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膠東經濟圈包括哪些

膠東經濟圈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1 00:17:22

『壹』 膠東半島是指哪裡

膠東半島主要包括青島市、煙台市、威海市等。地處膠東經濟圈,經濟實力雄厚。一般指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半島地區,地處中國華北平原東北部沿海地區,山東省東部,多丘陵地。北臨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臨黃海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土地總面積3萬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的19%。
地質地貌:膠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台、威海灣的威海、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北方港口。半島沙嘴沙灘發育。沙洲發育之地,島陸相連形成陸連島,如煙台附近的芝罘島、龍口附近的屺島。沿海島嶼除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外,均分布於近陸地帶,較大者有象島、養馬島、莫邪島、杜家島、田橫島、劉公島、雞鳴島、崆峒島、褚島、蘇山島和南黃島等。

『貳』 山東三大經濟圈,誰將引領未來發展



近年來,山東提出膠東、省會、魯南三大經濟圈概念,讓不少山東市民為之一振。感覺發展來了,那麼我們來講述一下這三大經濟圈。


我們知道目前山東發展策略有所轉變,發展的幾十年的膠東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偏山東東部,沒有真正起到引領作用,相反,山東西部、北部、南部全部處於一個相對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區域。山東這幾年與江蘇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僅兩省發達城市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相對落後的地市也是差距非常大,山東未來的發展,不僅僅需要膠東地區經濟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山東西部、南部、北部地區城市經濟,因此省內經濟發展政策進行了調整,所以我們看到近兩年在集中力量發展省會濟南。

以青島為核心的膠東都市圈經濟實力均衡且強勁,藉助於多年來集全省之力發展的結果,但西進引領全省經濟發展勉為其難


以青島為核心的膠東經濟圈,這個經濟圈是山東最強的一極,青島、煙台、威海、濰坊實力都在全省排名靠前,且經濟實力相對均衡,這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大力發展沿海城市的政策環境之下,山東也是緊跟時代步伐,傾全省之力集中發展膠東地區的結果,這樣的紅利延續了40年,確實讓山東內陸地區羨慕不已。膠東經濟圈未來仍然是山東發展的排頭兵,是山東經濟非常重要的一極。

對於以青島為核心的膠東經濟圈由於地處山東東部沿海,經濟輻射力達不到山東西部地區,其對於山東西部內陸城市影響力極其有限,只能說是區域性領頭羊。山東要想發展必須增加一極。濟南無論是在地理位置上還是作為省會城市角度來看,都當仁不讓地成為山東經濟發展新的一極。

以濟南為核心的省會經濟圈,處於發展引擎啟動階段,彌補多年發展不足的舊賬


省會經濟圈是以濟南為核心的,由於前些年一直集中發青島地區,因此濟南本身發展相對較弱,根本沒有起到省會城市的應有的帶頭引領作用。只是近幾年才逐漸意識到發展省會的重要性,開始集中力量發展濟南,雖說遲了些,但總算來了。

然而省會經濟圈其他城市則因為濟南前期發展較慢,受到牽連很大,我們看到圍繞濟南的城市在全省排名都是相對落後的,淄博勉強還算說得過去,其他地區就不用說了,大家心裡都很明白。俗話說得好:禿子跟著月亮走,肯定能沾光,沒想到濟南這個月亮沒有照亮自己,卻把周邊地市影響的黯淡無光,這其中原因就是如果一個區域核心城市沒有發展,實際上是虹吸作用,就是把周邊城市的人口、資源、資金被吸過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當年環北京一圈的河北地區全部貧困帶,就是因為北京的虹吸效應。不過當城市發展飽和時,沒有了土地資源,沒有發展空間,像北京的發展到了南到大興,東到通州,在2000年以前,由於北京的大興、通州本身都沒有發展起來,像河北的固安、香河等環北京的河北地區,基本就是貧困帶。不過隨著北京在2000年後,快速發展,很快大興、通州很快就基本開發完成,北京發展外溢模式加速,這時我們看到包括大興、香河在內的廣大河北環北京區很快都發展起來。

