼續聯合自強,非洲經濟發展的前景就依然十分光明。
二、農牧生產主要特點及地位
1
、非洲現有
53
個獨立國家,面積
3029
萬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島嶼)
,占世
界陸地總面積的
1/5
;人口
7.8
億。
2
、非洲有「高原大陸」之稱。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沙漠面積約占非洲大陸
面積的
40
%,撒哈拉沙漠為世界之最,面積
777
萬平方公里。非洲氣候地處熱
帶,
95
%以上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在
20
℃以上,只有南北兩
端和局部山區的年平均溫度低於
20
℃。
3
、農業是非洲最重要的經濟部門。非洲除南非、利比亞等
11
國外,其餘都是以
農業為主的國家,
農業產值約佔全洲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
農業產值比重超
過
30
%的有
21
個國家;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
2/3
,有
1/2
的國家農業人口占
80
%以上;農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額的
1/4
,有
32
個國家的出口貿易以農產品
為主;
非洲還是世界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的重要產地,
許多產品在世界上佔有極重
要的地位。
4
、注重發展出口經濟作物,但
80%
的國家糧食不能自給。非洲雖有發展農
業生產的良好條件,但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下,許多國家都是單一種植,把物力、
財力、
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經濟作物生產上,
糧食生產落後,
80
%的國家和地區
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進口大批糧食。
5
、土地佔有制形式的多樣性。非洲土地佔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前資
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
包括盛行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制和普遍存在於北
非、
東北非的地主佔有制,
在部分熱帶叢林及高山地帶,
還存在著原始公社所有
制;二是歐洲殖民者入侵後,霸佔了大片肥沃土地,僱用當地勞動力,經營種植
園或農場,
形成了資本主義土地佔有制;
三是國家獨立後,
有的實行土地國有化,
有的進行土地改革,
並組織一些合作社,
出現了一種新的土地佔有制形式———
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6
、農業生產水平低。非洲許多國家還盛行遷移農業,多數地區的耕作方式
和技術都非常落後,現代化水平極低,仰天靠地,豐歉皆由天定,使農業生產水
平低而不穩。
糧食單產不足世界平均數的一半,
咖啡、
棉花等也只有世界單產水
平的
2/3
,都是水平最低的一洲。
7
、畜牧業地位重要,但生產水平低。畜牧業是非洲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
其中波札那、茅利塔尼亞、索馬里、納米比亞等都以畜牧業為主。
1981
年共
有各種牲畜
5
億多頭,
人均一頭多;
不少牲畜數量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
如駱
駝占
2/3
,山羊和毛驢分別占
1/3
與
1/4
。由於經營粗放,多游牧、半游牧,因
此生產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出肉率、產奶量等都是世界最低水平。
8
、林業發展較快,但利用不合理、非洲森林面積達
6.4
億公頃,佔世界的
17
%,森林覆蓋率為
21
%,是世界重要的熱帶木材產區之一。近年來林業發展
較快,木材採伐量的增長超過世界平均速度。但利用不合理,所產木材
90
%作
薪柴,
工業用材很少,
並多以原木形式出口;
大部系熱帶森林,
採伐很少,
因此,
非洲林業發展潛力很大。
非洲土地肥沃,海岸線漫長,是一塊宜農、宜牧、宜植、宜漁的好地方,
被稱為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區域、
牧業區域經濟作物產區和漁業區域,
是大多數國
家的經濟支柱。非洲的可可、丁香、腰果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也是世界上
熱帶森林最廣闊的地區,盛產烏木、桃花心木、黑檀木、紫檀木、羅漢松等珍稀
名貴樹種。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有麥、稻、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
還有特產木薯、大蕉、椰棗、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
經濟作物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棉花、
劍麻、
花生、
油棕、
腰果、
芝麻、
咖啡、
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乳香、沒葯、卡里特果、
柯拉、阿爾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F. 非洲地區的經濟特點以啥為主
非洲的經濟屬於殖民式經濟,所以經濟和早期殖民的因素有很大原因,有以下幾個特點
1都市化嚴重:因為早期將都市集中港口,以利貨品出口逾殖民母國
2初級產品為主:例如原料,農業作物,頂多進營初級加工,其目的為了保護殖民母國的利益
3產業多半以集約的型態為主,需要高人力
4大規模種植,但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損失慘重
5多以經濟作物為主,但糧食生產不足,需要向外進口
以上幾點原因造成,非洲地區經濟ㄧ直受到殖民母國或是世界列強的控制,導至即使是資源礦產,生物資源充足的國家,整體發展仍為世界倒數。
近幾年來非洲經濟呈現3個重要特徵:經濟增長與嚴重的貧困化並存;注重資源開發的同時追求經濟多樣化發展;立足自主發展與爭取國際協調並重。這3個重要特徵均具有延續發展的共性,決定了未來非洲經濟發展的主要走向:經濟持續發展,但短期內無法改變世界上最貧困落後地區的地位;資源開發仍是主導產業,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多樣化戰略初顯活力,但單一經濟的改造仍然嚴峻;《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在立足自主發展的同時爭取國際社會的配合,為未來非洲經濟振興帶來希望,但其目標的實現仍存在許多的困難與限制。
給滿意答案的。
G. 非洲資料 急急急急急急!!
名稱 阿非利加洲,簡稱非洲。
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