同理,濟南也是如此,前期濟南不僅僅自己發展的緩慢,還影響到周邊城市發展較弱。對於周邊城市,說難聽點,也就成了環濟南貧困帶。

我們現在來看省會經濟圈,也只有濟南還勉強撐得起面子,像德州、聊城、濱州、東營、淄博、泰安雖說已經劃入省會經濟圈,但從發展角度來看,並沒有明顯的發展動力,相反仍然很弱,或許未來濟南越來越強,但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其他方面,對於已經納入省會經濟圈的其他地市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這些地市目前看更多的需要自力更生。

未來仍然希望於濟南變得非常強大,對周邊城市起到發展的輻射作用,讓周邊兄弟城市能夠借上省會城市這個光。

魯南經濟圈則各自為戰,以臨沂、菏澤為代表的落後地區正在迅速崛起


如果說膠東經濟圈和省會經濟圈都有核心的話,那麼魯南經濟圈相對來講屬於群龍無首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有利有弊,沒有核心,意味著自己就是核心,發展起來不受任何掣肘,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誰有本事誰發展。於是我們看到,近幾年臨沂迅速在魯南蘇北地區成為一個發展較快的城市,正是其處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即不受江蘇強市的影響,又不受山東濟南和青島城市的掣肘,這就是臨沂沒有緊鄰濟南青島的好處,依靠的是自己。同樣菏澤也是如此,近年來菏澤有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發展迅速。和臨沂發展如出一轍。但臨沂發展相對要早一些,快一些,菏澤略差一點,這說明城市發展一定要趁早,如果唯唯諾諾,踟躕不前,結果自己就變成了那個夠級里的「大拉」「而拉」。

像菏澤臨沂的發展模式確實值得借鑒,依靠別的城市給予施捨,那樣的發展只能是人家吃肉自己喝湯。

所以無論你在什麼圈,都不如形成自己的圈,只有走自己特色城市道路才是正道,也將是走出 歷史 老俗套路子,這條路雖然艱難,但一定要走,否則將永遠在別人後面。

改革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重要的是行動,有時看到大家都在張口改革,閉口開放,貌似不提改革就落伍,實際上思想仍然很守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穩穩,走的是老路、套路,對於城市發展沒有半點益處,這就是好多城市的一個發展的瓶頸的關鍵因素。

『叄』 山東13城市進入中國城市百強,這些城市有哪些

2015年以來,每年華頓經濟研究院都會根據在GDP總量前110位的地級市中,按照由GDP、儲蓄和財政組成硬經濟指標和由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組成軟經濟指標綜合得分進行排序,其中硬經濟指標權重0.618,軟經濟指標權重0.382,根據得分多少選取前100名,成為當年的中國百強城市。在2020年,百強城市GDP總量佔全國的70.68%,百強城市是經濟要素主要的聚集地。而且在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等方面的優勢也很大。

青島作為新一線城市,發展力強勁,它所在的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5市,處於半島位置,定位於航運貿易、金融以及海洋生態文明方面。

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庄、濟寧、菏澤四市,定位是鄉村振興、轉型發展。

『肆』 膠東半島是指哪裡

膠東半島主要包括青島市、煙台市、威海市等。

地處膠東經濟圈,經濟實力雄厚。一般指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半島地區,地處中國華北平原東北部沿海地區,山東省東部,多丘陵地,位於北緯35°35′-38°23′,東經119°30′-122°42′。北臨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臨黃海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土地總面積3萬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的19%。

山東半島簡介: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山東半島總面積為7.3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97萬(2015年),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沾化區交界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綉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

山東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山東半島因為地理上的原因,山東半島地區與東北地區和韓國聯系緊密。歷史上有大批民眾自水路乘船移民東北。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與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