范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面積:約3 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區域: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聖赫勒拿等。
【居民】
人口 74 800萬。佔世界人口總數12.9%,僅次於亞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每平方千米約1 000人。撒哈拉、納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乾旱草原、半沙漠地帶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還有大片的無人區。
人種: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復雜的地區。非洲大多數民族屬於黑種人,其餘屬白種人和黃種人。
語言:非洲語言約有800種。一般分為4個語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全長30 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
島嶼: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佔全洲總面積不到3%。
地形: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 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 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 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 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查德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 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 700千米,裂谷帶一般深達1 000? 000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
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火山與地震: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 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水系: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它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氣候: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自然資源】
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現,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 000種以上。森林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1%。盛產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草原遼闊,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7%,居各洲首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豐富。沿海盛產沙丁魚、金槍魚、鮐、鯨等。
【經濟簡況】
工業 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後。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的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農業 農業在非洲國家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支柱。非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有麥、稻、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還有特產木薯、大蕉、椰棗、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經濟作物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棉花、劍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乳香、沒葯、卡里特果、柯拉、阿爾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畜牧業發展較快,牲畜頭數多,但畜產品商品率低,經營粗放落後。漁業資源豐富,但漁業生產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近年來淡水漁業發展較快。 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運輸業比較落後的一個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交通運輸體系。大多數交通線路從沿海港口伸向內地,彼此互相孤立。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另有鐵路、海運等方式。南非共和國、馬格裡布等地區是非洲交通運輸比較發達的地區。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區則是沒有現代交通運輸線路的空白區。目前非洲有公路約130多萬千米,鐵路約78 000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2 000千米。海運業占重要地位。航空業發展較快。
H. 七大洲(各洲)主要經濟狀況(整個洲是否發達,以什麼經濟部門為主)
南極洲我就不說了
經濟第一發達的是北美洲和歐洲,主要是以第三產業為主,是世界的商品製造業中心,貿易發達,產業升級迅速;
經濟排在第二的是南美洲和大洋洲,南美洲是世界金屬材料供應產地,比如銅礦儲量居世界第一,伐木業世界前列,大洋洲主要以旅遊業為主,其中澳大利亞也有較高的畜牧業產量;
排在第三的是亞洲和非洲,亞洲經濟發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中東地區能源儲備豐富,非洲能源豐富,礦產豐厚,主要以原料出口為基礎經濟。
I. 非洲經濟的重要部門是什麼
非統、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西非共同體
J. 撒哈拉以南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的重要經濟部門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_竺婊種踩卻米魑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