『伍』 山東2025:3大經濟圈,5大國際頭銜,濟南被「拔高」,魯南很尷尬

山東,無論是 人口 還是 經濟 ,都可以稱為 「北方第一強省」

這里擁有 過億的人口 ,這里 GDP全國第三

在城市發展的格局中,山東 青島、濟南 均已經突破 萬億大關。

未來的「十四五」階段,山東也明確了 3個經濟圈的藍圖

山東2035:3大經濟圈,16座大城市,6大交通樞紐,8城房價達1萬+

至於 三個經濟圈如何建設? 近期山東動作不斷。

就在9月初,山東公布了 3大經濟圈的《「十四五」發展規劃》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解讀這 三份文件 ,探尋山東背後的發展密碼。

省會經濟圈,是以省會 濟南為核心 的發展組團。

這里坐擁7大城市,除了濟南之外,還有 6個兄弟城市 ,共 6.09萬平方公里 ,全省最大。

6大城市環繞濟南,將濟南打造成區域發展的引領者。

從整體定位看,省會經濟圈將 3大國際頭銜、2大全國頭銜

可見,圍繞 黃河生態和文化 旅遊 ,省會經濟圈大有可為。

在具體空間布局上,省會經濟圈將形成 「1心2圈1帶2樞軸」 的發展格局。

可以看出,濟南始終是經濟圈核心, 「強省會」戰略 下,濟南將具備更強的首位度。

如果說到利好,濟南將優先帶動 東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 ,推動同城化進程。

濟南-德州同城化 也被提及,但是不屬於內核圈層,低一個等級。

具體到「十四五」階段的項目層面,規劃還提到 9大軌道交通

可以看出,計劃建設的鐵路大都在濟南集中,未來 省會樞紐性地位 將進一步提升。

膠東經濟圈,以青島為核心,還帶 4個兄弟城市

這一經濟圈的城市雖然比省會少了2個城市,土地面積也 不足5萬平方公里

但是根據規劃,這一經濟圈 2025年的GDP將達到4萬億

相比之下, 省會經濟圈 目標是3.6萬億

可見,膠東經濟圈分布的城市,都是一些 精兵強將

從發展定位看,膠東經濟圈的定位比省會經濟圈略低, 2大國際頭銜、3個示範區

可以看出,膠東經濟圈要在 海洋上做好大文章

畢竟5大城市,都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

在發展布局上,膠東經濟圈 以青島為中心,聚焦7大灣區,重點打造3個

除此之外,還要發揮 威海灣、海州灣、丁字灣、金山灣 等作用,發展灣區經濟。

魯南經濟圈,是城市最少的一個, 只有4座城市 ,且沒有明確的牽頭人。

臨沂、棗庄、濟寧、菏澤4市 ,依次 輪值牽頭 ,定期召開會議。

可以看出,這4個城市在 發展上不相上下 ,沒有明顯的龍頭引領。

這4座城市面積 4.52萬平方公里 ,2025年 GDP目標為2萬億 ,均在省內最低。

從定位看,這里沒有國際性的定位,有 3大全國頭銜,1個區域頭銜

可以看出,無論是 能級 還是發展目標,均和另外兩個相差不少。

從8月份山東房價數據看, 6城已經破萬

相比之下, 魯南的菏澤的房價還不足6000元/ ,同比下跌2.57%。

從8月份的市場看,山東 7個城市出現了下跌。

同比數據看,山東 德州漲幅最猛 ,同比漲幅 超過15% ,均價 逼近1萬。

山東,3大經濟圈規劃出爐。

你認為,房價還會漲嗎?

歡迎投票,表達你的觀點。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故事。

『陸』 山東開始「布局」,3大經濟圈確定


一提到 山西省 ,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詞恐怕是「煤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山西都和煤礦分不開關系。雖然山西和 陝西 只是在讀音上稍有差別,但 前者只能讓人聯想到土老闆,後者卻讓人聯想到千年古城

而山西和它的「兄弟」山東一比,那就更悲催了。雖然二者長期以來在大眾眼中都是 旅遊 資源落後的地方,但 山東這兩年憑借著崛起的青島、濟南、煙台、日照等城市,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心中 旅遊 的首選地 。而在經濟發展上,山東省這兩年也是動作不斷。

不同的省份,對自身的發展也有著不同的規劃。有的省份群策群力,想要先打造出來一個規模宏大的城市,再讓這座城市的經濟輻射向周邊的其他城市,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講的 「先富帶動後富」

有的省份「散裝」成風,各個城市各自為政,我發展我的、你發展你的,我不沾你的光你別拖我的後腿,倒也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路線。

而山東則不同於以上兩種之間的任何一種,它開始布局了,提出了 「一群兩心三圈」 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其邏輯就是要形成一種區域一體化的局面,推動不同地區的城市之間互相協作, 一體化發展 。畢竟在現在這個講究 城市群和都市圈 的時代,這樣的發展戰略無疑是符合發展潮流的。

至於這「三圈」,已經亮相了,這自然是 山東省內分化的三大經濟圈 ,其中 兩大經濟圈分別是以濟南為核心,包含7座城市的省會經濟圈; 以及 以青島為核心 ,包含5座城市的膠東經濟圈; 第三大經濟圈則被稱作「魯南經濟圈」 ,包含了濟寧、臨沂、棗庄以及菏澤四座城市, 沒有中心城市

山東劃分的城市數量在我國各省之間算是比較多的,一共 包含了16座城市 ,其中GDP最高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自然就是 青島 了。

2020年,青島的GDP達到了12400.56億元 2021年上半年,達到了6539.21億元 ,按照這個發展趨勢,下半年的GDP產量也不容小覷,超越去年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而山東省內GDP常年墊底的則是 棗庄 2020年的GDP只有1733億元;2021年上半年的GDP成績則是926.11億元 。其實,如果和去年相比,棗庄的成績還是有了不小的進步的,只是和山東省其他城市一比較就顯得有些拉胯了,它也是 山東省境內唯一一個2021年上半年GDP沒有突破1000億的城市

而且青島的GDP雖然在省內算得上一騎絕塵,但是這個成績拿到外面和所有城市對比,還是有點不夠看,只是個中上游水平,講到那些「有潛力和北上廣深較量一二」的城市,青島向來榜上無名。

也正因此,雖然山東的GDP在全國范圍內是僅次於廣東和江蘇的存在,但還是 經常被人說是「大而不強」 。因為山東的城市群和外省的城市群相比還是非常孱弱——各方面都是。

其中除了產業結構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大因素就是省內各個城市之間的內部協作能力不強, 地區之間自立山頭,各自為政的事情時有發生

有人可能要說,那人家江蘇也是「散裝」的,人家就發展得很好。然而江蘇的經驗山東並不能全盤照搬,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政策也千變萬化,讓山東直接照著江蘇「抄作業」是行不通的。

正因如此,在這個都市圈時代,山東主要考慮的依然是讓這16座城市分工合作,進而能夠更好地協調合作,實現一體化發展。也許 山東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城市之間的內斗 ,比如青島和濟南就在為了國家的中心城市推舉資格而激烈競爭著。

競爭本身是好事,但是過頭了就會變成內斗,內斗時間長了又會產生內耗,長此以往對城市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如果想實現一體化發展,首先就要有思維上的轉變。

各城市的相關部門不能像老百姓一樣,整天只惦記著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需要打開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引導各經濟圈內各個城市的融合化、一體化發展,這才是設立經濟圈的根本目的。

從山東省劃分的三大經濟圈就能看出, 相關部門是有意避開了同質化競爭的 ,比如競爭關系最明顯的 濟南和青島就被劃分去了兩個不同的經濟圈 ,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的發生。

並且按照不同城市的 歷史 發展、地理特色、發展現狀等不同的特色,劃分出經濟圈發展的不同特色,規劃不同的發展重心,力求做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目前, 山東省的三大經濟圈也在這樣的規劃之下,穩健地發展著 ,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十分明確,相信如果真的能夠按照這樣的規劃進行下去,山東省的經濟發展,必然能邁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山東開始「布局」,3大經濟圈確定

大動作!山東3大經濟圈亮相,推行一體化發展

『柒』 山東三大經濟圈是什麼

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

「三圈」的提出,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對山東區域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基礎稟賦、長項短板和未來趨勢任務的更深刻的研判;是山東省從單純承接國家戰略,向從自身實際出發,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山東區域發展實際需求相結合。

形成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自主性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轉變;是中央頂層設計與山東自身創新的有機融合,標志著山東通過與多項涉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成功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區域一體化發展道路。

「三大經濟圈」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時說,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七市,定位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

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五市,定位是全國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區和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庄、濟寧、菏澤四市,定位是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

關兆泉說,三大經濟圈重點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產業創新協同共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對外開放攜手共贏、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社會事業共建共享等,確定了年度重點任務。

『捌』 膠東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怎麼建一圖看重點

近日,經山東省政府同意,《膠東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

「十四五」期間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將如何定位?發展目標是怎樣的?將在哪些重點領域推進一體化建設?大眾網·海報新聞製作一圖解,帶你一圖看懂《規劃》重點。

『玖』 莒縣在膠東經濟圈嗎

膠東經濟圈位於山東半島沿海地區,面向日韓,有著對外開放的天然優勢。這份指導意見表示,膠東經濟圈應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為帶領,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完善山東省中歐班列運營平台,建設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大陸的國際大通道;支持青島市和煙台市打造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威海市打造中韓物流樞紐、濰坊市打造國際動力城、日照市打造中亞航貿服務中心。[1]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等市(以下簡稱「膠東五市」)一體化發展,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建設國際知名的青島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2]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將是一場深刻的體制機製革命。「一體化」不是將5隻小舢板綁在一起,而是共同打造一艘揚帆出海的巨輪。只有各城市密切合作、協同聯動,一體化才能行穩致遠。[3]

『拾』 山東將建一群兩心三圈,發揮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打造全國增長極

山東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省,用時也是我國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第三大經濟省份;但是,它既沒有形成類似於珠三角那樣的城市群,也沒有像江蘇、浙江這樣的全國影響力。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山東大而不強的尷尬局面呢?其中原因就是山東青島、濟南兩大經濟強市長期內耗,導致全省區域經濟協調能力不足,各個城市的經濟實力無法凝聚,如同一盤散沙,影響它的經濟發展和區域影響力的提升!所以,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將山東打造黃河流域以及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極,於是制訂了「一群兩心三圈」的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

在我國京津冀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兩大城市群之間,有一個重量級的國家級城市群,這個群由一整個省組成,它就是山東半島城市群;而山東半島城市群的范圍,就是山東省的1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組成。山東半島城市群雖然位於我國兩大經濟增長極之間,但是它的區域影響力卻遠不如長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不是它的經濟實力不強,而是它的實力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就好比一個人,空有一身內力,卻沒有好的功法,導致實力無法充分發揮,這就是目前的山東!

山東半島城市群位於我國黃河流域的下游地區,如果拿長江經濟帶來比,山東半島城市群就好比是長三角城市群;而且山東半島城市群同樣也是黃河流域實力最強的城市群。因此,山東半島城市群將成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龍頭,成為輻射引領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山東規劃增強全省 科技 創新能力,加快城市群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山東半島城市群打造成黃河流域以及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極!

山東共有1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曾經一段時間內,青島、煙台和濟南的經濟實力一直都是位居山東前三;近幾年,隨著山東省強省會戰略的效果逐漸顯現出來,濟南終於超越了煙台,成為山東僅次於青島的第二大經濟城市。而隨著濟南的經濟增強,濟南和青島的競爭也逐漸加劇!

青島是山東第一大經濟城市,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對外貿易城市,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濟南是山東省省會城市,山東政治、文化中心城市,我國北方重要的老工業城市。因此青島和濟南可以說是各有擅長,誰也不服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是競爭大於合作,這從兩個城市同時申請國家中心城市就可以看出來,全國也僅有山東出現了這種情況。而兩市內斗的後果就是導致整個山東省群龍無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嚴重不足。

而在山東省最新的發展規劃中,終於理清了青島和濟南兩個城市的關系。未來,山東將同時創建青島和濟南兩大中心城市,其中濟南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而青島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濟南偏重於區域間的協調功能,青島著重發揮經濟強市的輻射引領作用。同時,完善濟青聯動發展機制,加強兩大中心城市之間交流與合作,共同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引擎,為山東成為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極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要發展,除了重點發展兩大中心城市以外,更重要的是增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出兩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來。而為了促進山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揮出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山東將健全跨市、跨區域合作機制,建設三大經濟圈,通過經濟圈的分工協調功能和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

省會經濟圈,山東省規劃建設的三大經濟圈之一,以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為中心城市,聯動周邊的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和東營等6個地級城市,將依託濟南的科創文教實力、醫療資源以及交通優勢,發揮出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省會經濟圈的一體化發展。而在具體實施上,將支持淄博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支持泰安建設國家 旅遊 休閑城市,支持德州成為面向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門戶城市。

山東省規劃建設的第二個圈是膠東經濟圈。膠東經濟圈以青島為中心,同時還包括周邊的濰坊、煙台、威海和日照等地級城市。膠東經濟圈將以海洋經濟、智能製造業、金融服務業為支柱產業,充分發揮青島龍頭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而在經濟圈內部還將建設兩大組團,即推進青濰日同城化發展和推動煙威同城化發展。同時,支持煙台建設現代化國際濱海強市,支持威海建設中日韓地方合作重要支點,支持濰坊建設國際動力名城和國際製造業高地。

山東將要建設的第三個圈就是位於山東南部的魯南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位於山東南部,和河北、安徽、江蘇等三省交界,由臨沂、棗庄、濟寧和菏澤等4個城市組成,它既是革命老區,同時又屬於淮海經濟區,地理位置獨特。魯南經濟圈和山東其他兩個經濟圈不同,並沒有明確具體的中心城市,根據山東的規劃,將依託區位優勢、文旅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加強四市區域協調和聯動,促進經濟圈協調發展。在城市定位上,支持臨沂建設國際綜合物流樞紐,支持濟寧建設國際 旅遊 名城和國家製造業強市,支持菏澤建設魯蘇皖豫交界處區域中心城市。

閱讀全文

與膠東經濟圈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玩石頭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4
美女在上海是干什麼的 瀏覽:735
幸福小區保潔怎麼選 瀏覽:759
玄興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247
成都婚姻服務公司哪裡好 瀏覽:844
事業編哪些單位冷門 瀏覽:590
中年夫妻怎麼相處最幸福 瀏覽:899
有酒無糟是個什麼故事 瀏覽:626
普通事業人員是什麼意思 瀏覽:67
株洲經濟形勢如何 瀏覽:445
未婚的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354
農村愛情11有哪些人 瀏覽:724
幸福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比喻句 瀏覽:51
經過浙江去上海健康碼怎麼填 瀏覽:120
在事業上有什麼野心怎麼回復 瀏覽:455
眼球經濟是怎麼回事 瀏覽:675
阿里巴巴為什麼組建經濟學家 瀏覽:728
海航和南航經濟艙哪個舒適 瀏覽:981
你現在幸福嗎什麼意思 瀏覽:287
健康館的職位有哪些 瀏覽:979